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永叔从驾谒景灵宫

作者:韩维(宋代)

驰道尘清生紫烟,帝临原庙拜衣冠。

日华先向金舆动,霜气犹通玉仗寒。

后骑绵裘明粲粲,侍臣瑶佩响珊珊。

一闻佳句歌熙盛,不减都人来路观。

75

诗文译文

驰道尘清生紫烟,

帝临原庙拜衣冠。

日华先向金舆动,

霜气犹通玉仗寒。

后骑绵裘明粲粲,

侍臣瑶佩响珊珊。

一闻佳句歌熙盛,

不减都人来路观。

诗文简析

《和永叔从驾谒景灵宫》是宋代韩维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皇帝从驾到景灵宫,庄严肃穆的场景以及与随从们的互动,表达了对皇帝崇敬的情感。

诗文赏析

驰道尘清生紫烟,

帝临原庙拜衣冠。

日华先向金舆动,

霜气犹通玉仗寒。

后骑绵裘明粲粲,

侍臣瑶佩响珊珊。

一闻佳句歌熙盛,

不减都人来路观。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景灵宫的盛景。\"驰道尘清生紫烟\"表现了皇帝乘坐的车辆在疾驰中激起的尘土,净化了周围空气,仿佛生出了紫色烟雾。\"帝临原庙拜衣冠\"描述了皇帝庄严地到达原庙,行礼拜贺,身着华丽的衣冠。\"日华先向金舆动\"描绘了太阳的光辉先行照耀着皇帝的金辇。\"霜气犹通玉仗寒\"则表现了清晨的寒气仍然透过玉仗的缝隙。

接下来,诗词描绘了皇帝的随从们,\"后骑绵裘明粲粲\"形容后面的骑兵们衣着华丽,明亮夺目。\"侍臣瑶佩响珊珊\"描绘了侍臣们身佩的玉佩发出清脆的声音。最后两句\"一闻佳句歌熙盛,不减都人来路观\"则表达了听到这首佳句的人们的赞美和赞叹之情,他们纷纷前来观赏这一壮观的场景,对皇帝的威严和文采赞不绝口。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灵宫的描绘,展现了皇帝威严的仪式和随从们的华丽装饰,表达了对皇帝的尊敬和景灵宫的壮丽景象的赞美。同时,通过描绘听到这首诗词的人们的反应,也凸显了皇帝的统治地位和文化影响力。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和华丽的描绘,展现了宋代皇帝巡幸及其随从的盛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其他诗经

旧馆忆王抱节

作者:李龏(宋代)

旧馆忆王抱节,宋代,李龏,

夜雨沧波上,寒塘草市中。钟闻两寺应,室掩一床空。

买醉留僧烛,敲吟折水荭。沙边鸣宿雁,亦似哭诗翁。

51

即事 其四

作者:弘历(清代)

即事 其四,清代,弘历,

波光不让琉璃净,岚翠常如帷幄浮。数日幽探清兴足,明朝去赏塞垣秋。

31

水调歌头(寿□守)

水调歌头(寿□守),宋代,廖行之,

黄色起犀表,紫绶照金章。两朝耆德,应是南国旧龚黄。曾上方壶蓬岛,万里鲸波不作,炎海赖清凉。缓造鹓鸿地,高卧水云乡。
近新来,春色好,遍潇湘。不知今日何日,佳气拥高堂。竞把芳尊为寿,细祝遐龄难老,福禄未渠央。国栋欠元老,仙桂看诸郎。

7

麒麟颂

作者:薛综(两汉)

麒麟颂,两汉,薛综,

懿哉麒麟,惟兽之伯。政平觌景,否则戢足。德以卫身,不布牙角。

屏营唐日,帝尧保禄。委体大吴,以昭遐福。天祚圣帝,享兹万国。

67

冲虚宫

作者:陆游(宋代)

冲虚宫,宋代,陆游,

林馆松门白昼扃,参鸾人去已千龄。基存旧宅楼台古,地有遗丹草木灵。

满洞晓云春酿雨,一池秋水夜涵星。麻姑仙驭今何在,槛外孤峰晚更青。

21

题文发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轴庐山霁

题文发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轴庐山霁,宋代,杨万里,

彭滭收积雨,庐山放嫩晴。

多情是瀑布,只作雨中声。

63

寄题程元成纷事山居三咏·秀野堂

寄题程元成纷事山居三咏·秀野堂,宋代,杨万里,

梅竹来禽带月栽,牡丹菡萏照江开。

新安见底正如此,旧雨故人从不来。

秀色野香供雪饮,名章俊语用云裁。

无论独乐兼同乐,琖面春风翠作堆。

68

参黄龙机悟后呈偈

作者:吕岩(唐代)

参黄龙机悟后呈偈,唐代,吕岩,

弃却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恋□中金。
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

