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枪歌

古铁枪,五代烈。

今铁枪,万人杰。

红蛮昨夜斩关来,防关老将泣如孩。

铁枪手持丈二材,铁马突出擒红魁。

磔红头,凿红骨。

誓红不同生,灭红倒红窟。

君不见钱塘城中十万家,十万甲兵赭如血,一夜南风吹作

雪。

2

诗文译文

古老的铁枪,五代英勇。

如今的铁枪,万人中的杰出者。

红蛮昨夜闯关而来,

守关的老将泪如婴儿般流下。

铁枪手握丈二长枪,

骑着铁马冲出捉住红魁。

砍下红头,凿断红骨。

发誓要消灭红魁及其势力,彻底铲除他们。

难道你没有看到钱塘城中的十万家庭,

十万甲兵浑身染满血色,

一夜之间,南风吹起如雪般纷飞。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以铁枪和铁枪手为主题,描绘了他们在战斗中的英勇和威力。诗中提到的古铁枪和今铁枪,展现了铁枪作为武器的持久和传承。红蛮闯关的情节表达了敌人的强大,而防关的老将的泪水则表达了对家园的深深眷恋和愤怒。

诗人通过描绘铁枪手举着丈二长枪、骑着铁马冲出并俘获红魁的场景,强调了铁枪手的英勇和战斗力。磔红头和凿红骨的描写,突出了对敌人的决心,誓言要消灭敌人,将他们完全铲除。

最后两句描述了钱塘城中的战斗情景,形容了战场上的激烈血战,十万甲兵如同染满鲜血一般,南风吹起仿佛雪花纷飞。这种场景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悲剧,展现了战斗中的浩劫和牺牲。

这首诗词通过对铁枪和铁枪手的描绘,表达了对抗敌人的英勇和决心,以及战争造成的痛苦和伤亡。它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园的热爱和保卫的决心。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其他诗经

同徐茂吴游白岳信宿紫霄楼 其二

作者:佘翔(明代)

同徐茂吴游白岳信宿紫霄楼 其二,明代,佘翔,

北斗天高不可从,灵岩壁立翠重重。松间此日来双鹤,云里何年驻六龙。

短褐朝元随羽节,空山采秀蹑仙踪。日斜笑倚卢敖杖,谷口西风落暝钟。

100

丁寓田家有赠

作者:王维(唐代)

丁寓田家有赠,唐代,王维,

君心尚栖隐,久欲傍归路。在朝每为言,解印果成趣。

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开轩御衣服,散帙理章句。时吟招隐诗,或制闲居赋。

新晴望郊郭,日映桑榆暮。阴昼小苑城,微明渭川树。

揆予宅闾井,幽赏何由屡。道存终不忘,迹异难相遇。

此时惜离别,再来芳菲度。

93

少年游

少年游,宋代,朱继芳,

紫陌寻芳爱马迟,一春能得几晴时。

海棠露重衣全透,杨柳风微帽半欹。

大白引浮银凿落,小红吹彻玉参差。

人生行乐须年少,莫等星星满镜丝。

18

和徐思叔谢向大夫惠柑四首

和徐思叔谢向大夫惠柑四首,宋代,彭龟年,

作诗浑似谭经载,夺尽从头席几重。

文木一经题品后,虚名不数大夫封。

49

送吕从周平江教谕

送吕从周平江教谕,明代,杨士奇,

荆岳东西路不赊,数程来往洞庭沙。承恩典教重辞阙,得禄娱亲喜近家。

江上夜虹书棹远,津头春树酒旗斜。从知子佩趋迎日,玄燕将雏柳正花。

91

读三国志

读三国志,唐代,李九龄,

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
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83

艮岳百咏 环山馆

作者:李质(唐代)

艮岳百咏 环山馆,唐代,李质,

峰峦回合耸云屏,岩霭溪光面面横。开户忽惊千仞翠,凭高方见九重城。

15

踏莎行

作者:张抡(宋代)

踏莎行,宋代,张抡,

堪笑山中,春来风景。一声啼鸟烟林静。山泉风暖奏笙簧,山花雨过开云锦。
短棹桃溪,瘦藤兰径。独来独往乘幽兴。韶光回首即成空,及时乐取逍遥性。

80

采桑子(雨后至玉壶轩)

