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楼歌四叠次文质韵 其四

作者:顾瑛(元代)

玉山盘盘窈且深,中有楼兮居山心。白云不断护岩壑,下与梧竹连秋阴。

天风吹云夜开牖,城上乌啼击刁斗。芒砀长途断白蛇,上蔡东门叹黄狗。

主人醉坐阑干里,云影时看酒中起。赏春不折背岩花,烹茶自汲当门水。

战国纷纷竞挽戈,纵横辩口誇隋何。黄钟不作大雅调,五弦谩尔张云和。

君不见水上浮萍元柳絮,也趁桃花流水注。不似白云日日閒,只伴幽人在山住。

54

顾瑛

(1310—1369)元昆山人,一名德辉,又名阿瑛,字仲瑛,号金粟道人。年三十始折节读书。筑园池名玉山佳处,日夜与客置酒赋诗,四方学士咸至其家。园池亭榭之盛,图史之富,冠绝一时。尝举茂才,授会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张士诚据吴,欲强以官,乃去隐嘉兴之合溪。母丧归,士诚再辟之,遂断发庐墓。洪武初,徙濠梁卒。有《玉山璞稿》。

其他诗经

苏才翁与予定林下之约今被命提点湖南刑狱恐

作者:韩维(宋代)

苏才翁与予定林下之约今被命提点湖南刑狱恐,宋代,韩维,

轩冕予已轻,山水君所栾。

相逢说高兴,南望欲奔趠。

今君被国恩,明刑弼予教。

群公许风棱,列郡瞻气貌。

朝廷方急才,悬爵待明效。

美官诚足慕,素约未宜挠。

当怀平生言。拔足利名罩。

笑谢世俗人,夷犹五湖棹。

93

琐窗寒(重游东湖)

琐窗寒(重游东湖),宋代,苏茂一,

云浦苍寒,烟堤幕翠,旧痕新涨。春愁十里,冉冉碧丝摇荡。记登临、少年思豪,唾壶击玉歌清壮。到如今梦里,秋风鸿阵,晚波渔唱。
惆怅。重来处,望画舫天边,辔丝原上。山阴秀句,付与一声云响。正东湖、谁家柳下,午阴漠漠人荡桨。最堪怜、白发周郎,为江山自赏。

1

鹧鸪天(郑守厚卿席上谢余伯山,用其韵)

鹧鸪天(郑守厚卿席上谢余伯山,用其韵),宋代,辛弃疾,

梦断京华故倦游。只今芳草替人愁。阳关莫作三叠唱,越女应须为我留。
看逸韵,自名流。青衫司马且江州。君家兄弟真堪笑,个个能修五凤楼。

46

【中吕】普天乐 水挪蓝,山

【中吕】普天乐 水挪蓝,山,元代,张养浩,

水挪蓝,山横黛。水光山色,掩映书斋。图画中,嚣尘外。暮醉朝吟妨何碍?正黄花三径齐开,家山在眼,田园称意,其乐无涯。

树连村,山为界。分开烟水,隔断尘埃。桑柘田,相襟带。锦里风光春常在,看循环四季花开。香风拂面,彩云随步,其乐无涯。

折腰惭,迎尘拜。槐根梦觉,苦尽甘来。花也喜欢,山也相爱。万古东篱天留在,做高人轮到吾侪。山妻稚子,团栾笑语,其乐无涯。

看了些荣枯,经了些成败。子猷兴尽,元亮归来。把翠竹栽,黄茅盖。你便占尽白云无人怪,早子收心波竹杖芒鞋。游山玩水,吟风弄月,其乐无涯。只为爱山的别,耽书的煞。轻轻搽下,黄阁乌台。整八年,江村外。偿却从前莺花债,但客至玳瑁筵开。金瓢劝酒,玉人同坐,其乐无涯。

芰荷衣,松筠盖。风流尽胜,画戟门排。看时节采药苗,挑芹菜。捕得金鳞船头卖,怎肯直抢入千丈尘埃?片帆烟雨,一竿风月,其乐无涯。楚《离骚》,谁能解?就中之意,日月明白。恨尚存,人何在?空快活了湘江鱼虾蟹,这先生畅好是胡来。怎如向青山影里,狂歌痛饮,其乐无涯。莫刚直,休豪迈。于身无益,惹祸招灾。放的这眼界高,胸襟大。问甚几度江南浮云坏,且对青山适意忘怀。子真谷口,元龙楼上,其乐无涯。布袍穿,纶巾戴。傍人休做,隐士疑猜。鬓发皤,心神怠。拱出无边功名赛,我直待要步走上蓬莱。神游八表,眼高四海,其乐无涯。

洞壶中,红尘外。友从江上,载得春来。烟水间,乾坤大。缓步云山无遮碍,胜王家舞榭歌台。酒斟色艳,诗吟破胆,其乐无涯。

辞参议还家

昨日尚书,今朝参议。荣华休恋,归去来兮!远是非,绝名利。盖座团茅松阴内,更稳似新筑沙堤。有青山劝酒,白云伴睡,明月催诗。

闲居

好田园,佳山水。闲中真乐,几个人知?自在身,从吟醉。一片闲云无拘系,说神仙恰是真的。任鸡虫失得,夔蚿多寡,鹏鹔高低。

秋日

喜归休,中年后。放怀诗酒,到处追游。罗绮围,笙歌奏。正值黄花开时候,把陶渊明生纽得风流。霜林簇锦,云山展翠,烟水横秋。

大明湖泛舟

画船开,红尘外。人从天上,载得春来。烟水闲,乾坤大。四面云山无遮碍,影摇动城郭楼台。杯斟的金波滟滟,诗吟的青霄惨惨,人惊的白鸟皑皑。

26

杂剧·陈季卿误上竹叶舟

作者:杨梓(元代)

