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哉登国世,灵武定戎兵。
拓土能图大,求才实励精。
公侯新爵重,台省旧风清。
自匪谟长世,鸿图岂易成。
伟哉登国世,
灵武定戎兵。
拓土能图大,
求才实励精。
公侯新爵重,
台省旧风清。
自匪谟长世,
鸿图岂易成。
这首诗词通过对魏文帝曹丕的赞美,展现了他在国家建设和治理方面的杰出才能和卓越成就。首先,诗中提到了他登上王位的重要时刻,称颂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君主。接着,诗人赞扬了曹丕的军事才能,他稳定了国家的国防,使军队安定有序。曹丕开拓疆土,扩大了国土版图,这表明他有着广阔的视野和雄心壮志。他不仅有远大的目标,而且能够付诸实践,这体现了他的才干和决心。诗中还提到了曹丕重视人才,积极推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使得国家的治理更加精细和高效。公侯们纷纷受到重用,表明曹丕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崇尚。台省的官员廉洁奉公,清廉正直,这反映出曹丕在政治上弘扬廉洁风气,整治官员的作为。最后,诗人表示曹丕不仅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君主,而且他的伟业不是短暂的,需要长期谋划和艰苦努力,这使得他的成就更加难能可贵。
这首诗词通过对魏文帝曹丕的赞美,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杰出君主的卓越才能和伟大成就。诗词中运用了极富感情的词句,使得赞美更加生动有力。同时,诗人通过对曹丕的治理方面的赞美,也传递了一种崇高的价值观念,即君主应该具备智勇双全、重视人才、推行廉洁政府等美德。整首诗词情感丰富,意蕴深远,展现了夏竦对于曹丕的崇敬和对于伟大君主的理想化描绘。
夏竦,字子乔,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病请至三不得许在任调治既小愈作,明代,倪元璐,
乍似蛾穿出茧关,惭人丝锦索痴顽。不开后閤主投辖,几失藏舟天赐环。
多事角蹄占白黑,罪言肘手诉朱殷。拚将髀肉填鞍债,耐看朝回马上山。
伤楠儿四首 其三 楠儿以廿六年八月二十八日晨七时殁于无锡,近现代,冯振,
汝死前二日,汝母病忽剧。循床汝涕流,恐惧生死隔。
谁知久病母,尚负哭子责。汝哭母则闻,母哭汝岂识。
苍鹰攫黄鸟,迅捷不可测。汝死实似之,变化真顷刻。
我心几欲裂,我气几欲塞。恐增汝母伤,酸泪屡强抑。
使汝不早慧,操行或失德。父子恩难深,痛不若是极。
苍天既难问,拊膺长太息。
还京乐,宋代,陈允平,
彩鸾去,适怨清和,锦瑟谁共理。奈春光渐老,万金难买,偷钱空费。岸草烟无际。落花满地芳尘委。翠袖里,红粉溅溅,东风吹泪。
任鸳帏底。宝香寒、金兽慵熏绣被、依依离别意味。琼钗暗画心期。倩啼鹃、为催行李。黯销魂,但梦逐巫山,情牵渭水。待得归来后,灯前深诉憔悴。
从人乞酒,宋代,汪藻,
张侯表表霜松立,嗜酒清狂馀故习。长年种秫学渊明,门外溪流和月汲。
手调溪上百花乳,十日炼成冰雪汁。糟床夜听秋雨注,诗肠晓放春风入。
饱闻誇说未曾见,但笑书生便饮湿。尔来消渴卧江海,更似枯鱼过河泣。
倾家饷客古人事,坐看兵厨千斛给。那知日饮无骨相,咫尺公荣殊不及。
西风昨夜到林杪,左手蟹螯行可执。新醅早晚定堪斟,冻蚁浮缸应戢戢。
心知问字寂寥久,会遣鸣鞭驰送急。呼儿洗盏酹先酒,为君快作长鲸吸。
皇帝初郊大礼庆成诗,宋代,苏颂,
六帝贻谋圣继明,两宫崇祀上躬行。
熙坛初展严禋报,观盥三终孝享成。
仰法祖宗尊本始,致隆高厚罄纯精。
告虔并荐圆方玉,在涤交充茧栗牲。
吉土兆南殊汉畤,景圭迎至协周正。
羽旄备物甘泉仗,觚陛层垓委粟营。
斋寝累朝思志意,真廷穀旦奉粢盛。
八神警跸殴氛沴,九貊梯航入贡菁。
过庙徂郊纡步武,撤茵停盖肃公卿。
服裘尚质遵前制,配册修辞正重名。
篆鼎割烹工奏夏,午阶登降斗旋衡。
先时非雾滋鳞隰,竟夕祥光烛缦城。
钟虡四厢庭乐毕,樵蒸千石燎烟轻。
龙回雕辇升峣阙,鹤负恩书下采楹。
海外鸡星占泽霈,楼前鼍鼓震霆惊。
风云气应灵台候,雷雨仁深犴圄清。
有昊感通钦辅德,聿修寅畏念持盈。
旁求遗逸搜岩穴,宽舍租逋恵隶氓。
天锡泰元神策瑞,民歌华黍岁丰声。
老臣扈从知何补,敢次舆言颂太平。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