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院

倚山宝阁照崔嵬,山鸟山云自去来。

竹籁晓和幽梵合,藤花春入古松开。

丹空遗灶形难蜕,草暗孤城首重回。

处士凄凉犹是晋,庐山莲社许参陪。

14

诗文译文

倚靠在山腰上的宝阁,照耀着高峻的山峰。山上的鸟儿和云彩自由地来去。竹林的声音与清幽的佛音相和谐,藤花春天穿过古松的枝叶。红色的烟雾遗留在灶台上,形状难以褪去,草木茂密掩盖了孤寂城头,重返了昔日的辉煌。这个处士的凄凉境遇仍然像晋代一样,庐山的莲社邀请你前去参观。

诗文简析

《瑞安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追溯。宝阁倚山而建,给人一种高傲、独立的感觉,与山鸟、山云的往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竹林的声音与佛音相融,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超脱尘世的意境。藤花穿过古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暗示着历史的回归和繁荣的往昔。

诗词中的丹空遗灶、草暗孤城等描写,通过暗示历史的消逝和时间的流转,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岁月和辉煌文化的思考和怀念。诗中所提到的处士和晋代,以及庐山的莲社,都是历史和文学的意象,进一步扩展了诗词的意境和内涵。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融入了历史和文化的元素,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历史和人文的独特感悟。

诗文赏析

《瑞安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追溯。宝阁倚山而建,给人一种高傲、独立的感觉,与山鸟、山云的往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竹林的声音与佛音相融,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超脱尘世的意境。藤花穿过古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暗示着历史的回归和繁荣的往昔。

诗词中的丹空遗灶、草暗孤城等描写,通过暗示历史的消逝和时间的流转,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岁月和辉煌文化的思考和怀念。诗中所提到的处士和晋代,以及庐山的莲社,都是历史和文学的意象,进一步扩展了诗词的意境和内涵。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融入了历史和文化的元素,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历史和人文的独特感悟。

《瑞安院》以林景熙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间宝阁的景象,将山鸟、山云、竹声、梵音、藤花和古松等元素融入其中,展现了自然的美妙和历史的变迁。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山间宁静、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瑰宝。

在阅读《瑞安院》时,读者可以想象自己置身于山间的宝阁之中,感受大自然的恢弘和宁静。同时,通过对历史和文化意象的追溯,可以反思人类的文明之路和历史的起伏。诗中的丹空遗灶、草暗孤城等描写,使人产生对逝去岁月和曾经辉煌的思考,引发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总的来说,《瑞安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融入了历史和文学的元素,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这首诗词以其深邃的和丰富的意象,给人们带来了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和感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

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其他诗经

诏追赴都回寄零陵亲故

诏追赴都回寄零陵亲故,唐代,柳宗元,

每忆纤鳞游尺泽,翻愁弱羽上丹霄。
岸傍古堠应无数,次第行看别路遥。

33

登焦山塔二首 其二

作者:陈柏(元代)

登焦山塔二首 其二,元代,陈柏,

归鞭袅袅拂斜曛,踏碎长街九里云。渐愧蜗牛庐下客,终朝城市醉醺醺。

50

好事近(硕人生日)

好事近(硕人生日),宋代,程大昌,

绿鬓又红颜,谁道年周甲子。两婿□□蓝绶,那一儿何虑。
只今卜筑水晶宫,归安好名义。金紫珈笄偕老,备长生福贵。

42

桃源忆故人(春愁)

作者:郑域(宋代)

桃源忆故人(春愁),宋代,郑域,

东风料峭寒吹面。低下绣帘休卷。憔悴怕他春见。一任莺花怨。
新愁不受诗排遣。尘满玉毫金砚。若问此愁深浅。天阔浮云远。

75

水调歌头(即席和李潼川_韵)

水调歌头(即席和李潼川_韵),宋代,魏了翁,

清燕卧霜角,月魄几回哉。一声云雁清叫,推枕赋归来。流水落花去路,画象棠阴陈迹,霄观傍楼台。别忆入梅艳,愁色上田莱。
记来时,惊列缺,走吴回。人间都失匕箸,老婢亦惊猜。匹马晓风鞭袖,孤堞暮烟烽柝,挥却挂蛇杯。不负此邦去,笑只也应开。

85

朝中措(赵知合生日)

作者:曾觌(宋代)

朝中措(赵知合生日),宋代,曾觌,

画堂帘卷兽香浓。花上雪玲珑。平地十洲三岛,蟠桃已试春红。
清朝旧德,仙姿难老,主眷方隆。烂醉笙歌丛里,年年先占春风。

18

书警

作者:陆游(宋代)

书警,宋代,陆游,

情欲虽害人,要是自惑溺。

吾观日用事,饮食真勍敌。

乃知匕箸间,其祸甚衽席。

堂堂六尺躯,勿为口腹役。

34

焉耆行

作者:陆游(宋代)