杂剧·陈季卿误上竹叶舟,元代,杨梓,

楔子

(冲末扮陈季卿上,诗云)惭愧微名落礼闱,飘零不异燕孤飞。连天大厦无栖处,来岁如今归未归。小生姓陈,双名季卿,武林余杭人氏。幼习儒业,颇有文名,只因时运未通,应举不第,流落不能归家。况值暮冬天道,雨雪虽霁,寒威转添,似小生这等举目无亲,怎免饥寒之叹。(做叹科,云)嗨,我陈季卿好命薄也!我想起来那终南山青龙寺,有个惠安长老,他与小生同乡,甚是交好。他曾屡次寄书,约我到寺中相会,或者他肯济助我,也未见得。则索向终南山投谒惠安长老,走一遭去来。(下)(外扮杰郎惠安领丑行童上,诗云)明心不把幽花拈,见性何须贝叶传。日出冰消原是水,回光月落不离天。贫僧乃终南山青龙寺惠安和尚是也。原籍余杭人氏,自幼攻习儒业,中年落发为僧。偶因游方到此终南山青龙寺,悦其山水,遂留做此寺住挣。贫僧有一同窗故友,叫做陈季卿。此人饱谙经史,贯串百家,真有经夭纬地之才,吸露凌云之手。只为功名未遂,一时流落,不能归家。贫僧也曾屡次寄书,请他到来寺中相会,并无一字回我。行者,你到山门前望去,倘那陈解元来时,快报我知道。(行童云)理会的。(陈季卿上,诗云)才离紫陌上,便入白云中。可蚤来到青龙寺门首也。小和尚,你惠安长老在家麽?(行童云)呸!你也睁开驴眼看看,我这等长的和尚,还教做小和尚?全不知些礼体!我看起来,你穿着这破不刺的旧衣,擎着这黄甘甘的瘦脸,必是来投托俺家师父的,却怎麽这等傲气。(陈季卿云)嗨,小生好背时也。(做揖科,云)小师父恕罪!烦报你惠安长老,道有故人陈季卿特来相访。(行童云)你这先生,这才是句说话。怪不得自古以来,儒门和俺两家做对头的。罢罢罢,你站在一边,我替你报复去。(做报科,云)且住,待我斗这秃厮耍子。(做入见科,云)师父,外面有个故人,自称耳东禾子即夕,特来相访。(惠安云)这厮胡说!世上那有这等姓名的人。(行童云)你这老秃厮,你还要悟佛法哩,则会在看经处偷眼儿瞧人家老婆。(惠安云)这厮敢风魔了,再出去问明白了来说。(行童云)甚么不明白?是耳东末子即夕特来相访。(惠安云)我不省的。(行童云)你请出师父娘来,他便知道。(惠安云)口退!(行童云)我说与你,这个叫做折白道字:耳东是个陈字,末子是个季字,即夕是个卿字,却不是你的故人陈季卿来了也。(惠安云)快请进来。(行童出见科,云)陈先生,恰才俺师父再四不肯认你,亏我一顿老秃厮骂的肯了,如今请你哩。(陈季卿做入见科,云)小生数年光景,有失拜谒。(惠安云)贫僧久知仁兄文场不利,累次寄书相请,今日

俯临,实乃贫僧之万幸也。(陈季卿云)长老,累蒙书召,小生非不心感。但是我萤窗雪案,辛苦多年,自谓功名唾手可拾,岂知累科下第,惶恐难归,以此拜访无颜,只望长老勿罪。(惠安云)仁兄差矣!岂不闻古人有云:无学之谓贫,学而不能行之谓病。据仁兄这等宏才积学,何患不得功名?昔伊尹耕於有莘,傅说困於板筑,后来皆遇明主,居师相之位。仁兄今日虽然薄落,一朝运至时来,为师为相,做出那伊尹、傅说的事业,又何难哉!(陈季卿云)好说,小生告回了。(唱)

【仙吕】【赏花时】我则为十载萤窗苦学文,惭愧杀万里鹏程未致身,因此上甘流落在风尘。我可也几回家暗哂,则是个无面目见乡人。(下)(惠安云)仁兄,您怎麽就去了?请转来呀!真个去了。行者,你快请他转来,说贫僧还有话讲。(行童云)我就赶出山门外请他去,只怕师父娘不肯留他哩。(下)(惠安云)你看这秀才功名心急,想是要回下处温习经史去哩。我荒刹虽则凄凉,尚也不缺饘粥,不若留他在此,资其衣食,以待选场。一则遂了他风云之志,二则也见我这点乡曲之情,有何不可?(诗云)故人昔未遇,借此山中居。则恐登枢要,何曾问草庐。(下)

第一折

(陈季卿上,云)小生陈季卿,感蒙惠安长老念同乡的义分,留我在寺中,温习经史,等候选场,这是小生不幸中之幸也。今日无甚事,待惠安长老出定来,要他指引我到甚么古迹去处游玩游玩,消遣我旅况咱。(惠安引行童上,相见科,云)仁兄,你屈留在此,山寺荒凉,甚多简慢,莫不有些儿责么?(陈季卿云)长老说那里话!小生连月打搅,感激不尽。只是小生久闻终南山是天下第一座名山,中间胜景必多,乞长老指引,容小生瞻仰一番,可也不枉。(惠安云)既如此,待贫僧引路,仁兄随喜便了。(陈季卿做看寺科,云)委的好一座寺也!你看殿侵碧落,树拂层云,水绕渼陂,峰临紫阁,真个观之不足,玩之有余。(做望科,云)长老,这东南角上隐隐一条水路,是通着那里的?(惠安云)这条水是渼陂通出去的,从此入汉江,就是我们的故乡归路。(陈季卿做叹科,云)长老,小生对此不觉归思顿发。有笔砚乞借过来,待小生赋〔满庭芳〕一词,书於素壁之上,可乎?(惠安云)贫僧愿观。行者,取文房四宝过来。(行童云)兀的不是文房四宝?你这先生自揣做的好,写的好便写,不然,你莫写,省得人笑你杭州阿呆。(陈季卿做写科,云)长老,待小生表白与你听者。(词云)坐破寒毡,磨穿铁砚,自夸经史如流。拾他青紫,唾手不须忧。几度长安应举,万言策曾献螭头,空余下连城白璧,无计取封侯。可怜复失意,羞还故里,懒驻皇州。感君情重,僧舍暂淹留。暇日相携登眺,凭高处,共豁吟眸。家山远,如何归去,都付梦中游。(惠安云)好高才也!(行童云)通得。(惠安云)你晓的甚么?快去看茶来。(行童下)(正末扮吕洞宾提荆篮上,云)世俗人,跟贫道出家去来,我着你人人了道,个个成仙。这里可也无人,我姓吕名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是也。因应举不第,道经邯郸,得遇正阳子师父,点化黄粱一梦,遂成仙道。今奉吾师法旨,为世间有一人陈季卿,余杭人氏,有神仙之分,教我来度脱他。贫道按落云头,见一道青气,此人正在终南山,不免到青龙寺走一遭去也呵。(唱)

【仙吕】【点绛唇】恰离了北海苍梧,可义蚤岁华几度,成今古。叹世事荣枯,准识的这长生路?

