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尧则天舜弗复,诞妃罔极恩亭肓。
遏密无闻血盈目,南巡胡为泪染竹。
父轻夫重当何淑,沅湘岸筠烟莓覆。
凝纹叠斑殷郁郁,猿缘鼯号钩辀宿。
朋凄助惋声几器,賸疑下尤禹湮渎。
功充民戴荷百禄,重晖并耀难停轂。
元居不宁逝如逐,悲啼负冤生莫卜。
卒颠沈澜远昌族,讴讼肇私归永福,
柔阴惨克咎深速。前睇九山排矗矗,
到今云颜愁可掬。
只有尧、则、天、舜这样的君主才能有嫔妃的荣宠,生来的妃子无法再得到如此待遇。她被隐瞒起来,没有人知晓她的痛苦和委屈,她在南巡时,为何要让胡人的泪水染上她的竹篮。她的父亲对她冷淡漠视,丈夫又怎么能重视她,她在沅湘岸边,烟雾笼罩着莓苔。凝结的纹路上覆盖着斑点,郁郁蔓延,她像猿猴一样被困在钩辀宿中。朋友们悲伤地帮助她发出叹息声,几件乐器传出凄凉的声音,他们怀疑她下嫁给了尤禹湮渎。她的功绩充满了人们的赞颂,但重要的荣耀却难以停留在她身上。居住在元宫,却无法获得安宁,她悲伤地哭泣,背负着冤屈无法解脱。最终颠沛流离,在沈澜远离昌族的光辉中,唱着讴歌,述说着私人的遭遇,归于永福,她受到阴暗的命运所折磨。回首九座高山,矗立入云,直到今天,云颜愁苦可掬。
:
《讽虞嫔诗》
尧、则、天、舜都已逝去,出生的妃子不再受宠。她被隐瞒,无人知晓她的血泪和愁苦,她南巡时,为何要让胡人的泪水染上她的竹篮。她的父亲轻视她,丈夫重视她又如何,她在沅湘岸边,烟雾笼罩着莓苔。她的皮肤上有着深深的纹路和斑点,她像猿猴一样被困在钩辀宿中。她的朋友们悲伤地叹息,几件乐器发出凄凉的声音,他们怀疑她下嫁给了尤禹湮渎(指尤禹的母亲湮渎被嫂弟相爱的故事)。她的功绩充满了人们的赞美,但重要的荣耀却不能停留在她身上。她生活在元居,但却无法安宁,她的悲叹声就像负着冤屈的人无法得到解脱。最终,她沦落至沈澜,远离昌族的光辉,她唱着讴歌,讲述着私人的遭遇,回到了永福。她的命运如此悲惨,厄运接连而至。回顾过去,九座山峰高耸入云,直到今天,她的愁苦之情依然可以捧在手中。
: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位被遗忘的嫔妃的悲苦遭遇和命运坎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她被忽视、被隐瞒的境遇,她的眼中充满了血泪和苦楚。她承受了父亲的轻视和丈夫的冷漠,生活在寂寞凄凉的环境中。她的皮肤上的纹路和斑点,象征着她受到的创伤和痛苦。她的朋友们无法帮助她,只能发出悲凉的叹息声。诗中提到了尤禹湮渎的故事,暗示了她的婚姻可能存在着不幸和不被理解的情感困境。
诗中描绘了她的功绩和才华,但是这些荣耀却无法停留在她身上,她的命运注定是悲剧的。最终,她沦落至沈澜,远离光辉和幸福,只能讲述着私人的遭遇。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嫔妃命运的惋惜和同情,同时也呈现了她的坚强和不屈的一面。
诗词通过描绘细腻的画面和情感,展现了被遗忘的嫔妃的悲苦遭遇,唤起了读者对她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和命运的冷漠《讽虞嫔诗》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柳开。
《讽虞嫔诗》描绘了一位被遗忘的嫔妃的悲苦命运。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她被忽视和被掩盖的遭遇,她的眼中充满了血泪和痛苦。她遭受父亲的冷漠和丈夫的忽视,生活在孤独凄凉的环境中。她的皮肤上的纹路和斑点象征着她所承受的伤痕和痛苦。她的朋友们无法帮助她,只能发出悲凉的叹息声。诗中提到了尤禹湮渎的故事,隐喻她的婚姻可能存在不幸和不被理解的情感困境。
诗中描绘了她的功绩和才华,但这些荣耀却无法停留在她身上,她的命运注定是悲剧的。最终,她流离失所,在沈澜中远离光辉,只能述说私人的遭遇。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嫔妃命运的哀叹和同情,同时也展现了她的坚强和不屈的一面。
《讽虞嫔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表达了被遗忘的嫔妃的悲苦命运,唤起了读者对