采桑子(雨后至玉壶轩),宋代,周紫芝,

跳珠雨罢风初静,阑槛凭虚。绛阙清都。只在仙人碧玉壶。
九原唤起王摩诘,画作新图。十里芙蕖。乞与知章老鉴湖。

88

【中吕】满庭芳 感兴简王公

【中吕】满庭芳 感兴简王公,元代,张可久,

感兴简王公实

光阴有几?休寻富贵,便省别离。相逢几个人百岁,归去来兮!羊祜空存断碑,牛山何必沾衣?渔翁醉,红尘是非,吹不到钓鱼矶。

春晚闺怨

杨花滚滚,屏山隐隐,沉水温温。绿纱窗外流莺问,何处东君?多病多愁那人,不言不语伤春。清明近,深深闭门,细雨自黄昏。

秋夜不寨

四窗酒醒,衾闲半幅,鼓转三更。起来无语伤孤另,何限幽情。金锁碎帘前月影,玉丁当楼外秋声。凭阑听,吹箫凤鸣,人在雪香亭。

湖上晚归

亭亭翠云,娟娟鹭羽,细细鱼鳞。一方瑞锦香成阵,明月随人。爱莲女纤纤玉笋,唱菱歌采采白蘋。相亲近,盈盈水滨,罗袜暗生尘。

三衢道中

乌飞兔走,鸳煎燕火刍,蝶怨蜂愁。眼前已是花开候,心绪悠悠。一百五日节人家插柳,七十二滩上客子移舟。添消瘦,寻花载酒,不似少年游。

春晚梅友元帅席上

知音到此,舞雩点也,修禊羲之。海棠春已无多事,雨洗胭脂。谁感慨兰亭故纸?一沉吟罗扇新词。急管催银字,哀弦玉指,忙过赏花时。

山居

尘埃野马,风波海鸥,鼓吹池蛙。相逢半日渔樵话,乐在山家。仙洞冷玲珑玉霞,钓滩平潋滟金沙。藤阴下,村醪旋打,醉插满头花。

九曲溪上

桃花院宇,梅边杖履,竹下琴书。余不溪上山无数.尽自相娱。云树淡十幅画图,月波寒九曲明珠。闲鸥鹭,三年伴侣,不减贺家湖。

春日闺思

铅华泪洗,金荷烬冷,银蒜帘垂。话离愁柳外流莺替,念我孤凄。江树春云野水,梨花暮雨寒食。诗中意,今春未归,甘不过燕双飞。

春思

愁斟玉斝,尘生院宇,弦断琵琶。相思瘦的人来怕,梦绕天涯。何处也雕鞍去马,有心哉归燕来家。鲛绡帕,泪痕满把,人似雨中花。

96

次韵答章传道见赠

作者:苏轼(宋代)

次韵答章传道见赠,宋代,苏轼,

并生天地宇,同阅古今宙。

视下则有高,无前孰为后。

达人千钧弩,一弛难再彀。

下士沐猴冠,已系犹跳骤。

欲将驹过隙,坐待石穿溜。

君看汉唐主,宫殿悲麦秀。

而况彼区区,何异一醉富。

鶢鶋非所养,俯仰眩金奏。

髑髅有余乐,不博南面后。

嗟我昔少年,守道贫非疚。

自従出求仕,役物恐见囿。

马融既依梁,班固亦事窦。

效颦岂不欲,顽质谢镌镂。

仄闻长者言,婞直非养寿。

唾面慎勿拭,出胯当俯就。

居然成懒废,敢复齿豪右。

子如照海珠,网目疏见漏。

宏材乏近用,巧舞困短袖。

坐令倾国容,临老见邂逅。

吾衰信久矣,书绝十年旧。

门前可罗雀,感子烦屡叩。

愿言歌缁衣,子粲还予授。

51

张季长学士自兴元遣人来因询梁益间事怅然有

作者:陆游(宋代)

张季长学士自兴元遣人来因询梁益间事怅然有,宋代,陆游,

长记残春入蜀时,嘉陵江上雨霏微。

垂头驴瘦悲铃驮,截道狐奔脱猎围。

晓度市桥花欲语,晚投山驿石能飞。

杜鹃言语元无据,悔作东吴万里归。

34

夜梦遇老人於松石间若旧尝从其游者再拜叙间

作者:陆游(宋代)