【混江龙】量那些一陀儿寰土,经了些前朝后代战争余。俺从这劈开混沌,踏破空虚。俺不用九转丹成千岁寿,俺不用一斤铅结万年珠。也不采甚么奇苗异草,也不佩甚么宝篆灵符,只要养的这精神似水,炼的这骨髓如酥,常日把那心猿意马牢拴拄。一任教陵移谷变,石烂的这松枯。

(行童上,云)我且到山门首看咱。(主末云)可早来到青龙寺门首也。兀那小和尚!你进去,说与那陈季卿,道有一仙长到来相访。(行童云)呸!我今日造化低,头里一个穷秀才叫我小和尚,如今这个牛鼻子又叫我小和尚。我这小和尚驮你家娘哩。兀那牛鼻子!陈季卿不在我这里。(正末云)贫道望气,知道他在你寺里。(行童云)望你娘颓气疝气!你是太上老君、汉钟离、吕洞宾,便会望气,我也不替你报。我自去方丈里吃烧酒狗肉去也。(下)(正末云)小和尚不肯通报,我自过去。(做入见科,云)秀才,长老,稽首。贫道是一云游道者,此来不为别事,单要度一个徒弟,跟贫道出家去。(陈季卿云)你这道者差矣。此位是惠安长老,仙释不同教,是做不得徒弟的。难道你要度我么?(正末云)可知道来。秀才,你今日是个落第的举子,若跟了贫道出家去,明日便是一个神仙也,不辱没了你秀才。你可辞别了长老,跟随贫道出家去来。(陈季卿云)你这道者,我与你素不相识,怎生便着我跟你出家?小生学成满腹文章,正要打点做官哩。老实对你说,小生出不的家。(正末唱)

【油葫芦】叹你这千丈风波名利途,端的个枉受苦。便做道佩苏秦相印待何如!你则石凌烟阁那个是真英武,你则看金谷乡都是些乔男女。(陈季卿云)这也要辨个贤愚,怎么一概都说是假的?(正末唱)你可也辨甚么贤,辨甚么愚,折莫将陶朱公贵像把黄金铸,倒底也载不的西子泛正湖。

(陈季卿云)我做官的,身上穿的是紫罗襕,头上戴的是乌纱帽,手里拿的是白象笏。何等荣耀!你们出家的,无过是草衣木食,到得那里?(正末唱)

【天下乐】早经下一将功成万骨枯。哎,你区区,文共武,说甚么荣耀人也紫罗襕、乌纱帽、白象笏。争如我诵《黄庭道德经》,讽金精太素书,倒落的播清风-万古。

(行童捧茶上,云)你看中间一个老秃厮,左边一个牛鼻子,右边一个穷秀才,攀今揽古的,比三教圣人还张智哩。(送茶科)(陈季卿云)我饭也不曾吃,被这个道者可缠杀人也。(正末云)秀才,你肯诵《黄庭经》,便不饥寒。(行童云)你这先生不要听这牛鼻子说谎!我每日诵经到晚,肚里常是饿的支支叫哩。(正末云)难道真个诵了经,便不饥寒?只是诵了经成了仙道,便不饥寒了也。(陈季卿云)道者,你说古来有那个是成仙了道的?(正末云)待贫道略说一两个,与你听者。(唱)

【那吒令】岂不闻有一个列御寇,驾泠风遍八区。(陈季卿云)是一个了,再有谁呢?(正末唱)有一个张子房,迫赤忪别帝都。(陈季卿云)再呢?(正末唱)行一个葛仙翁,采丹砂入洞府。他虽则土木骸,这都足神仙骨。不似你肉眼凡夫。

(陈季卿云)敢问道者。神仙那里可有甚的景致么?(正末云)怎么没有?(唱)

【鹊踏枝】我那甩甘蓬壶,近大都。一刬是贝阙珠宫,霞径云衢,则除是大罗仙没揣的过去。(陈季卿云)这等,你到我这下界来怎么?(正末唱)我今日下尘寰也则为点化你这顽愚。

(陈季卿云)道者,你不要这些大话,你则老实的说,你仙乡何处?(正末云)你要问我仙乡何处,我便说与你,也寻我不着哩。(唱)

【寄生草】枉踏破你那游仙履,怎寻的着我这炼药炉。我则是任来任去随缘住,无风无雨难倾覆,不修不垒常坚固,那里有洞门深锁远山中,端的个白云满地无寻处。

(云)秀才,你,你跟我出家去罢。(陈季卿云)我要做官的人,怎么劝我跟你出家?等等絮絮叨叨,好话不投机也。(做不理科)(正末云)秀才,你休想那富贵荣华,只跟我出家去罢。(陈季卿做反手看图科,云)这壁上是《华夷图》,待我看波。(正末云)这秀才不理我,去看《华夷图》。待我就这图上题诗一首。与他看波。(做题科)(陈季卿云)这道者也会做诗,待我念来。(诗云)闲观《九域志》,如同咫尺间。县排十万镇,州隐五千山。幽燕当北望,吴越向南看。虽无归去路,神往不为难。好高才也!道者,只是你怎生知道我要归家来?(正末云)我怎么不知?你题的那〔满庭芳〕词,说道"家山远,如何归去,都付梦中游",这不是你要归家的意思?(陈季卿做叹科,云)嗨!只是小生流落於此,不知几时得回家去也?(正末做笑科,云)秀才,你若肯跟我出家,我就借你一只船,送还家去,可也不难。(惠安云)道兄,你这船在那里?好借与我故人去那。(陈季卿云)道者,你几曾见我这〔满庭芳〕词来?(正末云)你题时咱就见了也。(唱)

【醉中天】这词呵胜王粲《登楼赋》,似宗炳《卧游图》。(做取竹叶粘壁上科)(唱)你觑这渺渺沧波一叶芦。(云)疾!秀才,兀的不是一只船了也?(陈季卿云)恰才是一片竹叶儿,粘在壁上,怎么就变成了一只船?可也奇怪。(惠安云)道兄,这船也小,只怕借不得我故人回去。(正末云)呆汉,正好借去。(唱)休猜做野水无人渡,你本待挟三策做公孙应举,眼见的不及第学渊明归去,怎知道这两桩儿都则是一梦华胥。

(云)秀才,你可看见你回家的路径么?(陈季卿云)我小生在《华夷图》上早看见了也。(正末云)秀才,你觑波。(唱)

【金盏儿】你不见远树蔽荆吴,暗水泛归舻。从教他风涛汹涌蛟龙怒,你则是紧闭着双目,稳站着身躯,一任的棹穿江月泠,帆挂海云孤。寒烟生古渡,兀良便足你茅舍旧乡闾。

(行童云)莫说这只船是竹叶儿做的,就当真一只船,只消我一脚早踹翻了也。(正末云)秀才,你则闭了眼者,休迷了正道。(陈季卿做呵欠科,云)怎么这一会儿精神疲倦,只待要睡哩。(做伏几睡科)(正末云)这呆汉睡了也,我着他大睡一觉。(拂袖科)(唱)

