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边飞骑如烟灭,拉兽摧斑食其血。
此时疾首念銮舆,玉体能胜饥渴无。
危城屑麴惊云扰,簠簋无光天座杳。
奋戈傥未雪深仇,我食虽甘何忍饱。
草边飞骑如烟灭,
拉兽摧斑食其血。
此时疾首念銮舆,
玉体能胜饥渴无。
危城屑麴惊云扰,
簠簋无光天座杳。
奋戈傥未雪深仇,
我食虽甘何忍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乱年代的景象。飞马在草地上疾驰而过,如同一道烟雾般瞬间消失。战士们用弓箭射杀野兽,享用它们的鲜血。此时,作者心急如焚,思念着远方的皇帝,但他的身体已经适应了饥渴的状态。危城中的粮食短缺,人们只能吃下残羹剩饭,天空中弥漫着烧烤的气味。在这个困境中,作者仍然奋发图强,发誓要为深仇雪恨,虽然他的食物不够,但他却选择忍饥挨饿。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战乱年代的残酷景象,展现了作者在困境中坚忍不拔的品质。诗中的画面刻画了草地上飞驰的骑兵和战士们猎杀野兽的场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烟火和血腥的战争环境。通过对食物匮乏和困境的描述,诗人展现了人们在严酷的环境下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压力。
诗中的\"草边飞骑如烟灭,拉兽摧斑食其血\"表达了战场上快速移动和残酷厮杀的景象,强调了生死悬殊的环境。\"此时疾首念銮舆,玉体能胜饥渴无\"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统治者的忠诚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即使自己饥肠辘辘,也不会贪图享受。
整首诗字数不多,却通过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战乱年代的深刻感悟和对忍饥挨饿的坚持。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在困境中仍然追求正义和报仇的决心,给人以启示和鼓舞。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宋代,王安石,
往时江总宅,近在青溪曲。
井灭非故桐,台倾尚余竹。
池塘三四月,菱蔓芙蕖馥。
蒲柳亦竞时,冥冥一川绿。
方坻最所爱,意谓可穿筑。
欲往无舟梁,长年寄心目。
故人晚得此,心事付草木。
消摇檐宇新,揽结蹊隧熟。
更能适我愿,中水开茆屋。
鬼营诛荒梗,人境扫喧黩。
濠鱼净留连,海鸟暖追逐。
岂无方外客,於此停高躅。
忆初桑落时,要我岂非夙。
蚕眠忽欲老,一个未言速。
当缘东门水,尚涩南浦舳。
吾庐虽隐翳,赏眺还自足。
横陂受後涧,直堑输前渎。
跳鳞出重锦,舞羽堕软玉。
碧筩递舒卷,紫角联出缩。
千枝孙峄阳,万本毋淇澳。
满门陶令株,弥岸韩侯蔌。
尚复有野物,与公新听瞩。
金钿拥芜菁,翠被敷苜蓿。
虾蟆能作技,科斗似可读。
棂轩俯北渚,花气时度谷。
耘耡聊效颦,缔构行可续。
荒乘傥不倦,一昼敢辞卜。
虽无北海酒,乃有平津肉。
翛翛仙李枝,城市久烦促。
寄声与俱来,荫我台上谷。
金缕曲·高台邱门首水仙一丛开甚都。以黄瓷供养,伴我冷吟,近现代,王用宾,
何地无芳草。看当门、青葱白薤,一丛寒藻。惜玉怜香情青尚切,背令莽夫锄掉。
怕不抵、冰霜撩扰。检点黄瓷勤供养,问幽妍、清韵何人晓。
聊伴我,属词稿。
诗家比拟微唐突。数西园、寒光冻雨,感春谁早。漫语山矾难做弟,梅亦一筹输了。
