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闻故旧多云亡者作诗示同志

作者:曾几(宋代)

雁足曾无一字收,有时书到却生愁。

故人叠叠半黄壤,今我萧萧全白头。

大抵百年皆逝水,可怜万事只浮沤。

朝闻夕死真吾道,圣处工夫办得不。

0

诗文译文

《春来闻故旧多云亡者作诗示同志》

雁足曾无一字收,

有时书到却生愁。

故人叠叠半黄壤,

今我萧萧全白头。

大抵百年皆逝水,

可怜万事只浮沤。

朝闻夕死真吾道,

圣处工夫办得不。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以春天来临时听闻故旧友人相继去世为题材,表达了对逝去的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浮沉的感慨。

诗的开头两句“雁足曾无一字收,有时书到却生愁。”描述了往昔曾无心情写信,但现在每次收到朋友来信却引起了愁绪。这表明了诗人对逝去的友人的思念和对岁月流转的感叹。

接下来的两句“故人叠叠半黄壤,今我萧萧全白头。”通过描写故人的墓地和自己如今的白发,突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人生的转变。诗人感慨自己已经年老,而故人们都已长眠黄土之中。

接着的两句“大抵百年皆逝水,可怜万事只浮沤。”表达了对光阴易逝和世事无常的感叹。百年过去了,所有的事情都只是浮浮沤沤,显得微不足道。

最后两句“朝闻夕死真吾道,圣处工夫办得不。”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思考。他认为真正的道理在于早晨听到死亡的消息,晚上就能够接受死亡。然而,他意识到自己在修行的过程中做得还不够好,还未达到圣人的境地。

这首诗词通过对友人离世和人生短暂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的时光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反思了自己在修行道路上的不足。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对生命和时光的思考,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其他诗经

詹山人伯虎以玉印赠余乞诗

詹山人伯虎以玉印赠余乞诗,明代,胡应麟,

奕奕昆吾诧有神,双鱼遥忆附书晨。千秋玉玺传丞相,十袭瑶华赠美人。

错落蛟鼍吹雾雨,荧煌科斗拂星辰。江潭何事占鸡鹜,白岳黄山会结邻。

30

送陈东浦方伯自江宁移任安徽三十二韵

作者:姚鼐(清代)

送陈东浦方伯自江宁移任安徽三十二韵,清代,姚鼐,

衡岳群舒地,横江六代都。风烟通上下,民俗别荆吴。

驻节方从化,移辕有待苏。生申元四国,借寇岂私吾。

白下公初莅,黄中信早孚。从容文礼乐,谈笑奠江湖。

小察羞誇智,吁猷始作谟。五年休息意,四境荡平途。

爱士怜弹铗,知音辨滥竽。古风宣頀夏,伪体辟榛芜。

岂以文防政,真看效是儒。甘棠方苃舍,瓠子计搴刍。

天语褒丹凤,人心絷白驹。皖公先在望,泗上且须臾。

四载俄安宅,双旌遂载驱。同州淮海合,分省井疆殊。

作伯临诸帅,投閒有一夫。登龙惭郭泰,伏鹄愧南趎。

江远林烟澹,霜初岸草枯。远偕迎竹马,近即送樯乌。

回首思乡郡,倾心仰大炉。土风兼侠武,邻域急军需。

狗有生氂逸,人无佩犊粗。依仁谐众愿,舞德况微躯。

剧邑将辞醴,归村更饮酺。瓶开惟说尹,襁负共将雏。

九派浔阳会,千峰天柱孤。词源瞻几杖,坐上又醍醐。

此地朱訾口,他时北斗枢。旬宣宁楚尾,羽翼上天衢。

业广同环海,恩周讵向隅。形容群作颂,传咏慰吴歈。

45

不如茅屋底四首 其二

作者:陆游(宋代)

不如茅屋底四首 其二,宋代,陆游,

南伐逾铜柱,西征出玉关。不如茅屋底,高枕看青山。

80

诗偈 其一四○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一四○,唐代,庞蕴,

欲得真成佛,无心于万物。心如镜亦如,真智从如出。

定慧等庄严,广演波罗蜜。流通十方界,诸有不能疾。

报汝学道人,祇么便成佛。

73

临江仙

临江仙,近现代,萧萐父,

隐几维摩原未病,缪斯不必飞花。孤山风雪冷红霞。

鸡鸣难起舞,牛背誓为家。

复见天心蕴梅萼,月明诗思无涯。休夸羿矢堕金鸦。

相思何处寄,雁字楚天斜。

43

月夜吹箫

作者:刘攽(宋代)