【赚煞】我与你踢倒鬼门关,打开这槐安路,把-枕南柯省悟。再休被利锁名缰相缠住,急回头又蚤则暮景桑榆。你若是做吾徒,我与你割断凡俗,怕甚么苦海茫茫难跳出?趁烟霞伴侣,乘着这浮槎而去,兀的不朗吟飞过洞庭湖。(留荆篮下)

(惠安云)好奇事也!恰才这一个风魔道士将一片竹叶,粘在壁上,变做小小的一只船儿,倒也好个戏法。那陈季卿又睡着了。行者,你可安排下茶饭,等侯他睡醒时食用者,俺回方丈坐禅去也。(诗云)持心只在前窗下,不管人间是与非。(行童随下)(陈季卿打梦做醒科,云)这一觉好睡也。我如今上的这船,趁便风回家去来。(下)

第二折

(正末引外扮列御寇、张子房、葛仙翁上,云)贫道吕洞宾,这一位是列御寇,这一位是张子房,这一位是葛仙翁。贫道为陈季卿一人,亲到终南山青龙寺里度脱他,争奈此人迷恋功名,略不省悟。被贫道将一片竹叶,粘于壁上,戏成一只小船儿,他便要上船,趁便风赶回家见父母妻子去。列位上仙,我们在此等侯,他来时慢慢的点化他,归於正道。与他阎王殿上除生死,仙吏班中列姓名,指开海角天涯路,引的迷人大道行。(列御寇云)兀那呆厮陈季卿,这蚤晚好待来也。(正末唱)

【双调】【新水令】五湖四海自遨游,则俺这拂天风两枚袍袖。唤灵童采瑞草,同仙子上瀛洲。似这等荡荡悠悠,叹尘世几昏昼。

(列御寇云)道兄,我看世俗之人,贪嗔爱欲,如青蝇之嗜血,似群蚁之慕羶,只利趋前,竟忘溺死,好愚迷也。(正末云)上仙,我看陈季卿本有神仙之分,则是他尘心太重,两次三番再不省悟,何时得成正道也呵?(唱)

【驻马听】仙苑优游,物换星移几度秋。将玄关参透,经了些夕阳西下水东流。一生空抱一生愁,千年可有千年寿。则合的蚤回头,和着那闲云野鹤常相守。

(陈季卿上,云)小生陈季卿,在青龙寺惠安长老处,遇一风魔道士,则管里劝我出家。他将片竹叶儿粘于壁上,戏成小船。我不合一时间引动家乡之思,就上这船,趁着便风回去。到的这里,迷踪失路,前后又没个人儿可问,怎生是了也?(正末云)陈季卿,你来这里,有何事干那?(陈季卿做惊顾科,云)呀!那里有人叫我哩。(正末唱)

【雁儿落】你急煎煎误吞他名利钩,虚飘飘竟忘了我这烟霞叟。白茫茫穷途何处归,眼睁睁苦海无人救。

(陈季卿云),叫我的是那个?你可指引我一条大路,等我好归去波。(正末云),呆汉。(唱)

【得胜令】呀,你不道经史习如流,青紫不须忧,怎不将连城璧丹墀奏,博一个取凌阳万户侯,今日个啾啾。这是你为官的偏生受,倒不如休也波休,蚤随我出家儿得自由。

(陈季卿做见科,云)呀,元来就是寺中相遇的道者。你可救我咱!(正末云)噤声!(唱)

【挂玉钩】你道我不是知音话不投,只去把《九域志》闲穷究。翻惹动你一点乡心泪暗流,滴满了征衫袖。现如今路又迷,途难叩,你则认那画里家山,怎知是梦里神游。

(陈季卿云)却元来还有三位,愿通姓名。(正末云)他都是我的道友。这一位是列御寇,这一位是张子房,这一位是葛仙翁。(陈季卿云)小生一时愚昧,不知三位是何朝代人物,何因得成仙道?请各自陈,小生拱听。(列御寇云)贫道列御寇,郑国人也。当穆公时见子阳为相,专尚刑罚,贫道因此辞禄归耕。后遇广成子,传其大道,遂得成仙。(张子房云)贫道张良,韩人也,九世相韩。秦始皇无道,灭我韩国。贫道私结壮士,暗击始皇於博浪沙中,误中副车。大索三日,贫道亡匿下邳。后因汉祖兵起,仗剑归汉,兴刘蹙项,得报韩仇,汉祖封贫道为留侯。只为汉祖诛杀功臣,弃其侯印,随赤松子入山,遂成仙道。(葛仙翁云)贫道葛洪,吴兴人也,晋明帝时为勾漏令。因采丹砂,得遇罗浮真人,授以九转之术。从此弃官修道,遂得成仙。(陈季卿云)小生失瞻了。据三位说来,都是弃官修道,得列仙班的。但小生十载寒窗,受过多少辛苦,如今正想做官,说不得这等迂阔话哩。(正末云)呆汉。(唱)

【沽美酒】你道是困萤窗年岁久,只待要题雁塔姓名留,壮志腾腾贯斗牛。巴的个风云会偶,肯落在他人后?

【太平令】你则说做官的金章紫绶,我则说出家的三岛十洲;你则说做官的功成名就,我则说出家的延年益寿。你呵罢手,闭口,只看我这道友,呀,那个不弃官如垢。

(陈季卿云)你道这三位都是做官的,小生在史书上也曾见来,可是你这道者也做过官那?(正末唱)

【甜水令】俺也曾凤阙跻攀,龙门踊跃,马蹄驰骤,高折桂枝秋。偶然间经过邯郸,逢师点化,黄粱醒后,因此上把尘心一笔都勾。

(陈季卿云)可知你不曾做官来。(正末唱)

【折桂令】早则不颓气了你这独占鳌头。(陈季卿云)道者,你不做官,怎知那做官的快乐!(正末云)呆汉,你的官在那里?(唱)早则不羞还故里,懒住皇州。(陈季卿云)我如今正要归家哩。(正末唱)早则不阮籍回车,刘蕡下第,王粲登楼,终南山故人聚首。青龙寺暇日舒眸,棹一叶扁舟,泛几曲江流,分明是一枕槐安,怎么的倒做了两下离愁。