焉耆行,宋代,陆游,

焉耆山头暮烟紫,牛羊声断行人止;平沙风急卷寒蓬,天似穹庐月如水。

大胡太息小胡悲,投鞍欲眠且复起。

汉家诏用李轻车,万丈战云来压垒。

1

奉和圣制途经华岳应制

作者:苏颋(唐代)

奉和圣制途经华岳应制,唐代,苏颋,

朝望莲华岳,神心就日来。晴观五千仞,仙掌拓山开。

受命金符叶,过祥玉瑞陪。雾披乘鹿见,云起驭龙回。

偃树枝封雪,残碑石冒苔。圣皇惟道契,文字勒岩隈。

49

上巳(一作上巳日寄韩公)

上巳(一作上巳日寄韩公),唐代,唐彦谦,

上巳接寒食,莺花寥落晨。微微泼火雨,草草踏青人。
凉似三秋景,清无九陌尘。与余同病者,对此合伤神。

80

咏竹 风

咏竹 风,宋代,张玉娘,

满庭修竹动秋风,掠地无痕一径通。影弄绿窗金琐碎,声归宝瑟玉玲珑。

流云不碍湘妃佩,隔水还疑蔡女桐。曲罢岂知鸾鹤在,翠霞飞去玉台空。

9

自江下徒步至庙山

作者:赵蕃(宋代)

自江下徒步至庙山,宋代,赵蕃,

雪岭模糊积未消,云林烂漫合仍飘。一儿跨牸饮田水,几担束梅同负樵。

泥滓无嗟庙山路,魂栖正避浙江潮。污人更尔缁尘远,满眼何无诗思饶。

77

送沈善昌朝

作者:赵蕃(宋代)

送沈善昌朝,宋代,赵蕃,

论契繇先世,言交自乃翁。

俱成落湖外,每恨隔湘中。

得见无几见,愿同终罕同。

如闻工赋好,无或嗜诗穷。

98

沁园春(自鄞归赋)

沁园春(自鄞归赋),宋代,赵以夫,

客问吾年,吾将老矣,今五十三。似北海先生,过之又过,善财童子,参到无参。官路太行,世情沧海,何止嵇康七不堪。归来也,是休官令尹,有发瞿昙。
千岩。秀色如蓝。新著个楼儿恰对南。看浮云自在,百般态度,长江无际,一碧虚涵。荔子江珧,莼羹鲈鲙,一曲春风酒半酣。凭阑处,正空流皓月,光满寒潭。

86

邵公济求泰定山房十诗 其五 采薇洞

作者:苏籀(宋代)

邵公济求泰定山房十诗 其五 采薇洞,宋代,苏籀,

以心为形役,徇人失天真。蕨薇与杞荑,求仁始得仁。

94

八月初七日终夜大雷震雨如倾注风败吾藩篱拔

作者:韩淲(宋代)

八月初七日终夜大雷震雨如倾注风败吾藩篱拔,宋代,韩淲,

晴明天气佳,草木浮光煇。

珍禽各翔语,群花竞芳菲。

人情春和时,怡游类忘归。

常阳一以亢,旱甚翻嘘欷。

赤地至千里,焉有不年饥。

家家望云霓,想像阴雨霏。

狂飚震雷吼,连夕恐非机。

溪涨桥已解,拍岸欲平矶。

所幸蛙黾尔,跳噪皆轻肥。

居民其奈何,泥淖生理微。

意欲问彼苍,何日生清晖。

由来此阴阳,岁事中和希。

今年积秋热,焦熬在郊圻。

既雨复苦风,拔树败墙围。

后土无乾处,眇予将畴依。

78

杨补之梅花小轴

作者:韩淲(宋代)

杨补之梅花小轴,宋代,韩淲,

腊前到处见梅蕊,影落寒窗只自知。珍重西江三昧手,玉溪西隐看横披。

3

梅花

梅花,宋代,曾季狸,

桃李艳阳态,笑我不入时。松竹贫贱交,却是同襟期。

81

烟溪独钓图

烟溪独钓图,元代,元好问,

鞍马风沙万里身,眼明惊见楚江春。绿蓑衣底元真子,不解吟诗亦可人。

54

水龙吟

水龙吟,元代,元好问,

素丸何处飞来,照人只是承平旧。兵尘万里,家书三月,无言搔首。

几许光阴,几回欢聚,长教分手。料婆娑桂树,多应笑我,憔悴似,金城柳。

不爱竹西歌吹,爱空山、玉壶清昼。寻常梦里,膏车盘谷,拿舟枋口。

不负人生,古来惟有,中秋重九。愿年年此夕,团栾儿女,醉山中酒。

8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