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载役京口,十度过松江。
垂虹亭下烟水,长是映篷窗。
钓得锦鳞成鲙,快把双螯浩饮,豪气未能降。
醉舞影零乱,心逐浪舂撞。
景苍茫,歌_乃,石空_。
蒹葭深处,适意鱼鸟自双双。
便拟轻舟短棹,明月清风长共,与世绝纷_。
嘉遁有真隐,不羡鹿门庞。
历经三年在京口役使,十次渡过松江。
垂虹亭下的烟水,常常映照在篷窗上。
钓到了锦鳞变成鲙鱼,快快拿起双螯畅饮,豪情未能平息。
醉态下舞蹈,影子散乱,心随波涌撞。
景色苍茫,唱_乃,石空_。
蒹葭深处,适意的鱼儿和鸟儿成双成对。
正打算乘轻舟,用短棹,明月与清风长久共处,与世隔绝纷_。
理想的隐士生活真实存在,不羡慕鹿门的繁华。
《水调歌头(饮垂虹)》是一首宋代刘学箕创作的诗词。
《水调歌头(饮垂虹)》以诗人刘学箕的亲身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他在政治官场中的困顿与压抑,以及对闲适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中描述了诗人历经三年的辛劳役使和十次经过松江的艰辛旅程。垂虹亭下的烟水常常映照在篷窗上,给人一种虚幻而美丽的感觉。钓到的锦鳞变成鲙鱼,象征着诗人在世俗中的努力和成就,但他的豪情壮志却未能完全实现。
诗人在醉态下舞蹈,影子散乱,内心像波浪一样激荡。景色苍茫,歌声_乃,石空_,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蒹葭深处,适意的鱼儿和鸟儿成双成对,象征着理想中的宁静和自由。
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他想乘着轻舟,用短棹,与明月和清风长久相伴,与纷扰的世俗隔绝开来。他羡慕隐居的生活,追求真实的自我。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经历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自由自在、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权力和名利的疲惫和厌倦。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和隐喻手法,将诗人的心境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展示了他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整体上,这首诗词以优美的语言和意境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渴望,同时表达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虚幻世界的追求。这首诗词具有典型的宋代文人的思想特点,反映了当时文人士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吴趋行,魏晋,陆机,
楚妃且勿叹。齐娥且莫讴。
四座并清听。听我歌吴趋。
吴趋自有始。请从阊门起。
阊门何峨峨。飞馈跨通波。
重栾承游极。回轩启曲阿。
蔼蔼庆云被。泠泠鲜风过。
山泽多藏育。土风清且嘉。
泰伯导仁风。仲雍扬其波。
穆穆延陵子。灼灼光诸华。
王迹隤阳九。帝功兴四遐。
大皇自富春。矫手顿世罗。
邦彦应运兴。粲若春林葩。
属城咸有士。吴邑最为多。
八族未足侈。四姓实名家。
