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良玉人上还昆山

来衣茶色袍,归变椹色服。

孙舟洞庭去,落日松江宿。

水烟晦琴徽,山月上岩屋。

野童遥相迎,风叶鸣橡槲。

0

诗文简析

《送良玉人上还昆山》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

诗文赏析

来衣茶色袍,归变椹色服。

穿着茶色的袍子来到,归去时换上椹色的服装。

孙舟洞庭去,落日松江宿。

孙舟乘船去洞庭湖,夕阳下宿在松江。

水烟晦琴徽,山月上岩屋。

水雾笼罩着琴弦,山月照在岩屋上。

野童遥相迎,风叶鸣橡槲。

野童从远处迎接,风吹树叶橡树和槲树发出声音。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送别良玉人的场景。诗人以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绪。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衣着的变化、船行的景象、水烟笼罩的琴弦、山月照射的岩屋等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诗中的孙舟洞庭和落日松江是具体的地点,给人一种远行归来的感觉。

诗词中的“茶色袍”和“椹色服”是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达离别和归来的情感。茶色象征着离别时的忧伤和无奈,而椹色则表示归来时的欣喜和喜悦。

最后两句诗以自然景色和孩童的形象作为点睛之笔。水烟晦暗了琴弦,山月照亮了岩屋,形容了离别时的忧愁和归来时的欢喜。野童远远地迎接,风吹动树叶,给整首诗词增添了一丝生动活泼的气息。

整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色彩的运用,传递出了作者对别离和归乡的复杂情感的表达,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其他诗经

青绞道中

青绞道中,明代,王弘诲,

径转疑无路,溪迷别有槎。乱山一鸟道,深树几人家。

旅食随田舍,村醪趁野花。舆图穷岛屿,黎庶遍桑麻。

8

王岩幽隐居

作者:潘玙(宋代)

王岩幽隐居,宋代,潘玙,

一片清闲福,山间结小庐。

此身为隐计,有地学农锄。

午饮煎溪茗,朝羹摘野蔬。

无人知姓字,可以避徵书。

59

水友吟

水友吟,宋代,陈景沂,

阶前砌下新凉,嫩姿弱质婆娑小。仙家甚处,凤雏飞下化成窈窕。尖叶参差,柔枝袅娜,体将玉造。自川葵放后,堂萱谢了,是园苑、无花草。
自恨西风太早。逞芳容、紫围绯绕。管里低昂,篦头约略,空成懊恼。圆胎结就,小铃垂下,直开临□□凡间谪堕,不如西帝,曾关宸抱。

90

水调歌头(致仕得请)

水调歌头(致仕得请),宋代,徐经孙,

客问矩山老,何事得优游。追数平生出处,为客赋歌头。三十五时侥幸,四十三年仕宦,七十□归休。顶踵皆君赐,天地德难酬。
书数册,棋两局,酒三瓯。此是日中受用,谁劣又谁优。寒则拥炉曝背,暖则寻花问柳,乘舆狎沙鸥。知足又知止,客亦许之不。

88

浣溪沙(新安驿席上留别)

浣溪沙(新安驿席上留别),宋代,范成大,

送尽残春更出游。风前踪迹似沙鸥。浅斟低唱小淹留。月见西楼清夜醉,雨添南浦绿波愁。有人无计恋行舟。

56

【南吕】一枝花 罗帕传情偷

【南吕】一枝花 罗帕传情偷,元代,刘时中,

罗帕传情

偷传袖里情,暗表心间事。一方织恨锦,千缕断肠丝。用殢色心儿,叠成个齐臻臻合欢祬,女流中忒敬思。着小生怎生来有福消任,端的是无功受赐。

【梁州】丝缕细织造的匀如江纸,粉糨轻出制的腻似鹅脂,温柔玉玺无瑕疵,恰便似半江秋水,一片冰丝。还房可恰,尺素宽虞,并无些俗叶繁枝,翻腾的花样宜时。两壁厢是那花开仙五字的诗章,中间是宴蟠桃十长生故事,四周围那缠枝莲八不犯的花儿。拜而,受之。看成做护身符的意思绶文字,谁敢道待的其须。争奈我书房无个顿放处,兀的不费煞我这神思。

【隔尾】待书册中放呵倘或间沾污了非轻视,待帽盒里收呵若有些疏虞甚意儿,待合包里藏呵有那等俏相识开口着我怎推辞。我则索长近长亲着皮肉。一家,无二,只除是护枕放呵又怕那揲被铺床小小妮子,觑的来因而。

【又】用一张助才情砑粉泥金纸,写就那诉离情拨云撩雨词,和我这助吟怀贴肉汗衫儿,一答儿里收拾。封裹的丁一确二,和包袱锁入箱子。行坐里随带着钥匙,何日忘之?

