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丘古诗

得书知二弟附陈师道舟上汴

儿童闻太丘,邂逅两心投。与汝今为伴,知吾不复忧。园桃已解萼,沙水欲惊舟。一见南飞雁,江边肯更留。

774

陈师道宰乌程县

尝闻太丘长,德不负公卿。墟暮今千载,昆云亦一城。本怀深闭蓄,余论略施行。故自有仁政,能传家世声。

695

陈安行舍人阁学挽词三首

妫水祀百世,莆田生此公。贤如太丘长,忠似了齐翁。玉色犹山立,皇居折栋隆。孝宗最知巳,交臂火城红。

608

道原惠茗以长句报谢

作者:邓肃(宋代)

太丘官清百物无,青衫半作蕉叶枯。尚念故人家四壁,郝原春雪随双鱼。榴火雨余烘满院,宿酒攻人剧刀箭。李白起观仙人掌,卢仝欣睹谏议面。瓶笙已作鱼眼从,杨花傍碾轻随风。击拂共看三昧手,白云洞中腾玉龙。推...

486

輓老苏先生

立言高往古,抱道郁当时。铅椠方终业,风灯忽遘悲。名垂文苑传,行纪太丘碑。后嗣皆鸾鷟,吾知庆有诒。

602

寄陈莘村

玄冬梅半日,光接太丘星。雪月往来梦,溪山长短亭。利名成露草,行止付风萍。三十年来友,无如老典型。

438

秀实监承复寄二篇几商颜不至亦微见及因次韵

作者:王洋(宋代)

东冈准拟太丘来,竹洗尘根石拂苔。好客风廊俱有分,只愁高唱不容陪。

416

送王庾

作者:宋祁(宋代)

土甑残炊黍,津航促扣舷。云迷孝王苑,星认太丘躔。破瑟弦鵾舞,吟囊锦兽鲜。晚淮他夜月,离思共娟娟。

938

陈明远书塾与蒋平仲张伯成清话

作者:仇远(宋代)

霜晴泛渚狎轻鸥,人物欣逢古太丘。乔木故家犹昨日,寒花老圃正清秋。尊开北海心先醉,烛尽西窗话不休。笑我一身閒未得,又随新雨上归舟。

792

题陈日华二友堂

书生作吏从朱墨,官事纷纷何日息。不堪雁鹜对敲朴,宁解诗书伴松竹。太丘退食何萧然,笔研不落尘埃边。前岁读书山水县,今年二友来通川。料君捧诏还朝日,老盖寒梢应的皪。此时留与后人看,要使清风继前迹。

624

趋府马上悠然思陈无己三兄成诗寄之

瓦釜毁未弃,黄锺幸且存。於焉正律吕,谁为到昆仑。相思出苦泪,东汉太丘孙。闻之在徐州,无衣出柴门。亦赋乞食诗,饥疮故拙言。靖节非此夫,如似校静喧。顑颌不悲伤,自知美兰荪。龙伸能蛇屈,土不蚀璵璠。鲂...

571

送郑粹子善

早饮世德如龙虎,晚挹英标亦凤麟。重濬陂塘今长古,不私风月肯分人。衮衣国既归真宰,珠履君应作上宾。洛社诸贤问村叟,暮年已饰太丘巾。

832

题洪使君诗卷

刻于芹泮士争披,传到茅庐我窃窥。突过韦郎森戟句,高如柳恽采苹诗。日惟坐啸熏沉水,间亦摇毫品荔支。况有太丘为小序,遥知流布满京师。

694

贺族兄宠妾生子

作者:姚勉(宋代)

艳红香紫春正中,扶舆磅礴清气融。玉麟夜掣香案锁,五云裹送光玲珑。吾家自是诗书裔,秀杰相承擢丹桂。太丘合有二方儿,省华须着三尧继。近闻络秀生伯仁,喜君掌上明珠新。愿言种德相扶植,此子定是高车人。

550

谢章泉再以前韵见寄三首

作者:刘宰(宋代)

白杜相从远与刘,可怜衲子溷儒流。自嗟达巷知夫子,缅想诸荀从太丘。书寄洪乔寄尔耳,诗编杜集可容不。前山底处堪长望,我欲携筇上上头。

455

和仁仲

作者:胡寅(宋代)

岩壑风烟可写忧,千竿筠玉净修修。弟兄无故兼三乐,杯斚相欢第一秋。岂似墨卿夸楚泽,最宜从事到青州。胸中固自春风在,小试安能学太丘。

663

静乐用元韵为劝学之什再和

士惟食志非食力,於陵奚事亲屦织。静乐一门自师友,篑进不为子贡息。元仲季方从太丘,海内人士俱愿识。案上惟作羽籥声,室中定无锄箒色。申旦督课如园蔬,子夜程书过衡石。举似翁妪笞其儿,教育英才笑安得。文...

770

陈伯成学士垂访以病中新浴不克见走书二短篇

作者:强至(宋代)

时情逐势饵边鱼,贫病由来俗易疏。何事太丘直有道,炎天问病到贫居。

495

题雍和堂

作者:陈造(宋代)

元功播万有,洪纤各秀颖。一或疵疠之,槁乾例榛梗。是身储至和,举世乏妙领。粹然太丘裔,父子皆秀整。学自付衣钵,刃不留綮肯。文字长少苏,智趣大小耿。悠然诗礼庭,翩度脊令影。穆穆埙篪春,矫矫尘务屏。会...

946

万卷堂

作者:邓肃(宋代)

世人无远韵,挟策干浮云。识字仅有数,得志无短檠。太丘妙家法,不肯卤耕耘。藏书浩无际,兀坐观沧溟。寒陋鄙李邕,假书勤朝昏。过眼如杜甫,散为笔下神。一家今四杰,射策到王庭。自视犹细事,家塾方讨论。嗟...

617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小径通车辙,全家隐薜萝。俗人望崖返,长者及门多。往往知蜗舍,时时叩雀罗。鸡栖柏厚去,犊驾太丘过。骥尾聊同托,骊驹且莫歌。平生疑泄柳,不纳意如何。

948

送陈郎玉汝之官二首

管鲍交三世,朱陈共一村,居惭阿承女,获事太丘孙。惜别吾钟爱,相宾右格言。应怜垂白叟,计日望回辕。

417

寄题宝应无斁凫舄堂二首一

宾戏令晁子,名堂无乃迂。何为仍负弩,秪合便飞凫。彭泽且市隐,太丘犹世儒。解嘲吾亦倦,系雁一相娱。

510

和咏陈贤良华表

千年鹤表映溪滨,一代鸿文动至尊。仕路低徊唐老杜,才名合沓汉公孙。家风不减太丘令,盛事何如通德门。肯把浮荣衒流俗,欲遗典则到仍昆。

823

送岳阳陈倅秩满还朝八首

千古太丘长,风流世淳庞。衮衮多公卿,他姓渠可双。只今廪贤隽,半刺均麾幢。朝天建长策,致主新周邦。

839

陈元方候袁公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

58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