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登王正中书阁

作者:曾几(宋代)

对雪同谁语,登楼似欲仙。

人家修月户,丈室散花天。

山拥鉤帘外,江横隐几前。

寒深落雁渚,清集钓鱼船。

扶病从摩诘,销忧得仲宣。

展书明细字,烹茗湿疏烟。

月好还同梦,诗成已下弦。

明年傥相忆,一为到关边。

18

诗文译文

与谁一同说雪,登上楼阁仿佛要超凡入圣。

人家修剪月亮的窗户,庭室中花朵四散天空。

山峦环绕钩帘之外,江水横流几多前方。

寒冷深沉的雁渚上,清静集结着钓鱼船。

扶病而来与摩诘相会,消除忧愁得到仲宣的道理。

展开书卷,明亮的字句,沏茶时湿润了细雾。

月亮美好,与同梦相伴,诗已经写成过半。

明年也许互相怀念,一同前往关边。

诗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雪中登上王正中书阁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心灵的慰藉。诗中的王正中书阁是一个高处,登上去仿佛置身仙境。诗人感叹自己与谁分享了这美妙的雪景,同时觉得自己登上楼阁仿佛要超凡脱俗。他注意到人家的窗户修剪得像月亮一样,花朵散落在天空中,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山峦环绕,江水横流,美丽的景色尽收眼底。在寒冷的雁渚上,有一艘安静的钓鱼船。诗人因病前来与摩诘交流,从他那里得到了消除忧愁的智慧,与仲宣共同品味。诗人展开书卷,读取其中明亮的字句,沏茶时细雾湿润了书页。月亮美好,与同梦的人共同欣赏,在诗写到一半时,已经过了月圆的时刻。诗人期待明年相聚,一同前往关边,展开新的征程。

这首诗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雪景与人物情感,以及与朋友的交流和分享。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欣赏,同时也表达了对心灵的抚慰和对友谊的珍视。整首境优美,语言流畅,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柔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其他诗经

夜酌

作者:陆游(宋代)

夜酌,宋代,陆游,

我有一瓢酒,与君今夕同。

鸣檐社公雨,卷野沛歌风。

阅世花开落,观身劫壤空。

北邙丘垄尽,太息几英雄!

82

赠太傅中书令张文节公挽词三首 其三

作者:宋庠(宋代)

赠太傅中书令张文节公挽词三首 其三,宋代,宋庠,

平日开黄阁,兹辰奠素旗。留侯尝辟谷,岩说遂骑箕。

天迥哀笳咽,林长导翣迟。行人此堕泪,何必岘亭碑。

29

贺新郎 中秋伏枕承蘧庵先生有月饼果物之惠病起赋谢

贺新郎 中秋伏枕承蘧庵先生有月饼果物之惠病起赋谢,清代,陈维崧,

今夜清辉漾。想月殿、菱花出匣,一轮初上。万户千门连碧海,处处钩帘倚幌。

只少我、一人凝望。多谢东邻遗粔籹,恰分明、掬取团圆样。

开笼看,神差王。

纷然佳果还相贶。揩病眼、荔奴黄皱,哀梨碧涨。忽忆添丁千里外,阻隔丹崖绿嶂。

恨此物、无缘分饷。若使姮娥知我意,也璇闺、掩却垂绡帐。

应为我,色惆怅。

30

宿东横山濑

作者:杜牧(唐代)

