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方候袁公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59

诗文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诗文注释

候:拜访,问候。履行:实施,实行。绥:安,体恤。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王后、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孤家等称呼。师:学习。尝:曾经。卿:客气,亲热的称呼。法: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四种解释(1)法令,制度。(2)方法,做法。(3)效法,仿效。(4)标准,法则。这里用(3)效法,仿效。称:称赞,赞不绝口。周公:周武王的弟弟。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汉族,因封地在周(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益:更加。以:用。恣:放纵、无拘束,这里指顺从。

创作背景

《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此书不仅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而且其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因此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戏剧、小说如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等也常常从中寻找素材。

诗文赏析

袁公

比较自负,问题刁钻。如「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稍微不慎则颜面尽失,想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谁学了谁,而是有意为难陈元方。

元方

机智应变。如「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住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想袁公听了,定会暗暗点头称奇。

刘义庆

刘义庆(403—444)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北朝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并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其他诗经

北河

北河,清代,钟骏声,

好风如缕月如圭,破晓乘轺西复西。野涨忽迷三里渡,村讴犹唱六郎堤。

一鞭古驿寻沙远,几树垂杨映水低。稍喜红曦犹未透,趁凉且自过前溪。

21

扈从春际上陵四首 其三

扈从春际上陵四首 其三,明代,于慎行,

云间神阙九关开,树杪仙舆万乘来。雾雨萧萧阴辇路,松楸郁郁锁城台。

摐金大乐空山应,裸玉崇仪列辟陪。闻道龙衣亲负土,汉家原庙不胜哀。

45

送子乔赴都,谒陈相公,为先侍御乞墓表

送子乔赴都,谒陈相公,为先侍御乞墓表,清代,李宪噩,

才华信不贵,崇尚在六经。愚生三代下,常怀大道明。

汤公及李公,奕奕光彤廷。陈公继其后,亦复相媲并。

贤者在高位,草野皆为荣。尔去识真儒,黾勉非私营。

德容良可钦,金紫慎勿惊。尔怀有诗书,尔身有修名。

常恐自掩没,不游君子庭。携手岁云暮,高树起秋声。

升车始逶迟,晓风千里征。上以溯先德,下以砥高行。

55

【双调】水仙子 翰林风月进

【双调】水仙子 翰林风月进,元代,张可久,

翰林风月进多才,满袖春风下玉阶。执金鞭跨马离朝外,插金花坠帽歪,气昂昂的胸卷江淮。昨日在十年窗下,今日在三公位排,读书人真实高哉。石崇犹自恨无钱,彭祖焚香愿万年。唐明皇犹道无家眷,刘伶道天生酒量浅,陈抟昼夜无眠。秦始皇口招人怨,遭王巢道何曾有罪愆,都瞒不了惨惨青天。

19

【商调】凉亭乐 叹世

【商调】凉亭乐 叹世,元代,阿里西瑛,

金乌玉兔走如梭,看看的老了人呵。有那等不识事的痴呆待怎么?急回头迟

了些儿个。你试看凌烟阁上,功名不在我。则不如对酒当歌对酒当歌且快活,无

忧愁,安乐窝。

32

猛虎行

猛虎行,明代,魏学洢,

北山有猛虎,不牝亦不牡。哀哀无辜人,吞噬十而九。

猛虎且勿道,虱乃伏其尻。壮士困颠踬,虱喙纷相挠。

愤语行路人,且复忍此虱。扑虱误惊虎,灭影苦无术。

虎头置短枕,虎皮罩尘埃。猛虎有死日,虱乎何有哉。

朝窥北山头,猛虎死耶非。暮窥北山脚,猛虎死耶非。

猎户不见至,虎尾日鲜肥。虎尾偶一掉,虱失尻间窍。

25

鹧鸪天·一九四六年九月,将之汉皋,和元谊、吉权、深之秋感韵

鹧鸪天·一九四六年九月,将之汉皋,和元谊、吉权、深之秋感韵,近现代,萧萐父,

风警疏桐坠碧栏。雁声遥度泬寥天。冰弦怨结嶷云冷,翠袖愁添竹露寒。

蘋渚外,蓼订前。萧萧落木满秋山。红衣褪尽莲心苦,谁忆明珠叶上圆。

83

昼寝

昼寝,宋代,张玉娘,

南窗无事倦春妍,绣罢沉香火底眠。清梦却同飞絮杳,误随双蝶度秋千。

58

晁十哥旧居新辟种竹

作者:韩淲(宋代)

