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背斜阳似断虹,高楼远望路无穷。回头七十年间事,尽入孤鸿出没中。
李祁(约公元1114年前后在世)字萧远(一作肃远),生卒年不祥,约宋徽宗 政和中前后在世。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少有诗名。宣和间,责监汉阳酒税。与王俊义首建正论。官至尚书郎。《乐府雅词》卷下载其词十四首。李祁的词作语言清俊婉朴,意境超逸。《南歌子》写一片寂寥秋色里词人在岳阳楼上听哀筝,眼前只见江月凄凉,败叶萧萧,更有秋风袅袅,雾雨迷蒙,真是一派悲气弥漫,袭人心扉。
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 其一 西方百神降神用《熙安》。,宋代,郊庙朝会歌辞,
玄冬肇祀,始于伊耆。岁事聿成,庸答蕃釐。眷言西顾,匪神司之。
归功尔神,翩其下来。
卜算子(湖州砖墙吴氏女失身于土山张氏作妾),宋代,曾觌,
数尽万般花,不比梅花韵。雪压风欺恁地寒,剗地清香喷。
半醉折归来,插向乌云鬓。不是愁人闷带花,花带愁人闷。
六州歌头(赠王禹锡),宋代,刘过,
自注铜瓶,作梅花供,尊前数枝。说边头旧话,人生消得,几番行役,问我何之。小队红旗,黄金大印,直待封侯知几时。杯行处,且淋漓一醉,明日东西。
如椽健笔鸾飞。还为写春风陌上词。便平生豪气,销靡酒里,依然此乐,儿辈争知。霜重貂裘,夜寒如水,饮到月斜犹未归。仙山路,有笙簧度曲,声到琴丝。
水调歌头,宋代,林淳,
螺水亘千古,鳌顶冠三山。年丰帅阃尘静,栏槛纵遐观。四望潮登浦溆,万顷绿浮原野,堤岸溢波澜。畎浍皆沾足,日永桔槔闲。
肆华筵,鱼鸟乐,众宾让。良辰好景,年年莫放此盟寒。且念新湖遗爱,莫作故园遐想,到处是乡关。勋业知非晚,聊把镜频看。
答贾谧诗,魏晋,陆机,
伊昔有皇,肇济黎蒸。先天创物,景命是膺。降及群后,迭毁迭兴。
邈矣终古,崇替有徵。
在汉之季,皇纲幅裂。大辰匿晖,金虎曜质。雄臣驰鹜,义夫赴节。
释位挥戈,言谋王室。
王室之乱,靡邦不泯。如彼坠景,曾不可振。乃眷三哲,俾乂斯民。
启土虽难,改物承天。
爰兹有魏,即宫天邑。吴实龙飞,刘亦岳立。干戈载扬,俎豆载戢。
民劳师兴,国玩凯入。
天厌霸德,黄祚告衅。狱讼违魏,讴歌适晋。陈留归蕃,我皇登禅。
庸岷稽颡,三江改献。
赫矣隆晋,奄宅率土。对扬天人,有秩斯祜。惟公太宰,光翼二祖。
诞育洪胄,纂戎于鲁。
东朝既建,淑问峨峨。我求明德,济同以和。鲁公戾止,衮服委蛇。
思媚皇储,高步承华。
昔我逮兹,时惟下僚。及子栖迟,同林异条。年殊志比,服舛义稠。
游跨三春,情固二秋。
祗承皇命,出纳无违。往践蕃朝,来步紫微。升降秘阁,我服载晖。
孰云匪惧,仰肃明威。
分索则易,携手实难。念昔良游,兹焉永叹。公之云感,贻此音翰。
蔚彼高藻,如玉如兰。
惟汉有木,曾不逾境。惟南有金,万邦作咏。民之胥好,捐狂厉圣。
仪刑在昔,予闻子命。
送欧阳季默赴阙,宋代,苏轼,
先生岂止一怀祖,郎君不减王文度。
膝上几日今白须,令我眼中见此父。
汝南相従三晦朔,君去苦早我来暮。
霜风凄紧正脱木,颍水清浅可立鹭。
莫辞白酒泻香泉,己觉扁舟掠新渡。
坐看士衡执别手,更遣梦得出奇句。
郎君可是筦库人,乃使骥aa35随蹇步。
置之行矣无足道,贤愚岂在遇不遇。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 其六 石荅竹,唐代,卢仝,
石报孤竹君,此客甚高调。共我相共痴,不怕主人天下笑。
我非蛱蝶儿,我非桃李枝。不要儿女扑,不要春风吹。
苔藓印我面,雨露皴我皮。此故不嫌我,突兀蒙相知。
此客即西归,我心徒依依。我欲随客去,累重不解飞。
知弟虚心亦待客,此客何以共报之。
寄赠张南卿兼答文篇之贶时南卿在鄱阳,宋代,严羽,
君不见邯郸轻薄少年儿,斗鸡走狗长相随。忽然失意向杯酒,拔剑相看死何有。
君不见关西大姓多侠徒,结客如云倾五都。一朝金尽人事改,昨日交朋竟谁在。
我笑悠悠世上人,须臾反复非情亲。拂衣便欲沧海去,但许明月随吾身。
张侯为人心事好,使我一见喜欲倒。交友如君未易逢,相逢恨不相知早。
相知虽早亦何为,气豁神倾在一时。君知海内刘玄德,我识弘农皇甫规。
昨来赠我琼瑶作,把酒高吟意寥廓。色动曹刘侧耳听,魂归万古开冥漠。
故人一别两何如,无限风期记素书。千里神交如咫尺,相思谁道隔江湖。
王宣徽见示延驻慧海长老诗因次其韵,宋代,苏颂,
南禅北祖亦何常,足历微尘自不伤。
病脑穷虽居一室,妙缘心已应他方。
禽鱼固欲求栖息,凫鹤宁须较短长。
京府宰官频问讯,且将竿木戏逢场。
摸鱼儿 荷花归耕堂用时父韵,宋代,赵以夫,
古城阴、一川新浸,天然尘外幽绝。谁家幻出千机锦,疑是蕊仙云织。
环燕席。便纵有万花,此际无颜色。清风两腋。炯玉树森前,碧筒满注,共作醉乡客。
长堤路,还忆西湖景物。游船曾点空碧。当时总负凌云气,俯仰顿成今昔。
愁易极。更对景销凝,怅望天西北。归来日夕。但展转无眠,风棂水馆,冷浸五更月。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