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舟高节冠乡邻,绛帐清风耸搢绅。
岂似凡人但慈母,能令孝子作忠臣。
当年织屦随方进,晚节称觞见伯仁。
回首悲凉便陈迹,凯风吹尽棘成薪。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的岳母(胡完夫母周夫人)的形象和她的品德。诗人通过描述岳母的高贵举止、慈母的品质以及她对子女的教育和激励,表达了对她的崇敬和赞颂。岳母在家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培养了一个孝顺的子女,使他成为忠诚的臣子。尽管岳母经历了艰辛和苦难,但她的坚韧和毅力使她战胜了困难,享受晚年的幸福和尊荣。
这首诗词以苏轼的岳母为主题,通过对岳母形象和品质的描绘,展现了家庭中慈母的伟大和影响力。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如柏舟高节、绛帐清风,使诗词的意境更加丰富和深远。通过描述岳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角色,诗人强调了孝道和忠诚的重要性。最后两句“回首悲凉便陈迹,凯风吹尽棘成薪”表达了岳母在经历了困难之后获得了幸福和尊荣的转变,以及她坚强不屈的品质。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苏轼对岳母的敬爱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庭、孝道和忠诚的思考。它呈现了一个充满感情和温馨的家庭场景,引发人们对家庭情感和价值观的思考。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中吕】齐天乐过红衫儿 叹世,元代,未知作者,
茅庵草舍活计,直吃的醺醺醉如泥,吃的尽醉方归。旦清歌道童声齐,相
随。乐乐跎跎,又不管是非。快活了一日,一朝便宜。闲时节看古书,闷把青山
对,归去来兮。一带山如翠,牢把柴门闭。危来催,危来催,不恋荣华贵!不如
饮金杯,饮金杯,一世儿清闲落得。幽居
常笑屈原独醒,理论甚斜和正?浑清,争,一事无成,汨罗江倾送了残生,
无能!我料这里直,难买人世情。顺时和光,倒得安宁。静处潜,深山里隐,且
养疏慵。愿学陶渊明,卸印归三径。不争名,不争名,曾共高人论。且妆忄昏,
且妆忄昏,识破南柯梦境。玩世
秦宫汉阙豪奢,到如今实难曰。伤嗟,些,土尽灰竭。叹消磨多少贤哲,豪
杰。百代功名,千年志节。半霎南柯,一梦胡蝶。尘外人,林中客,甘分闲也。
弗使心饕餮,只要身常洁。且妆呆,且妆呆,静把柴门叠。晋朝耶,魏朝耶,
指落花无言自说。村居
农家畏日炎天,避暑在黄芦堰。林泉,边,跣足而眠。有忘忧白鹭红鸳,堪
怜。斗举香醪,齐歌采莲。悲意忘形,乐矣欣然。瓦缶斟,磁瓯里劝,邻叟相传。
除此于飞愿,只此予终愿。更无言,更无言,盏盏干干咽。不留涓,不留涓,
一饮一个前合后偃。题情
孤眠怎睚今宵,更那堪孤灯儿照。心焦,焦,宝鼎内香烧,画檐间铁马儿轻
敲,风梢。一弄儿凄凉,都来的吵闹。促织儿纱窗,絮絮叨叨。想起来,添烦恼,
不觉的斜月上花梢。天外宾鸿叫,有梦还惊觉。好心焦,好心焦,盛添十年老。
畅难熬,畅难熬,断人肠金鸡报晓。闺怨
孤眠冷冷清清,恰才则人初静。又被和风,风,吹灭残灯。不由的见景生情,
伤心。暗想才郎,全无些志诚。月下星前,海誓山盟。想起来,添愁闷,不觉的
倒枕翻衾。窗外寒风动,吹觉南柯梦。好伤情,好伤情,独自珊瑚枕。泪如倾,
泪如倾,眼见的我今春瘦损。
【南吕】一枝花 离闷,元代,贯云石,
柳垂翡翠条,花落胭脂瓣。绿窗绒缕淡,粉脸泪珠弹,洒竹成斑。宝钏松冰
腕,蛾眉淡远山。常言道好事多悭,陡恁的千难万难。
【梁州】卜龟卦铜腥玉笋,盼鸿书目断云山。别离情绪谁曾惯!这些时银筝
懒按,锦瑟慵弹,玉箫倦品,宝鉴羞观。病恹恹瘦损容颜,闷昏昏多少愁烦。
花钿坠懒贴香腮,衫袖湿镇淹泪眼,玉簪斜倦整云鬟。近间,坐间。用工夫
修下封鸳鸯缄,无处倩鱼雁。有万种凄凉不可堪,何日回还?
【骂玉郎】杨花满院东风散,恰才这微雨过燕莺闲,罗帏寂寞空长叹。春色
昏,情意懒,芳心惮。
【感皇恩】呀!则我这春意阑珊,莺老花残。一帘风,三月雨,五更寒。闪
的我鸾孤凤单,枕剩衾寒。梨花院,采茶歌,凭阑干。
【采茶歌】望长安,盼雕鞍,夕阳花草树遮山。叠翠堆岚凝望眼,则我这薄
情何处走云山?
【尾声】半帘红日愁天晚,一盏孤灯照夜阑,全不似当时旧风范。绣床又倦
攀,梳妆又意懒,瘦怯怯裙腰儿旋旋的趱。
念奴娇·层台云外,宋代,王迈,
层台云外,阅古今、多少兴衰成败。老木千章,若个是、南国甘棠遗爱。群籁号风,繁阴蔽日,有此清凉界。宾朋在坐,朗然心目明快。更向会景亭前,登高吊古,此景何人会。岁岁春来春又去,独有灵台春在。早稻炊香,晚禾摇穗,管取三登泰。酿成春酒,把杯行乐须再。
摘涧上似橘者于上山之时然酸苦不可食有感于中下山重逢复摘之以玩因赋,明代,王履,
似橘未挟霜,青青照泉水。长安不相见,触下宁不喜。
如何洞庭实,忽吐兹山里。平生笑汝阳,涎流于曲车。
乃知老饕心,不掩闲中跨。踞石觊大嚼,慰我燥且渴。
童子撷得来,竟为蜇惨遏。取貌失子羽,信言迷宰予。
把之行且看,于以惩其余。
题危太朴所藏荥阳郑虔画秋峦横霭图,元代,柯九思,
虎头昔日称三绝,孰谓新图见郑虔。紫翠虚无晴嶂里,青红掩映夕阳前。
从知嘉赏归明主,应许神工迈昔贤。满目秋光无著处,此身疑在碧云巅。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