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大谏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赵左司

作者:仲并(宋代)

胄甲汉中垒,声高昔谏垣。

几年清议在,万事此心存。

临遣再三意,褒嘉数十言。

疾驱公未可,半路趣回辕。

25

诗文译文

胄甲汉中垒,声高昔谏垣。

几年清议在,万事此心存。

临遣再三意,褒嘉数十言。

疾驱公未可,半路趣回辕。

诗文简析

《送刘大谏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赵左司》是宋代诗人仲并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送别刘大谏前往漳州的情景,同时寄托了对赵左司的嘉许和期望。

诗词采用了七绝的格律,行云流水的韵律使整首诗词流畅自然。

诗文赏析

胄甲汉中垒,声高昔谏垣。

几年清议在,万事此心存。

临遣再三意,褒嘉数十言。

疾驱公未可,半路趣回辕。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刘大谏的送别之情,以及对他的赞誉和期望。第一句描述了刘大谏身穿胄甲,昔日在垒垣之中发出高亢的声音,暗示他过去的谏言之声曾经引起过重视。接着,诗人回顾了几年来清议的场景,表示刘大谏一直秉持着对万事的关心和坚守。在送别之际,作者再三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多次褒奖刘大谏的才德,表达了对他的肯定和赞美之情。然而,刘大谏的离去来得匆忙,使得作者感到未及时表达自己的嘉许,只能在半路上匆忙地送别。

整首诗词以深情的语言描写了作者对刘大谏的敬佩和送别之情,同时也借此向刘大谏表达了对他未来事业的期望与祝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流畅的表达,诗词展现了作者对刘大谏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清廉正直的政治理念的崇尚。这首诗词既是对刘大谏的告别,也是对他的高度评价和祝福,体现了宋代士人的风范和情感表达的艺术。

仲并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其他诗经

菩萨蛮 其四

菩萨蛮 其四,清代,陈维崧,

后堂恰与中门近,当时日傍飞蝉鬓。犹记捉迷藏,水晶庭院凉。

侍儿前后逻,何计将他躲。匿笑颤花枝,鞋尖露一丝。

75

感怀诗二章(奉使中原署馆壁)

感怀诗二章(奉使中原署馆壁),唐代,韩熙载,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游,举目无相识。
金风吹我寒,秋月为谁白。不如归去来,江南有人忆。
未到故乡时,将为故乡好。及至亲得归,争如身不到。
目前相识无一人,出入空伤我怀抱。风雨萧萧旅馆秋,
归来窗下和衣倒。梦中忽到江南路,寻得花边旧居处。
桃脸蛾眉笑出门,争向前头拥将去。

34

刘德修右史去国示所和从父东谿及杨子直诗走

作者:楼钥(宋代)

刘德修右史去国示所和从父东谿及杨子直诗走,宋代,楼钥,

东谿诗似老弥明,倾盖论诗绝点尘。

笔墨为供无尽藏,江湖乞得自由身。

出门远送成惆怅,无计相留更主臣。

但愿皇天开老眼,不应空谷滞斯人。

60

砂锣盛油

砂锣盛油,宋代,释慧勤,

铜砂锣里落盛油,生菜还他萝卜头。

但看来年正月半,家家门首挂灯毬。

47

送罗五湖

送罗五湖,明代,陈恭尹,

与君初一揖,未语神先跃。磁石受金针,大小都不却。

船头一尊酒,颇尽新知乐。秋风吹长棘,半载成乖各。

匪伊动忍谋,苍天亦云虐。惓惓君子心,直可高云薄。

君家在何所,巴水明西郭。才为此身累,不得耽丘壑。

游踪遍西土,美政流南国。五马今何之,甘棠尚如昨。

无因一出送,益我怀中恶。男儿事蓬矢,岂可辞芒屩。

同行得良友,未足为寂寞。中州英贤地,大雅应有作。

何时遗之音,愿附罗浮鹤。

99

满江红(和监田驿驹父留题)

作者:李洪(宋代)

满江红(和监田驿驹父留题),宋代,李洪,

梅雨成霖,倦永昼、暑行岩曲。爱云梢翠樾,枕谿蓬屋。轻木凌波冲卷雪,飞泉奔壑呜哀玉。羡渔翁、终岁老烟波,披蓑绿。
嗟客宦,荒松菊。颓壮志,青编竹。更长年谙尽,是非荣辱。钟鼎无心时节异,山林有味箪瓢足。感故人、於此赋归欤,思之熟。

88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三)

作者:贺铸(宋代)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三),宋代,贺铸,

鼓动城头啼暮鸦。过云时送雨些些。嫩凉如水透窗纱。
弄影西厢侵户月,分香东畔拂墙花。此时相望抵天涯。

37

【仙吕】后庭花

作者:王恽(元代)