月夜吹箫,宋代,刘攽,

长路见秋月,空江连夜明。吹箫不能寐,举酒递相倾。

贾客或垂泪,羁人多失声。湘弦苦沉绝,曲尽一含情。

88

竹西亭送二十六弟赴定州去年三月亦于此相别即昆冈蒙谷之阳

作者:刘敞(宋代)

竹西亭送二十六弟赴定州去年三月亦于此相别即昆冈蒙谷之阳,宋代,刘敞,

山中招隐地,江上未归人。那可连年别,俱逢欲暮春。

乱飞莺恋友,北向雁辞宾。自觉双蓬鬓,萧萧日更新。

75

送信阳舒使君

作者:刘敞(宋代)

送信阳舒使君,宋代,刘敞,

闻名自夙昔,已作旧相知。倾盖成邂逅,如何还别离。

军声咽鼓角,行色满旌麾。莫怪樽前醉,亲邻心所期。

78

卫生歌

卫生歌,宋代,真德秀,

天地之间人为贵,头象天兮足象地。

父母遗体宜宝之,箕畴五福寿为最。

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慾并大醉。

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失真元气。

欲求长先生戒性,火不出兮神自定。

木还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还延命。

贪慾无穷忘却精,用心不已走元神。

劳形散尽中和气,更仗何能保此身。

心若太费费则竭,形若太劳劳则歇。

神若太伤伤则虚,气若太损损则绝。

世人欲识卫生道,喜乐有常瞋怒少。

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

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

四季长呼脾化食,三焦嘻却热难停。

发宜多梳气宜炼,齿宜数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揩摩常在面。

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

夏要增辛聊减苦,秋辛可省但加酸。

季月少咸甘略戒,逢然五臓保平安。

若能全减身康健,滋味偏多无病难。

春寒莫放绵衣薄,夏月汗多须换著。

秋冬衣冷惭加添,莫待病生才服药,

惟有夏月难调理,内有伏阴忌冰水。

瓜桃生冷宜少餐,免至秋来成虐痢。

心旺肾衰切宜记,君子之人守斋戒。

常令充实勿空虚,日食须当去油腻。

太饱伤神饥伤胃,太渴伤血多伤气。

饥渴饮莫太过,免致膨脝损心肺。

醉后强饮饱强食,未有此身不生疾。

人资饮食以养生,去其甚者将安适。

食后徐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

夜半灵根濯清水,丹田浊气切须呵。

饮酒可以陶情性,大饮过多防有病。

肺为华盖倘受伤,咳嗽劳神能损命。

慎勿将盐去点茶,分明引贼入其家。

下焦虚冷令人瘦,伤肾伤脾防病加。

坐卧切防风入脑,脑内入风人不寿。

更兼醉饱卧风中,风才一入成灾咎。

枞有序兮犬有义,黑鲤朝北知臣礼。

人无礼义反食之,天地神明俱不喜。

养体须当节五辛,五辛不节养伤身。

莫教引动虚阳发,精竭容枯疾病萦。

不问在家并在外,若遇迅雷风雨至。

急须端肃敬天威,静室收心须少避。

恩爱牵缠不自由,利名索绊几时休。

放宽些子自家福,免致中年早白头。

顶天立地非容易,饱食暖衣宁不愧。

思量无以报洪恩,晨夕焚香谢天地。

身安寿永是如何,胸次平夷积善多。

惜命惜身兼惜气,请君熟玩卫生歌。

29

浦城劝糶

浦城劝糶,宋代,真德秀,

阳和二月春,草木皆生意。

那知田野间,斯人极憔悴。

殷勤问由来,父老各长喟。