晁十哥旧居新辟种竹,宋代,韩淲,

旧家庭院新栽竹,却忆本闲南渡初。生聚百年推甲族,流传四世尚同居。

清风不负堂前燕,长日犹堆案上书。根本既深枝叶在,时时培土莫轻锄。

56

作者:韩淲(宋代)

九,宋代,韩淲,

怀玉镜台开远晴,灵溪葛水去无声。园荒不碍凭高立,径侧何须委曲行。

露气已浓清可掬,日华初上画难成。闲居九日依辰至,举俗胡为亦爱名。

50

次韵思聪

作者:韩驹(宋代)

次韵思聪,宋代,韩驹,

欲问琴聪水镜篇,朅来端为著幽禅。五更下马呼残梦,数面成亲似宿缘。

伏脑怜君有犀骨,腾身笑我不鸢肩。白头奔走襄阳道,空诵新诗忆浩然。

38

武馀清乐为致仕尹将军赋

武馀清乐为致仕尹将军赋,元代,丁鹤年,

汗马功成即引年,登山临水小游仙。印纹久秘微生绿,字韵新成尽入玄。

深造烟霞灵运屐,浩歌风月鄂君船。贻谋尚有孙吴略,膝下时时课一篇。

66

会胡原道冯原辅溪饮

作者:金涓(元代)

会胡原道冯原辅溪饮,元代,金涓,

溪流一曲石为城,中有回澜分外清。金盏萦纡天上泛,玉盘宛转镜中行。

日高松影侵衣碎,风绽杨花落帽轻。我辈固知文字饮,凤笙龙管向谁鸣。

20

题金山寺赓陆先生韵

题金山寺赓陆先生韵,明代,李延兴,

天连泗水水连天,烟锁孤村村锁烟。寺绕薜萝萝绕寺,川通巫峡峡通川。

酒迷醉客客迷酒,船送行人人送船。此会应难难会此,传今胜古古今传。

34

送白杨长老 其一

送白杨长老 其一,明代,李延兴,

龙天拥护大江西,江上分襟绿草齐。一路藤萝秋色里,山山树树白猿啼。

30

永思为仪制闵主事旦

永思为仪制闵主事旦,明代,湛若水,

永言谁孝思?孝思思维则。其则亮不远,反求自天德。

大孝终身慕,自慕终自身。手足未启前,履薄如临深。

跬步一或忘,不孝与不仁。不仁者违天,不孝者违亲。

违亲斯不孝,违天斯不人。

6

日食诗

作者:郑真(明代)

日食诗,明代,郑真,

辛丑四月朔,日有食之既。氛祲烟云相荡摩,天地山川忽蒙翳。

省垣大臣威令传,从官车马成纷然。正笏峨冠向玉阙,瓣香百拜哀吁天。

啬夫奔驰庶人走,叫啸讴呼亦良久。路途错莫若半夜,仰见明星大于斗。

城中编户百万家,喧阗金鼓纷相挝。何物妖虫肆吞啮,奋戈我欲凌云霞。

人言七政失躔度,历家推演错昏暮。清台路阻兵革深,万里不闻传救护。

须臾争讶红光还,将相公侯开笑颜。羲和重整六龙辔,夕阳倒景明西山。

我年三十诚罕见,忧国忧家心恋恋。九重神圣正当阳,天象何为召斯变。

举头问天天不言,人事祇今殊可怜。圣笔昭然示训戒,春秋二百四十年。

17

承判簿戴侯掌教陈君下顾

承判簿戴侯掌教陈君下顾,明代,吴与弼,

联辔儒冠顾匪才,春风揖别话金台。残书数卷青山曲,满赖馀光烛草莱。

53

古意二首 其二

作者:王祎(明代)

古意二首 其二,明代,王祎,

一片如水青铜镜,懒教拂拭任昏沉。只为妾颜憔悴甚,照时分晓易伤心。

28

旅况思亲

旅况思亲,明代,尹体震,

强解莱衣别故园,白云南望几烟村。西风忽遇堂前燕,报道三秋尽倚门。

3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