【仙吕】后庭花,元代,王恽,

晚眺临武堂

绿树连远洲,青山压树头。落日高城望,烟霏翠满楼。木兰舟,彼汾一曲,春风佳可游。

75

蓦山溪(和王定国朝散忆广陵)

蓦山溪(和王定国朝散忆广陵),宋代,晁补之,

扬州全盛,往事今何处。帆锦两明珠,罥蔷薇、月中嬉语。朱衣白面,公子似神仙,登云屿。临烟渚。狂醉成怀古。
兰舟归后,谁与春为主。吟笑我重来,倚琼花、东风日暮。吴霜点鬓,流落共天涯,竹西路。高阳侣。魂梦应相遇。

85

定风波

作者:曹勋(宋代)

定风波,宋代,曹勋,

雪后篱边冷未晴。江天浓淡暗还明。断续流香传玉蓓。心醉。临风嗅蕊不胜清。
映竹幽姿深有思。何似。照溪真色更多情。待得微酸藏傅粉。黄嫩。湿云潜放雨轻轻。

55

送王伯敭守虢挨

作者:苏轼(宋代)

送王伯敭守虢挨,宋代,苏轼,

华山东麓秦遗民,当时依山来避秦。

至今风俗含古意,柔桑渌水招行人。

行人掉臂不回首,争入崤函土囊口。

惟有使君千里来,欲饮三堂无事酒。

三堂本来一事无,日长睡起闻投壶。

床头砚石开云月,涧底松根劚雪腴。

山棚盗散人安寝,劝买耕牛发陈廪。

归来只作水衡卿,我欲携壶就君饮。

14

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

作者:苏轼(宋代)

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宋代,苏轼,

柏舟高节冠乡邻,绛帐清风耸搢绅。

岂似凡人但慈母,能令孝子作忠臣。

当年织屦随方进,晚节称觞见伯仁。

回首悲凉便陈迹,凯风吹尽棘成薪。

9

南歌子(和前韵)

作者:苏轼(宋代)

南歌子(和前韵),宋代,苏轼,

日出西山雨,无晴又有晴。乱山深处过清明。不见彩绳花板、细腰轻。尽日行桑野,无人与目成。且将新句琢琼英。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

95

夙兴

作者:陆游(宋代)

夙兴,宋代,陆游,

病後精神殊未减,披衣每起待晨鸡。

爱书不厌如平壑,戒酒新严似筑堤。

莫叹茅茨常局促,犹胜簿领苦沈迷。

迎长渐近丹当熟,已觉温温下彻脐。

100

初归杂咏七首 其六

作者:陆游(宋代)

初归杂咏七首 其六,宋代,陆游,

小园五亩剪蓬蒿,便觉人间迹可逃。尽疏珍禽添尔雅,更书香草续离骚。

药苗可斸携长镵,黍酒新成压小槽。老入鹓行方彻悟,一官何处不徒劳。

63

系裙腰

系裙腰,宋代,欧阳修,

水轩檐幕透薰风。银塘外、柳烟浓。方床遍展鱼鳞簟,碧纱笼。小墀面、对芙蓉。
玉人共处双鸳枕,和娇困、睡朦胧。起来意懒含羞态,汗香融。素裙腰,映酥胸。

85

追和尤延之检详紫辰殿贺雪

追和尤延之检详紫辰殿贺雪,宋代,杨万里,

鍚山诗老立层霄,黄竹赓歌宴在瑶。

有客梦中闻雪作,曲肱篷底信船摇。

遥知端叶飘香袖,笑向梅花趁早朝。

未叹山人负猿鹤,负渠缩项与长腰。

2

远公亭牡丹

远公亭牡丹,唐代,李咸用,

雁门禅客吟春亭,牡丹独逞花中英。双成腻脸偎云屏,
百般姿态因风生。延年不敢歌倾城,朝云暮雨愁娉婷。
蕊繁蚁脚黏不行,甜迷蜂醉飞无声。庐山根脚含精灵,
发妍吐秀丛君庭。湓江太守多闲情,栏朱绕绛留轻盈。
潺潺绿醴当风倾,平头奴子啾银笙。红葩艳艳交童星,
左文右武怜君荣,白铜鞮上惭清明。

87

诗偈 其一○二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一○二,唐代,庞蕴,

如来一真智,遍满娑婆界。殷勤说方便,有人自不解。

无处不生心,有处多贪爱。心王作黑业,教他口忏悔。

口忏心不改,心口相违背。不服无心药,病根总不差。

著相求菩提,不免还他债。

58

寄佑之

作者:刘敞(宋代)

寄佑之,宋代,刘敞,

长安风尘地,见子若旧交。意气何激昂,骨干真蒲梢。

戎胡扰边封,杀气连二崤。丈人国长城,多垒忧四郊。

劲兵向海西,千里沸鼓铙。共传校尉印,勇略如虎虓。

功业系感激,念当覆妖巢。秋风日夜清,敌人知折胶。

努力张国家,寄声慰衡茅。

2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