富室不怜贫,千仓尽封闭。

只图价日高,弗念民已弊。

去年值饥荒,自分无噍类。

幸哉活至今,且复遇丰岁。

庶几一饷乐,养育谢天地。

岂期新春来,米谷更翔贵。

况又绝市无,纵有湿且碎。

何由充饥肠,何由饱孥累。

恨不死荒年,免复见忧畏。

我闻父老言,痛切贯心肺。

行行至平洲,景象顿殊异。

白粲玉不如,一升才十四。

问谁长者家,作此利益事。

父老合掌言,子文姓陈氏。

起家本儒生,畴昔乐赈施。

忆昨艰食时,巨室争谋利。

米斗三日余,独收七十二。

三都数千口,受彼更生惠。

开库质敝衣,假此赒贫匮。

取本不取息,所活岂胜计。

我曹非此翁,久作沟中胔。

吁嗟薄俗中,乃有此高义。

吾邦贤使君,爱民均幼稚。

一闻平糶家,褒赏无不至。

或与旌门闾,或与锡金币。

独有颍川翁,宠光未之被。

故作行路谣,庶彻铃斋邃。

且俾殖利徒,闻风默知愧。

并生穹壤间,与我皆同气。

富者盍怜贫,有如兄恤弟。

恻隐仁之端,人人均有是。

顽然铁石心,何异患风痹。

不仁而多财,聚易散亦易。

似有种德家,福禄可长世。

不闻眉山苏,盛美光传记。

卖田救年荒,生子为国器。

不见南浦毛,一惟利是嗜。

积谷幸年荒,生子遭黥隶。

天道极昭明,勿作幽远视。

谁欤为斯谣,西山真隐吏。

11

舟经彭泽谒靖节祠

舟经彭泽谒靖节祠,宋代,郭祥正,

彭泽江边邑,萧疏靖节祠。烟昏鹿皮画,草暗菊花篱。

咏德今千载,言归彼一时。男儿要出处,此道几人知。

7

读渊明饮酒诗

作者:韩淲(宋代)

读渊明饮酒诗,宋代,韩淲,

山水幽绝处,吾亦难为情。此道世莫讲,肯计身后名。

徇名与逃名,俱若可怜生。百年能几何,大半宠辱惊。

醒醉一昭彻,本来孰亏成。

41

世言有问脩短之数于希夷者曰好来好去因观落叶有感前语

世言有问脩短之数于希夷者曰好来好去因观落叶有感前语,宋代,方一夔,

芳菲桃李雨新肥,绯绿园林露已凄。自道好来还好去,到头总是涴尘泥。

15

次韵朱晦翁十梅 落梅

作者:王炎(宋代)

次韵朱晦翁十梅 落梅,宋代,王炎,

幽人自爱花,花落恨岑寂。岂悟化工意,褪花方著实。

36

寄陈蓬州图南

作者:冯山(宋代)

寄陈蓬州图南,宋代,冯山,

临老蹉跎来剑阁,故人留滞在蓬池。光阴一别六七载,功业半生多少时。

谪宦可怜嗟子骏,径归难学羡诚之。何当江上重携手,同到三轩看旧诗。

13

读神仙传六首 其三

作者:程俱(宋代)

读神仙传六首 其三,宋代,程俱,

鲤鱼腹中有隐符,白鱼腹中有素书。鞭灵走石才一戏,骑麟上天亦徒耳。

谁能解衣涿水中,使人呼指赤鲩公。

22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 其五

作者:李贽(明代)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 其五,明代,李贽,

方我来归日,是君倾盖时。通玄信长者,北海好男儿。

66

顶山

顶山,明代,卢大雅,

路转青枫径,泉通古石桥。规模灵隐小,景像上方遥。

书壁藤牵袂,寻源草没镳。每怀登览日,东海暮生潮。

26

飞云洞景十二首 其四 藕花池馆

飞云洞景十二首 其四 藕花池馆,明代,卢龙云,

别馆临池锦绣开,荷衣多在此中裁。凭阑绝爱清难染,避暑何妨数举杯。

80

和友人首夏即事四首 其三

和友人首夏即事四首 其三,明代,卢龙云,

江南梅欲雨,陇上麦初秋。蝶向残花恋,鱼吹嫩藻浮。

开尊清景玩,倚杖绿阴留。细瀑穿林出,泠泠山更幽。

5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