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德推当代,新悲入故乡。
直当冠獬豸,清可濯沧浪。
美研精煤色,文瓯昼茗香。
生平无复见,流涕送幽堂。
旧德推当代,新悲入故乡。
直当冠獬豸,清可濯沧浪。
美研精煤色,文瓯昼茗香。
生平无复见,流涕送幽堂。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已故的唐彦猷的哀悼和怀念之情。
首句“旧德推当代,新悲入故乡”,表达了唐彦猷过去的德行和品德仍然受到当代人的推崇和景仰,而新的悲伤则带入了故乡的思绪。这句话暗示了唐彦猷过去的功德和影响会在当代继续流传,但也带来了对他离世的痛苦感。
第二句“直当冠獬豸,清可濯沧浪”,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唐彦猷的品德高尚和清正直率比作古代帝王所戴的獬豸冠,表达了对他高尚品质的赞美。同时,这句也意味着他的清正品德可以净化污浊的世俗之事,如同洗涤苍浪一般。
第三句“美研精煤色,文瓯昼茗香”,描述了唐彦猷的美德和学问。研究精深的学问就像研磨的煤砖一样黑,而文瓯则是指文人所用的茶具,暗示他的学问和品德如同瓯茗一般芬芳香醇,令人赞叹。
最后一句“生平无复见,流涕送幽堂”,表达了作者对唐彦猷生前再也无法相见的遗憾和伤感。这句描写了作者在悼词之际悲痛不已,泪水不禁流淌,将唐彦猷送入幽冥之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唐彦猷的崇敬和深深的思念之情,颂扬了他的品德和学识,并表达了作者对唐彦猷离世的痛惜之情。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大隐园为陈司理题,明代,胡应麟,
衡阳七十峰,洞庭八百里。翛然五亩宅,结搆傍江汜。
仄径穿藤萝,层轩萟桃李。白云何英英,丹霞亦靡靡。
空翠流重檐,林岚润湘几。主人金闺彦,夙昔厌纨绮。
名家孟公后,侠气元龙侣。高言和阳春,清响激流徵。
纵横彩毫落,烨烨隽声起。朝辞蓟门燕,夕佐越台理。
騄骥游天闲,鸾凤出榛枳。一丘宁独乐,十载旷栖止。
缅怀东方生,大隐帝乡迩。聊用名吾园,归梦时徙倚。
伊余东海民,蚤岁群鹿豕。孤悰托松桂,幽梦结兰芷。
侧闻辋川胜,佳兴浩难已。冉冉携芳尊,悠悠负绿绮。
携我初平石,适君仲长里。青鞋与布袜,行迈自兹始。
杂言赋得风送崔秀才归白田限三五六七言(暄字),唐代,权德舆,
响深涧,思啼猿。闇入蘋洲暖,轻随柳陌暄。
澹荡乍飘云影,芳菲遍满花源。寂寞春江别君处,
和烟带雨送征轩。
归美堂,宋代,李新,
妙龄通籍金闺里,三媺垂辉分鼎趾。
君恩至重论报难,炯炯臣心罄归美。
太山深根蟠厚地,嵩华连鳌隆国址。
黄河一曲一千里,初自昆仑荐繁祉。
龙马负出卜世图,王敷万叶春有余。
走问南箕天永久,莫计后天难老寿。
中和赓入颂声中,明堂布政知无穷。
当时五章寄天保,而今三祝增华封。
玲珑四犯(京口寄所思),宋代,史达祖,
阔甚吴天,顿放得、江南离绪多少。一雨为秋,凉气小窗先到。轻梦听彻风蒲,又散入、楚空清晓。问世间、愁在何处,不离澹烟衰草。
簟纹独浸芙蓉影,想凄凄、欠郎偎抱。即今卧得云衣冷,山月仍相照。方悔翠袖,易分难聚,有玉香花笑。待雁来、先寄新词归去,且教知道。
赠汪叔潜,宋代,陆游,
火云嵯峨如叠嶂,百病攻衰非一状。
低檐小屋桑竹村,忽辱君来问亡恙。
蹶然揽衣起闯门,裹饭仍烦远相饷。
岁饥野外无供给,羞涩余粮不盈盎。
我守此穷三十年,尚恐死前无力量。
君诚不以老弃予,苦语见规宜勿让。
