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董令升西湖阅竞渡

作者:朱翌(宋代)

驰波斗舰疾轻鸿,歌鼓喧天保岁丰。

直面北风吹雨过,卷帘斜日照楼红。

吴儿戏水用长技,太守行春如醉翁。

社稷中兴岂无日,群鱼跃水正飞空。

90

诗文译文

驰波斗舰疾轻鸿,

歌鼓喧天保岁丰。

直面北风吹雨过,

卷帘斜日照楼红。

吴儿戏水用长技,

太守行春如醉翁。

社稷中兴岂无日,

群鱼跃水正飞空。

诗文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陪伴董令升观赏西湖竞渡的场景。诗中通过描写波浪涌动的舰船和疾飞的鸿雁,以及喧闹的歌鼓声,表达了节日的热闹氛围和对丰收年景的祈愿。诗人直面北风吹过的雨,用卷帘遮挡斜射的红日,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形成了与热闹喧哗的对比。诗中还提到了吴儿戏水的长技和太守行春的醉态,展现了人们在节日中放松身心、享受愉悦的情景。最后两句表达了社稷中兴的美好愿景,比喻社会的繁荣与和谐。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抒情的方式描绘了一个繁忙而喜庆的节日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写,展现了节日的喧闹气氛和人们的欢乐心情。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如驰波斗舰、疾轻鸿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赛船的热闹场景,感受到了节日的喜悦和活力。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如北风吹雨、斜日照楼红等,增添了一丝宁静与淡定,使整首诗在热闹中又融入了一份静谧之美。

诗中还出现了吴儿戏水和太守行春的情节,描绘了人们在节日中娱乐和放松的场景,增添了欢乐和轻松的氛围。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美好愿景,显示出诗人对社稷兴旺和人民幸福的期盼。

整首诗以其独特的描写手法和丰富的意象,将自然景物和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愉悦和欢乐的感受,同时也展示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待。

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其他诗经

潮,宋代,刘子翚,

江晚潮风应,萧萧百里秋。

寒声初战峡,怒力暗移洲。

卷岸舟航尽,涵空日月浮。

吴儿轻逐利,亡命雪山头。

62

壬子元日

壬子元日,明代,林熙春,

昨夜犹然刚六十,五更六甲忽重逢。燕台岂意劳推毂,驹隙何心叹转蓬。

椿树百年几九帙,椒花一日胜三公。自知聚首皆明赐,海上嵩呼愿岁丰。

9

元夕寄戴比部金溪先生

元夕寄戴比部金溪先生,清代,殳庆源,

郎官芋食最宜男,元夜他乡旧俗谙。大有吉祥欣卜茧,尚余风味互传柑。

一天春气银蟾丽,百道镫光火凤含。忽忆去年今日事,归帆初卸酒初酣。

57

次枯崖问病韵

次枯崖问病韵,宋代,胡仲弓,

病馀已觉二毛侵,湖海诗盟亦懒寻。无奈壮怀生万感,黄昏枕上听蛩吟。

93

蓦山溪

蓦山溪,宋代,陈瓘,

扁舟东去,极目沧波渺。千古送残红,到如今、东流未了。午潮方去,江月照还生,千帆起,玉绳低,枕上莺声晓。
锦囊佳句,韵压池塘草。声遏去年云,恼离怀、余音缭绕。倚楼看镜,此意与谁论,一重水,一重山,目断令人老。

39

玉漏迟

作者:史深(宋代)

玉漏迟,宋代,史深,

绿树深庭院。侵帘暝草,沿砌幽藓。问讯余芳,糁迳碎红千点。暗有芹香堕几,认杏栋、营巢新燕。晴思软。春光几放,费人裁翦。
梅阴地湿无尘,但密袖薰虬,静看诗卷。半掬羁心,似翠蕉难展。花事因循过了,渐愁人、薰风团扇。屏画掩。屏上数峰青远。

83

【越调】平湖乐

作者:王恽(元代)

【越调】平湖乐,元代,王恽,

平湖云锦碧莲秋,香浥兰舟透。一曲菱歌满樽酒,暂消忧,人生安得长如旧。醉时记得,花枝仍好,却羞上老人头。

鉴湖秋水碧于蓝,心赏随年淡。柳外兰舟莫空揽,典春衫,觥船一棹汾西岸。人间万事,暂时放下,一笑付醺酣!

