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台悯农

稻田高下欲分畦,积潦瀰茫隔寸堤。

天意未收连夜雨,农功良苦半身泥。

一丸莫救风涛决,千顷空怜稼穑低。

朝满夕除应可信,望晴心绪忆昌黎。

99

诗文译文

稻田高下欲分畦,

积潦瀰茫隔寸堤。

天意未收连夜雨,

农功良苦半身泥。

一丸莫救风涛决,

千顷空怜稼穑低。

朝满夕除应可信,

望晴心绪忆昌黎。

诗文简析

《苏台悯农》是宋代王之道的一首诗词,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农业的关切之情。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实手法描绘了农田的景象,通过描写农民辛勤耕作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作和对农业收成的关切之情。

首两句描述了稻田的情况,稻田的高低势头欲要分出来,但积水泛滥茫茫一片,将稻田与田埂隔开。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农民的辛苦。天意未收,连夜的雨水不断,给农民的劳动带来困难。农民的辛劳努力就像半个身体陷在泥泞中一样,艰苦而辛酸。

接着的两句表达了农民的无奈和苦衷。农民再怎么努力,也无法阻止风浪决堤,一粒稻谷也无法救治这样的灾害。千顷的农田空荡荡地,只能怜悯农民的劳作和他们收获的微薄。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与期盼。诗人相信,尽管早晨满天乌云,晚上才能消散,但清晨的晴空一定会到来。作者的心情和思绪,也回忆起了古代文人苏轼,昌黎是苏轼的字。

整首诗词通过描写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对农田的关切,表达了对农民辛苦付出的同情和对农业丰收的期望,体现了作者对农民的关怀和对社会的思考。同时,通过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描绘,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力量对比。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其他诗经

喜迁莺 露筋祠

喜迁莺 露筋祠,清代,易顺鼎,

灵旗风大。怅春阴换尽,都飞凉霭。鱼地铺冰,蟾天浸月,不照寻常眉黛。

小蚊已辞秋帐,成就芳名百代。泪休洒,自翠蛾无恙,青蝇安在。

香街。飘水佩。闻道花时,开遍祠门外。旧内钩斜,南朝脂井,应笑此湖清太。

红颜尽成庙食,命薄生前何害。柳丝待,待系船重到,绿云如海。

5

乱后

乱后,近现代,谢龙升,

兵祸何时极,民生苦矣哉。风云增乱象,饥馑甚天灾。

秃笔庸何济,横戈岂异才。开诚一相告,萁豆莫相摧。

2

二月初三日为先母忌辰舟中感赋二首 其二

二月初三日为先母忌辰舟中感赋二首 其二,清代,张洵佳,

梅蕊初开日,萱帷永诀辰。一官皆祖泽,七尺是亲身。

姑息偏容我,饥寒特苦人。显扬图报称,此愿几时伸。

49

南乡子(十二首·西南乃产药之地,因此故为名)

南乡子(十二首·西南乃产药之地,因此故为名),宋代,萧廷之,

真汞与真铅。产在先天与后天。大要知时勤采取,玄玄。得穴何愁不作山。
进火要精专。审究前弦与后弦。屯卦抽添蒙卦止,难传。毫发差殊不结丹。

42

赠潘岳诗

作者:陆机(魏晋)

赠潘岳诗,魏晋,陆机,

佥曰吾生。明德惟允。

60

赠过门道人

作者:陆游(宋代)