(列御寇云)秀才,这做仙的虽然是天生下仙肌道骨,也要异人传授,才得成仙了道。今日我这道友再三再四的度脱你出家,你则不省悟,可不连我等都干着了也。(陈季卿云)列位不知,不是我小生不肯随他出家去,则是小生出家不得。这应举不第,不消说了。小生家中有父母年高,妻子娇幼,怎生出的家?待小生口占(临江仙)一词,表白与列位听者。(词云)一自长安来应举,本图他富贵荣华,谁知不第却归家。妻儿年稚小,父母鬓霜华。中道迷踪何处问,遇群仙下访乘槎。低回无语漫嗟呀,断肠俱失路,延首各天涯。(列御寇云)秀才,你认这父母妻子是与你相守到底的?好愚迷也!(陈季卿云)道者,你则指引我一条大路回去,看我这遭来稳稳的夺个状元中咱。(正末云)呆汉。(唱)

【川拨棹】我笑你这呆头,便夺得个状元来应了口,受用着后拥前驺。画阁朱楼,舞袖歌喉。也做不得功施宇宙,(做指列科,唱)怎如俺这驭清风列御寇。

(做指张科,唱)

【七弟兄】怎如俺这运筹,决谋,汉留侯。(指葛科,唱)怎如俺这炼丹砂葛令辞勾漏。你则看玉溪边烟水不停流,翠岩前风月长依旧。

(陈季卿云)道者,你则指引我去路,休得要等老了人也。(正末唱)

【梅花酒】你可也休待两鬓秋,与天子分忧。叹岁月难留,蚤白了人头。你献《长杨》临紫陌,我寻大药返丹丘,共三人归去休。这一个倚银筝步瀛洲,这一个吹铁笛卧岩幽,这一个弹锦瑟上孤舟。

【收江南】呀,则俺呵曾经三醉岳阳楼,踏罡风吹上碧云游,枉下俺这大罗仙来度脱你个报官囚。空笑杀城南老柳,则教你做一场蝴蝶梦庄周。(列御寇云)秀才,你既不肯跟随我等出家,不可久留在此,你回去罢。(陈季卿云)只是小生迷着路哩。(正末云)呆汉,前途不远,你到家近了也,只要你休忘了正道。(唱)

【鸳鸯煞尾】你则为功名两字相迤逗,生熬得风波千里亲担受。凭着短剑长琴,游遍赤县神州。唱道几处笙歌,几家僝愁,不勾多时蚤饿的你似夷齐瘦。争如我与世无求,再不向红尘道儿上走。(四人同下)

(陈季卿云)他四个都去了也。那风魔道士说我到家已近,休忘了正道,我想正道者,大路之谓也。我如今只依着大路趱行几步,回我家乡去来。(诗云)渐觉乡音近,翻增旅况悲。途遥归梦绕,心急步行迟。(下)

第三折

(外扮孛老引老旦、卜儿、旦儿、保儿上,云)老汉余杭人氏,姓陈,因为家中有几贯钱钞,人皆称我做陈员外。嫡亲的五口儿家属,这婆婆方氏,媳妇儿鲍氏,孙儿阿胜,那个应举去的叫做陈季卿。我那孩儿,一去许久,再不见个音信回来,使我一家好生悬念。婆婆,你且在家中闭门坐着,待我到长街市上,访问消息去来。(卜儿云)我知道,(孛老俱下)(正末改扮渔翁上,诗云)江上撑开一叶舟,竿头收起钓鱼钩。箬笠蓑衣随意有,斜风细雨不须忧。俺这打渔人,好不快活也呵。(唱)

【南吕】【一枝花】这矮蓬窗新织成,细网索重编就,恰才个背西风收丝钓,又蚤则对明月棹扁舟,烟水悠悠。自酿下黄花酒,亲提着这斑竹篘。拚的个醉配酶斗转参横,受用些闲快活天长也那地久。

【梁州第七】管甚么有程期夕阳西下,一任他没心情江水东流。常则是淡烟疏雨迷前后,经了些村桥野店,沙渚汀洲。俺自有蓑衣斜挂,箬笠轻兜。后来这打渔人少闷无愁,相伴着浴鹭眠鸥。恰离了陶朱公一派平湖,抹过了蜀诸葛三江渡口,蚤来到汉严陵七里滩头。你道那几个是咱故友,无过是沧波老树知心旧,楚江萍胜肥肉。还有那缩项的鳊鱼新上钩,吃的不醉无休。

(陈季卿上,云)我陈季卿,来到此间,是一个截头渡了。怎生得一个船来,渡我过去才好。(做望科,云)远远望见不是个渔船?待我唤咱。(做招手科,云)兀那渔翁,撑船来。(正末做不应科)(唱)

【隔尾】你莫不是燃犀温峤江心里走,你莫不是鼓瑟湘灵水面上游,却教我呆邓邓葭蒲边耐心守。这里又不是关津隘口,又不是你家前院后,怎么的唤渡行人在那搭儿有。

(陈季卿做叫科,云)渔翁,你撑船来渡我咱。(正末云)你要到那里去?(陈季卿云)你问我怎的?(正末唱)

【贺新郎】你道俺扣,渔人不索问根由,俺则问你是做买卖经商?(陈季卿云)不是。(正末唱)是探故乡亲旧?(陈季卿云)不是。(正末唱)既不吵你怎生在长江侧畔将咱候?(陈季卿云)我是要过江去的。(正末唱)你莫不是楚三闾怀沙自投?你莫不是伍子胥雪父冤雠?你莫不是李谪仙扪月去?你莫不是郑交甫弄珠游?(陈季卿云)我要去的急,怎当这渔翁攀今揽古,只管里盘问我这许多,好生聒絮。渔翁,你猜的可也都不是,你只渡我过江去罢。(正末云)这等,你是什么样人,要我渡你?若不说呵,我也不渡。(陈季卿云)我是个应举落第的秀才。如今要回家去哩。(正末唱)原来是赶科场应举的村学究。若及第呵骤春风五花骢马辔,不及第则待泛沧浪一叶小渔舟。(陈季卿云)是了。我如今要赶回武林余杭去,见我父母妻子一面,就趁你这船,还要重来应举,我多与你些船钱如何?(正末云)这也使的。你快上来,我便开船也。(陈季卿做上船科)(正末唱)

【骂玉郎】则被-天露湿渔蓑透,摇短棹下中流,过得这横桥独木龙腰瘦。见轻鸥,厮趁逐,妆点秋江秀。

【感皇恩】云影油油,风力飕飕。转出这绿畅堤,芳草岸,蓼花洲。(陈季卿云)渔翁。这里那里?(正未唱)行尽了秦淮界首,不觉的吴越分流。可早则近乡闾,临故卫,莫停留。

(陈季卿云)好奇怪,早到家门了也。(做听更鼓科,云)这些时才打三更哩。(正末唱)

