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象之携长诗示予且欲以瘿木樽相付作诗谢之

作者:韩维(宋代)

君家瘿木樽,丑怪不可状。

自非好事者,弃置等盆盎。

作诗一千言,引类何其壮。

且思高世士,遗以资雅尚。

曰予林壑性,受此颇宜当。

我今衰病馀,卷缩就间放。

才非时用宜,兹器正相况。

敢邀高世名,自触讥与谤。

再拜谢佳意,君何授之妄。

4

诗文简析

《崔象之携长诗示予且欲以瘿木樽相付作诗谢之》是宋代韩维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

诗文赏析

君家瘿木樽,丑怪不可状。

在你家中有一只丑陋的木樽,

形状奇怪难以形容。

自非好事者,弃置等盆盎。

这木樽显然不是用来盛装美酒的,

而是被抛弃在一旁,与其他盆盎一同摆放。

作诗一千言,引类何其壮。

然而,我用一千言来写诗,

引用了各种典故,多么壮丽啊。

且思高世士,遗以资雅尚。

同时,我思考着高尚的世士们,

他们将自己的才华传承下来,以促进文雅之风。

曰予林壑性,受此颇宜当。

我自称是热爱山林的人,

接受这种使命是非常适合的。

我如今衰病残余,卷缩就间放。

而我如今身体衰弱,疾病缠身,

只能蜷缩在狭小的空间中。

才非时用宜,兹器正相况。

我的才华并不适合当下的需求,

这木樽也正好与我相似。

敢邀高世名,自触讥与谤。

我敢邀请高尚的名士们赞赏我的才华,

却遭受了他们的讥笑和诋毁。

再拜谢佳意,君何授之妄。

再次向你表示感谢,但我不明白你为何赐予我这个丑陋的木樽。

这首诗以崔象携带一只丑陋的木樽作为引子,表达了作者的自嘲和自省之情。作者通过描写自己才华横溢却不被世人所接纳的境遇,表达了对高尚文化的渴望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将丑陋的木樽与自己的才华相映衬,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苦闷。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时代的不满和对高尚艺术的追求,展示了韩维独特的思想情感。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其他诗经

夫人閤端午帖子 其六

作者:胡宿(宋代)

夫人閤端午帖子 其六,宋代,胡宿,

鱼龙曼衍夸宫戏,湘虙浮沈衒水嬉。齐上圣皇千万寿,飘然仙乐在瑶池。

38

将至浯溪简同行

将至浯溪简同行,宋代,项安世,

地想浯溪近,舟逢怪石多。平生真到此,重九合如何。

我解伊吾读,君能欸乃歌。风从两崖下,江水忽生波。

81

登南纪楼

作者:胡寅(宋代)

登南纪楼,宋代,胡寅,

西望巫峡峰,东望洞庭湖。

南望大江横,北望楚王墟。

平时十万户,鸳瓦百贾区。

夜半车击毂,差鳞衔舳舻。

麦麻漫沃衍,家家足粳鱼。

深山鸡犬接,谁复识於菟。

挻祸者何人,火猎而兵屠。

庚戌日南至,渠魁宴宜都。

一脍八百姬,坐无羊与猪。

葛伯杀饷童,汤征自毫徂。

恢恢天纲漏,莽莽一纪余。

遗民百存一,茨棘伏且逋。

有田不敢耕,十倍出赋租。

籍户析丁口,奏言民数敷。

一县三十家,一城三百庐。

指为太平象,苍穹焉可诬。

翩翩两孤鹤,归自青海隅。

长松虽好在,池圃伤榛芜。

邦君能好客,授馆高明居。

春风摇宇宙,惨澹心盘纡。

玉花暗寒食,桑谷冻不苏。

流民渡沔来,曳牛负其孥。

似闻俶扰中,复有红巾徒。

轇轕随邓间,厥意知何如。

古来上流地,最重荆州符。

形势在东南,横跨此其枢。

皇文不用武,重闭闻勇夫。

要当强楚蜀,莫使窥全吴。

滔滔江与汉,晨夜朝宗趋。

天聪方四达,庙算有良图。

45

谒金门(方斋小集,有琴者,昌甫作词,和韵)

作者:韩淲(宋代)

谒金门(方斋小集,有琴者,昌甫作词,和韵),宋代,韩淲,

闲度日。愁里费人辞辟。榆火新烟还熟食。小墙花槛直。
锦字玉徽清集。何用主人留客。相赏暂时谁画得。庞公非浪出。

50

【双调】山丹花

【双调】山丹花,元代,未知作者,

昨朝满树花正开,胡蝶来,胡蝶来。今朝花落委苍苔,不见胡蝶来,胡蝶来。

90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 其二十 谢仆射

作者:弘历(清代)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 其二十 谢仆射,清代,弘历,

环洲穷窈窕,绝壑探清整。驾言命巾车,退食出兰省。

素心契九秋,目与天水永。黄华发幽崖,绿柯荫高岭。

俯仰得所欣,西峰衔落景。偃憩御閒轩,凉蟾悬夜静。

曾是耽寥寂,所好性各秉。折麻寄知音,聊以当歌郢。

21

从军诗五首 其二

作者:王粲(两汉)

