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武夷宫

作者:彦修(宋代)

偶过群仙入武夷,苍崖瑶草白云飞。

不知何处猿啼月,岩上松花落满衣。

99

诗文译文

偶尔游览群仙住所武夷山,

苍崖间飘荡瑶草与白云。

不知何处传来猿啼,月光下,

岩上松花飘落,覆满衣衫。

诗文简析

宿武夷宫

《宿武夷宫》是宋代文学家彦修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彦修在武夷山宿武夷宫的景象。

诗文赏析

偶尔游览群仙住所武夷山,

苍崖间飘荡瑶草与白云。

不知何处传来猿啼,月光下,

岩上松花飘落,覆满衣衫。

这首诗词的意境是描绘彦修在武夷山宿武夷宫时的景象。武夷山是中国有名的名山之一,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神仙般的仙境而闻名。在诗中,彦修通过描述苍崖瑶草和白云飞舞的景象,展示了武夷山的美丽和神奇。

诗词中提到了猿啼和松花飘落两个景象,为整首诗词增添了一丝寂寥的意境。猿啼是指山林中猿猴的叫声,与夜晚的静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月下岩上的松花落满衣衫,则给人一种幽静和凄美的感觉。

这首诗词的在于其对武夷山的描绘和意境的构建。通过细腻的描写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武夷山的山林之间,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景和山野之间的宁静。诗中的意境也带有一丝忧思之感,增添了对人世间短暂美好的思考。

彦修

彦修,曾官御史(影印《诗渊》册三页一六三四)。今录诗四首。

其他诗经

郑友其大舅招饮偕寒亭观旧植梅 其四

郑友其大舅招饮偕寒亭观旧植梅 其四,清代,陈宝琛,

坐看斜阳月未来,对花摩石少徘徊。平生泥爪无寻处,犹剩鳌峰数本梅。

96

【双调】清江引 秋深最好是

【双调】清江引 秋深最好是,元代,杨朝英,

秋深最好是枫树叶,染透猩猩血。风酿楚天秋,霜浸吴江月,明日落红多去

也。

87

送钱君瑜归嘉禾

送钱君瑜归嘉禾,宋代,陆文圭,

海东有孤鹤,玉羽青冥间。

术风扬黄尘,吹落蓉城山。

蓉城何寥廊,山木多高寒。

石泉翳荒藓,饮啄常苦艰。

矫首复南飞,凉秋生羽翰。

顾堕鸿鹄游,不共难骛餐。

嗟尔不群志,全身良犹难。

远避鹰与颤,近防弋与弹。

仙机从不误,云路终漫漫。

87

省事

作者:陆游(宋代)

省事,宋代,陆游,

老去终年卧草庐,事皆省尽略无余。

麈留鼠迹犹嗔拂,风作瓢声固不除。

兴发旧醅何害醉,诗成拙笔亦堪书。

投床睡美悠然觉,作计今知本不疏。

49

余为成都帅司参议成将军汉卿为成都路兵钤相

作者:陆游(宋代)

余为成都帅司参议成将军汉卿为成都路兵钤相,宋代,陆游,

将军胸中备文武,铁马黄旗玉关路。

羌胡可灭心自知,富贵有命才可与。

夺官置之三硖中,空山猿鸟同朝暮。

道逢奇士握手谈,明日家人不知处。

平生心事一丹灶,万里生涯两芒屦。

东嘉古寺卧高秋,时有巢仙来叩户。

山中岂识故将军,但怪英姿凛不群;电眼蝟须长八尺,论丹说剑气凌云。

29

移丹阳郡先游茅山作

移丹阳郡先游茅山作,宋代,范仲淹,

丹阳太守意何如,先谒茅卿始下车。

展节事君三黜后,收心奉道五旬初。

偶寻灵草逢芝圃,欲叩真关借玉书。

不更從人问通塞,天教吏隐接山居。

57

和春卿学士柳枝词五阕 其四

作者:韩琦(宋代)

和春卿学士柳枝词五阕 其四,宋代,韩琦,

淡烟轻日簇谁家,微出青旗一带斜。对景似嫌春意老,更摇疏影扫残花。

61

通判钱昌武代归以诗见别次韵为答

作者:韩琦(宋代)

通判钱昌武代归以诗见别次韵为答,宋代,韩琦,

衰病何堪治邺台,贰车犹喜得高才。方资庖刃投虚利,忽怆瓜时及代回。

别袂醉分云共惨,去涂尘寂雪初培。剑光久已冲牛斗,力振沈埋尚愧雷。

69

简同年刁时中俊卿诗并序

作者:王迈(宋代)