【采茶歌】你不索问更筹,则看这水云收,半轮明月在柳梢头。(做住船科,云)秀才,我这船只在此,等你见了你父母妻子,你可便来。(唱)我这里将半橛孤桩船缆住,则听得汪汪犬吠竹林幽。(同陈季卿暂下)

(孛老、卜儿、旦儿、俫儿上,孛老云)好烦恼人也!孩儿应举去了,我在长街市上打听音信不着。婆婆,且关上门者。(卜儿做关门科)(正末同陈季卿上,云)兀的不是你家里?(陈季卿云)待我叫门咱。渔翁,我见了父母、妻子,还要应举去。你这船不要那里去了?(正末云)只要你蚤些下船,我没这闲工夫久等你哩。(陈季卿做叩门科,云)大嫂,开门采,开门来。(旦儿云)谁人唤门?待我开开这门看咱。(做见科,云)我道是谁,元来是季卿来了也。(陈季卿云)父亲、母亲在那里?(旦儿云)在堂上哩。(陈季卿做入拜科,云)父亲、母亲,您孩儿回家了也。(孛老云)孩儿,你得了官也不曾?(陈季卿云)您孩儿时运不通,不曾得官,因此羞归,一向流落在外,有缺甘旨之奉。如今可又开选场,您孩儿特来探望父亲、母亲,依旧要应举去也。(孛老云)孩儿,你离家多年,才得回来,且住几日去。(陈季卿云)父亲、母亲,日子近了,则怕赶不上科场。(孛老云)既然日子近了,下次小的每,将酒来与孩儿送行者。(正末做笑科,云)陈季卿,快些去罢。(唱)

【牧羊关】你刬的席上歌金缕,樽前捧玉瓯,这其间可不是炊黄粱锅内才熟。你则含早辞了白头爷娘,割舍下青春配偶。(带云)陈季卿,你此时不去,还待怎的?(唱)则你个不聪明愚浊汉,枉教做疾省悟俊儒流。不争你恋斑衣学老莱舞,怎发付这舣乌江亭长舟?

(陈季卿云)大嫂,我还赴科场去也。(旦儿云)秀才,你才得归家,如何便割舍的去了?(做悲科)(陈秀卿云)大嫂,我夫妻之情,怎生舍的。只是试期迫近,转眼便错三年,如之奈何?(正末唱)

【哭皇天】则管里絮叨叨将他斗,泪潸潸不住流。快随他齐臻臻鹅鹭侣,权撇下娇滴滴凤鸾俦。则不如准备着纶竿、纶竿钓舟,向富春渚侧,渭水河边,伴烟波渔父,风月闲人,倒落得个散诞逍遥、逍遥百不忧。遮莫的山崩海漏,鸟飞也那兔走。

(陈季卿云)大嫂,你将笔砚来,待我口占一诗,做留别者。(做写科)(正末唱)

【乌夜啼】你从今紧闭谈天口,休想我信风波东涧东流。(陈季卿云)诗写就了也。待我表白一遍,与你听咱。(做念科)(诗云)月斜寒露白,此夕最难禁,离歌嘶象管,别思断瑶琴。酒至连愁饮,诗成和泪吟。明夜怀人梦,空床闲半衾。(旦儿云)季卿,此诗凄惋多情,使妾读之,潸然泪下,兀的不痛杀我也!(陈季卿做拜别科,云)父亲、母亲,您孩儿应举去也。(正末唱)随你便意徘徊诗吟就,怎写的出一段离愁,两处凝眸。这-个袅金鞭遥拂酒家楼,那一个泣阳关暗滴香罗袖。蚤上水,休生受,则我这麻绦草履,不傲杀你肥马轻裘。(陈季卿云)父亲、母亲,您孩儿应米去也。(旦儿做送出门科)(陈季卿云)大嫂,你回去罢。(做出科。云)渔翁,船在那里?(正末云)快上船来,要我等这几时。(同下)(孛老云)孩儿赶科场去了也。婆婆,你且关上门者。眼望旌旗捷,耳听好消息。(卜儿、旦儿、俫儿并下)

正末同陈季卿上,云)秀才,蚤到这大江了也。(唱)

【三煞】趁着这响咿哑数声柔橹前溪口,早看见明滴溜儿点渔灯古渡头。(陈季卿云)渔翁,把船遥近岸些,兀的不起了风也。(正末唱)则见秋江雪浪拍天浮,更月黑云愁,疏刺刺风狂雨骤,这天气甚时候?(陈季卿云)渔翁,这等风雨,波浪陡作,兀的不唬杀我也!(正末唱)白茫茫银涛不断流,那里也骑鹤扬州。

【二煞】忽听的雷盘绝壁蛟龙吼,又则见电绕空林鬼魅愁。似这等翻江搅海怒阳侯,唬的他怯怯乔乔,怎提防倾覆,这性命有准救?争些儿踏破渔翁一钓舟,做的个水上浮沤。(陈季卿云)哎哟,船坏了也!渔翁,你救我咱!(做念经科,云)太乙救苦天尊!(正未唱)

【黄钟尾】你枉下告玄冥礼河们频叉手,只要你安魂魄定精神紧闭眸。风陡作,水倒流,排三山,荡九州,撼天关,动地轴。唬的你战兢兢,似楚囚,死临侵,一命休,不能彀,葬故氏。从今后万古千秋,准与你奠一盏儿北邙坟上酒。

(陈季卿做坠水科,云)救人,救人!(做惊醒科)(行童云)先生,俺师父请你吃斋饭哩。(陈李卿云)这道者那里去了?(行童云)你在这里睡,我在这里请你吃斋,知他这风魔道上到那里去?(陈季卿云)我方才回家去,他在半路里等我,又引着几个道友,再四劝我出家。这个道者有些古怪,待我赶他去。(做赶见荆篮科,云)元末那道者留下一个荆篮在此,待我看咱。这荆篮内别无一物,止有一纸书,看他写着甚么?(做念科)(诗云)一叶逡巡送客归,山光水色自相依。才经屈子行吟处,又过严陵下钓矶。亲舍久惭疏奉养,妆台何意重留题。别来恸哭黄昏后。将谓仙翁总不知。(做惊骇科,云)怎么梦中的事他都知道,必然是个仙人。我想人身难得,中土难生,异人难过,怎好当面错过?料这道者去亦未远。小师父,你与我多拜上长老,我斋饭也不吃了,提着这荆篮赶那道者去也。(下)(行童云)这秀才也是个傻厮,青天白日,饿肚里睡了一觉,不知做个甚么梦!慌慌忙忙的醒来,便要赶那道上去。从来的风僧狂道,有甚么究竟,知道那里赶他?我自回师父话去,饿出这傻厮的屎来,也不干我的腿事。(下)

