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肉食昧远谋,坐谈欲复千古仇。
良平不逐胜诡游,毛锥竟作书生羞。
楚山苍苍楚水流,甲光向日金鳞稠。
酒阑一笑看吴钩,将军意气倾九州。
先生身短智则修,百鍊可使绕指柔。
安边端藉帷幄筹,泮宫还献馘与囚。
英声南来动冕旒,貂蝉未必生兜鍪。
向来肉食昧远谋,
坐谈欲复千古仇。
良平不逐胜诡游,
毛锥竟作书生羞。
楚山苍苍楚水流,
甲光向日金鳞稠。
酒阑一笑看吴钩,
将军意气倾九州。
先生身短智则修,
百炼可使绕指柔。
安边端借帷幄筹,
泮宫还献馘与囚。
英声南来动冕旒,
貂蝉未必生兜鍪。
这首诗词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王颖叔的欣赏和敬佩之情。首先,作者提到了王颖叔以德行和远见为主,不被俗务所迷惑,真正懂得追求远大的目标。他不追逐功利,而是坚持正道,不以权谋为乐,不为一时的利益而改变自己的原则。
接下来,作者运用楚山苍苍楚水流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将军威武的形象。金鳞稠的甲光反射着太阳的光芒,将军手握吴钩,在酒阑之间一笑,展示出将军的豪情和气概。将军的意气振奋,使得整个九州都为之倾倒。
然后,作者描写了王颖叔的品德和智慧。尽管王颖叔身形短小,但他却具备高尚的智慧和修养。作者用百炼可使绕指柔的比喻,形容王颖叔经过磨练可以变得柔软而坚韧,并能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
最后,作者提到了将军安边端借帷幄筹,泮宫还献馘与囚的事迹。这表明将军不仅仅关心自己的荣誉和利益,还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安危。他在边疆巡视,策划军事行动,同时也关心囚犯和祭祀等事务。将军的高尚品德和忠诚精神使得他的声名扬名南方,甚至可以媲美传说中的美女貂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王颖叔和将军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忠诚、智慧和高尚品德的推崇,同时也展现了将军的英勇形象和他对国家的忠诚。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忠诚和高尚品德的崇敬,同时也赞美了将军的英雄形象。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春园閒居杂兴五章 其一,清代,姚燮,
好鸟迎薄霁,纷语茅檐端。乃知向阳心,微物亦自欢。
独立领清响,宿露飘我冠。仰视竦凉绿,拂拂千檀栾。
添衣理巾沐,稚子呼晨餐。且携缶中水,去灌庭阶兰。
【般涉调】耍孩儿 借马近来时,元代,马致远,
借马
近来时买得匹蒲梢骑,气命儿般看承爱惜。逐宵上草料数十番,喂饲得漂息胖肥。但有些秽污却早忙刷洗,微有些辛勤便下骑。有那等无知辈,出言要借,对面难推。
【七煞】懒设设牵下槽,意迟迟背后随,气忿忿懒把鞍来鞴。我沉吟了半晌语不语,不晓事颓人知不知?他又不是不精细,道不是"他人弓莫挽,他人
马休骑。"
【六】不骑呵西棚下凉处拴,骑时节拣地皮平处骑。将青青嫩草频频的喂。歇时节肚带松松放,怕坐的困尻包儿款款移。勤觑着鞍和辔,牢踏着宝镫,前口儿休提。
【五】饥时节喂些草,渴时节饮些水。着皮肤休使麄毡屈,三山骨休使鞭来打,砖瓦上休教稳着蹄。有口话你明明的记:饱时休走,饮了休驰。
【四】抛粪时教干处抛,尿绰时教净处尿,拴时节拣个牢固桩橛上系。路途上休要踏砖块,过水处不教溅起泥。这马知人文,似云长赤兔,如益德乌骓。
【三】有汗时休去檐下拴,渲时休教侵着颓,软煮料草铡底细。上坡时款把身来耸,下坡时休教走得疾。休道人忒寒碎,休教鞭飏着马眼,休教鞭擦损毛衣。
【二】不借时恶了弟兄,不借时反了面皮。马儿行嘱咐叮咛记:鞍心马户将伊打,刷子去刀莫作疑。则叹的一声长吁气,哀哀怨怨,切切悲悲。
【一】早晨间借与他,日平西盼望你,倚门专等家内。柔肠寸寸因他断,侧耳频频听你嘶。道一声"好去",早两泪双垂。
【尾】没道理没道理,忒下的忒下的。恰才说来的话君专记,一口气不违借与了你。
赠冯文罴迁斥丘令诗,魏晋,陆机,
于皇圣世,时文惟晋。受命自天,奄有黎献。阊阖既辟,承华再建。
明明在上,有集惟彦。
奕奕冯生,哲问允迪。天保定子,靡德不铄。迈心玄旷,矫志崇邈。
遵彼承华,其容灼灼。
嗟我人斯,戢翼江潭。有命集止,翻飞自南。出自幽谷,及尔同林。
双情交映,遗物识心。
人亦有言,交道实难。有頍者弁,千载一弹。今我与子,旷世齐欢。
利断金石,气惠秋兰。
群黎未绥,帝用勤止。我求明德,肆于百里。佥曰尔谐,俾民是纪。
乃眷北徂,对扬帝祉。
畴昔之游,好合缠绵。借曰未给,亦既三年。居陪华幄,出从朱轮。
方骥齐镳,比迹同尘。
之子既命,四牡项领。遵涂远蹈,腾轨高骋。庆云扶质,清风承景。
嗟我怀人,其迈惟永。
否泰有殊,穷达有违。及子春华,从尔秋晖。逝将去我,陟彼朔陲。
非子之念,心孰为悲。
居三山时方四十馀今三十六年久已谢事而连岁小稔喜甚有作,宋代,陆游,
自问湖边舍,衰残俯仰中。谋身悲日拙,造物假年丰。
税足催科静,禾登债负空。社醅邀里巷,膰肉饫儿童。
衣及霜晨赎,炉先雪夜红。陂塘趋版筑,垣屋讫宫功。
盗息时雍象,人淳太古风。退夫无一事,鼓缶伴邻翁。
洞庭山馆呈司寇东海公二首 其一,清代,吴翊,
廿载鸿文典集贤,还乡仍续石渠编。暂伸谢傅登山志,较胜温公在洛年。
岳读遗经搜禹穴,金銮旧记录《吴船》。须知玉局闲居士,元是蓬瀛第一仙。
江仲嘉仕吴兴雅重道场山长老惠颜仲嘉之柩以八月十五日至山下颜以是日告寂,宋代,程俱,
道人非复世间情,居士空留身后名。共拟凌云成一笑,不妨乘月话三生。
桐乡定有蝉衣在,葱岭遥知虎锡鸣。耿耿幽怀无处写,眼中泉石记经行。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