文德熙淳懿。武功侔山河。
礼让何济济。流化自滂沱。
淑美难穷纪。商搉为此歌。
走笔送赵正则司户来访皈觐亲庭,宋代,杨万里,
捧檄亲庭归帽斜,肯临破屋玉川家。
小留诗客三杯酒,试看山园几处花。
君到东湖与南浦,时当芍药替金沙。
却来书满参卿考,径泛银河往斗槎。
寄吕惠卿吉甫兼简林伯通,宋代,王令,
踆踆门外马,客至知谓谁。
昔面尚未逢。那论心相知。
揖客拜上堂,谢客辱弗遗。
寒暑相问酬,唯诺坐无为。
静默近尤远,多言足瑕玼。
勉从客所论,还顾所雪非。
念此废无益,对书坐长嘻。
独思同怀子,念远莫见之。
岂无寄我书,岁晚若苦迟。
闻颇困王事,岂无闲暇时。
况有同僚贤,相期在书诗。
人生天地间,常恐食所縻。
去就两莫谋,会合宁有期。
余病不自乐,旧学益以隳。
近者非所同,远者劳梦思。
江水日夕东,道途宛而夷。
寄书当在勤。无谓往还稀。
咏史赠王侍御,宋代,赵孟坚,
昔有阳城子,高卧中条山。
粤从丹诏聘,职谏居朝端。
北垣七八年,一词曾靡殚。
於中常戚戚,事以秦越看。
诤臣论一篇,见诮昌黎韩。
城日洽壶觞,视之无汗颜。
一朝天子误,鼎鼐庸雄奸。
皇皇朝野人,敢议不敢言。
城曰兹可矣,不言吾岂安。
当廷坏其麻,势若回狂澜。
臣言不可夺,臣肉所可剜。
孰谓雄猜主,天听说为还。
一鸣必惊人,朝阳之祥鸾。
一飞必冲天,北溟之鹏搏。
啾啾燕雀辈,终岁寒檐间。
君今踵其武,可想倚任专。
士习弊滋久,未易一匕痊。
遗臭偃月奸,殆今逾百年。
利欲锢人心,深矣莫洗湔。
几新更化机,仍涩胶柱弦。
洗泥何能清,救弊应其源。
昔无起楼地,今举田连阡。
而以求善治,却行而欲前。
复有事诞衔,奋臂张虚拳。
驱虎戕良民,臧否已较然。
胶舟倚航海,恻耸忧世肩。
夷甫在晋朝,举世无几先。
卓哉辩奸论,万世一老泉。
瞽言再拜献,感愤涕泗涟。
昔有汉更生,危言扶彼颠。
皎余明寸心,不向流俗宣。
维君中流柱,屹是障百川。
向来稍诡遇,高官怀袖间。
耿介甘不售,岁寒松柏坚。
国无君子哉,缄默谁复言。
松江千顷浪,涵月金蜿蜒。
於兹送君行,商歌频扣舷。
明当重回首,晚风杨柳边。
伫希御史雨,汛扫靖幅员。
庚午正月七夜自咏,宋代,张九成,
余性寡所谐,平生惟自得。
谈名颈深缩,论利面作赤。
文不贵雕虫,诗尤恶钩擿。
粗豪真所畏,机巧非予匹。
所以常闭门,千载求知识。
黄卷有可人,为之忘寝食。
亦复爱山水,策杖无与适。
看云独忘归,听泉常永日。
内乐万事休,中虚众妙入。
欲以语斯人,此事吾无力。
道丧亦久矣,无言三叹息。
渔父四时曲 冬,宋代,赵汝燧,
六花坼冻云模糊,钓钩空掷寒无鱼。系舟枯柳归茅舍,拨火煨薪拥地炉。
赊邻一榼醅酦玉,老稚分沾春回谷。重来解维放夜筒,横风打向别港宿。
溪馆对雪歌妓围,釜出驼峰酒羔儿。笑指渔父何憔悴,渔父掉头但称醉。
王古樵观予苦疮鄙句遂自赋眉遭二韵各二首因次其韵为戏 其二,宋代,方一夔,
吾衰端不为蛾眉,不假霜铅补漏卮。无恙感君频寄语,不龟愧我未逢医。
命穷渐退星临木,书误无凭病发梨。康济自身犹未辨,敢将苏息问民痍。
地浯溪读中兴碑,宋代,王炎,
日光玉洁元子辞,银钩铁画颜公书。
百金不惮买墨本,摩挲石刻今见之。
猗那清庙久不作,其末变为王黍离。
春秋一经事多贬,鲁颂四篇文无讥。
渔阳鼙鼓入潼华,公卿徒步从六飞。
朔方天子扶九庙,京师父老迎千麾。
紫袍再拜谒道左,上皇万里旋銮舆。
牝鸡鸣晨有悍妇,孽狐嗥夜有老奴。
扶桑杲杲未翳蚀,但歌大业吾何疵。
首章义正语未婉,前辈不辨来者疑。
正须细读史克颂,未用苦说涪翁诗。
许张劲节震金石,李郭壮开如虎貔。
断崖苍石有时泐,诸公万古声烈垂。
天怀倦客有所恨,雨湿江寒催解维。
神州北望三叹息,翰墨是非何议为。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