第四折

(列御寇引张子房、葛仙翁执愚鼓酋板上,诗云)昨日东周今日秦,咸阳灯火洛阳尘。百年一枕沧浪梦,笑杀昆仑顶上人。贫道列御寇的便是。因为纯阳子要度陈季卿,火贫道和张子房、葛仙翁三人劝他入道,只他尘心太重,一时不得回头。那纯阳子显其法力,别做一个境界,与他看见。必然省悟了也。如今陈季卿尚未来,我等无事,暂到长街市上,唱些道情曲儿,也好警醒世人咱。(张子房云)如此最好,仙长请。(列御寇唱)

【村里迓鼓】我这卫洞大深处,端的是世人不到,我则待埋名隐姓,无荣无辱无烦无恼。你看那蜗角名,蝇头利,多多少少,我则待夜睡到明,明睡到夜,睡直到觉。呀!蚤则似刮马儿光阴过下。

【元和令】我吃的是千家饭化半瓢,我穿的是百衲衣化一套。似这等粗衣淡饭且淹消,任天公饶不饶。我则待竹篱茅舍枕着山腰,掩柴扉静悄悄,叹人生空扰扰。

【上马娇】你待要名誉兴,爵位高,那些儿便是你杀人刀。几时得舒心快意宽怀抱?常则是,焦蹙损两眉梢。

【胜葫芦】你则待日夜思量计万条,怎如我无事乐陶陶。我这些春夏秋冬草不凋,倚晴窗寄傲,杖短筇凝眺,看海上熟蠕桃。

(列御寇云)这道情曲儿还未曾唱完,纯阳子蚤来了也。(张子房云)我等且退下一壁者。(下)(正末唱)

【正宫】【端正好】俺不去北溟游,俺不去东山卧,得磨跎且自瞻跎。打数,打数声愚鼓向尘寰中坐,这便是俺闲功课。

【滚绣球】叹光阴似掷梭,想人生能几何?急问首百年已过,对菏铜两鬓皤皤。见下留撇会科,听沙,二嘲会歌。送了些下峥嵘贪图呆货,到头来得了个甚么?你不见窗前故友午年少,郊外新坟岁岁多,这都是一枕南柯。

(陈季卿提荆篮慌上科,云)师父,弟子有喂如盲,只望师父救度咱。(正末唱)

【倘秀才】则见他荆棘律忙忙走着,(做摇手科,唱)哎。你个痴呆汉休来赶我。(陈季卿赶上扯住科,云)大仙,只望你普度慈悲,指引弟子长生之路。(做拜科)(正未唱)则间你捣蒜似街头拜怎摸?俺是个穷贫道,住山阿,怎将你儒生度脱。

(陈季卿云)你留下这荆篮,内有待一首,把我到家见父母、妻子的情状,尽都知道,岂不是个神仙?如今情愿跟随出家,做个弟子去也。(正末云)呆汉,你这一遭赶科场去,夺一个状元中。则管拜我怎的?(唱)

【滚绣球】你一心待遇君王登甲科,怎倒来叩神仙求定夺?(陈季卿云)师父,弟子看了这诗,如今不愿做官了也。(正末唱)你道是看诗句把玄机参破,俺则怕紫霜毫错判断山河。(云)呆汉,你如今真悟了么?(陈季卿云)弟子省悟了也。(正末唱)你既知这荣华似水上沫,这功名似石内火,可怎生讲堂中把画皮抢攞?(陈季卿做拜科,云)弟子愚眉肉眼,怎知道真仙下降?只望高抬贵手,与我拂除尘俗者。(正末唱)我如今与你拂尘俗将圣手搓挲,便说杀九重大子明光殴,怎如俺三岛仙家安乐窝,再不要碌碌波波。(列御寇三人上,云)道兄,那陈季卿可肯跟你出家么?(陈季卿上,云)元来三位大仙,都也在此。(做拜科)(正末云)俺每为这一个呆汉,到尘世走了三遭儿也。(唱)

【倘秀才】你昨日呵摆小上金枷玉锁,你今日呵蚤挣上朝元证果,知他道谁是逍遥谁輱轲。举头山色好,入耳水声和,这便俺仙家的过活。

(陈季卿云)师父,我弟子想来,这三位大仙不消说了,昨日这一个渔翁渡我归家的,敢就是大仙一化哩。(正末云)呆汉。(唱)

【滚绣球】你道俺驾扁舟泛碧波,执渔竿披绿蓑,这就是仙家使作,你可也争些儿暴虎凭河。(陈季卿云)师父,你既肯度脱弟子成仙了道,怎生又要把我掉在大江之中,险丧性命?你好促掏也。(正末做指列御寇科,唱)俺若不是打这讹,怎生着众仙真收这科?俺们交游还有弟兄七个,(陈季卿云)师父,你这上八界洞府,却在那里?(正末做手指科,唱)问洞府还隔的蓬岭嵯峨。(带云)要舞呵,(唱)自有霓裳羽袖纤腰舞,(带云)要歌呵,(唱)自有绛树、青琴皓齿歌,莫更蹉跎。

(陈季卿云)师父,你那里有甚么景致,说与弟子知道。(正末唱)

【叨叨令】俺那里有苍松偃蹇蛟龙卧,有青山高耸烟岚泼。香风不动松华落,洞门深闭无人锁。俺和你去来也么哥,俺和你去来也么哥,修真共上蓬莱阁。

(冲末扮东华帝君执符节引张果、汉钟离,李铁拐、徐神翁、蓝采和、韩湘子、何仙姑上)(陈季卿云)呀,许多大仙来了。弟子一个也不认得,望师父说与弟子知道。(正末指张科)(唱)

【十二月】这一个倒骑驴疾如下坡,(陈季卿云)元来是张果大仙。(做拜科)(正末指徐科唱)这一个吹铁笛韵美声和。(陈季卿云)是徐神翁大仙。(做拜科)(正未指何科唱)这一个貌娉婷笊篱手把,(陈季卿云)是何仙姑大仙。(做拜科)(正夫指李科唱)这一个蓬松铁拐横拖。(陈季卿云)是李铁拐大仙。(做拜科)(正末指韩科唱)这一个篮关前将文公度脱,(陈季卿云)是韩湘子大仙。(做拜科)(正末指蓝科,唱)这一个绿罗衫拍板高歌。