【尾声】成就了洞房中夜月花朝事,受用些绿窗前茶余饭饱时。共宾朋厮陪侍,和鸾凤效琴瑟。读一会诗章,讲一会文字。掀腾开旧箧笥,物见主信有之。我见俺一针捻一丝,一针针不造次,一针针那真至。想俺那不容易的恩情怎敢道待的轻视,先选下个不空忘的日子,后择你个不失脱的口词。这手帕则好遮笼纱帽,抚拭瑶琴,花前换盏,袖内藏香,直等的称了愿随了心恁时节使。

64

【双调】秋江送

【双调】秋江送,元代,未知作者,

财和气,酒共色,四般儿狠利害。成与败,兴又衰,断送得利名人两鬓白。

将名缰自解,利锁顿开,不索置田宅。何须趱金帛?则不如打稽首疾忙归去来。

人老了也,少不的北邙山下丘土里埋。

92

示程伯达诗

示程伯达诗,南北朝,胡叟,

群犬吠新客,佞暗排疏宾。直途既已塞,曲路非所遵。

望卫惋祝鮀,盻楚悼灵均。何用宣忧怀,托翰寄辅仁。

47

京兆杜婴大醇能读书其言近庄其为人旷达而廉

京兆杜婴大醇能读书其言近庄其为人旷达而廉,宋代,王安石,

萧瑟野衣巾,能忘至老贫。

避嚣依市井,蒙垢出埃尘。

接物工齐物,劳身耻为身。

伤心宿昔地,不复见斯人。

29

端午前一日阻风鄱阳湖观竞渡

端午前一日阻风鄱阳湖观竞渡,宋代,杨万里,

恶风夜半阻归船,端欲留人作胜缘。

千里携家观竞渡,五湖新涨政黏天。

棹翻波浪山如雪,醉杀儿郎喜欲颠。

得去更佳留亦好,吾曹何处不欣然。

39

月中行(怨恨)

月中行(怨恨),宋代,周邦彦,

蜀丝趁日染干红。微暖面脂融。博山细篆霭房栊。静看打窗虫。
愁多胆怯疑虚幕,声不断、暮景疏钟。团团四壁小屏风。啼尽梦魂中。

1

次韵黄仲则绮怀十六首 其六

次韵黄仲则绮怀十六首 其六,近现代,刘雄,

他生难卜惜今生,心篆消残自听筝。乌鹊不来空七夕,蓝桥谁使报双成。

西湖想象春风面,蜀道分明夜雨声。差拟长房能缩地,万维网际惯经行。

34

渔父词一十八首。常自在

作者:吕岩(唐代)

渔父词一十八首。常自在,唐代,吕岩,

闭目寻真真自归,玄珠一颗出辉辉。
终日玩,莫抛离,免使阎王遣使追。

52

作者:崔橹(唐代)

柳,唐代,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36

瞿将军行

瞿将军行,清代,全祖望,

扬州阁部死乏嗣,中权都督绍绝祀。苍颜黄发太夫人,秣陵侨寓邀廪赐。

桓桓更有瞿将军,魁岸曾蒙特达恩。弯弓未殉沙埸血,倚剑时伤国士魂。

梅花岭下故人散,寒食年年浇麦饭。鹪鹩耻向别枝栖,依旧长刀守旧闻。

吁嗟乎庙社重门主管谁,蒿莱狐兔纷可悲。畴昔边关一老罴,今抛锁钥竟如遗。

天为孤忠留户牖,幕府残年卫大母。虎头猿臂故依然,精卫心期终不负。

中权都督亦萧寥,相与击竹歌楚骚。孝陵松柏森森动,时有朱鸟门前巢。

当年上将推刘乙,骈首不辞肝脑裂。死生异迹宁异心,谁采旧闻禆史阙。

32

不愿渔 其一

作者:王令(宋代)

不愿渔 其一,宋代,王令,

终焉可伯为,不愿为渔子。当时渭阳人,自是直钓耳。

今非结网身,岂有得鱼喜。试身风波间,特用豢妻子。

古今同为渔,意义不相似。

45

初入峡门

初入峡门,元代,丘处机,

入峡清游分外嘉,群峰列岫戟查牙。蓬莱未到神仙境,洞府先观道士家。

松塔倒悬秋雨露,石楼斜照晚云霞。却思旧日终南地,梦断西山不见涯。

43

有怀北归

作者:刘攽(宋代)

有怀北归,宋代,刘攽,

江汉不宜秋,羁人北望愁。帝乡从此去,楚水正东流。

竟日悲鶗鴂,长歌倚蒯缑。天边两黄鹄,那肯为人留。

18

秋声

作者:赵蕃(宋代)

秋声,宋代,赵蕃,

何处忽秋声,千崖万壑并。

不知繇雨故,直觉太清生。

絺綌且重著,褐裘须渐营。

晚禾资秀实,尚有暖而晴。

9

寄向伯休且约他日道为芗林之游二首 其一

作者:赵蕃(宋代)

寄向伯休且约他日道为芗林之游二首 其一,宋代,赵蕃,

东郭竹溪君所庐,我家此物也扶疏。何时归去数来往,不似而今空寄书。

1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