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古诗

临洮泛舟,赵仙舟自北庭罢使还京

作者:岑参(唐代)

白发轮台使,边功竟不成。云沙万里地,孤负一书生。池上风回舫,桥西雨过城。醉眠乡梦罢,东望羡归程。

406

寄万州崔使君(令钦)

时艰方用武,儒者任浮沈。摇落秋江暮,怜君巴峡深。丘门多白首,蜀郡满青襟。自解书生咏,愁猿莫夜吟。

406

上湖南崔中丞

作者:戎昱(唐代)

山上青松陌上尘,云泥岂合得相亲。举世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莫道书生无感激,寸心还是报恩人。

406

送王使君赴太原拜节度副使

新从刘太尉,结束向并州。络脑青丝骑,盘囊锦带钩。出关逢将校,下岭拥戈矛。匣闭黄云冷,山传画角秋。剑锋将破虏,函道罢登楼。岂作书生老,当封万户侯。

406

奉使京西

作者:李涉(唐代)

卢龙已复两河平,烽火楼边处处耕。何事书生走羸马,原州城下又添兵。

406

江西投谒所知为典客所阻因赋

万卷书生刘鲁风,烟波万里谒文翁。无钱乞与韩知客,名纸毛生不肯通。

406

再次韵呈明略并寄无咎

夏云凉生土囊口,周鼎汤盘见科斗。清风古气满眼前,乃是户曹报章还。只今书生无此语,已在贞元元和间。一夫鄂鄂独无望,千夫唯唯皆论赏。野人泣血漫相明,和氏之璧无连城。参军拄笏看云气,此中安知枯与荣。我...

406

裴晋公书堂

裴公入相便论兵,跃马淮西一战平。黄合不须金印好,却来山下作书生。

406

夜坐二首

并拥三重絮,犹新二尺檠。屋高先见月,城远忽闻更。藜杖光芒歇,茅柴力量轻。若非檐铁响,淡杀老书生。

406

闻何立可李茂钦讣二首

初闻边报暗吞声,想见登谯与虏争。世俗今犹疑许远,君王元未识真卿。伤心百口同临穴,极目孤城绝捄兵。多少虎臣提将印,谁知战死是书生。

406

湘中口占四首

津吏沙边立指呼,放船出锁要州符。书生行李堪抽点,薏苡明珠一例无。

406

挽陈司直二首

五朝际遇诸家少,四叶封崇一品荣。不似莺花贵公子,宛然萤雪老书生。交游绿野旧宾客,濡染沧洲贤父兄。吾老埋辞失之约,馀哀翻入薤歌声。

406

观元祐党籍碑

岭外瘴魂多不返,冢中枯骨亦如刑。稍宽末后因奎宿,暂仆中间得彗星。蚤日大程知反覆,莫年小范要调停。书生几点残碑泪,一吊诸贤地下灵。

406

贫居自警三首

客过吾庐语至晡,旋营盐酪刈薪刍。酒兼麟脯不时有,饭与鱼羹何处无。力穑勿忘家世俭,堆金能使子孙愚。俗儿未识贫中乐,妄议书生骨相臞。

406

杂咏一百首·王蠋

稷下空多士,谁为国重轻。列城七十二,死者一书生。

406

次韵林太渊二首

时贤多以刻为明,抚字催科鲜并行。闻旧吏民皆向化,喜新令尹不求赢。察帘外事非中道,立路傍碑亦近名。莫比寻常贵公子,长官清若一书生。

406

孟夏泛方湖得同字

长笛横吹露满空,柂行浑不辨西东。岸回初见遥峰出,浦尽新疏别港通。月照鹭身明石畔,风翻萤影没荷中。书生此乐关时命,叹息无因夜夜同。

406

题斋壁

浩如烟海积如山,纸上陈人叫不还。白首书生无事业,一生精力费窗间。

406

书田舍所见

漠漠晴埃起远畴,占相云日几家愁。细民方虑填中壑,巨室何心堰上流。斩木由来基小衅,浇瓜谁为解私仇。宁知送老茅檐下,犹抱书生畎亩忧。

406

送王公佩之泸

炎薰五月只须臾,底事书生亦滤泸,午影风凉槐系马,晓岑云白杖挑壶。见闻幽谷莺迁木,气类朝阳凤集梧。见说阿房曾有赋,声名速为诧东都。

406

谒范文正公祠

作者:蔡槃(宋代)

半龛遗像饰貂蝉,往事犹思庆历前。未说两朝亲捧日,且言一柱独擎天。山林付与书生管,香火当同信史传。独恨军中无此老,如今西贼又侵边。

406

次韵魏君宝光黄云观古风

重湖镜展心生凉,五老壁立背负芒。中间只作如许屋,一观虽小意堂堂。书生相业线不绝,故侯墨妙灯不灭。与山三好孰四之,毕万有孙胸次阔。抛梁不须伟儿郎,黄云高举天颉颃。从龙作霖皆是物,迩来一足飞商羊。

406

和房日严换武诗

作者:张耒(宋代)

青衫厌着待封侯,慷慨知君定远流。莫叹书生长龌龊,元戎曾与报更筹。

406

文丞相兵挫循州诗以迓之

手持兵甲挽天河,铁石心肝尚枕戈。宾客三千毛遂少,将军百万李陵多。风波如此子焉往,天道不然人奈何。岭海书生今已老,天涯无石为君磨。

406

次徐相公韵十首·老将

战曾无甲马无鞍,谏猎书生贱武官。每忆云中擒虏健,几番雪里枕戈寒。箙留响箭机心在,袍损团花血点乾。间拍旧弓怜臂力,更怜西北战场宽。

406

题魏醇父菊庄

东篱采采人归来,长歌三嗔书生老。子方青春志紫霄,种菊幽探计何早。一枝可爱况千业,想应苦吟被花恼。西风浩然天池秋,白露霏空下百草。此时此花抱幽贞,宁卫世间颜色好。日斜寒照萼明韡,霜经净彻香远到。淡...

406

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

斗垒孤危势不支,书生守志定难移。自经沟渎非吾事,臣死封疆是此时。须信累囚堪衅鼓,未闻烈士竖降旗。一门百指沦胥尽,唯有丹衷天地知。

406

送王颖叔分教山阳

作者:刘宰(宋代)

向来肉食昧远谋,坐谈欲复千古仇。良平不逐胜诡游,毛锥竟作书生羞。楚山苍苍楚水流,甲光向日金鳞稠。酒阑一笑看吴钩,将军意气倾九州。先生身短智则修,百鍊可使绕指柔。安边端藉帷幄筹,泮宫还献馘与囚。英...

406

首正有感二首

作者:陈藻(宋代)

忆昔吾乡入首正,衩衣街断小书生。紫衫来去今无几,恰似当年冠带行。

406

绍兴辛巳秋过浯溪诵简斋诗因用其韵

浯溪一股寒流碧,耸起双峰如削壁。两公文墨照溪津,到今草木增颜色。想当忠愤欲吐时,尽把江山供笔力。我来吊古不胜情,岂但登临爱泉石。渔阳旧事忍再论,仅赖令公安反侧。书生百感夜不眠,起读新诗转凄恻。

40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