夜梦遇老人於松石间若旧尝从其游者再拜叙间,宋代,陆游,

辽海曾从化鹤丁,百年尘土污巾瓶。

万山深处遇行李,再拜起时如醉醒。

绿树岩前开药笈,白驴背上指丹经。

云霄平步寻常事,不用求方更解形。

72

再次前韵寄杨德逢

再次前韵寄杨德逢,宋代,王安石,

一雨洗炎蒸,旷然心志适。

如输浮幢海,灭火十八隔。

俯观风水涌,仰视电云坼。

知公开霁後,过我言不食。

翻愁陂路长,泥淖困臧获。

明明吾有怀,如日照东壁。

莫逢田父归,倚杖问消息。

渠来那得度,南荡今已白。

53

书定林院窗

书定林院窗,宋代,王安石,

道人今辍讲,卷祴寄松萝。

说波罗密,当如习气何。

88

与谢三学士

与谢三学士,宋代,欧阳修,

寻芳长恨见花迟,岂意看花独后期。试藉落英聊共醉,为怜残萼更攀枝。

清香肯以无人减,幽艳惟应有蝶知。开谢两堪成怅望,伤春不到柳丝时。

25

雪小霁,顺风过谢阳湖

雪小霁,顺风过谢阳湖,宋代,杨万里,

都梁三日雪没屋,小船行水如行陆。

山阳一朝帆遇风,大船行水如行空。

昨来牵天冻得泣,买芦燎衣芦自湿。

朝来牵夫皆上船,收缆脱巾篷底眠。

楼船忽然生两翼,横飞直过阳侯国。

千村一抹片子时,四岸人家眼中失。

似闻咫尺是杨州,更数宝应兼高邮。

青天万里当径度,不堪回首都梁路。

67

元夕同杂宾里中观放烟火

作者:刘绘(明代)

元夕同杂宾里中观放烟火,明代,刘绘,

银汉低回度月华,琼钩宝柱绾灯纱。

宛转萦烟随绣骑,徘徊照影逐香车。

飞甍遥望如平乐,曲巷相逢似狭斜。

百枝然火龙衔烛,七采络缨凤吐花。

凤花龙烛光云陌,娈童艳女连歌席。

荷盖亭亭葆羽翻,芝幢渺渺兰辉畐。

鸳鸯阁上舞飞仙,翡翠屏前淹醉客。

枞金叠鼓转层台,绛火银花映杂苔。

乍见朱尘连雾卷,还看薰燧乱星回。

赤熛忽掣金绳断,丹洞齐烘玉琐开。

蟠空百丈灵虬绕,簇幔千行紫蝶来。

紫蝶飞飞散帘箔,流萤的的穿高阁。

电影迎前霹霹惊,瑶光缀后天花落。

扶桑波上浴奔鲸,蕊珠树底翻丹鹤。

毒瘴熏时解麝膏,残霞剪断飘芳藿。

麝膏芳藿夜将阑,蔓延剧戏几回看。

铁铗烬销歌曲转,铜荷溜滴舞衣单。

鹊飞玄渚星河没,龙口流珠漏水寒。

遥思内苑鳌山起,喷烟射火春宵里。

千旗万队绕西城,地转天回连北里。

豹脂熊髓照无休,宝炬轻烟散五侯。

羽林宅畔龙媒集,虢国园中凤跸留。

翠焰金砂长夜宴,火桂炮鸾拂曙收。

鱼眼摇灯半明灭,虹梁霞缕黄昏彻。

繁华富贵目前欢,却笑娲媓补天裂。

可怜刘向只穷经,夜月春风不系情。

翩翩公子尝相问,草阁囊萤误一生。

13

赠南岳冯处士二首

作者:曹唐(唐代)

赠南岳冯处士二首,唐代,曹唐,

白石溪边自结庐,风泉满院称幽居。鸟啼深树劚灵药,
花落闲窗看道书。烟岚晚过鹿裘湿,水月夜明山舍虚。
支颐冷笑缘名出,终日王门强曳裾。
寂寥深木闭烟霞,洞里相知有几家。笑看潭鱼吹水沫,
醉嗔溪鹿吃蕉花。穿厨历历泉声细,绕屋悠悠树影斜。
夜静著灰封釜灶,自添文武养丹砂。

42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送成彦尉邵武三首

作者:邓肃(宋代)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送成彦尉邵武三首,宋代,邓肃,

万窍于喁风割耳,梅影横斜耿烟水。

杀鸡为黍政追随,七峰共作隐君子。

忽举阳关饯行人,去去莫愁官长嗔。

但知所领马曹似,清谈更觉子猷真。

谷风尝讥朋友绝,子贡毋轻原宪拙。

期公鸿雁不空回,开缄八行划如铁。

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