从军诗五首 其二,两汉,王粲,

凉风厉秋节,司典告详刑。我君顺时发,桓桓东南征。

泛舟盖长川,陈卒被隰坰。征夫怀亲戚,谁能无恋情。

拊衿倚舟樯,眷眷思邺城。哀彼东山人,喟然感鹳鸣。

日月不安处,人谁获恒宁。昔人从公旦,一徂辄三龄。

今我神武师,暂往必速平。弃余亲睦恩,输力竭忠贞。

惧无一夫用,报我素餐诚。夙夜自恲性,思逝若抽萦。

将秉先登羽,岂敢听金声。

12

臂痛谒告作三绝句示四君子

作者:苏轼(宋代)

臂痛谒告作三绝句示四君子,宋代,苏轼,

公退清闲如致仕,酒余欢适似还乡。

不妨更有安心病,卧看萦帘一炷香。

心有何求遣病安,年来古井不生澜。

只愁戏瓦闲童子,却作泠泠一水看。

小阁低窗卧晏温,了然非默亦非言。

维摩示病吾真病,谁识东坡不二门。

76

苏才翁挽辞二首 其二

苏才翁挽辞二首 其二,宋代,王安石,

翰墨随谈啸,风流在弟兄。浮名同逆旅,壮志负平生。

使节何年去,丧车故老迎。悠悠京口外,落日照铭旌。

24

句 其六

句 其六,宋代,欧阳修,

秋花不落春花落,为报诗人子细看。

54

过平望三首

过平望三首,宋代,杨万里,

行得三吴遍,清奇最是苏。

树围平野合,水隔别村孤。

震泽非尘世,松陵是画图。

更添一诗老,载雪过重湖。

56

送章孝标校书归杭州因寄白舍人

送章孝标校书归杭州因寄白舍人,唐代,杨巨源,

曾过灵隐江边寺,独宿东楼看海门。潮色银河铺碧落,
日光金柱出红盆。不妨公事资高卧,无限诗情要细论。
若访郡人徐孺子,应须骑马到沙村。

5

龙门八韵

作者:薛能(唐代)

龙门八韵,唐代,薛能,

河浸华夷阔,山横宇宙雄。高波万丈泻,夏禹几年功。
川迸晴明雨,林生旦暮风。人看翻进退,鸟性断西东。
气逐云归海,声驱石落空。近身毛乍竖,当面语难通。
沸沫归何处,盘涡傍此中。从来化鬐者,攀去路应同。

12

感怀诗

感怀诗,唐代,刘义度,

昨日方髽髻,如今满颔髯。紫阁无心恋,青山有意潜。

1

晚雨后虹蜺并见

作者:赵蕃(宋代)

晚雨后虹蜺并见,宋代,赵蕃,

薄雷收淡雨,雌蜺映雄虹。

云拥奇峰出,霞飞散绮红。

渠无画手妙,我久作诗工。

泛泛身随梗,萧萧鬓似蓬。

54

夏夜

夏夜,宋代,赵汝燧,

今夕暑差甚,芒鞋阶下行。除灯檐月上,却扇竹风生。

病骨坐怕久,静吟诗易成。夜凉思睡去,楼鼓已三更。

99

题梅道人平林野水图

作者:郑洪(宋代)

题梅道人平林野水图,宋代,郑洪,

浣花溪头车骑发,镜湖影里画图开。有客相寻草堂去,何人却棹酒船回。

是处山林有真隐,如此风尘无好怀。青袍不似黄冠乐,二老风流安在哉。

57

句 其二

句 其二,宋代,蒋之奇,

古寺当江湄,归舟昔尝往。

8

耿黄门读易帖赞

作者:岳珂(宋代)

耿黄门读易帖赞,宋代,岳珂,

坚冰履霜,诲盗慢藏。

戒隳乎复隍,亡系乎苞桑。

一乎柔以御刚確其信于殊方。以是谋国,

迄于靖康。则读易之无一得,

盖公之所愧,殆非空言以成报章。

尚其监兹,前事不忘。

20

登六和塔

登六和塔,宋代,俞德邻,

僧舍倚松北,浮图界竹西。江通严濑远,云压越山低。

槐里三原隔,襄城七圣迷。临风悲往事,月落冻乌啼。

5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