伪夏昆,强项不来宾。

於王气,涂之冈。

五百祀,皇陵藏。

火流乌,星流红,驾生圣人应天祥。

圣人生,六合一统天下昌。

汝阿弥,言语侏离复兜离,妖诵胡膜干毒师。

蜂屯蚁聚乞乞万,摇首枯舌乐不疲。

金银城,铁为键,汤为池,北据河洛南驱淮,老獐野鹘弗能支。

大明帝,厉虎旅,拔龙飞,手把黄钺相招麾。

元运绝,弥何为,筑京观,兖之际,荆之垂。

拨乱反正,圣武赫戏,大明烈烈,开皇之墓。

皇皇帝肇,迹濠之壤。

上天黜元命,命帝靖四方。

神兵三千,投鞭渡江。

基建业,定南京。

大兴问罪师,天戈剪妖狂。

妖狂溃崩,赫烈我武扬。

系颈阙下,大明朝贺开明堂。

元主大去国,闽广并来王。

皇帝神武,越五帝,咸三皇。

皇皇万国宾,日出日入土,普为大明臣。

制礼作乐圣化钧,大一统业万万春。

三蛇长,一蛇擅雄王。

上掩三日生妖芒。

羿乌毙弯弓,无人落欃枪。

血人为浆肉为梁,交结■狫恣跳梁。

帝闵下土命将一日平。

收其帑实夷穴藏,截蛇首,刳蛇肠,祭民社主,反民井灶还丘坑注:■——反“犬”右加“考”山倾峨,水翻鄱,旗拏黄龙鼓考鼍。

坤轴震,水犀列以阵,楼橹层层突而蜃。

皇赫怒,血漂刃。

不用命,斩以徇。

铁钩锁,扼艨犝。

辟强弩,开神弓。

老犀晕火角生风,流星一矢贯尔额与胸。

老犀穷,小犀夜泣鲛人宫。

江为障,湖为池,两虎赫赫奸天威。

天兵东下,跨池与障平如砥。

兵十万,威武宣,红帕锦股偃草前,暇以岁月啸以延。

收残丁,婴孤城,穿城炮机若流星。

小虎粉首,大虎摧爪翳两端睛。

齐云火天,骨肉焦冥,天子好生,一鸡一犬不汝兵。

粮尽矢竭,开关输平。

群臣鱼贯入大明。

大明帝,义之断,仁之成。

东海鲸,鬐插铁牙如雪山,眼如月。

前驱虎头鲨,后挈三足蹩。

尾一掉,天纲崩,地维缺。

吞三闽啗百粤。

飞涎喷沫,弟兄作穴。

岩潭生子孙,天吴弯弓弓靶折,四海波涛尽流血。

东皇太乙,乘鱼从霞。

长纶巨饵,羁縻钩加。

渔彭蠡,猎黄池,鲸亦穿腮京口来。

京口来,游不动,化为鱿,空嗫嚅。

海上将军神骑还,乘胜卷甲斩闽关。

阿难气■■,老鹘语绵蛮。

土豪据土孰与京?将军将命扬风声。

豪一败,走连营,俘以南庙功用铭。

闽山奠,闽水清。

注:■■——左“九”右“虎”益之都,鲁之邦,元不纲,兵强马壮碻磝冈。

梗我王化,山输海贡隔梯航。

狡狐三穴,跳踯贪狼,王师薄城,筑我受降。

骈首就缚父与兄,弦歌之化复我邹鲁乡。

太原李,继忠襄。

京兆李,王咸阳。

辱齿相依势相望,构谗煽虚撼金床。

王纲偏,圯弗■,上弗急君父,同盟不相援。

征兵关中伐太原。

大丞相,偏将军,士马百万蹂燕云。

国已墟,关来从。

尉之陀,窦之融。

注:■——左提“手”右“举”邗启沟,汴通河,河之王铠仗山积,血流波。

前徒接战尽倒戈,二三主将弁峨峨。

输忠竭节心靡他,以彼取此类虞罗。

由汴入滦入红螺。

嗟政不纲可奈何?自底灭亡可奈何?国运倾,六师驻,那吒城。

龟兹主,走滦京。

宣明诏,许厥成。

壶箪筐篚左袒迎,封籍府库奉大廷。

大丞相,舍于野,克大国,匪余武,天子龙骧土貔虎。

问其寡孤,毋恃杀掳,秋毫无犯民按堵。

民按堵,振放旋,鉤丽冒胤未殄灭。

大将军,请戍边,偏将逾葱岭,越祁连,追亡逐北万五千。

抗大旌,悬绝幕,天子喻书通玉帛,胡宗■■未沓译。

陇云寒,陇水干。

天使晨入荆门关。

石扼僰,左控秦。

巴蜀限峨岷。

伪夏昆,强项不来宾。

元戎阐皇威,民何罪?肝脑縻。

一札西去如星驰。

彼元之微,弃身独夫。

剪与我绝,忍及尔孤?告冉庞,束斯榆,檄邛笮,上版图。

缀包薄,受正朔。

玉垒峨嵋我城郭,沱潜三巴我堑壑。

誓蚕丛,铭剑阁。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其他名句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