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才卿守永康二首

同社纷纷早上坡,一麾独爱晚婆娑。

矜春桃李好能几,饱雨稻梁收更多。

管摄三才还正大,陶鎔万象是中和。

西风未用轻分手,尚欲从君细世磋。

23

诗文译文

同社纷纷早上坡,

一麾独爱晚婆娑。

矜春桃李好能几,

饱雨稻梁收更多。

管摄三才还正大,

陶鎔万象是中和。

西风未用轻分手,

尚欲从君细世磋。

诗文简析

《送高才卿守永康二首》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的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高才卿的送别之情。第一句描述了同社的人们纷纷早早上山,而作者却独自喜爱晚霞的景色。这里通过对比,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和情趣。

第二句中的“矜春桃李好能几”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里桃花、李花等美景的珍惜之情。作者认为这些美好的春景转瞬即逝,人们能够领略到其中的美妙又有限。

第三句“饱雨稻梁收更多”描绘了丰收的景象,雨水滋润了稻田,使得收成更加丰盛。这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美好的农田景象和丰收的喜悦。

第四句“管摄三才还正大,陶鎔万象是中和”表达了作者对高才卿的赞誉。高才卿以其才干和德行,能够治理天地万物,使得三才(天、地、人)和谐统一。这里有一种对高才卿聪明才智和善治之能的赞美之意。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高才卿的殷切期望。作者表示西风尚未轻轻拂别,仍然希望能够与高才卿继续交流和探讨世事。这里流露出作者对高才卿智慧见识的敬佩,并希望能够与其共同分享人生的体验和心得。

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高才卿的赞美和期望,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爱和对高才卿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情趣和审美观。

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其他诗经

拟庾子山咏画屏风诗 其七

拟庾子山咏画屏风诗 其七,清代,张鹤龄,

窈窕排丹闼,回翔出钿车。春旗拂岸柳,轻吹落山花。

似出齐遄室,将宴楚章华。夷庚休畏险,峻坂隔褒斜。

28

郁山主赞

郁山主赞,宋代,释心月,

豀桥驴子失脚处,百尺竿头进步时。

顶踵一时俱换了,依前只是郁阇梨。

27

菩萨蛮(邹伯源园木犀,次彭孚先韵)

菩萨蛮(邹伯源园木犀,次彭孚先韵),宋代,郭应祥,

涂黄仙子娇无力。秋花不敢争颜色。风物一番新。从今到小春。
新词仍险韵。赓续惭非称。桃李寂无言。此花名独传。

83

水调歌头(壬寅九月,谒季修,题其书室壁曰秋斋梦谒,复以进道韵续之)

水调歌头(壬寅九月,谒季修,题其书室壁曰秋斋梦谒,复以进道韵续之),宋代,吕渭老,

秋斋多梦谒,舌本欲生烟。独步一庭明月,雁字已横天。作个生涯不遂,松竹雨荒三径,却忆五湖船。小阮贫尤甚,犊鼻挂长竿。
白鸥汀,风共水,一生闲。横琴唳鹤,要携妻子老云间。灯火荧荧深夜,高卧南窗折几,杯到不留残。莫遣江湖手,遮日向长安。

49

满江红

满江红,宋代,杨炎正,

笔染相思,暗题尽、朱门白壁。动离思、春生远岸,烟销残日。杨柳结成罗带恨,海棠染就胭脂色。想深情、幽怨绣屏间,双__。
春水绿,春山碧。花有恨,酒无力。对一奁愁思,九分孤寂。寸寸锦肠浑欲断,盈盈一泪应偷滴。倩东风、吹雁过江南,传消息。

67

【正宫】醉太平 伤春烟消宝

【正宫】醉太平 伤春烟消宝,元代,张可久,

伤春

烟消宝鸭,字篆银蜗,伤春心事付琵琶,误平康过马。玉容泪湿鸳鸯帕,红绒再冷秋千架,金壶水换牡丹花,等他来看咱。

金华山中

金华洞冷,铁笛风生。寻真何处寄闲情?小桃源暮景。数枝黄菊勾诗兴,一川红叶迷仙径,四山白月共秋声,诗翁醉醒。

登卧龙山

黄庭小楷,白苎新栽,一篇闲赋写秋怀,上越王古台。半天虹雨残云载,几家渔网斜阳晒,孤村酒市野花开,长吟去来。

山中小隐

裹白云纸袄,挂翠竹麻条,一壶村酒话渔樵,望蓬莱缥缈。涨葡萄青溪春水流仙棹,靠团标空岩夜雪迷丹灶,碎芭蕉小庭秋树响风涛,先生醉了。

40

寓怀

作者:陈寿(明代)

寓怀,明代,陈寿,

霄汉苦未达,支离愧此身。鸟啼云嶂晓,花落草堂春。

为问逢时者,谁怜失意人。年年江海上,空自怨青蘋。

21

同曾元恕游龙山吕穆仲不至

作者:苏轼(宋代)

