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谟(宋代)

佳岭花光纷似雪,荔江波色绿于苔。

85

诗文译文

佳岭花光纷似雪,

荔江波色绿于苔。

诗词描绘了两个景象,第一句描述了美丽的山岭上花朵盛开的景象,花的光芒如雪花般纷飞。第二句描绘了荔江水波的颜色,与生长在石头上的苔藓一样绿。

诗文赏析

佳岭花光纷似雪,

荔江波色绿于苔。

诗词描绘了两个景象,第一句描述了美丽的山岭上花朵盛开的景象,花的光芒如雪花般纷飞。第二句描绘了荔江水波的颜色,与生长在石头上的苔藓一样绿。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的感受和对自然的赞美。作者通过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山岭上盛开的花朵和江水的颜色形容得非常细腻。诗中的比喻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美丽景色所带来的愉悦和惊叹。

该诗词的在于其简洁而精确的描写。作者以简练的文字将山岭上花朵的景象和江水的颜色展现出来,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诗词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此外,诗词中的对比也是其魅力所在。作者通过将花光与雪相比、将江水的颜色与苔藓相比,展示了不同自然元素之间的对比和碰撞,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和层次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比手法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赞美。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以及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的追求。

张谟

张谟,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三)。

其他诗经

春望诗

春望诗,南北朝,宗懔,

日暮春台望,徙倚爱馀光。都尉新移枣,司空始种杨。

一枝犹桂馥,十步有兰香。望望无萱草,忘忧竟不忘。

48

瑞鹧鸪(落梅)

作者:尤袤(宋代)

瑞鹧鸪(落梅),宋代,尤袤,

梁溪西畔小桥东。落叶纷纷水映空。五夜客愁花片里,一年春事角声中。歌残玉树人何在,舞破山香曲未终。却忆孤山醉归路,马蹄香雪衬东风。

17

水龙吟(次利漕范右司韵)

作者:京镗(宋代)

水龙吟(次利漕范右司韵),宋代,京镗,

四年留蜀无补,好是求归得去。风帆百尺,烟波万里,宁辞掀舞。楚尾吴头,我家何在,西山南浦。想珠帘画栋,倚阑凝望,依然卷云飞雨。
最好九霞光处。见当时、结知明主。冰霜节操,斗星词采,羽仪朝路。邂逅开怀,等闲分手,满斟绿醑。道日边好语,相将飞下,有人知否。

43

茉莉 其二

茉莉 其二,清代,屈大均,

欲花先摘叶,叶少始花多。向夕沾人气,香如膏沐何。

10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 其二十 谢仆射

作者:弘历(清代)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 其二十 谢仆射,清代,弘历,

环洲穷窈窕,绝壑探清整。驾言命巾车,退食出兰省。

素心契九秋,目与天水永。黄华发幽崖,绿柯荫高岭。

俯仰得所欣,西峰衔落景。偃憩御閒轩,凉蟾悬夜静。

曾是耽寥寂,所好性各秉。折麻寄知音,聊以当歌郢。

21

出塞四首借用秦少游韵 其二

作者:陆游(宋代)

出塞四首借用秦少游韵 其二,宋代,陆游,

煌煌艺祖业,土宇尽九州。当时王会图,岂数汝黄头。

今兹缚纛下,状若觳觫牛。万里献太社,裨将皆通侯。

33

戏题所见

戏题所见,宋代,杨万里,

田家不遣儿牧猪,老乌替作牧猪奴。

不羞卑冗颊得志,草根更与猪为戏。

一乌驱猪作觳觫,一乌骑猪作骐骥。

骑之不稳驱不前,坐看顽钝手无鞭。人与马牛虽各样,一生同住乌衣巷。

吧声哑哑喙欲乾,猪竟不晓乌之言。

骑者不从驱者斗,争牛讼马傍无救。

猪亦自食仍自行,一任两乌双斗争。

不缘一童逐乌起,两乌顷刻斗至死。

54

依韵答贾黯监丞贺雪

依韵答贾黯监丞贺雪,宋代,范仲淹,

今之刺史古诸侯,孰敢不分天子忧。

自秋徂冬渴雨雪,旬奏空文惭转邮。

得非郡国政未洽,刺史闭合当自忧。

上赖天子仁且圣,神龙奔走不俟求。

同云千里结雪意,一夕密下诚如羞。

晓来赏心江海上,东望不见三神丘。

浑祛疠气发和气,明年黍稷须盈畴。

烟郊空阔猎者健,酒市暖热沽人稠。

光精璨璨夺剑戟,清寒拂拂生衣裘。

铃斋贺客有喜色,饮酣歌作击前筹。

常愿帝力及南亩,尽使风俗如东邹。

谁言吾子青春者,意在生民先发讴。

62

赋得古莲塘

作者:陈陶(唐代)

赋得古莲塘,唐代,陈陶,

阖闾宫娃能采莲,明珠作佩龙为船。
三千巧笑不复见,江头废苑花年年。

40

送孙从事

作者:胡宿(宋代)

送孙从事,宋代,胡宿,

三十一仙科,同时升大罗。轩翔几人去,沦谪独君何。

淮桂牵吟数,湘兰寄恨多。且欣弹頍弁,荣路未蹉跎。

57

与成父自信同舟到饶分路而别以诗送之三首

作者:赵蕃(宋代)