(陈季卿云)是蓝采和大仙。(做拜科)(正末指钟离科,唱)

【尧民歌】主尘-个是双丫髻常吃的醉颜酡,(陈季卿云)是汉钟离大仙。(做拜科,云)敢问师父姓甚名谁?(正末云)呆汉,俺不说来。(唱)则俺曾梦黄粱一晌滚汤锅,觉来时蚤五十载暗消磨,(陈季卿云)师父已曾说过,弟子真个忒愚迷。(做拜科,云)今日可也拜的着哩。(正末唱)才知道吕纯阳是俺正非他。(云)呆汉,只怕你也做梦哩。(陈季卿云)弟子如今委实省悟,不是做梦了也。(正末唱)你自去评跋评也波跋,休教咱冷笑呵,只要你觑的那名利场做些娘大。(东华帝君云)奉上帝敕旨,陈季卿既有神仙之分,做吕纯阳弟子,可着群仙引领西去,共赴蟠桃宴者。(词云)西望瑶池集众真,东来紫气彻天门。从今王母琼筵上,共献蟠桃增一人。(陈季卿同众共拜科)(正未唱)

【煞尾】会瑶池庆赏蟠桃果,满捧在金盘献大罗,增俺仙家福寿多,保俺仙家永快活。你将这鹤氅乌巾手自摩,葛履环绦整顿过,音色骡儿便撒和驾一片祥云俺同坐。便有那十万里鹏程,怕甚么海天阔。

题目吕洞宾显化沧浪梦

正名陈季卿误上竹叶舟

16

夜坐

夜坐,宋代,方一夔,

全家久住白云窝,贪看疏梅夜景多。帘角花阴和月捲,墨池水冻带冰磨。

寒欺驼褐吟肩耸,暖入鹅黄醉面酡。笑挹暗香人不寐,不辞百匝绕前坡。

60

万宁宫朝回

作者:张翰(金朝)

万宁宫朝回,金朝,张翰,

宿雨初收变晓凉,宫槐恰得几花黄。鹊传喜语留鞘尾,泉打空山辊鞠场。

已觉云林非俗境,更从衣袖得天香。太平朝野欢娱在,不到莲塘有底忙。

52

老学庵北窗杂书

作者:陆游(宋代)

老学庵北窗杂书,宋代,陆游,

本慕修真谢俗尘,中年蹭蹬作诗人。

即今恨养金丹晚,且向江湖把钓缗。

75

太息四首 其二

作者:陆游(宋代)

太息四首 其二,宋代,陆游,

书生忠义与谁论,骨朽犹应此念存。砥柱河流仙掌日,死前恨不见中原。

41

宿江原县东十里张氏亭子未明而起

作者:陆游(宋代)

宿江原县东十里张氏亭子未明而起,宋代,陆游,

寸廪驱人卒岁劳,一官坐失布衣高。

剑南十月霜犹薄,江上五更鸡乱号。

孤枕拥衾寻短梦,青灯照影著征袍。

客愁相续无时断,那得并州快剪刀。

46

观雪篇

观雪篇,唐代,陈元光,

不敢希酿泉,忻然睹香雪。圭璧充庭辉,山林变瑶阙。

农郊卜岁丰,帅阃和民悦。触檐鸣瑀珩,拂衙凛铁钺。

藻台净冰鉴,茶壶团素月。圣恩宏海陬,边臣效芹说。

39

瑞鹧鸪

作者:邓肃(宋代)

瑞鹧鸪,宋代,邓肃,

北书一纸惨天容。花柳春风不敢穠。未学宣尼歌凤德,姑从阮籍哭途穷。
此身已落千山外,旧事回思一梦中。何日中兴烦吉甫,洗开阴翳放晴空。

14

送刘散员同赋陈思王诗游人久不归(一作贺朝或贺朝清)

送刘散员同赋陈思王诗游人久不归(一作贺朝或贺朝清),唐代,刘孝孙,

乡关渺天末,引领怅怀归。羁旅久淫滞,物色屡芳菲。
稍觉私意尽,行看蓬鬓衰。如何千里外,伫立沾裳衣。

47

秋园晚步 其二

作者:刘攽(宋代)

秋园晚步 其二,宋代,刘攽,

摇落西风早,苍茫晚日斜。木兰休紫艳,篱菊委黄花。

兴似陶潜赋,愁如庾信家。向来吟思苦,直恐鬓霜华。

84

二十八日同临湘尉曹吕益卿登岳阳楼

作者:赵蕃(宋代)

二十八日同临湘尉曹吕益卿登岳阳楼,宋代,赵蕃,

地已兼旬住,楼孤百尺登。

谁与同我适,政尔待君曾。

韩杜愁来读,西南乐得朋。

仲春新雨霁,山远水波兴。

38

朝阳穿破衲赞

朝阳穿破衲赞,宋代,释慧开,

冷时急用之物,趁暖著些针线。

忽然腊月到来,免致脚忙手乱。

47

偈二首

偈二首,宋代,舜禅师,

无端被谮枉遭迍,卷载有馀作俗人。

今日再归三峡寺,几多道好几多嗔。

93

京口口占

作者:李结(宋代)

京口口占,宋代,李结,

汩汩涛波出广陵,关梁咫尺润州城。送人万柳参差没,夺眼诸山次第生。

三楚暮云寒有思,九江落日浩无情。劳生未厌听胡笛,愧煞中流击楫声。

32

挽李处士

作者:杜范(宋代)

挽李处士,宋代,杜范,

确荦群山兀海隅,芬川蔚有吉人居。

施仁一念周乡井,称善同声溢里闾。

教子垂芳心有待,荣亲养老意何如。

貤恩漫尔撑门户,肯负当年一束书。

53

方山有求转语之作并用韵二章

作者:杜范(宋代)

方山有求转语之作并用韵二章,宋代,杜范,

观物非外索,具眼以心会。

微阳花病槁,宁供等闲醉。

我尝课前作,无言乃为最。

譬彼清庙瑟,一唱弦越外。

万卉染春色,生意岂不沛。

何物漏天机,一点映寒桧。

我欲屋溪曲,种竹十数辈。

疎影浸清浅,作此苦淡嗜。

方山於此花,论交亦久矣。

憔悴对冰雪,中有盖世气。

向来多朋从,痛饮忘夜寐。

旧事俱已非,尚善诗押至。

俯就相唱酬,殆为后来计。

一花未足多,夫子亦何喟。

4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