料似此、帔缃裼缟。绰态柔情痴绝甚,与凌波、仙子同娟好。
重作赋,剩花恼。
仆曩于长安陈汉卿家见吴道子画佛碎烂可惜其,宋代,苏轼,
子骏以见遗作诗谢之贵人金多身复闲,争买书画不计钱。
已将铁石充逸少,(殷铁石,梁武帝时人。
今法帖大王书中有铁石字。
)更补朱繇为道玄。
(世所收吴画,多朱繇笔也。
)烟薰屋漏装玉轴,鹿皮苍璧知谁贤。
吴生画佛本神授,梦中化作飞空仙。
觉来落笔不经意,神妙独到秋毫颠。
我昔长安见此画,叹惜至宝空潸然。
素丝断续不忍看,已作蝴蝶飞联翩。
君能收拾为补缀,体质散落嗟神全。
志公仿佛见刀尺,修罗天女犹雄妍。
如观老杜飞鸟句,脱字欲补知无缘。
问君乞得良有意,欲将俗眼为洗湔。
贵人一见定羞怍,锦囊千纸何足捐。
不须更用博麻缕,付与一炬随飞烟。
赠方处士兼以写别,唐代,李群玉,
天与云鹤情,人间恣诗酒。龙宫奉采觅,澒洞一千首。
清如南薰丝,韵若黄钟吼。喜于风骚地,忽见陶谢手。
籍籍九江西,篇篇在人口。芙蓉为芳菲,未落诸花后。
所知心眼大,别自开户牖。才力似风鹏,谁能算升斗。
无营傲云竹,琴帙静为友。鸾凤戢羽仪,骐骥在郊薮。
镜湖春水绿,越客忆归否。白衣四十秋,逍遥一何久。
此身无定迹,又逐浮云走。离思书不穷,残阳落江柳。
游南明山,唐代,唐彦谦,
久闻南明山,共慕南明寺。几度欲登临,日逐扰人事。
于焉偶闲暇,鸣辔忽相聚。乘兴乐遨游,聊此托佳趣。
涉水渡溪南,迢遥翠微里。石磴千叠斜,峭壁半空起。
白云锁峰腰,红叶暗溪嘴。长藤络虚岩,疏花映寒水。
金银拱梵刹,丹青照廊宇。石梁卧秋溟,风铃作檐语。
深洞结苔阴,岚气滴晴雨。羊肠转咫尺,鸟道转千里。
屈曲到禅房,上人喜延伫。香分宿火薰,茶汲清泉煮。
投闲息万机,三生有宿契。行厨出盘飧,担瓮倒芳醑。
脱冠挂长松,白石藉凭倚。宦途劳营营,暂此涤尘虑。
阄令促传觞,投壶更联句。兴来较胜负,醉后忘尔汝。
忽闻吼蒲牢,落日下云屿。长啸出烟萝,扬鞭赋归去。
八桧图,宋代,王令,
客有要我八桧吟,手携八桧图来悬。
挂张满壁惕可骇,盼顾左右同嗟叹。
旁摹石刻署名状,各有凭附相黄缘。
或高相扶互倚碍,或断欲蹶犹支颠。
强枝拗回信有力,高干复俯蛟虯拳。
寻根及枝逮条蘖,例不拔直皆旁偏。
雷疲风休云雨去,蛇龙斗死犹钓缠。
安分爪角与尾鬣,徒见上下相蜿蜒。
不知生时竟何谓,略不参类常木然。
宜乎今古惑昧者,摇摆舌吻归之仙。
一龙盘拳老高大,传云聃者由飞跹。
当时驾鹿蹋以上,迹有町疃遗相连。
多应蝎残鸟喙啄,不尔诞者强鑱镌。
聃能惑人已自幸,岂此上去能欺天。
借如聃功可升跃,鹿亦何幸飞相连。
於中一木特甚异,肤华逆理纽左旋。
传云聃人所自栽,我知此语定凿穿。
苟令实为聃者植,推以天意犹可言。
当年曷不纽向右,若曰世为左道牵。
如何众辄不省究,反重神怪令聃专。
乾坤中含万品汇,此独自异谁令旃。
穷思意虑莫可索,欲世不惑能能搴。
仙书虚荒喜诞妄,推说事理尤绵延。
世人一读即化变,日望飞奋相迷癫。
岂非此木久树此,浸渍亦为异说迁。
故其形植与生死,时以异怪招惊怜。
先时世不早斤斧,放大其老讹夸传。
当年同生好材干,半以直伐成烧燃。
凭妖附诞相树立,卒自死活终完全。
叶枝凋疏不有荫,材直弗柱曲莫辕。
不佑留存护养者,竟以何理惜不捐。
我有尺铁大刚利,久以铸斧磨山巅。
卒无柯柄尚弃置,懒乞月桂求婵娟。
讽虞嫔诗,宋代,柳开,
惟尧则天舜弗复,诞妃罔极恩亭肓。
遏密无闻血盈目,南巡胡为泪染竹。
父轻夫重当何淑,沅湘岸筠烟莓覆。
凝纹叠斑殷郁郁,猿缘鼯号钩辀宿。
朋凄助惋声几器,賸疑下尤禹湮渎。
功充民戴荷百禄,重晖并耀难停轂。
元居不宁逝如逐,悲啼负冤生莫卜。
卒颠沈澜远昌族,讴讼肇私归永福,
柔阴惨克咎深速。前睇九山排矗矗,
到今云颜愁可掬。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