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籍田诗

作者:夏竦(宋代)

广阼承严享,东廛错上仪。

纁裳拂黛耜,彩缫映红縻。

内宰登嘉种,馀夫列缥陂,

游场玉趾远,尽陇绀辕迟。

藨蔉训农穑,馨香供帝粢。

匪今方介祉,敢续载芟诗。

27

诗文译文

广阼承严享,东廛错上仪。

纁裳拂黛耜,彩缫映红縻。

内宰登嘉种,馀夫列缥陂,

游场玉趾远,尽陇绀辕迟。

藨蔉训农穑,馨香供帝粢。

匪今方介祉,敢续载芟诗。

诗文简析

这首诗以一种宏伟壮丽的场景描绘了农田中的景象。广阼(皇宫)上承受严肃的享受,东廛(东方市场)错综复杂地展示了农耕的庄严仪式。农民们穿着红色的衣裳拂去黛色的耜(农具),五彩的纱带映衬着红色的花环。内廷的首领登上高处,观看良好的种植业务,而其他农民则在水田中忙碌。游人行走在远处的田野,直到天色渐晚才回家。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民们勤奋地劳作着,为帝王奉献着鲜香的粮食。作者自谦地表示,自己不能像古代著名的农耕诗人那样,继续写下这样美好的诗篇。

诗文赏析

《躬耕籍田诗》通过描绘农田中的景象,展现了农耕生活的美好和劳动的价值。诗中所用的词语富有生动的描绘力,将读者带入了农田的实际情景。广阼、东廛、纁裳、黛耜、彩缫、红縻等词语的运用,使诗词充满了华丽和绚烂之感。同时,诗人对农田景象的细致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农耕生活的辛勤和美好。

诗词中表达了对农耕劳动的赞美和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敬意。作者通过将农耕生活与皇宫、仪式等贵族象征相结合,表达了农田劳动的尊贵和价值。诗人将农民的辛勤努力与帝王的享受相对照,突出了农民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整首诗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展现了农田劳动所带来的丰收和美好生活。

这首诗词以其精湛的描写技巧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的敬意和对生活的热爱。它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好的农田世界,让人感受到农耕生活的美妙和辛勤,同时也让人对农民的辛勤劳动和丰收的贡献心生敬意。这首诗词通过对农耕生活的赞美,彰显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对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体现了宋代文化中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和尊崇。

总而言之,夏竦的《躬耕籍田诗》通过华丽的描写和细腻的意境,赞美了农田劳动的美好和农民的辛勤劳作。这首诗词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丰收的农田世界,感受到了农耕生活的喜悦和农民的价值。它展现了宋代对农业的重视和尊崇,以及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

夏竦

夏竦,字子乔,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其他诗经

点绛唇

点绛唇,清代,顾信芳,

雨过晴窗,参差花影和帘捲。袖罗寒浅。独立闲庭晚。

新雁横空,天写秋云怨。斜阳岸。乱愁千点。落叶西风满。

89

重登鼓山绝顶

作者:屠侨(明代)

重登鼓山绝顶,明代,屠侨,

春山有约客重来,云尽高峰面面开。灵洞近窥三岛路,碧霄平筑列仙台。

风烟傲睨人千古,天地苍茫海一杯。乐事可堪追往事,斯文残刻扫莓苔。

25

观出猎

作者:史谨(明代)

观出猎,明代,史谨,

滇阳地阔平如掌,银汉无云气清朗。五陵公子猎秋风,快马踏沙蹄不响。

三千健儿意气同,手撚羽箭腰悬弓。杀声日暮动南极,远近一过山林空。

良犬争驰疾于电,狡兔呜呼命如线。苍鹰脱鞲云际来,击落鴐鹅翅为剑。

旌旗翩翩晚明灭,黄尘涨天笳鼓咽。青兕玄熊马上驮,争还喜似成功捷。

山河混一升平久,此乐何须印如斗。视我区区草莽臣,壮心不在诸公后。

93

笑歌

笑歌,宋代,刘应炎,

笑矣乎,冰山之高兮不可恃,

炙手之热兮有时已。幕燕釜鱼门如市,

归去来兮寻栗里。笑矣乎,

孤松可抚菊可餐,浮云富贵过眼矣。

81

珍珠帘 内午冬雪

作者:梁寅(元代)

珍珠帘 内午冬雪,元代,梁寅,

西窗梦断檐光晓。雪交坠、□□山僮惊报。岩岫化银宫,似白云仙岛。万树梨花都开遍,怪一夜、春风来早。凝眺。想千家晏起,村巷幽悄。谁解唤扫庭除,命雕鞍迎客,玉壶注酒。金帐拥红妆,惜盛欢难久。何似袁安门昼掩,抱清冷、年年如旧。须候。候暖日烘梅,竹松回秀。

89

花心动(七夕)

花心动(七夕),宋代,李弥逊,

水馆风亭,晚香浓、一番荷芰经雨。簟枕乍闲,襟裾初试,散尽满轩袢暑。断云却送轻雷去,疏林外、玉钩微吐。夜未阑,秋生败叶,暗摧庭树。
天上佳期久阻。星河畔,仙车缥缈云路。旧恨未平,幽欢难驻,洒落半天风露。绮罗人散金猊冷,醉魂到、华胥深处。洞户悄,南楼画角自语。

