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累古诗

醉落魄

陶陶兀兀。人生无累何由得。杯中三万六千日。闷损旁观,自我解落魄。扶头不起还颓玉。日高春睡平生足。谁门可款新篘熟。安乐春泉,玉醴荔枝绿。

538

满庭芳

作者:曹冠(宋代)

榴艳喷红,槐阴凝绿,薰风初扇微凉。新荷舒盖,翠色映波光。时见金鳞戏跃,听莺声、巧啭垂杨。谁知我,身闲无累,对景自襄羊。南堂。清昼永,瑶琴横膝,芸帙披香。负气冲牛斗,操凛冰霜。吟笔通神掣电,乘高兴...

827

赠庾侍御

年少身无累,相逢忆此时。雪过云寺宿,酒向竹园期。白发今催老,清琴但起悲。唯应逐宗炳,内学愿为师。

725

酬刘书记一二知己见寄

见说金台客,相逢只论诗。坐来残暑退,吟许野僧知。自喜幽栖僻,唯惭道义亏。身闲偏好古,句冷不求奇。晦迹全无累,安贫自得宜。同人终念我,莲社有归期。

674

出峡

作者:苏轼(宋代)

入峡喜巉岩,出峡爱平旷。吾心淡无累,遇境即安畅。东西径千里,胜处颇屡访。幽寻远无厌,高绝每先上。前诗尚遗略,不录久恐忘。忆従巫庙回,中路寒泉涨。汲归真可爱,翠碧光满盎。忽惊巫峡尾,岩腹有穿圹。仰...

834

和卢谏议朝回书情即事寄两省阁老兼呈二起居谏院诸院长

宠位资寂用,回头怜二疏。超遥比鹤性,皎洁同僧居。华组澹无累,单床欢有馀。题诗天风洒,属思红霞舒。蔼蔼延閤东,晨光映林初。炉香深内殿,山色明前除。对客默焚稿,何人知谏书。全仁气逾劲,大辨言甚徐。逸...

815

自题山亭三首

作者:徐铉(唐代)

簪组非无累,园林未是归。世喧长不到,何必故山薇。小舫行乘月,高斋卧看山。退公聊自足,争敢望长闲。跂石仍临水,披襟复挂冠。机心忘未得,棋局与鱼竿。

750

寄李君厚

作者:王令(宋代)

一笑东风去十年,重来稚子已差肩。脱衣呼客家声旧,把酒论心士气全。病骥远思牵直道,老鹰秋梦入青天。自言出处身无累,一把穷通寄自然。

648

武夷精舍十咏·仁智堂

作者:袁枢(宋代)

此身本无累,动静随所寓。结庐在岩谷,自适山水趣。朝来挹云气,日夕沐风露。坐观天地心,讵忘仁智虑。

427

水调歌头(和吴秀岩韵)

驼褐倚禅榻,丝鬓飏茶烟。谁知老子方寸,历历著千年。试问汗青馀几,一笑腰黄萦梦,我自乐天全。出处两无累,赢取日高眠。八千里,西望眼,断霞边。弁苍苕碧,随分风月不论钱。执手还成轻别,何日归来投社,玉...

567

谒孔先生

月出高树枝,影动酒樽处。树深月色薄,稍以灯火助。主人喜我过,斟酌亦云屡。於时幸无累,所谈非近务。凉风自远至,清景淡吾虑。方期西山秋,历览陪杖屦。

802

百日假满,少傅官停,自喜言怀

长告今朝满十旬,从兹萧洒便终身。老嫌手重抛牙笏,病喜头轻换角巾。疏傅不朝悬组绶,尚平无累毕婚姻。人言世事何时了,我是人间事了人。

854

学仙词

作者:邵谒(唐代)

上仙传秘诀,澹薄与无营。炼药□□□,变姓不变形。三尸既无累,百虑自不生。是知寸心中,有路通上清。祖龙好仙术,烧却黄金精。

531

入京逢故人

作者:薛嵎(宋代)

长贫复羁旅,共爽十年欢。在世谁无累,如君事独难。蹴居怜火后,多病卧春残。纵决归山计,烟萝不疗寒。

698

送松风僧渊中二公游方

作者:薛嵎(宋代)

无累云相似,悠悠天地间。新秋生远思,此去未应远。撼锡惊栖鹤,听松思故山。吟诗与说法,同是一机关。

516

和祖无择袁州东湖卢肇石

石是人非世所传,宜阳城郭古山川。和光瓦砾曾无累,委质泥沙积有年。地僻久为神物护,时来方遇使君贤。介然作镇东湖上,德政何当向此镌。

975

汝南过访田评事

作者:方干(唐代)

移家近汉阴,不复问华簪。买酒宜城远,烧田梦泽深。暮山逢鸟入,寒水见鱼沈。与物皆无累,终年惬本心。

844

归来不觉山川小,出去岂知天地宽。大抵无心自无累,亦如君子所居安。

805

赠章默(并叙)

作者:苏轼(宋代)

章默居士,字志明。生公侯家,才性高爽,弃家求道,不蓄妻子,与世无累,而父母与兄之丧,贫不能举,以是眷眷世间,不能无求于人。余深哀其志,既有以少助之,又取其言为诗以赠其行,庶几有哀之者。章子亲未葬...

954

示子虡

作者:陆游(宋代)

好学承家夙所奇,蠹编残简共娱嬉。一婚倘毕吾无累,三釜虽微汝有期。聿弟元知是难弟,德儿稍长岂常儿。要令舟过三山者,弦诵常闻夜艾时。

567

到家

五年羁旅倦风埃,旧里依然似梦回。猿鸟不须怀怅望,溪山应亦笑归来。身闲自觉贫无累,命在谁论进有材。秋晚吾庐更萧洒,沙边烟树绿洄回。

601

汉南遇方评事(一作襄州遇房评事由)

移家住汉阴,不复问华簪。贳酒宜城近,烧田梦泽深。暮山逢鸟入,寒水见鱼沈。与物皆无累,终年惬本心。

620

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

毁誉盖棺了,于今名实尊。哀荣有王命,终始酌民言。蝉冕三公府,深衣独乐园。公心两无累,忧国爱元元。

778

贫汉归庐阜结庵作伽陀为别

作者:曹勋(宋代)

辩公出蓝之智,楮衲反来游戏。衲底一段光明,可谓湛然无累。倒峡倾河雄辩,银山铁壁意气。毗卢顶{宁页}上行,弥勒眼晴里睡。归去羌庐山下,一笑雪中风味。他时杖屦重来,且道有甚领会。为公撦了楮衣,奉为普薰...

777

七律诗咏齐云山

作者:唐寅(明代)

摇落郊园九月余,秋山今日喜登初。霜林着色皆成画,雁字排空半草书。面蘗才交情谊厚,孔方兄与往来疏。塞翁得失浑无累。胸次悠然觉静虚。

702

鹧鸪天(寿熊尚友)

清晓南窗笑语喧。今朝生日胜从前。鹤吞沆瀣神逾爽,松饱风霜节更坚。调气马,殖心田。几曾佞佛与夸仙。戏衫脱了浑无累,快活人间百十年。

66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