同曾元恕游龙山吕穆仲不至,宋代,苏轼,

青春不觉老朱颜,强半销磨簿领间。

愁客倦吟花以酒,佳人休唱日衔山。

共知寒食明朝过,且赴僧窗半日闲。

命驾吕安邀不至,浴沂曾点暮方还。

71

送子遹至梅市而归

作者:陆游(宋代)

送子遹至梅市而归,宋代,陆游,

梅市长堤怆别情,鲁垆归路当闲行。

日沉菱浦看鱼跃,烟合菰丛闻獭鸣。

蘸水门扉初半掩,拥桥炬火已先迎。

停桡不奈清愁得,独倚阑干待月明。

59

述闲

作者:陆游(宋代)

述闲,宋代,陆游,

披衣按摩罢,据榻欠伸余。

香暖翻心字,茶凝出草书。

客稀门每闭,意闷发重梳。

赖有盆山树,幽情得少摅。

68

乐郊诗

乐郊诗,宋代,欧阳修,

乐郊何所乐,所乐从公游。

三日公不出,其民蹙然愁。

一闻车马音,从者如云浮。

吾问郓之人,无乃失业不。

云惟安其业,然後乐其休。

乐郊何所有,胡不考公诗。

有山在其东,有水出逶夷。

有台以临望,有沼以游嬉。

俯仰迷上下,朱栏映清池。

草木非一种,青红随四时。

其余虽琐屑,处置各有宜。

乐郊何以名,吾为本其意。

自古贤哲人,所存非一世。

当时偶然迹,来者因不废。

郓非公久留,公去民孰赖。

此亭公所登,此树公所憩。

俾民百年思,岂取一日醉。

31

与郑锡游春

与郑锡游春,唐代,李嘉祐,

东门垂柳长,回首独心伤。日暖临芳草,天晴忆故乡。
映花莺上下,过水蝶悠飏。借问同行客,今朝泪几行。

92

南中感怀

作者:樊晃(唐代)

南中感怀,唐代,樊晃,

南路蹉跎客未回,常嗟物候暗相催。
四时不变江头草,十月先开岭上梅。

25

作者:褚载(唐代)

句,唐代,褚载,

相逢多是醉醺然,应有囊中子母钱。(下见《海录碎事》)
有兴欲沽红曲酒,无人同上翠旌楼。
星斗离披烟霭收,玉蟾蜍耀海东头。(《月诗》)
鹿胎冠子水晶簪,长啸欹眠紫桂阴。(《送道士》)
躞蹀马摇金络脑,婵娟人坠玉搔头。
狂歌放饮浑成性,知道逍遥出俗笼。
除却洛阳才子后,更谁封恨吊怀沙。
莲浦浪澄堪倚钓,柳堤风暖好垂鞭。
上马等闲销白日,出门轻薄倚黄金。(《少年行》)
净名方丈虽然病,曼倩年涯未有多。

91

春暮途中

春暮途中,唐代,李咸用,

细雨如尘散暖空,数峰春色在云中。须知触目皆成恨,
纵道多文争那穷。飞燕有情依旧阁,垂杨无力受东风。
谁能会得乾坤意,九土枯荣自不同。

23

与张琬同年饮于龙兴寺所居

与张琬同年饮于龙兴寺所居,宋代,张舜民,

台城风物已凄凄,牢落行人邂逅齐。

秉烛相看如梦寐,片帆回首又东西。

依依团扇秋仍好,脉脉青娥恨却低。

一曲琵琶无限意,时时閒客思都迷。

72

余干月夜

作者:赵蕃(宋代)

余干月夜,宋代,赵蕃,

风月随地有,溪山天下稀。

临流醒客寐,静夜觉渔归。

浥浥露侵鬓,飞飞萤点衣。

鹭鸥栖亦稳,知我故忘机。

72

参政东平侍郎诞辰纪德

作者:宋庠(宋代)

参政东平侍郎诞辰纪德,宋代,宋庠,

帝丛资寅亮,鸿钧翊太宁。

天开钓璜胄,家袭降崧灵。

复九萌阳管,生三瑞砌蓂。

毓贤兹表日,卫世遂传经。

览德重光旦,参机茂宰庭。

群生倚舟檝,万化入丹青。

坐纳藏山史,追论象服刑。

前筹罄中悃,吉栋石基扃。

国伫汾阳考,人祈卫武龄。

孤心知所嚮,帝座六符星。

20

寓兴十首 其六

寓兴十首 其六,宋代,张至龙,

庭前无繁植,疏竹附梅坡。虽然无巨荫,明月飞来多。

58

送章秘书

送章秘书,宋代,郭祥正,

君心抱太古,不肯屈世人。匹马遍朔方,扬帆出天津。

九疑连天洞庭阔,长歌愁杀苍梧神。更将美酒吊楚屈,离骚继作疑前身。

两姬不洒望夫泪,一笑岳阳楼上春。丈夫得意且为乐,百年变化随埃尘。

如何南还过我别,却言北去朝天阙。上书力诉元兄冤,洗眼看君成一节。

劝君事直还收身,速返东南弄白云。功名汲汲竟何益,韩彭取笑武陵人。

6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