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蔕梅,宋代,李龙高,
外面看来本色非,香袍隐映省垣薇。
谁知傲睨风霜底,不改平生一布衣。
李龙高诗,据《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双节诗,元代,李延兴,
明山清,鄞水碧,山水之间好田宅。宅前华表高出青云端,金字双题灿星日。
秋窗隔树霜灯明,白发妇姑宵纺绩。水寒绩断心绪劳,门掩凄风抱儿泣。
风吹儿声转飘扬,愁云压树坟草黄。夫君骨已化,青天杳茫茫。
炳烈千古心,迥随白日悬穹苍。弓冶传家好孙子,丹桂满林吹古香。
异哉一门两共姜至今,大江之南奕奕有炯光。我尝考古节妇为传记,积雨林扉散秋气。
云开日出海霞飞,万丈朝晖射天地。无情沧海枯惟兹,节妇之节古难敝。
我生也晚无复见古人,唐虞世远虚歔欷。安得鞭丰霳,叫阊阖,笺皇穹,尽令薄海内外回淳风。
辛顺忠唐得道之士真身今在河州寺,宋代,李复,
少年游嵩丘,登高吾独见。
西游渡陇坂,脱屣古河县。
削发俗网裂,绝味诸漏断。
卧胁三十年,凝尘满羌簟。
六月大地燋,炉中结冰霰。
牛头实枬檀,降出九重殿。
正就寂灭时,泉竭悲禽散。
直从开元初,到今色不变。
破屋闭真相,野鼠嗅香篆。
时有碧眼人,酌乳供新献。
六月十五日诣水公庵雨作,宋代,朱熹,
云起欲为雨,中川分晦明。
才惊横岭断,已觉疏林鸣。
空际旱尘灭,虚堂凉思生。
颓檐滴沥余,忽作流泉倾。
况此高人居,地偏园景清。
芳馨杂悄蒨,俯仰同鲜荣。
我来偶兹适,中怀淡无营。
归路绿泱漭,因之想岩耕。
满江红 寿侯兹泠六十,明代,张夏,
紫气东来,常管领、兰亭金谷。交到老、几人君子,岁寒松竹。
指腹尽教容百辈,挥毫奚啻倾千斛。任纷纷、轻薄少年场,浮云目。
也不跨,扬州鹤。也不问,中原鹿。但传经膝下,杜门雌伏。
何氏已推山大小,阮家休问居南北。倚青藜、缓步映山河,红桥曲。
寄武冈使君表兄,宋代,袁燮,
符竹剖千里,休戚系一方。
田里息愁叹,民安由吏良。
方今重兹选,俾近天子光。
临遣重丁宁,考察何精详。
吾兄富才业,敏锐锋莫当。
论事切时务,玉音屡褒扬。
都梁虽远郡,于今为边防。
帝曰惟汝谐,专城赖纪纲。
吾兄勤布宣,德意达穷乡。
朝夕念此民,启处几不遑。
世方急催科,下令严秋霜。
罢癃因鞭笞,男女失耕桑。
财货岂不足,众弊实蠹伤。
但能澄其源,府库有余藏。
无告深可悯,盻盻将流亡。
根本不护惜,忍以斤斧戕。
吾兄独反是,属邑赖小康。
愿言坚此志,益使仁风翔。
此邦介荆蛮,其俗气禀刚。
宜以宽治之,驯扰狡与强。
用法人固畏,中心要易忘。
十步有茂草,多士咏思皇。
况有贤师儒,德年侔珪璋。
薰陶亦既亦既久,济济观趋跄。
儒风果大振,邹鲁相颉颃。
为政有先务,本固末乃昌。
规模欲传后,计虑宜深长。
天下久无事,武备弛不张。
干戈朽且钝,卒伍骄而狂。
教飞不可缓,常若赴敌场。
军阵日修明,奸宄敢陆梁。
塞下忧空虚,积粟乃金汤。
郡事无不宜,休誉寝以彰。
吾君不忘远,大明烛无疆。
承宣有如此,促召归周行。
嗟予寡所合,幽居空激昂。
每怀济川志,自愧非艅艎。
吾兄舍我去,矫首遥相望。
我怀不能已,作诗述肺肠。
微尘裨高山,可笑不自量。
相期配古人,岂徒出寻常。
努力进此道,千古垂芬芳。
罔俾循吏传,专美龚与黄。
瑞鹤仙(寿赵右司),宋代,张辑,
柳风双燕语。问有谁留人,岸花去橹。星辰快平步。俯圜扉草色,青青如许。儿童拥路。玉溪边、当年杜母。料从今、指点山川,总是绣衣行处。
回顾。东堂深窈,楚帖长春,竹尊清午。红云帝所。摇佩玉,更容与。把蓬莱一笑,几番清浅,绿野为花作谱。向花前、三叠琴心,看苍鹤舞。
梅花庄诗为朱明仲赋,明代,龚诩,
先生卜筑吴城曲,剩种梅花绕吟屋。
自期岁晚供诗料,岂慕平泉与金谷。
花开时节天正寒,雪花乱洒迷林峦。
杖藜引鹤饱幽玩,不与梨云同梦看。
归来袖手寒窗坐,石鼎有茶炉有火。
神交不觉两忘情,谁是梅花谁是我。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唐代,杜甫,
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诛茅卜居总为此,
五月仿佛闻寒蝉。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
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沧波老树性所爱,
浦上童童一青盖。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
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我有新诗何处吟,
草堂自此无颜色。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