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闲多病老封戎,看子垂天上碧空。懒惰未须攀此老,典刑政尔赖诸公。
须如震泽三春渌,诗似芙蕖五月红。坐此逃禅夫可恕,不应独许我乘风。
吕本中(1084- 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人,诗人,词人,道学家. 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 等. 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 辑有<<紫微词>>,<<全宋词>> 据之录词二十七首.吕本中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满庭芳(赋湘梅),宋代,周密,
玉沁唇脂,香迷眼缬,肉红初映仙裳。湘皋春冷,谁翦茜云香。疑是潘妃乍起,霞侵脸、微印宫妆。还疑是,寿阳凝醉,无语倚含章。
绛绡,清泪冷,东风寄远,愁损红娘。笑李凡桃俗,蝶喜蜂忙。莫把杏花轻比,怕杏花、不敢承当。飘零处,还随流水,应去误刘郎。
水调歌头冬至,同行台王子勉中丞,韩君美,元代,白朴,
云黯雾树,秋潦净寒潭。徘徊子隐台下,不见旧书龛。鹿苑空余萧寺,蟒穴谁传郗氏,聊此问瞿昙。千古得欺罔,一笑莫穷探。俯秦淮,山倒影,浴层岚。六朝城郭如故,江北到江南。三十六陂春水,二十四桥明月,好景入清谈。未醉更呼酒,欲去且停骖。
应天长,宋代,陈允平,
流莺唤梦,芳草带愁,东风料峭寒色。又见杏浆饧饧粥,家家禁烟食。江湖几年倦客。曾惯识、凄凉岑寂。苦吟瘦,萧索诗肠,空愧郊籍。
春事正溪山,柳雾花尘,深映翠萝壁。更谢多情双燕,归来旧庭宅。情丝乱游巷陌。怅容易、万红陈迹。酒旗直,绿水桥边,犹记曾识。
大清河,明代,刘崧,
大清河,浑漉漉,南黄河,清淯淯。今河不与古名同,自是河流有反覆。
君不见安山直下栗阿时,一斛之水数斗泥。徐州吕梁走下邳,可以照见人须眉。
清河北河入北海,黄河入淮东入海。彼此争流不相待,两水清浊各自流。
终然到海同一沤,东流北流君莫愁。
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静江守臣张某奉诏劝农于郊乃作熙熙阳春之诗二十四章章四句以示父老俾告于其乡之人而歌之,宋代,张栻,
熙熙阳春,既发既舒。翼翼南亩,是展是图。
嗟尔农夫,各敬乃事。往利尔器,诫尔妇子。
惟生在勤,勤则及时。惟时之趋,时不尔违。
祁祁甘雨,膏我下土。习习谷风,和泽乃普。
往即尔耕,惟力之深。往莳尔苗,勿倦其耘。
于日于夕,自遂自达。尔心勿忘,彼生孰遏。
惟天之心,矜我下民。民不违天,使尔有成。
既穟既实,既坚既好。尔穫既周,先养尔老。
保尔家室,抚尔幼稚。既迄有年,复思嗣岁。
嗟尔父老,其训其诫。俾务于本,惟土物爱。
不念其本,则越其思。所思既越,害斯百罹。
嗟尔父老,其告其喻。尔之有生,君实覆汝。
尊君亲上,其笃勿忘。小心畏忌,率于宪章。
嗟尔父老,教之孝悌。孰无父母,与其同气。
反于尔心,孰无爱敬。即是而推,乌往不顺。
嗟尔父老,勿替谆谆。其未率从,警厉其身。
告以祸患,其使知惧。无俾蹉跌,以陷罪罟。
惟国之法,烨烨其垂。使尔知避,岂欲尔施。
尔或自陷,予疚予恫。曷使予怀,寘于尔衷。
于赫圣主,敷德流泽。布宣弗勤,时予之责。
咨尔父老,助予念兹。岂予之助,报国是宜。
粤以今日,劝相于郊。乃作此诗,以懋尔劳。
咨尔父老,尚演厥义。其讽其歌,于乡于里。
俾一其心,服我训言。击鼓坎坎,自古有年。
桂山诸洞歌,宋代,赵夔,
宜人之地少陵诗,阅玩前贤词意奇。
烂然五咏非虚语,们压坤方占一维。
青青四顾列群山,生自天工巧若{左金右孱}。
玲珑拔地耸层秀,峥嵘嵯峨星斗间。
其中有洞十二所,七星山下栖霞府。
日月华君显迹灵,遇者当时郑冠卿。
归到人间已三载,仙洞光阴时未改。
至今旧记传无穷,玄岩蟠蛰闻白龙。
一泓沈碧寒潭莹,水月圆明下翠峰。
枕城楼观环俯视,绿锁乔林春日媚。
秦碑柳记已难观,漓水南流泛渺漫。
庆林巽穴玄风出,华景高明隐丹室。
西方虚秀贯山腰,南华朝阳风景饶。
夕阳北牖通仙径,白雀嘉莲池渌净。
许多佳致卒难题,留与词人赓雅咏。
立秋日诸公过敝庐赋诗,宋代,洪朋,
埃郁一炎方,何处不庳湿。北窗但扫地,所向若维絷。
及兹澍雨过,信是高秋立。便有好事侣,俱来负郭集。
中庭树阴满,燀气清且急。胡床各萧散,颇觉凉气入。
道丧千载馀,世路日险涩。朋知得若人,风流有所及。
西山一牛鸣,时哉先圣集。兴来浩荡游,胡为若羁絷。
吴推官同昌甫诸人饮涧上,宋代,韩淲,
世味嚼蜡尔,临风强吟哦。故人今谁来,门前车马多。
招邀忽聚集,款曲成婆娑。齿发我已老,岁月如掷梭。
有酒不为饮,奈此好事何。分题咏清趣,但恐俗所呵。
吴侯金闺彦,公馀乃相过。欢笑酬座人,时春复清和。
濯我涧上泉,因之而啸歌。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