銮舆古诗

高宗皇帝韦杜三诗御书赞

作者:岳珂(宋代)

古者赋诗,惟以言志。或陈卒章,或摭首意。惟圣秉籙,启于多艰。北乡之悲,銮舆未还。岁时雇瞻,雪涕凝竚。宸毫寄心,亦或有取。惟唐二臣,一唱一酬。节物感不,下笔不休。西清燕閒,念此夐隔。郁乎居南,凄其...

406

上蜀王

封章才达冕旒前,黜诏俄离玉座端。二乱岂由明主用,五危终被佞臣弹。西巡凤府非为固,东播銮舆卒未安。谏疏至今如可在,谁能更与读来看。

406

西江月

作者:赵桓(宋代)

历代恢文偃武,四方晏粲无虞。奸臣招致北匈奴。边境年年侵侮。一旦金汤失守,万邦不救銮舆。我今父子在穹庐。壮士忠臣何处。

406

暮经新丰市,望远山

小市寒仍静,斜阳澹欲脯。偶看平野去,不是远山无。处处遮船住,家家有酒酟。朱楼临碧水,曾驻玉銮舆。

406

迎春东郊

作者:王绰(唐代)

玉管潜移律,东郊始报春。銮舆应宝运,天仗出佳辰。睿泽光时辈,恩辉及物新。虬螭动旌旆,烟景入城闉。御柳初含色,龙池渐启津。谁怜在阴者,得与蛰虫伸。

406

闪宋左司韵

作者:邓肃(宋代)

往事无如今日新,銮舆一再冒胡尘。阳微阴极故多雨,柳怨花愁不忍春。已遣侈心倾虏帐,行收泪眼拜枫宸。眼前恶景君休问,胜负相资臂屈伸。

406

贺幸普济寺应制

作者:广宣(唐代)

南方宝界几由旬,八部同瞻一佛身。寺压山河天宇静,楼悬日月镜光新。重城柳暗东风曙,复道花明上苑春。向晚銮舆归凤阙,曲江池上动青蘋。

406

送马扩诣行在

作者:赵榛(宋代)

全赵收燕至太平,朔方寸土比千金。氛祲一扫銮舆返,若个将军肯用心。

406

程帅父朝议年八十余诸人作诗褒咏次韵一首

作者:苏籀(宋代)

郎潜华首寤銮舆,连帅元戎十乘车。吏道薛公何必问,史才倚相妙称书。雍容鸠杖朝裾伟,谈笑蒲鞭法网疏。万石恬侯定非晚,闽人安枕梦维鱼。

406

陕府祖择之学士

作者:宋祁(宋代)

白发书林作丈人,陕郊迢递驾朱轮。谩夸燕许文章手,未得严徐侍从臣。列岫倚窗吟榭晓,乱花窥酒宴堂春。几篇新咏留珉刻,首记銮舆八月巡。

406

宫词二首

十顷西池碧近天,春深调马教龙船。至尊勤政欢嬉少,企望銮舆又七年。

406

古意

作者:张碧(唐代)

銮舆不碾香尘灭,更残三十六宫月。手持纨扇独含情,秋风吹落横波血。

406

辰州闻大驾还宫

作者:戎昱(唐代)

闻道銮舆归魏阙,望云西拜喜成悲。宁知陇水烟销日,再有园林秋荐时。渭水战添亡虏血,秦人生睹旧朝仪。自惭出守辰州畔,不得亲随日月旗。

406

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廊庙心存岩壑中,銮舆瞩在灞城东。逍遥自在蒙庄子,汉主徒言河上公。

406

东都父老望幸

銮舆秦地久,羽卫洛阳空。彼土虽凭固,兹川乃得中。龙颜觐白日,鹤发仰清风。望幸诚逾邈,怀来意不穷。昔因封泰岳,今伫蹑维嵩。天地心无异,神祇理亦同。翠华翔渭北,玉检候关东。众愿其难阻,明君早勒功。

406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銮舆上碧天,翠帟拖晴烟。绝崿纡仙径,层岩敞御筵。云披丹凤阙,日下黑龙川。更睹南熏奏,流声入管弦。

406

题击年录

炎绍诸贤虑未精,今追遗恨尚难平。区区王谢营南渡,草草江徐议北征。往日中丞甘结好,暮年都督始知兵。可怜白发宗留守,力请銮舆幸旧京。

406

正旦病中

作者:孙何(宋代)

千官簪笏俨成行,春逐銮舆出建章。丹凤案明分曙色,绛纱袍暖起天香。旌旗影里陈方物,金石声中举寿觞。可惜龙墀立班处,刘生独自卧清漳。

406

咏史下·王祥

作者:陈普(宋代)

君王宫裹望安舒,何啻慈亲念鲤鱼。体认卧冰真意思,忍看成济犯銮舆。

406

驾次江心驿

作者:曾棨(明代)

清跸初传日未西,鸿胪将引唱班齐。营门风暖千旗动,辇路云香万马嘶。草绿夜塘多是水,雨晴沙道不成泥。忽传四鼓銮舆发,不寐时时听晓鸡。

406

应制赏花钓鱼

作者:寇准(宋代)

龙禁含佳气,銮舆下建章。碧波微荡漾,红萼竟芬芳。玉斝春醪满,金枝昼漏长。逢时空窃抃,万宇正欢康。

406

帝幸蜀(乾符岁,一作狄归昌诗)

作者:罗隐(唐代)

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

406

大驾西幸秋日闻雷

作者:贯休(唐代)

军书日日催,处处起尘埃。黎庶何由泰,銮舆早晚回。夏租方减食,秋日更闻雷。莫道苍苍意,苍苍眼甚开。

406

自蜀奉册命往朔方途中呈韦左相文部房尚书门下崔侍郎

作者:贾至(唐代)

胡羯乱中夏,銮舆忽南巡。衣冠陷戎寇,狼狈随风尘。豳公秉大节,临难不顾身。激昂白刃前,溅血下沾巾。尚书抱忠义,历险披荆榛。扈从出剑门,登翼岷江滨。时望挹侍郎,公才标缙绅。亭亭昆山玉,皎皎无缁磷。顾...

406

羯鼓

华清宫里打撩声,供奉丝簧束手听。寂寞銮舆斜谷里,是谁翻得雨淋铃。

406

玉龙子诗

圣运潜符瑞玉龙,自兴云雨更无踪。不如渭水沙中得,争保銮舆复九重。

406

舟中避难

作者:丘葵(宋代)

拿舟来避难,别我钓鱼矶。帆卸遮春雨,衣濡晒落晖。南师闻鞑走,北马逐人飞。见说漳桥断,銮舆曷日归。

406

题赠吴国华钓台

作者:杨时(宋代)

君不见钓璜溪上白发翁,一竿西去追冥鸿。田车同载非罴熊,鹰扬烈飞如飘风。又不风羊裘石濑垂纶叟,爽概凌天动星斗。万乘故人亲访求,卧对銮舆忍回首。圣贤遇合自有时,洁身乱伦非所知。高风寥寥古已往,较然得...

406

围猎

作者:杨荣(明代)

关塞霜清晓色明,銮舆校猎出边城。六龙扶辇旌旗合,万骑连营鼓角鸣。远火依微秋草薄,惊沙寂历暮云平。小臣躬睹三驱乐,愿效嵩呼播颂声。

406

过星轺馆

作者:浦源(明代)

仙馆万山深,銮舆近驻临。洞门金锁掞,垂柳粉墙阴。旌旆移龙影,笙竽过凤音。小臣来独晚,向此一沉吟。

40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