送焦千之秀才,宋代,欧阳修,
焦生独立士,势利不可恐。
谁言一身穷,自待九鼎重。
有能揭之行,可谓仁者勇。
吕侯相家子,德义胜华宠。
焦生得其随,道合若胶巩。
始生及吾门,徐子喜惊踊。
曰此难致宝,一失何由踵。
自吾得二生,粲粲获双珙。
奈何夺其一,使我意纷◇。
吾尝爱生材,抽擢方郁蓊。
犹须老霜雪,然後见森耸。
况从主人贤,高行可倾竦。
读书趋简要,害说去杂冗。
新文时我寄,庶可蠲烦壅。
汉宫春·疏影横斜,宋代,刘辰翁,
疏影横斜,似故人安道,只在前溪。年年望雪待月,漫倚吟矶。千红万紫,到春来、也是寻思。君不见,永阳江上,残梅冷雨丝丝。有几情人似我,漫骑牛卧笛,乱插繁枝。市门索笑憔悴,便作新知。城楼画角,又无花、只落空悲。但传说,寿阳一片,何曾迎面看飞。
临清过闸口号,清代,道济,
地倾水泻须凭闸,千里雷车信怒嗥。卷浪抛开珠散彩,崩空舞碎雪分涛。
七十二门向北牢,东归此去渐凭高。锦云旋绕织秋袍,仙障中分虎势绦。
鸣锣击鼓壮滔滔,行人驻看跃渊艚。飞帆拥簇驾图旄,推窗卷幔得挥毫。
定慧相资歌,宋代,释延寿,
祖教宗中有二门,十度万地称为尊。
初名止观助新学,后成定慧菩提根。
唯一法,似双分,
法性寂然体真止,寂而常照妙观存。
定为父,慧为母,
能孕吉圣之门户。增长根力养圣胎,
念念出生成佛祖。定为将,
慧为相,能弼心王成无上。
永作群生证道门,即是古菩提样。
定如月,光烁外道邪星灭。
能挑智炬转分明,滋润道芽除爱结。
慧如日,照破无明之暗室。
能令邪见愚夫禅,尽成般若波罗蜜。
少时默,刹地静,
渐渐增修成正定。诸圣较量功不多,
终见灵台之妙性。瞥闻法,
才历耳,能熏识藏觉种起。
一念回光正智开,须臾成佛法如是。
禅定力,不思义,
变凡为圣刹地时。无边生死根由断,
积动寺劳巢穴堕。湛心水,
净意珠,光吞万象烁千途。
抉开己眼无瑕翳,三界元无一法拘。
觉观贼,应时克,
攀援病,倏然净。
荡念垢兮洗惑尘,显法身兮坚慧命。
如断山,若停海,
天翻地覆终无改。莹似琉璃含宝月,
倏然无寄而无待。般若慧,
莫能量,自然随处现心光。
万地门中为导首,一切时中称法王。
竭苦海,碎邪山,
妄云捲尽片时间。贫女室中金顿现,
壮士额上珠潜还。斩痴网,
截欲流,大雄威猛更无俦。
能令铁床铜柱冷,顿使魔怨业果休。
和诤讼,成孝义,
普现群生诸佛智,边邪恶慧尽朝宗,
蝼蚁鲲鹏齐受记。偏修定,
纯阴烂物刳正命。若将正慧照禅那,
自然亏法明如镜。偏修慧,
纯阳枯物成迂滞。须凭妙定助观门,
如月分明除雾翳。劝等学,
莫偏修,从来一体无二头。
似禽两翼飞空界,如车二轮乘白牛。
即向凡途登觉岸,便於业海泛慈舟。
或事定,制之一处无不竟。
或理定,唯当直下观心性。
或事观,明诸法相生筹算。
或理观,顿了无一无那畔。
定即慧,非一非二非心计。
慧即定,不同不别绝观听。
或双运,即寂而照通真训。
或俱泯,非党员定非慧超常准。
一尘入定众尘起,般若门中成法尔。
童子身中三昧时,老人分谈真轨。
能观一境万境同,近尘远刹我不通。
真如路上论生死,无明海里演圆宗。
眼根能作鼻佛事,色尘入定香尘起。
心境常同见自差,谁言不信波元水。
非寂非照绝言思,而寂而照功无比。
权实双行阐正途,体用更资含妙旨。
劝诸子,勿虚弃,
光阴如箭如流水。散乱全因缺定门,
愚盲只为亏真智。真实言,
须入耳,千经万论同标记。
定慧全功不暂忘,一念顿归真觉地。
定须羽,慧须闻,
勿使灵台一点昏。合抱之树生毫末,
积渐之功成宝尊。猕猴学定生天界,
女子才思入道门。自利利他因果备,
若除定慧莫能论。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