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收名第,指作青云梯。
向来杏园伴,盛者直金闺。
天工亦善戏。淹速乃不齐。
三年得一尉,初挈孥与妻。
邑居大山底,积翠蟠东西。
瘦马当缓驱,石橙裂马蹄。
寄谢循良守,桃李想成蹊。
行春有馀暇,书尺到耕犁。
送何熙载去担任官职,他因为写了一篇《虞并父》的文章而名声大噪。他将要登上青云梯,成为一名有权有势的人。以往他一直在杏园陪伴,现在他进入了金闺,与显贵人家为伍。他擅长天工,也喜欢戏谑。他的才华高速发展,进展迅猛。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终于得到了一个官职,他带着妻子和孩子上路。他的家在大山底下,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青翠。他骑着瘦马缓慢前行,马蹄碎裂了石橙。诗人寄托深情于循良守的家人,希望桃李花果能够繁茂成蹊。他在春天有闲暇的时间,会读书写字,也会耕田种地。
这首诗以送别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何熙载的祝福和赞美。何熙载因其优秀的才华而获得官职,被诗人视为青云梯上的一位成功者。诗中描述了何熙载在官场得意的景象和他的家庭生活。他的才华被比作天工,他的进展之快也引起了诗人的赞叹。诗人寄托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希望他们在自己的守护下能够茁壮成长。诗的最后提到诗人在春天有闲暇的时候,会读书写字,也会劳作田园。这显示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和劳动的重视。
整首诗以平淡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眼中的何熙载,表达了对他的认可和祝福。同时,诗人也透过描述何熙载的生活和自己的期望,抒发了对平凡生活和努力奋斗的赞美。诗词展示了宋代社会中重视才华和功业的价值观,也展现了诗人对平静生活和自然之美的追求。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四川遂宁人。生卒年不详,据考证可能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前后,享年约八十岁。据有关史料记载,其著作现存《颐堂先生文集》和《碧鸡漫志》各五卷,《颐堂词》和《糖霜谱》各一卷,另有佚文十二篇。其成就巨大,被后人誉为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王灼的著述涉及诸多领域,在我国文学、音乐、戏曲和科技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瑞鹤仙(自寿),宋代,韩元吉,
好山横翠幕。更一水流烟,嫩阴成幄。薰风转林薄。笑劳生底事,漫嗟离索。霞觞细酌。尽流年、青镜易觉。算芙蓉、玉井香翻,不减旧阶红药。
寂寞。草玄空老问字人稀,也胜投阁。骑鲸后约。追汗漫,记寥廊。便风帆高挂,云涛千里,谁道蓬壶水弱。任蟠桃、满路千花,自开自落。
柳梢青(送温守王侍郎帅三山),宋代,葛长庚,
五马风流,销金帐暖,药玉船宽。放下荷囊,携来铜虎,又举熊幡。
棠阴已接三山。此列郡、彼食大藩。柳雪萦旗,东风拦马,父老争看。
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万谷,宋代,苏轼,
四州环一岛,百洞蟠其中。
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
登高望中原,但见积水空。
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
眇观大瀛海,坐咏谈天翁。
茫茫太仓中,一米谁雌雄。
幽怀忽破散,永啸来天风。
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
安知非群仙,钧天宴未终。
喜我归有期,举酒属青童。
急雨岂无意,催诗走群龙。
梦云忽变色,笑电亦改容。
应怪东坡老,颜衰语徒工。
久矣此妙声,不闻蓬莱宫。
念奴娇 三友同饮,借赤壁韵,宋代,辛弃疾,
论心论相,便择术满眼,纷纷何物。踏碎铁鞋三百緉,不在危峰绝壁。龙友相逢,洼樽缓举,议论敲冰雪。何妨人道,圣时同见三杰。
自是不日同舟,平戎破虏,岂由言轻发。任使穷通相鼓弄,恐是真□难灭。寄食王孙,丧家公子,谁握周公发。冰□皎皎,照人不下霜月。
扬雄二首 其一,宋代,王安石,
子云游天禄,华藻锐初学。覃思晚有得,晦显无适莫。
寥寥邹鲁后,于此归先觉。岂尝知符命,何苦自投阁。
长安诸愚儒,操行自为薄。谤嘲出异己,传载因疏略。
孟轲劝伐燕,伊尹干说亳。叩马触兵锋,食牛要禄爵。
少知羞不为,况彼皆卓荦。史官蔽多闻,自古喜穿凿。
夜坐,宋代,王令,
破窗多穿风,冷烛无定焰。
滴沥随衣泪,反覆到心念。
趋生迷夷涂,失城陷深堑。
病拙未为疗,膏肓不容砭。
无家可容归,有灶亦断掭。
凫短鹤脤长,饮啄两自赡。
天有不可问,何独於我欠。
吾观序卦辞,否乃适泰渐。
而余何为者,独此不见验。
譬如白为缁,一造遂永染。
久生人所羡,我独处之厌。
安得盖棺去,手足同一敛。
清风十韵,宋代,钱惟演,
溽暑迎秋尽,凉飔逗晓回。
起蘋初淅沥,猎桂更徘徊。
欲引长烟素,微飘画烛煤。
坠桐侵玉井,拂柳度章台。
已觉云翘动,还惊月幌开。
鲛帘移乱影,瑶瑟泛余哀。
扇掩藏鸾羽,荷倾侧露杯。
正当河正界,不待雨东来。
自好抟垂翼,宁劳起死灰。
楚宫谁第赋,宋玉最多才。
戴氏鹿峰亭二首呈同游 其二,宋代,郭祥正,
未能骑黄鹤,高飞出尘寰。且来跨白鹿,隐见苍崖间。
谁为鹿峰亭,名闻戴氏园。仙者去已远,捲帘对青山。
秀木染深坞,鸣泉挂危栏。春风吹绿鬓,皓月颓朱颜。
宾朋合簪履,昆季芬芝兰。黄鹤安足骑,白鹿不须跨。
但愿有浊酒,长啸此峰下。醉醒醒复醉,黄金任高价。
春景 闲院绿阴生,宋代,刘辰翁,
花院苔空积,游丝若有情。断无珠履迹,闲见绿阴生。
缥缈朱帘悄,丁东玉漏鸣。隔窗梅子落,绕屋笋竿成。
几日落红雨,数声深处莺。午鸡人睡起,绕水看鱼行。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