霏霏寒日陨清霜,勃勃阴风出土囊。
尺木未阶龙久蛰,衔芦不稳雁斜行。
仕涂田舍成三已,世态江湖合两忘。
无术忧民缘底瘦,一杯豆粥爇心香。
稀疏的寒日洒下清霜,蓬勃的阴风吹开尘土。
霏霏寒日陨清霜,勃勃阴风出土囊。
:稀疏的寒日洒下清霜,蓬勃的阴风吹开尘土。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运用微妙的意象描绘了冬天的景色。作者通过寒日洒下清霜和阴风吹开尘土的描写,展现了严寒的冬季景象。这种描绘不仅仅是对自然的刻画,还蕴含着对时间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思考。
:诗人通过\"霏霏寒日陨清霜\"描绘了冬季的景象,寒冷的天气使得清晨的阳光显得稀薄而寒冷,清霜从天空中洒落下来。\"勃勃阴风出土囊\"则形容了寒风的威力和猛烈,它吹开了土地上的尘土。这种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无法预测的变化。
整首诗词通过抒发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深思。在严寒的冬天,人们在自然界的变化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诗人通过这种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对世事无常的忧虑和对生命的感慨。最后两句\"无术忧民缘底瘦,一杯豆粥爇心香\"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担忧。豆粥作为简朴的食物,象征着作者在艰难困苦中仍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并将心中的愿望和热情化作一杯香浓的粥。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抒发对时间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思考,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社会的变迁。同时,通过简朴的饮食形象,表达了作者的乐观与希望。整首诗词含蓄而深刻,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读何氏集三十韵,明代,胡应麟,
寥落黄初后,词坛更几人。齐梁纷藻绘,元宋转荆榛。
盛世占龙马,明时起凤麟。黄河悬日月,嵩岳降星辰。
屈宋休前代,卢王祇后尘。才高梁苑客,赋拟洛川神。
意气横今古,驰驱迈等伦。垂髫游上国,耸翮戾高旻。
天诏颁黄屋,星槎下紫宸。通滇穷越巂,谕蜀近峨岷。
吊古多停骑,违时蚤乞身。携尊漳水夜,飞盖邺园春。
岁序堪藜杖,莺花暂钓缗。九重思丽藻,双阙召词臣。
邂逅边徐合,赓酬李薛频。鸡林传制作,凤沼降丝纶。
帝命轩輶出,人看斧钺巡。横经非寂莫,执宪岂沈沦。
绛帐弦歌日,青衿问字晨。岳莲垂二华,宫柳暗三秦。
仙掌金茎旧,咸关紫气真。夔龙方步武,鵩鸟遽酸辛。
消渴相如伍,修文子夏邻。调高原寡和,道丧孰知津。
彩笔精灵远,瑶编绝艺陈。千秋垂灿烂,一代仰嶙峋。
鸾掖名长在,龙门迹未湮。凄凉玄阁草,重睹玉堂宾。
貌识鄱阳烈,诗传水部亲。转教山斗望,怅绝颍溪滨。
送沈纯甫司马还就李十八韵,明代,胡应麟,
祖帐燕城外,仙查潞水滨。挂冠辞日月,投袂出风尘。
节槩虞翻亮,心期贺监真。五湖深买宅,三辅剧埋轮。
磊落千言疏,嵯峨万折身。罗浮云唤客,大庾雪迎人。
绝徼孤行戍,长途数问津。鸿冥初返越,鷟举更游秦。
剑气双钩跃,炉香八座亲。才高元诲忌,道直叹无邻。
勇退占贤达,遐思悟屈伸。金台驰骏骨,玉陛盼龙鳞。
黄菊浮村艳,丹枫抱驿新。暮岚藏岭树,秋色露江莼。
北斗名逾重,东山望未湮。列营屯虎豹,飞阁耀麒麟。
赤舄应无棣,玄纁自有莘。沉沉合宫夜,前席候经纶。
沁园春,宋代,戴复古,
请赋林堂,林堂未成,吾何赋哉。想胸中丘壑,山中风月,亭台几所,花木千栽。应接光阴,品题胜概,须待堂成我再来。听分付,是经行去处,莫放苍苔。
吾曹不堕尘埃。要胸次长随笑口开。任江湖浪迹,鸥盟雁序,功名到手,凤阁鸾台。它日相寻,有窬此约,酌水浮君三百杯。闻斯语,有冠山突兀,袍岭崔嵬。
投翰长赵侍郎,唐代,黄滔,
禹门西面逐飘蓬,忽喜仙都得入踪。贾氏许频趋季虎,
荀家因敢谒头龙。手扶日月重轮起,数是乾坤正气钟。
五色笔驱神出没,八花砖接帝从容。诗酬御制风骚古,
论似人情鼎鼐浓。岂有地能先凤掖,别无山更胜鳌峰。
攀鸿日浅魂飞越,为鲤年深势噞喁。泽国雨荒三径草,
秦关雪折一枝筇。吹成暖景犹葭律,引上纤萝在岳松。
愿向明朝荐幽滞,免教号泣触登庸。
次韵何叔信雪夜,宋代,赵蕃,
夏日苦炎热,秋风洒静便。
一年还欲尽,万事不如前。
触目长昏雾,忧心抵瘴烟。
诗人呈养鬼,烈士怅飞鸢。
本意多閒暇,何为亦纠缠。
阴风听门壮,积雪见山巅。
蜡屐遥思著,荷衣猛欲牵。
当君开卷读,是我枕书眠。
酬唱何寥落,乖违易岁年。
亦为当有赋,枉赠忽同然。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