平阳好处是汾西,水秀山挪翠。谁道微官淡无味?锦障泥,路人争笑山翁醉。西山残照,关卿何事,险忙杀暮鸦啼。

秋风袅袅白云飞,人在平湖醉。云影湖光淡无际,锦屏围,故人远在千山外。百年心事,一樽浊酒,长使此心违。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秋风湖上水增波,水底云阴过。憔悴湘累莫轻和,且高歌,凌波幽梦谁惊破?佳人望怕,碧云暮合,道别后意如何。

绿荷相背倚西风,凉露烟霏重。翠盖银瓶醉时捧,使君公,径须倾倒玻璃瓮。青山城郭,暮云楼阁,高下一重重。

安仁双鬓已惊秋,更甚眉头皱。一笑相逢且开口,玉为舟,新词淡似鹅黄酒。醉归扶路,竹西歌吹,人道似扬州。

水边杨柳绿丝垂,倒影奇峰坠。万叠苍山洞庭水,碧玻璃,一川烟景涵珠媚。会须满载,百壶春酒,挝鼓荡风猗。

黄云罢亚卷秋风,社瓮春来重。父老持杯十分送,使君公,秋成不似今年痛。太平天子,将何为报,万寿与天同。

乙亥三月七日宴湖上赋

春风吹水涨平湖,翠拥秋千柱。两叶兰桡斗来去,万人呼,红衣出没波深处。鳌头游赏,浣花风物,好个暮春初。

山阴修禊说兰亭,似觉平湖胜。春服初成靓妆莹,玉双瓶,兴来径入无何境。使君高宴,年年此日,歌舞乐升平。

柳边飞盖簇晴烟,人在平湖宴。碧潋瑶翻映歌扇,绮罗筵,人生几度春风面。江山画里,一时人物,斜日重留连。

尧庙秋社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寿李夫人六首

眼明欣见太平人,环佩婴香润。洞里瑶华自高韵,八千春,袅烟已报长生信。一杯更买,麻姑苍海,安坐看扬尘。

谢林高韵本萧然,百岁春风面。白发儿孙羡康健,诰鸾鲜,彩云扶下长生殿。乡闾盛说,一家荣养,初不羡鱼轩。

南枝消息小春初,香满闲庭户。见说仙家旧风度,寿星图,瑞光浮动云衢婺。绣筵开处,散花传琖,彩袖不曾扶。

小园不惜买花钱,妆点蟠桃宴。传语风光莫流转,百来年,人生几度春风面?细思谁似,君家阿妈,康健地行仙。

牙牙长忆点妆红,曾得含饴弄。此日筵前一杯捧,白头翁,紫箫吹断繁华梦。百年留在,故都琼树,依旧动春风。

慈亲康健说谁家,李氏人难亚。锵凤筵中见多暇,醉簪花,肩舆胜似宫门画。从今看取,君家余庆,门户烂生华。

寿府僚

锦貂千骑朔方豪,瀚海渊波浩。画戟清香看倾倒,醉仙桃,秋光虽晚人难老。烟花紫禁,玉鱼金带,新宠照朝袍。

辛卯九月二十五日夜,解衣欲睡,适有饮兴,顾樽湛余醁,灯缀玉虫而乐之。然酒味颇酷,乃以少蜜渍之。浮大白者再,觉胸中浩浩,殊酣适也。仍以乐府《绛桃春》歌之

少年鲸吸酒如川,甘苦从人劝。老大含饴最深恋,要中边,一甜掩尽黄柑酽。更怜中有,百花风味,一笑为君妍。

笑分花露出妆奁,香软金杯潋。满着华池润吾咽,展眉尖,坡仙酿法真堪羡。却怜蜜课,蜂儿官府,辛苦为谁甜?