简同年刁时中俊卿诗并序,宋代,王迈,

读君“老农诗”,一读三太息。

君方未第时,忧民真恳恻;直笔诛县官,言言虹贯日。

县官怒其讪,移文加诮斥;君笑答之书,抗词如矢直。

旁观争吐舌,此士勇无匹。

今君已得官,一饭必念国。

民为国本根,岂不思培植?其如边事殷,赋役烦且亟。

虎营间二千,鸠工日数百。

硬土烧炽窑,高岗舆巨石。

山骨惨无青,犊皮腥带赤。

羸者赪其肩,饥者菜其色。

憔悴动天愁,搬移惊地脉。

吏饕鹰隼如,攫拿何顾惜。

交炭不论斤,每十必加一;量竹不计围,每丈每赢尺。

军则新有营,谁念民无室?吏则日饱鲜,谁悯民艰食?州家费不赀,帑藏空储积。

间有小人儒,旁献生财策;大帅今龚、黄,岂愿闻此画?夏潦苦不多,秋旱势如炙。

愿君在莒心,端不渝畴昔;蔡人即吾人,一视孰肥瘠?筑事宜少宽,纾徐俟农隙;至如浮屠宫,底用吾儒力?彼役犹有名,何名尸此役?君言虽怂惥,帅意竟缩瑟。

同年义弟兄,王事同休戚;相辨色如争,相与情似昵。

余言似太戆,有君前日癖;责人斯无难,亦合受人责。

我既规君过,君盍砭我失,面谀皆相倾,俗子吾所疾。

93

送僧务静还吴

作者:苏颂(宋代)

送僧务静还吴,宋代,苏颂,

琴诗清绝事,静也两兼能。

技有知音许,名因国士称。

故山何日别,归舫待春乘。

却遂林泉适,弦歌结旧朋。

100

与部使同游司空山

与部使同游司空山,宋代,吴居厚,

王官身已达,所悦多纷华。

区区朝与市,轻暖事穷奢,

我公味沖澹,止乐山水嘉。

肩舆靡厌寻,谢兴无津涯。

杖藜适意游,野径穿迂斜。

回忆挂冠时,息此避喧哗。

骨相有神仙,得道成全家。

遗迹富览观,高步淩烟霞。

静中白日长,玉宇清风赊。

睹兹神圣迹,喟然兴叹嗟。

17

夜雨感怀二首 其一

夜雨感怀二首 其一,宋代,郭祥正,

夜雨霪难霁,沟塍复乱蛙。轻寒侵病骨,馀响答空阶。

杜子嗟沾湿,庄生失渚涯。通宵不成寐,归思泻长淮。

73

作者:徐霖(宋代)

梅,宋代,徐霖,

萋萋细碧江南地,上有梅花朔易天。

铁石空余心已尽,霜明日润若为妍。

90

醉花阴 愁

醉花阴 愁,清代,范安澜,

天把閒愁都付我。惯与愁同夥。枉使酒浇愁,酒醒愁来,依旧含愁坐。

也苦愁多缠不过。欲把愁抛躲。不合更思量,眼角眉尖,又被愁关锁。

9

减字木兰花(自述)

减字木兰花(自述),宋代,刘辰翁,

不能管得。欲雨能教天地黑。待得开晴。不用吾言也自行。
一杯亦醉。万事无能吾欲睡。旧亦能诗。说旧时诗问是谁。

41

谢香山禅师惠水岩新茗二首

谢香山禅师惠水岩新茗二首,宋代,刘应时,

雨暗水岩春意浓,尚思采采隔珍丛。

睡魔正压眉楞重,珍重南屏信息通。

68

赠岩电道人

作者:王炎(宋代)

赠岩电道人,宋代,王炎,

胸次有藻鉴,声行朝野间。

我来勾践国,君住少微山。

青眼肯相顾,白头今得閒。

穷通无可问,归去掩云关。

41

魏丞相挽诗三首

作者:王炎(宋代)

魏丞相挽诗三首,宋代,王炎,

士论崇高节,宸心眷朴忠。

调元才玉铉,均佚即琳宫。

补痛嘉谋密,平衡道揆公。

惜哉当国浅,不及究成功。

94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八十九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八十九,宋代,释普度,

昨夜毗岚撼山岳,七十二峰俱倒卓。太湖万顷涓滴无,黄叶乱飘星斗落。

80

挽程伯禹 其一

作者:王洋(宋代)

挽程伯禹 其一,宋代,王洋,

盛德师千古,高名满四方。位登三品贵,身任百夫防。

公在衣冠重,公归远近伤。哀荣终始事,褒典在徽章。

5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