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江上偶书两绝呈无逸监镇,唐代,朱长文,
卷碇初来海客船,脱身鲸浪见吴天。
千帆总约秋风至,应助关征额外钱。
生卒年不详。江南诗人。德宗建中元年(780),在湖州,与皎然、裴澄同送梁肃归朝。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二八。《全唐诗》存诗6首,断句2句。
国风·鄘风·君子偕老,先秦,佚名,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游闽中玄妙寺晚归偶成奉同行徐沈二公,明代,刘大夏,
清时作宦得閒游,更喜祗园景物幽。山色连云迷晓径,松声绕涧杂寒流。
层台回首诸天近,半日凭栏百念休。薄暮归来心更乐,离离禾黍万家秋。
辽阳寓怀一百韵,明代,黎贞,
绝域玄菟北,雄藩渤海边。并营连塞漠,幽蓟异风烟。
驻驿澄州界,汤池析木壖。路从熊岳散,山到白狼连。
古镇长城外,辽滨夕照前。战场云漠漠,丛冢草芊芊。
开国俱英杰,安邦悉俊贤。封疆环百济,声教被朝鲜。
美俗殷箕后,清风肃慎先。祭侯诚志勇,偏帅亦通权。
创霸才称度,图王业止渊。将雄司马晋,功盛慕容燕。
秦汉威名大,隋唐战伐专。控弦兵百万,开拓宇三千。
炀帝终归乱,文皇亦负愆。舆轮功未广,心腹祸相煎。
强弱慎沦没,桑田几变迁。辽金迭兴替,胡貊已绵延。
接踵源流盛,相承正朔偏。穹庐分部落,左衽播腥膻。
儿女同川浴,尊卑并榻眠。群居成偃蹇,一室称周旋。
将校冬前阅,兵车雪后畋。挺姿多鸷悍,用武自轻便。
银甲高低叶,雕弓左右鞬。臂间苍鹘立,花下紫骝牷。
白鹿裘过膝,青貂帽覆肩。比邻无老少,天属各姻㜕。
玉貌誇盘鬓,容华贴翠钿。半腰裁合袖,匝地舞鞦韆。
瓦缶罗儿酒,锣锅酪乳饘。鸡豚随日足,藜藿四时妍。
会客厨边度,祈神炕上筵。彝歌声窈窕,狄舞影蹁跹。
雨过平房湿,冰凝兀刺穿。繁弦希凤管,朽屑当龙涎。
地亦因人异,风从习俗传。恒居犹可叹,况复事相牵。
贱子罹多难,羁孤喘未痊。去家过万里,为客已三年。
桑梓江南梦,尘沙塞外天。别离惊岁月,跋涉遍山川。
忆昔儿童日,深承父母怜。岁荒犹饫肉,冬暖尚装绵。
写字阶前立,斑衣膝下联。趋庭初问礼,骑竹学吹埙。
萧萧趋樽俎,雍雍设豆笾。已谙怀橘义,时上颂椒篇。
弱冠亲师友,闭窗理简编。朝阳出沧海,秋旻映清涟。
雪案迎晨润,兰膏继晷然。礼文勤博约,物理细穷研。
庠序瞻依久,菁莪乐育全。柳摇芹泮碧,苔染杏坛砖。
师说尊韩愈,儒宗有郑虔。声名推独步,雅况蔼孤骞。
道谊金兰契,交情铁石坚。小心恒翼翼,忧道日悁悁。
角艺穷优劣,相规各勉旃。瑶琴挥玉轸,锦瑟按朱弦。
作赋追王灿,狂吟拟谪仙。龙蛇腾彩笔,珠玉满花笺。
圣代需贤急,纶音美化宣。求言诚恻恻,束帛屡戋戋。
夜雨江淹梦,秋风祖逖鞭。平生经济学,此日孝廉船。
抱璞怀多蹇,梯云未有缘。潜鳞初出跃,倦鸟复回还。
尚志期嘉遁,韬光养亢乾。萧曹心寂寂,巢许意翩翩。
卜筑依泉石,栖迟远市廛。地先盘谷胜,景冠杜陵玄。
黄卷书千帙,青山屋数椽。穿云石片片,通竹溜涓涓。
过鸟天边落,飞流屋后悬。凝眸观紫翠,洗耳弄潺湲。
负郭桑麻地,环丘稻糯田。逻朝惊白发,散野牧乌鸢。
出户通樵智,开帘放远巅。补篱添种菊,凿沼剩栽莲。
梅萼冲寒放,榕阴当午圆。诗成偏爱酒,景好喜闻蝉。
果献东坡荔,茶煎达磨泉。坐间无俗客,谈笑有高禅。
自谓田家乐,宁知宪网缠。物情据萧索,生理竟迍邅。
浪迹如蓬转,忧心似火燀。荆林嗟失雁,蕙帐惜分鸾。
驿路慵看画,江船怯听鹃。林芳红馥馥,山月白娟娟。
长啸空弹剑,悲歌独扣舷。兴随秋后燕,泪应岭头猿。
骨肉人何在,泥涂病正癫。志荒疏笔砚,力惫逞戈鋋。
落日心犹壮,秋风目已聠。薰莸羞共器,驽骥耻同軿。
技拙惟诗债,囊空乏酒钱。萧萧新白发,落落旧青毡。
日月行中国,风云洒八埏。盖棺事未已,犹欲问燕然。
题赵纯甫渭川千亩图,宋代,章甫,
君家天姥山前居,未办种竹先作图。
不惟要与千户等,亦念岂可一日无。
劲节虚心听霜露,细香静色宜风雨。
玉版禅师得饱参,翠袖佳人定何许。
津津喜气见眉间,准拟他年如此闲。
可无嵇阮相往还,俗客傥来君掩关。
题白石翁画虞山古桧,明代,张渊,
虞山老桧三株青,斗坛半掩招摇星。
道人丹成化鹤去,三桧夭矫飞龙形。
是谁手植经千载,曾见昭明读书在。
几回天上葬神仙,不独人间变桑海。
古人今人绕树行,古今人去树长生。
乃知劲气合元化,不与凡木争枯荣。
长洲老石好异者,百里携杯游树下。
浩嗟天下有树此树无,我去此树何人图?三日经营双眼力
,满空苍翠移真迹。
鹤骨虬筋左纽文,雷裂霜皴古秋色。
日暮袖归归不得,满山风雨山灵惜。
居然赠与卧云人,长啸寒风生石壁。
於乎!石君诗画天下知,此笔尤为天下奇。
劝君风雷当掩户,恐化蛟龙擘空去。
赠泰州掾令狐克己(文公曾孙),宋代,徐铉,
念子才多命且奇,乱中抛掷少年时。深藏七泽衣如雪,
却见中朝鬓似丝。旧德在人终远大,扁舟为吏莫推辞。
孤芳自爱凌霜处,咏取文公白菊诗。
奉和晋公侍中蒙除留守行及洛师感悦发中斐然成咏之作,唐代,白居易,
鸾凤翱翔在寥廓,貂蝉萧洒出埃尘。致成尧舜升平代,
收得夔龙强健身。抛掷功名还史册,分张欢乐与交亲。
商山老皓虽休去,终是留侯门下人。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