宿东横山濑,唐代,杜牧,

孤舟路渐赊,时见碧桃花。溪雨滩声急,岩风树势斜。
猕猴悬弱柳,鸂鶒睡横楂。谩向仙林宿,无人识阮家。

100

【中吕】粉蝶儿 骄马金鞭,

【中吕】粉蝶儿 骄马金鞭,,元代,兰楚芳,

骄马金鞭,自悠悠未尝心倦,正闲寻陌上花钿。过章台,临洛浦,与可憎相

见。他恰正芳年,误沉埋舞裙歌扇。

【醉春风】螺髻绀云偏,蛾眉新月偃。樽前席上意相投,无半星儿显,显。

姿色儿娇羞,语音儿轻俊,小名儿伶便。

【迎仙客】诗酒坛,绮罗筵,他举瑶觞笑将红袖卷。不由咱不留情,刚推的

个酒量浅。似这般娇凤雏鸾,争奈教不锁黄金殿。

【石榴花】知他是怎生来天对付好姻缘,昼同坐夜同眠。桃腮携素手并香

肩,撒地腼腆。我索痛惜轻怜,常则是比翼鸟连理枝双飞燕,蜜和酥分外相偏。

一扎脚住定无移转,他兜的拴意马我索锁心猿。

【斗鹌鹑】他爱我那表正容端,我爱他那香娇玉软。你看他那云髻金钗,英

花翠钿,罗袜凌波底样儿浅,正少年。俺是那前世姻缘,非是今生偶然。

【上小楼】他纯一味温柔软善,无半点轻狂寒贱。常则是眼儿盼盼,脚儿尖

尖,越着他那意儿悬悬。若是天可怜,得两全,成合姻眷,尽今生称了心愿。

【幺】写情怀诗押便,闲嬉酬谭答禅。常记得那锦字机头,金缕声中,玉镜

台前。日暖风和,柳媚花浓,深沉庭院,看时节小红楼当家儿欢宴。

【满庭芳】初来时争着与他锦缠,则为他那歌讴宛转,舞态翩跹。怜香心等

闲间难窑变,着我怎不垂涎。你看他那稳稳重重那些儿体面,你看他那安安详详

罪愆。似一个谪降下的玉天仙。

【耍孩儿】浮花浪蕊我也多曾见,不似这风流的业冤。似别人冷定热牙疼,

从今后烧好香祷告青天。则愿的有实诚口吐芝兰气,无亏缺心同碧月圆。我觑他

似那张丽华潘妃面,虽不得朝朝玉树,也能够步步金莲。

【一煞】得成合好味况,乍离别怎过遣。有一日那扁舟水顺帆如箭,我则索

盼长途日穷剩水残云外,你则索宿旅店肠断孤云落照边。我这般厮敬重偏心愿,

只除是无添和知音的子弟,能主张敬思的官员。

【二煞】有一日泪汪汪把我扶上马,哭啼啼懒下船。我不学儒业你也休习针

线,我便有那孙思邈千金方也医不可相思病,你便有那女娲氏五彩石也补不完离

恨天。彻上下思量遍,你似一个有实诚的离魂倩女,我似那数归期泣血的啼鹃。

【三煞】到别州城不问二三,那谎勤儿敢有万千。那厮每饿肚皮干牛粪无分

晓胡来缠,你也则索一杯闷酒樽前过,两叶愁眉时下展。称不的平生愿,你纵然

有那千般巧计,也则索权结姻缘。

【尾声】你若是不忘了旧日情,常思着往日的言。你不忘旧情鱼雁因风便,

你是必休辞惮江乡路儿远。

4

寄谢干子

作者:符锡(明代)

寄谢干子,明代,符锡,

忆昨燕山别,春寒花事迟。蒙园忽秋尽,肥署遣书知。

白日妨余视,黄精有岁饥。拨云与烹月,端合拜君私。

1

买酒

作者:陆游(宋代)

买酒,宋代,陆游,

放翁病起不禁愁,买酒看山自献酬。

八月吴中未摇落,谁令衰鬓早知秋?

2

陶渊明云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盖以菊配松也余读

作者:陆游(宋代)

陶渊明云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盖以菊配松也余读,宋代,陆游,

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名纪先秦书,功标列仙方。

纷纷零落中,见此数枝黄。

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

乃知渊明意,不为泛酒觞。

折嗅三叹息,岁晚弥芬芳。

49

舟中

作者:陆游(宋代)

舟中,宋代,陆游,

青枫湖上村,绿蓑舟中客。

云兴山叠见,海近地势坼。

悠然沧洲趣,宛与麈世隔。

虽云食不足,麤免婚嫁责。

渥丹未辞镜,衰白幸满帻。

明当鼓枻行,放浪穷七泽。

65

明发房溪二首

明发房溪二首,宋代,杨万里,

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

却是松梢霜水落,雨声那得此声清。

60

秋雨卧疾诗

秋雨卧疾诗,南北朝,刘孝绰,

贾君徭役少,潘生民务稀。及此同多暇,高卧掩重闱。

寂寂桑榆晚,滂沱曀不晞。电隙时光帐,风帘乍扣扉。

58

山驿梅花

山驿梅花,唐代,李群玉,

生在幽崖独无主,溪萝涧鸟为俦侣。
行人陌上不留情,愁香空谢深山雨。

32

将游罗浮登广陵楞伽台别羽客

将游罗浮登广陵楞伽台别羽客,唐代,李群玉,

清远登高台,晃朗纵览历。濯泉唤仙风,于此荡灵魄。
冷光邀远目,百里见海色。送云归蓬壶,望鹤灭秋碧。
波澜收日气,天自回澄寂。百越落掌中,十洲点空白。
身居飞鸟上,口咏玄元籍。飘如出尘笼,想望吹箫客。
冥冥人间世,歌笑不足惜。朅来罗浮巅,披云炼琼液。
谢公云岑兴,可以蹑高迹。吾将抱瑶琴,绝境纵所适。

80

答孙莘老见寄

作者:王令(宋代)

答孙莘老见寄,宋代,王令,

高门鞍马日光荣,势力纷纷起共争。

偶以不能聊自便,敢于兹世独求清。

生无人愧宁非乐,死有天知岂待名。

客食官居同是苟,何须称别异平生。

77

访孙子进子肃于黄堰

作者:赵蕃(宋代)

访孙子进子肃于黄堰,宋代,赵蕃,

茅屋啼鸡日过中,小舟随问曲能通。

遥遥黄堰忽重到,落落白头今一翁。

别后每怀音问阔,见时还许笑言同。

倡予和汝平生事,惆怅春风又起鸿。

22

得天经书问

作者:宋庠(宋代)

得天经书问,宋代,宋庠,

久卧堪忧巷,惊闻不滅书。

高风五柳外,深意八行馀。

努力邀加饭,相逢约下车。

殷勤长跪读,双睫费涟如。

16

寻胜

寻胜,宋代,赵汝燧,

老子携筇杖,小童挑酒壶。遍寻泉石胜,引路倩樵夫。

79

元舆待制招饮衣锦亭

元舆待制招饮衣锦亭,宋代,郭祥正,

宿雨消残暑,嘶蝉引素秋。吟悲宋玉赋,醉倚仲宣楼。

衣锦平时乐,藏舟战国愁。蜀山斜照尽,归兴尚迟留。

53

范阳同年示及零陵三题率然为答甚愧妍唱 其二 朝阳岩

范阳同年示及零陵三题率然为答甚愧妍唱 其二 朝阳岩,宋代,俞希孟,

旭日多横照,幽岩得粹华。次山名此地,潇水汇其涯。

峭壁生云叶,危根溅浪花。终携羡门侣,晨坐咽东霞。

64

坐进庵戏作 其三

作者:刘跂(宋代)

坐进庵戏作 其三,宋代,刘跂,

圆蒲与方竹,伴我守幽閒。夜阑得禅趣,明月窥窗间。

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