与成父自信同舟到饶分路而别以诗送之三首,宋代,赵蕃,

向来三复渭阳诗,羡汝此行亲见之。

若问乃兄何样似,家徒四壁更书痴。

8

醴泉歌

醴泉歌,宋代,张元孝,

君不见齐城城西范公泉,曾照当年范公影。

范公一去不复返,异时此地成佳景。

先贤口泽气尚存,甘棠璐遗爱谁能并。

貌公遗像龛公泉,千年恒对佗山岭。

惟有此山见此公,后乐不废林泉景。

古来豪杰宦辙经,山川草木皆引领。

不独照耀翰墨光,抑且品题丹青炳。

顾予昔忝宗伯省,谐世无术伤骨鲠。

一年谪官此羁栖,数向寒泉挽修绠。

冰壶日日潄,涓滴解使心常醒。

平生颇味海内水,此与金山可并骋。

膏泽定有鬼神护,清流自与乾坤永。

忽复飘然当去兹,泉声引韵若为哽。

坎洼讵测源流深,鸟鹊空噪梧桐冷。

君不见古人饮水必廉泉,临流洗耳须清颍。

嗟哉此水可洗心,往来祠下宜深省。

74

松门

作者:苏籀(宋代)

松门,宋代,苏籀,

山川忽摇落,风雪交岁暮。

堂堂十八公,正尔守门户。

20

孟轲

作者:徐钧(宋代)

孟轲,宋代,徐钧,

战国谁能识道真,故将性善觉生民。

七篇切切言仁义,功利场中有此人。

16

秋日同知州潘赞善朝阳岩闲望归郡中书事

秋日同知州潘赞善朝阳岩闲望归郡中书事,宋代,郭昭符,

白帝呼龙驾云旌,西上金天调玉烛。

九嶷耸黛凝不干,二水飞蓝健相续。

紫黄诏换鱼须竹,皂盖朱衫来作牧。

波神一夜收风湍,列缺先秋静林麓。

曾岩照水明朝旭,□□衝崖拥奇木。

山阁吟烟薄暮钟,酒旗拂雨临溪屋。

放歌身外光景促,短续人间片时绿。

金刀莫□□□□,□□长啸□□禄。

梨梅浆酸□才熟,□□新味□□□。

□笋樵素丝□明,□□□□□青玉。

□情去日无羁束,逸思凉飘绕烟谷。

言涉渌水纱裳轻,朱鞅追风桃花速。

回看山下多麋鹿,浩叹□□□鸿鹄。

□来刁斗转分明,永夜公堂守幽独。

□□□□□□□,□金液下缺

72

中原民谣 雨木冰

中原民谣 雨木冰,宋代,周麟之,

雨木冰,贯珠络玉千葩明。横鞭一拂条叶动,宝钗堕地声铿鍧。

昨日登车天地墨,怪雨盲风起东北。俄然散雹乱飞霙,流淖满途深没膝。

前车折轴不得行,后车脱辐泥翻轭。晓来廓氛天宇清,万象夺目何晶莹。

凛如介士执矛戟,四野列阵霜雪凝。汴河堤上民惊诧,问是何祥木冰稼。

平生有眼未曾看,旧说惟闻达官怕。车中嗫嚅齐鲁生,尝学五传窥遗经。

因言前哲论灾异,占曰庶人皆执兵。只应北地干戈起,草木如人刃相倚。

莫忧胡儿饮泗水,尽道明年佛狸死。

62

初到书局以万七千钱得一老马盲右目戏作古句自嘲一首

作者:程俱(宋代)

初到书局以万七千钱得一老马盲右目戏作古句自嘲一首,宋代,程俱,

蹄间三寻汗流赭,九逵雷雹争飞洒。我穷那得骋追风,正拟虺尵行果下。

平生畏途饱经历,夜半临深无驭者。故应造物巧相戏,却比盲人骑瞎马。

李南知音当促步,广汉腾嘲不相假。执鞭良称塞翁儿,并辔聊从杜陵夏。

庞然病颡岂其类,老矣问途那可舍。径烦一夫事刷秣,似桂新刍不盈把。

向来伯厚亦安在,结驷鸡栖同土苴。他年东去把撩风,纵尔逍遥汴东野。

27

次韵黄晋卿清明游北山二首 其二

次韵黄晋卿清明游北山二首 其二,元代,吴师道,

一壑风烟自可留,十年湖海漫狂游。短衣射虎真堪乐,莫恨将军老不侯。

71

与诸友东郭草亭看牡丹二首 其一

作者:吴宽(明代)

与诸友东郭草亭看牡丹二首 其一,明代,吴宽,

曾是平章宅里花,赏时还在故侯家。帝乡况有此亭古,人世但知今日嘉。

吟兴待生沧海月,醉颜惊见赤城霞。风流前辈凋零尽,欲觅遗踪事已赊。

21

用韵答金华陈太守

作者:张弼(明代)

用韵答金华陈太守,明代,张弼,

绿柳黄花尽属陶,江山好处只登高。百年事业皆尘土,万里乾坤一羽毛。

行处放心无草瘴,眺馀洗耳有松涛。飞鸿信到故人远,独倚长风□泬寥。

8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