赠过门道人,宋代,陆游,

朝行市尘中,奔马不可及。

暮涉清溪流,芒屦了不湿,岩扉一丹灶,山路两书笈。

白驴可置掌,童子亦绝粒。

邂逅安期生,电逝不暇揖。

太华独嶷然,万仞道傍立。

47

示安大师

示安大师,宋代,王安石,

道人深北山为家,宴坐白露眠苍霞。

手扶梲杖虽老矣,走险尚可追麏麚。

踞堂俯视何所有,窈窕樛木垂榠樝。

深寻石路仍有栗,持以馈我因烹茶。

39

去岁得一联“岂敢燕台矜马骨,颇同安邑嗜猪肝”,今足成之

去岁得一联“岂敢燕台矜马骨,颇同安邑嗜猪肝”,今足成之,近现代,刘雄,

贫居早觉此心安,惟触流光感万端。岂敢燕台矜马骨,颇同安邑嗜猪肝。

十年望去遽如许,千里归来春已残。世事乘除能几剩,好从黄卷觅清欢。

55

白石岩下径行田诗

白石岩下径行田诗,南北朝,谢灵运,

小邑居易贫。

灾年民无生。

知浅惧不周。

爱深忧在情。

旧业横海外。

芜秽积颓龄。

饥馑不可久。

甘心务经营。

千顷带远堤。

万里泻长汀。

洲流涓浍合。

连统塍埒幷。

虽非楚宫化。

荒阙亦黎萌。

虽非郑白渠。

每岁望东京。

天鉴傥不孤。

来兹验微诚。

62

杨柳枝词

作者:韩琮(唐代)

杨柳枝词,唐代,韩琮,

枝斗纤腰叶斗眉,春来无处不如丝。
霸陵原上多离别,少有长条拂地垂。

50

挂冠

挂冠,宋代,谢枋得,

玉皇殿下卸恩袍,羞见冥鸿惜羽毛。

天地有心扶社稷,朝廷无意得英豪。

早知骨鲠撄时忌,何似山林道迹高。

次第秋风到兰菊,归家痛饮读离骚。

75

思亲 其五

思亲 其五,宋代,谢枋得,

九十萱亲天下稀,教儿只诵白华诗。溪冰山玉人无愧,百拜慈帏喜可知。

25

寒雨感怀呈斯远三首 其二

作者:赵蕃(宋代)

寒雨感怀呈斯远三首 其二,宋代,赵蕃,

少读隐逸传,雅意烟霞人。居官早自缚,半世几没身。

青衫类枯叶,两鬓如烂银。人知趋走苦,己重疾病湮。

归微三径资,尚窃太仓陈。邻里有伏腊,弟兄无越秦。

况此交友高,而能朝夕亲。君还志远游,所愿犹逡巡。

我乃叹寡与,未易论苦辛。勿道车马乏,勿嫌风雨频。

98

别赵常德

作者:赵蕃(宋代)

别赵常德,宋代,赵蕃,

旧诗零落似前生,岂意公能识姓名。

青眼何堪辱如故,白头自觉已无成。

普天无复归耕处,薄禄谩为糊口营。

今日违离定何往,壶头路险更秦城。

22

秋陂道中三首 其二

作者:赵蕃(宋代)

秋陂道中三首 其二,宋代,赵蕃,

止水通流水,前陂接后陂。农夫秧马驶,客子竹舆危。

五斗真聊尔,百艰谁使之。不能惩创在,犹后强裁诗。

58

和前三篇

作者:苏颂(宋代)

和前三篇,宋代,苏颂,

百雉金城十仞池,天声遐憺远戎知。

剖符但报三年政,推毂无劳六月师。

胡马逸归常见画,塞鸿征尽著残棋。

欲歌盛业赓周雅,须假清风吉甫诗。

24

元稹

作者:徐钧(宋代)

元稹,宋代,徐钧,

元和诗体夙驰声,巧致公台只暂荣。

绿野主人天下望,不应疏外负平生。

90

小春六花·黄菊

作者:岳珂(宋代)

小春六花·黄菊,宋代,岳珂,

花时已是过重阳,翠干重开满地黄。

不为晨晖借颜色,要将晚节看芬芳。

宅边岂必白衣至,瓮里不妨红友香。

唤起閒情老元亮,颓然一醉答秋光。

33

醉落魄

作者:京镗(宋代)

醉落魄,宋代,京镗,

芳尘休扑。名花唤我相追逐。浅妆不比梅敧竹。深注朱颜,娇面称红烛。阿娇合贮黄金屋。是谁却遣来空谷。酡颜遍倚阑干曲。一段风流,不枉到西蜀。

4

示龟山平老 其一

作者:韩驹(宋代)

示龟山平老 其一,宋代,韩驹,

二年三饮龟山井,道上菰蒲亦笑人。犹觉是身多世累,一庵何日与翁邻。

3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