44

同元白惟敬过约卿所出鲥鱼侑酌感赋

同元白惟敬过约卿所出鲥鱼侑酌感赋,明代,欧大任,

赐鲜今见出青冥,旅食京华鬓已星。珠履尚弹孤客铗,金盘宁羡五侯鲭。

天遥渔艇三江水,秋入鲈乡万里亭。何处沧洲无钓侣,清时犹自恋宸扃。

34

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继入

作者:苏轼(宋代)

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继入,宋代,苏轼,

瞳瞳日脚晓犹清,细细槐花暖自零。

坐阅诸公半廊庙,时看黄色起天庭。

(仆射吕公、门下韩公、左丞刘公,皆自讲席大用。

)上尊初破早朝寒,茗碗仍沾讲舌干。

陛楯诸郎空雨立,故应惭悔不儒冠。

两鹤催颓病不言,年来相继亦乘轩。

误闻九奏聊飞舞,可得徘徊为啄吞。

微生偶脱风波地,晚岁犹存铁石心。

定是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

(乐天自江州司马除忠州刺史,旋以主客郎中知制诰,遂拜中书舍人。

轼虽不敢自比,然谪居黄州,起知文登,召为仪曹,遂忝侍従,出处老少大略相似,庶几复享此翁晚节闲适之乐焉。

32

野堂

作者:陆游(宋代)

野堂,宋代,陆游,

野堂萧飒雪侵冠,历尽人间行路难。

病马不收烟草暝,孤桐半落井床寒。

长瓶浊酒犹堪醉,败箧残编更细看。

此兴不随年共老,未容城角动忧端。

3

圣俞在南省监印进士试卷有兀然独坐之叹因思

圣俞在南省监印进士试卷有兀然独坐之叹因思,宋代,欧阳修,

南宫官舍苦萧条,常忆群居接◇寮。

古屋醉吟灯艳艳,画廊愁听雨萧萧。

残春共约无虚掷,一岁那知忽复锁。

顾我心情又非昨,祗思相伴老渔樵。

82

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其四十

作者:赵蕃(宋代)

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其四十,宋代,赵蕃,

终朝未厌哭滩声,归近何妨细作程。送尽鹅湖青一带,灵山已复远相迎。

80

受诏论次令文逾月纲條未举

作者:宋庠(宋代)

受诏论次令文逾月纲條未举,宋代,宋庠,

汉家甲令议蠲烦,曹札沈迷拥昼轩。

城旦千条纷未举,始知黄老得名言。

22

习彦威

作者:宋庠(宋代)

习彦威,宋代,宋庠,

四海习彦威,英英出江汉。

高韵凌风翔,雕文夺星烂。

感激阳秋辞,奸雄非所惮。

蜀弱自为正,曹强乃名乱。

阴忤柄臣意,飘然去恩馆。

驱车自北门,四頋兴长饮。

终焉谢病免,犹得为人半。

缅矣身后名,临风寄悽惋。

36

句 其五

作者:崔鶠(宋代)

句 其五,宋代,崔鶠,

一从台倾苑树死,空馀飘瓦裁纹鸳。

11

闻富郑公少时随侍至此读书景德寺后人为作祠堂因跋余旧诗后以自嘲 其二

作者:韩驹(宋代)

闻富郑公少时随侍至此读书景德寺后人为作祠堂因跋余旧诗后以自嘲 其二,宋代,韩驹,

海气昏昏又啸风,一杯扶病要时供。三年闭户儿童怪,千古闲情我辈钟。

若得黄甘应手种,更求青李莫函封。疏顽自笑将安适,寄谢江山好见容。

72

历溪书事五首 其三 佩韦

历溪书事五首 其三 佩韦,元代,揭祐民,

吾韦佩已久,韦弊将若何。纵有未革性,谢韦功已多。

77

人日昌国西斋小集

人日昌国西斋小集,明代,文徵明,

景色融融日有晶,太平人日喜晴明。

正须行乐酬新岁,难得文谈对友生。

宛转上眉春酒健,逡巡恋褐晓寒轻。

草堂诗句千年在,怪得清吟苦不成。

25

送谢苗黄三孝廉以校士毕共赴春试三首 其一

送谢苗黄三孝廉以校士毕共赴春试三首 其一,明代,卢龙云,

作客乾坤里,驱车各异乡。看山忘近远,得马出骊黄。

赋就偏怀阙,名高拟擅场。当春桃李色,能傍早梅芳。

18

春日登毗卢阁

春日登毗卢阁,明代,卢龙云,

燕山胜事在青阳,与客乘閒叩上方。风转法云空外度,天开化日望中长。

红尘端不侵莲界,紫气偏能入羽觞。宦海只今多自苦,欲移般若作慈航。

59

述祖德八首有引 其三

述祖德八首有引 其三,明代,卢龙云,

胡闰乱华,抗迹遗世。秉尚伊何,累仁积义。启佑斯勤,引而勿替。

浚发其祥,承休滋大。

5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