77

最高楼(寿七十)

最高楼(寿七十),宋代,徐架阁,

年高德劭,休叹老而传。纵白发,尚红颜。楚丘且谓吾始壮,大致仕亦宜然。更尊荣,安富贵,寿绵延。
闻道生辰当月吉,万福千祥降自天。献春酒,展华筵。从心奚止不逾矩,绛人彭祖信齐肩。更殷勤,加颂祷,等椿年。

53

代秋胡歌诗 其四

作者:嵇康(魏晋)

代秋胡歌诗 其四,魏晋,嵇康,

役神者弊。极欲令人枯。役神者弊。极欲令人枯。颜回短折。下及童乌。纵体淫恣。莫不早徂。酒色何物。自令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

人枯。

69

江上梅花

作者:陆游(宋代)

江上梅花,宋代,陆游,

老来乐事少关身,犹喜尊前见玉人。岂是凄凉偏薄命,自缘纤瘦不禁春。

娟娟月上明江练,黯黯天低糁玉尘。绝涧断桥幽独处,护持应有主林神。

53

赠安成诗

赠安成诗,南北朝,谢灵运,

时文前代。

徽猷系从。

于迈吾子。

诞俊华宗。

明发迪吉。

因心体聪。

微言是赏。

斯文以崇。

86

方干隐居

方干隐居,唐代,李山甫,

咬咬嘎嘎水禽声,露洗松阴满院清。溪畔印沙多鹤迹,
槛前题竹有僧名。问人远岫千重意,对客闲云一片情。
早晚尘埃得休去,且将书剑事先生。

19

答萧建

答萧建,唐代,费冠卿,

自地上青峰,悬崖一万重。践危频侧足,登堑半齐胸。
飞狖啼攀桂,游人喘倚松。入林寒z9々,近瀑雨濛濛。
径滑石棱上,寺开山掌中。幡花扑净地,台殿印晴空。
胜境层层别,高僧院院逢。泉鱼候洗钵,老玃戏撞钟。
外户凭云掩,中厨课水舂。搜泥时和面,拾橡半添穜。
渡壑缘槎险,持灯入洞穷。夹天开壁峭,透石蹙波雄。
润蔼清无土,潭深碧有龙。畬田一片净,谷树万株浓。
野客登临惯,山房幽寂同。寒炉树根火,夏牖竹稍风。
边鄙筹贤相,黔黎托圣躬。君能弃名利,岁晏一相从。

51

寄羊士谔永宁里居

作者:崔备(唐代)

寄羊士谔永宁里居,唐代,崔备,

图书锁尘阁,符节守山城。

85

送薛大夫和蕃

作者:孙頠(唐代)

送薛大夫和蕃,唐代,孙頠,

亚相独推贤,乘轺向远边。一心倾汉日,万里望胡天。
忠信皇恩重,要荒圣德传。戎人方屈膝,塞月复婵娟。
别思流莺晚,归朝候雁先。当书外垣传,回奏赤墀前。

24

高士咏·商山四皓

作者:吴筠(唐代)

高士咏·商山四皓,唐代,吴筠,

万方厌秦德,战伐何纷纷。四皓同无为,丘中卧白云。

自汉成帝业,一来翼储君。知几道可尚,隐括成元勋。

68

即事 其二

即事 其二,清代,全祖望,

圣世风霆亦易过,伫看转眼降阳和。朝端正听金鸡唱,狱吏先传蒿里歌。

梦绕黄沙共于咽,魂留白简尚嵯峨。遗言祗为君恩重,结草重来抗佞鮀。

28

送何叔信三首

作者:赵蕃(宋代)

送何叔信三首,宋代,赵蕃,

几年惆怅荔枝红,妇荐孙擎寿媪翁。

我亦得归无此乐,弟兄相对小灯笼。

59

黄杨林诗

作者:李廌(宋代)

黄杨林诗,宋代,李廌,

黄杨性坚贞,枝叶亦刚愿。

三十六旬久,增生但方寸。

今何成修林,左右映烟蔓。

良材岂一二,所期先愈钝。

35

成冬

作者:刘敞(宋代)

成冬,宋代,刘敞,

富贵抱忧患,贫贱苦煎熬。居此二者间,幸无终岁劳。

养生赖裘葛,卜隐开蓬蒿。既不碌碌冗,又不巍巍高。

炎凉纵所遇,寒暑俱可逃。竭力供子职,大欢对儿曹。

至人贵真乐,名位岂所饕。咄嗟路傍子,生死堪悲号。

7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