柳开(947~1000)北宋散文家。原名肩愈,字绍先(一作绍元),号东郊野夫;后改名开,字仲涂,号补亡先生,大名(今属河北)人。开宝六年进士,历任州、军长官,殿中侍御史,提倡韩愈、柳宗元的散文,以复兴古道、述作经典自命。反对宋初的华靡文风,为宋代古文运动倡导者。作品文字质朴,然有枯涩之病,有《河东先生集》。诗作现存八首。
苗先路同年寒镫订韵图即送游泲南,明代,张穆,
河间古君子,葩经少研寻。独于六义内,得其不传音。
清庙有大瑟,空山余断琴。一弹复再鼓,泠泠韶頀心。
绝学溯原始,才老初钩沈。又越六百载,魁儒出亭林。
五书初印布,天汉光珠参。吾友勤耄学,力单稽古忱。
十部稍恢廓,七韵新酌斟。乃于江段书,攻辨戈鋋森。
寒镫耿独寤,馆树巢文禽。声谐意弥惬,一笑形讴吟。
里耳苦多昧,无由测渊深。村谷有三友,廿年占盍簪。
今当数载别,离群叹曷禁。小诗极妍妙,雅奏饶古风。
时时裁寄我,无忘相砭箴。傥闻鲁丝竹,老学圣所歆。
瑞鹤仙·霁天风露好,宋代,史浩,
霁天风露好。乍暑退西郊,凉生秋早。银潢炯云杪。拥香车鹊翅,凌波初到。清歌缥缈。凭危阁、新蟾吐曜。有盈尊美酒,蛛丝钿合,拜舞竞分天巧。堪笑。世间痴绝,不识人中,拙是珍宝。多愁易老。都缘是,不闻道。骋些儿机智,遭他驱使,毕竟辛勤到了。又何如,百事无能,是非较少。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 仙游潭五首·马融石室 其八,宋代,苏轼,
未应将军聘,初从季直游。绛纱生不识,苍石尚能留。
岂害依梁冀,何须困李侯。吾诗慎勿刻,猿鹤为君羞。
秋景 秋风白云飞,宋代,刘辰翁,
风起秋尘外,山空海又围。疏疏黄叶外,渺渺白云飞。
扫地驱残暑,林烟带落晖。空明仙仗过,夭矫玉龙归。
中野悲游子,苍梧迎帝妃。回首汾水上,不觉泪沾衣。
题程雪楼黄庭经,元代,张伯淳,
雪楼之中有至人,手持一卷《黄庭经》。閒居无事心太平,审能行之可长生。
鼠须吐英玉螭蟠,山阴书仙脱尘凡。传之琬琰坚且完,拓以茧素资陈玄。
白黑粲粲久可观,双瞳炯炯常凝注。天君泰定归俗虑,自然神全守深固。
门中五城十二楼,粉黛当前身之蟊。被服《黄庭》急回头,长生之方勿外求。
古今日月车两轮,昆仑蓬莱无晨昏。深藏巾笥培灵根,君能宝之可长生。
始至玉泉院时从院外西转将上因目击洞中稍立,明代,王履,
昨转希夷洞,傍山两画屏。
宿云团滃白,微峭吐寒青。
初晰雄嘘彩,余烟小遁形。
劲风传远势,连树报繁听。
苔径阴长?,云关窅不扃。
气从当夏肃,叶趁未秋零。
玄化韬空曲,神机注眇冥。
地关才小试,灵景顿孤醒。
真秘怀招拒,浮辞忽巨灵。
茅龙将几化,船藕是何龄。
眇麽醯中蠓,浮游水面萍。
未麾儿女恋,那得凤凰翎。
一任悬危锁,须当到绝陉。
只今酬愿毕,诗以记曾经。
友人有小石数颗以余酷爱将辍惠佳者唯求一诗赋以赠之,宋代,慕容彦逢,
公子有佳石,丹碧非一状。磊磊不盈掬,巧夺三山状。
贮以白玉斗,挹注秋滉瀁。有如澄江净,隐映朝霞上。
泮林官独冷,悦此助清旷。唯求诗句易,于焉窥雅尚。
山阴昔换鹅,流传信非妄。
早还乡行,明代,周是修,
长安城南官道傍,行人车马何彭彭。行人意气何轩昂,雕鞍绣毂摇琳琅。
锦袍玉带生辉光,健奴咆哮如虎狼。报酬贾勇百不当,短鎗长剑誇凶强。
疾贤不学鲁臧仓,持槌肯随汉张良。美妾娉婷双凤凰,绮罗珠翠娇殊妆。
春风列座宴华堂,吴歌楚舞劝清觞。雪肤花貌断人肠,结交豪侠轻侯王。
忽忽四海英声扬,天子召见入长杨。敕以紫绶悬金章,与朕连兵平北方。
北方万里天茫茫,严冬十月皆雪霜。鸷鸟不飞马傍徨,承恩受服心惶惶。
驱车三日抵渔阳,渔阳鼙鼓振大荒。分营遣将兵符藏,玉关祈连尚我疆。
黑山青海劳堤防,夜随烽火赴沙场。转战沙场夜未央,彗星当夕收精芒。
匈奴杀戮犬与羊,血流漂杵尸成冈。传道单于先买降,幕南塞北就平襄。
献凯归来朝建章,建章春雨花煌煌。宠恩慰劳不可当,功与韩彭相颉颃。
名同卫霍参翱翔,出入谋谟资庙廊。天下之人谁敢望,只今老大鬓欲苍。
故山海角路遥长,便辞明主趣归装。直指衡岳逾潇湘,公卿礼饯塞河梁。
箫鼓哀吟心思伤,但觉双轮起锵锵。是时九月天气凉,西风拂拂吹衣裳。
鸿雁南飞亦悽怆,我不如之为稻粱。誓寻三径隐幽庄,竹篱茅屋依山墙。
环堵树之干树桑,子孙世计斯为臧。秋露漙漙时菊芳,黄鸡肥来新酒香。
醉歌一曲临沧浪,向之富贵今已忘。岂知万国如虞唐,功成不退终致殃。
丈夫有志固莫量,用能与世扫秕糠。万钟之禄那保常,不如谢官早还乡。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