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廿四气诗 大暑六月中

作者:元稹(唐代)

咏廿四气诗 大暑六月中,唐代,元稹,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22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其他诗经

次韵李子建春雨

次韵李子建春雨,宋代,李若水,

玄云驾雨来,垂垂势未已。

双袖貯疏凉,六幕净余滓。

锦飘风撼花,玉逗水循轨。

窗峰碧巑巑,陇麦青靡靡。

诗人笔欲髠,行子步难跬。

虀盐老青衫,文字乱乌几。

咄咄怪书空,呜呜热浮耳。

不肯卧南阳,刚学蛰龙起。

50

新居成茂恭以诗见贺次韵奉酬

新居成茂恭以诗见贺次韵奉酬,宋代,喻良能,

子美堂工始上元,断手乃在宝应年。

顾我无能为杜役,有此屋庐差不难。

欲移修竹梅花亚,暮霭朝烟迷上下。

室远地偏来者谁,时有相思稽老驾。

平生愿足不愿馀,底用虚名更著书。

虽无拄腹五千卷,且有山阳宅一区。

海内长句君最好,辱致新篇为善祷。

鸡豚社酒幸不远,来往他年成二老。

99

病后

作者:张掞(明代)

病后,明代,张掞,

支离病骨不禁风,茅屋秋深水国中。

短发因吟多日白,颜衰得酒暂时红。

交飞柳巷将归燕,乱戾湖天欲下鸿。

秋兴几篇谁为藁,阿戎烂烂未知工。

57

得伯常中尉书却寄并示朱烈王太和二门人

得伯常中尉书却寄并示朱烈王太和二门人,清代,顾炎武,

岱云东浮日西晻,下有畸人事铅椠。忽来青鸟衔尺书,月入轩棂灯吐燄。

别子三年断音问,敝裘白发空冉冉。引领常睎函谷关,停骖尚忆终南广。

濒行把酒送余去,重来何日当分陕。腐儒衰老岂所望,感此深情刻琬琰。

担簦百舍不自量,可能再上三峰险。君家贤甥与令嗣,舞雩归咏同曾点。

尚论千秋品并堪,以吾一日年犹忝。期君且复慰离愁,勿向流光悲荏苒。

73

五月十一日早行是日风寒如八九月

作者:刘敞(宋代)

五月十一日早行是日风寒如八九月,宋代,刘敞,

晨兴事朝谒,星汉已阑干。云薄露犹湿,风高天正寒。

尘衣先改素,蓬鬓强弹冠。兴在江湖永,空歌行路难。

20

竹枝 其三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作者:俞彦(明代)

竹枝 其三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明代,俞彦,

家家濯锦向江边。传来新样写金笺。

85

宿山馆 其一

作者:徐积(宋代)

宿山馆 其一,宋代,徐积,

下马开门日已沈,旋寻村路乞樵灯。隔云吠去谁家犬,踏月归来何处僧。

潭上风生千嶂吼,枕前泉落一床冰。呼儿笑问今宵事,身在危峰第几层。

19

诗寄淮西王路分

诗寄淮西王路分,宋代,真德秀,

壮哉貔虎三千士,静扫鲸鲵百万馀。若使人人似淮右,笑谈真可灭狂胡。

92

灞陵樵牧为谢伯大赋

灞陵樵牧为谢伯大赋,明代,练子宁,

新筑茆堂面翠微,灞陵风景更依稀。拾薪路险莓苔滑,放犊林深笋蕨肥。

卜式肯将金换爵,买臣安用锦为衣。他年斤斧相寻处,牛角悬书候夕晖。

60

侄溥生男命日迎孙取迎长之义且为方来期也因

作者:陈著(宋代)

侄溥生男命日迎孙取迎长之义且为方来期也因,宋代,陈著,

应梦熊祥月又圆,以迎命汝岂徒然。

迟之蓐卧十朝后,恰似阳来一日前。

极处逢生天意在,长孙得嫡祖心传。

相期他日成人事,复见升平要著鞭。

84

淋雨叹

淋雨叹,明代,区大枢,

渰渰伏雨,浩浩洪泉。溢霤决渠,沉涂塞渊。堂阶藓积,屋瓦蜗缘。

车有停轨,突无常烟。经旬杜户,累日如年。嗟尔贫士,长歌自怜。

32

即事十二首 其六

作者:李光(宋代)

即事十二首 其六,宋代,李光,

客舍生涯自寂寥,秋来仍复雨连宵。前村隐隐人来往,时有篝灯过竹桥。

87

夏旱五首

夏旱五首,宋代,刘克庄,

尚食停珍膳,清斋祷竹宫。

方当歌云汉,未可和薰风。

58

汤评事衡水亭会觉禅师

作者:皎然(唐代)

汤评事衡水亭会觉禅师,唐代,皎然,

山侣相逢少,清晨会水亭。雪晴松叶翠,烟暖药苗青。

静对沧洲鹤,闲看古寺经。应怜叩关子,了义共心冥。

74

许厚之挽词

许厚之挽词,宋代,林季仲,

跋马西州路,山川泪眼傍。

看君有遗范,如我见横塘。

寒日低瓜步,浮云接建康。

隔江多少恨,付与雁南翔。

60

鹿耳门即事 其六

鹿耳门即事 其六,清代,陈梦林,

刀劫火轮万象凋,黑风红雨又漂摇。才看肆赦衔丹凤,怨听蠲租下九霄。

疮病人扶村灶冷,拊循力尽长官憔。转移薄俗从今日,只在先皇十六条。

54

竹间见梅

作者:曹组(宋代)

竹间见梅,宋代,曹组,

霜雪俱怜节操奇,碧鲜红润两相宜。

渭滨初种谩千亩,陇上寄来惟一枝。

酸实不供饥凤啄,暗香翻许此君知。

佳人零落空山久,况是天寒日暮时。

38

画竹

画竹,清代,谢颖苏,

榕坛风月本双清,十笏山斋构竹成。添写筼筜千万个,夜深同此听秋声。

19

种树

作者:韩淲(宋代)

种树,宋代,韩淲,

种树拥墙隙,伐茅开地偏。老衰常问禄,贫窘失求田。

晴热山前日,阴凉涧底泉。贤哉陶五柳,只爱北窗眠。

61

满目青山轩

作者:王冕(元代)

满目青山轩,元代,王冕,

满目青山似画图,道人于此即安居。

不知世上功名好,但觉门前车马疏。

风月四时同笑傲,乾坤千古一蘧庐。

我生亦有林泉癖,欲老衡茅愧不如。

4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