16

凤池小饮

作者:邓肃(宋代)

凤池小饮,宋代,邓肃,

北山知有出郊心,为霁春寒十日阴。

水石本为迁客共,一枝端欲寄深林。

96

沛中怀古

作者:鲍溶(唐代)

沛中怀古,唐代,鲍溶,

烟芜歌风台,此是赤帝乡。赤帝今已矣,大风邈凄凉。
惟昔仗孤剑,十年朝八荒。人言生处乐,万乘巡东方。
高台何巍巍,行殿起中央。兴言万代事,四坐沾衣裳。
我为异代臣,酌水祀先王。抚事复怀昔,临风独彷徨。

85

秋景 秋高风怒号

秋景 秋高风怒号,宋代,刘辰翁,

万里秋风下,还惊扫地高。不因茅屋怒,全向树梢号。

寥廓归云尽,荒寒晚吹豪。黑摧淝水阵,白卷浙江涛。

过耳鸣鹘羽,连山掣戴鳌。空林无落叶,拾得海凫毛。

8

徐仁甫建阳一别忽已二十五六年见过惘然次韵道院池上所作

作者:韩淲(宋代)

徐仁甫建阳一别忽已二十五六年见过惘然次韵道院池上所作,宋代,韩淲,

逃暑身何寄,池荷竹院间。交朋如玉洁,名字饮冰閒。

吹雨馀毫发,鸣泉落佩环。长年葑村路,往日考亭山。

52

有怀 其四

作者:韩淲(宋代)

有怀 其四,宋代,韩淲,

山庵风雨夜,莫惜细论文。友直惟家学,僧清岂世氛。

随宜粥饭好,奚止搢绅云。磬歇香灯上,词场自策勋。

11

郊祀乐章·太祖皇帝位酌献登歌作大吕宫彰安

郊祀乐章·太祖皇帝位酌献登歌作大吕宫彰安,宋代,崔敦诗,

一德开墓,百年垂统。

中天禘郊,薄海朝贡。

宝龟相承,器鼎加重。

泽深庆绵,帝复命宋。

50

古意四首 其一

古意四首 其一,宋代,方一夔,

龙文双宝剑,谁铸吴山英。秋水光的皪,俯视千金轻。

犹馀报仇血,白帝金天精。百用不缺折,潜锋埋故城。

芒角不可掩,气冲牛斗星。卓哉两达士,一旦出幽冥。

显晦各有数,飞沈两无情。孤雄顾其雌,玉匣时悲鸣。

吴楚隔千里,沧波会神灵。一体互分合,变化不暂停。

悠悠剑津水,早暮风云生。

49

诸葛武侯

诸葛武侯,宋代,方一夔,

我从古人中,不数管晏辈。纷纷后春秋,仅有孔明在。

伊人层壑冰,表里绝疵颣。文章派莘岩,气节凌梁岱。

未把渭上麾,甘抱隆中耒。维时太清暗,芒炎亘彗孛。

老瞒鬼蜮雄,阔步无留碍。区区蜂与蚁,应手铁山碎。

陆城胄天潢,穷乏卓锥块。垂白气不衰,逝肯一寸退。

孔明托末契,一起镇横溃。煌煌复雠义,掀揭人心晦。

风云两飞扬,眼底无强对。取分孙曹间,只手探怀内。

自堪托六尺,不啻才十倍。暮年五丈师,此举不俟再。

中坚拥貔貅,势若决潴汇。半道失良图,天理意茫昧。

彼哉髡钳儿,见雪空狂吠。是非付陈编,清泉奉芳酹。

何时起九京,六合需一溉。朗咏出师篇,千载照肝肺。

16

龙游石壁

龙游石壁,宋代,释本粹,

巉岩古径幽,疏林阁秋雨。

小立藓花寒,江清鱼可数。

73

到胡道士草庵二首

作者:王炎(宋代)

到胡道士草庵二首,宋代,王炎,

清风飕飕竹万个,白日寂寂茅三间。

春深只有鸟呼梦,地僻略无人叩关。

岂但壶中堪避世,也胜图上可游山。

出门回首不能住,输与道人閒复閒。

64

县斋秋怀

县斋秋怀,宋代,程公许,

幼学自鲁邹,心卑管商。

谁令简书缚,课我星火忙。

我自友古人,渠肯兄孔方。

飞檄浩盈几,泛窥陷中肠。

阁束且登楼,云鸿秋着行。

88

孝宗皇帝挽词 其二

作者:李祥(宋代)

孝宗皇帝挽词 其二,宋代,李祥,

授受唐虞盛,羹墙极继承。诚身唯业业,子道每烝烝。

寰海双亲养,通丧上圣能。独高惟孝德,万古仰徽称。

2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