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嬴秦吟

作者:邵雍(宋代)

轰轰七国正争筹,利害相磨未便休。

此至一雄心底定,其如四海血横流。

三千宾客方成梦,百二山河又变秋。

谩说罢侯能置守。赵高元不是封侯。

17

诗文译文

轰轰七国正争筹,

利害相磨未便休。

此至一雄心底定,

其如四海血横流。

三千宾客方成梦,

百二山河又变秋。

谩说罢侯能置守,

赵高元不是封侯。

诗文简析

《观嬴秦吟》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嬴秦(指秦朝)的兴起和帝国的统一过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权谋之争和世事变迁的思考。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嬴秦之前的七国争霸时期,各国之间的利益纠葛不断,斗争激烈。诗中的“轰轰七国正争筹,利害相磨未便休”表达了当时战乱不断、世态炎凉的局面。然而,诗中出现了一位志向坚定的雄才大略之人,他心中已经决定要统一天下,就像四海之水汇聚成一条血脉般。这段描述表达了邵雍对于强势领袖的崇拜和对于统一的希望。

接下来的两句“三千宾客方成梦,百二山河又变秋”描绘了权谋斗争中的宾客和山河景色的变幻无常。宾客们的忠诚和山河的美丽都只是一场梦境,随着时光的流转而消散。这里可以理解为对于政治斗争的一种讽刺,暗示了权力的脆弱和世事的无常。

最后两句“谩说罢侯能置守,赵高元不是封侯”点明了诗人对于权谋之士的不屑。诗中的“谩说罢侯”指的是那些自以为能够保住现有地位的权臣,而“赵高元不是封侯”则是对赵高(秦始皇时期的权臣)的嘲讽,认为他不过是个权谋之徒,并非真正的功勋者。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嬴秦的兴起和权谋斗争,表达了诗人对于权力和权谋的思考,并对于权谋之士持有一种嘲讽和不屑的态度。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其他诗经

满江红

满江红,清代,陆求可,

蝶粉蜂黄,才过了、牡丹天气。朱槛外、石榴红绽,照人衣袂。

芳草堤边鸦影乱,垂杨岸上莺声碎。正新裁、纨扇手中携,槐阴憩。

花已落,门空闭。常禁受,愁滋味。更雨意云情,许多无谓。

搔首看天忘日午,引杯独酌难成醉。到不如、重到北窗前,昏昏睡。

52

江南曲

作者:袁凯(明代)

江南曲,明代,袁凯,

江南好,流水中有鲤鱼与雁凫。

汝出取鱼与雁凫,养我堂上姑。

姑今年老,鸣声呜呜。

声呜呜,良可哀。

生而不能养,死当何时回?死而不回,呜呜良可哀。

2

谕俗 其四

谕俗 其四,宋代,刘子翚,

愚氓扰潢池,艰难亦常态。簪绅有包藏,事异吁可怪。

豺声久伺乱,鲸戮终何悔。游言张凶焰,巧谍移机会。

初如卵壳微,跐践悉糜碎。养成羽翮雄,飞掣韝绳外。

剪锄淹岁月,螫毒弥疆界。向来诘端由,罪白不容盖。

南冠囚载路,东市诛其最。隆宽俗与新,侥倖汝勿再。

90

琴川夜泊怀孙齐之

作者:范汭(明代)

琴川夜泊怀孙齐之,明代,范汭,

野宿次凫鹥,青青荻笋齐。潮痕随月落,山势压城低。

残梦风前柝,归心曙后鸡。还知高隐处,只隔水东西。

9

蜀道难

作者:江源(明代)

蜀道难,明代,江源,

莫高兮蜀山,莫险兮蜀水。千寻滟滪接锦江,万叠岷峨连玉垒。

巉岩石栈当中流,翻崖雪浪蛟龙愁。纵横鸟道逼霄汉,号风老水阴云稠。

百丈危桥横铁索,咫尺颠崖悬剑阁。行人负荷泪欲流,舟子未行胆先落。

王尊策驭何壮哉,王阳回辙愁车摧。忠臣孝子各有见,坐令闻者徒悲哀。

昔闻蜀道难,今历此地险。辛苦曾备尝,恸哭恐未免。

吁嗟,蜀道之险有形者,易若人心之险无形耶。有形之险力可防,无形之险能中伤。

21

对雪呈仲车

作者:张耒(宋代)

对雪呈仲车,宋代,张耒,

学堂岁暮无来客,残雪漫漫风猎猎。

当庭古柳三四枝,老翁携帚收残叶。

二年闲散百事慵,饥寒不自勤锄锸。

囊空甑倒谁复救,典衣买酒将空箧。

人间万事苦难齐,以醉驱愁最奇捷。

丈夫未死谁能测,幽忧何自同儿妾。

饮酣耳热诗兴豪,直上虚空恣凌蹑。

饥喉冻噤谁与解,正藉醺酣得嚅嗫。

少年举白未尝辞,渐老深杯见还怯。

何当共有种秫田,免向官垆走书帖。

82

朝中措(述旧曲)

作者:韩淲(宋代)

朝中措(述旧曲),宋代,韩淲,

霓裳霞佩淡丰容。云冷露华浓。唤起石丁归去,冥冥仙仗崆峒。
人间秋老花饶笑,清映小帘栊。记取五城深处,凤箫吹下天风。

44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宋代,汪元量,

昔年去国大苍黄,同舍诸生半死亡。

春别浙江花似雾,秋行碛地草如霜。

时沽市酒借余景,屡宿官邮悲故乡。

满目故人皆厚禄,吾侪添得两奚囊。

24

出游归卧得杂诗

作者:陆游(宋代)

出游归卧得杂诗,宋代,陆游,

眼明未了观山债,力在犹能涉水行。

莫笑轩然夸老健,身存终胜得浮名。

46

定风波·敧帽垂鞭送客回

作者:陆游(宋代)

定风波·敧帽垂鞭送客回,宋代,陆游,

敧帽垂鞭送客回。小桥流水一枝梅。衰病逢春都不记。谁谓。幽香却解逐人来。安得身闲频置酒。携手。与君看到十分开。少壮相从今雪鬓。因甚。流年羁恨两相催。

41

次韵周辅雾中作

作者:陆游(宋代)

次韵周辅雾中作,宋代,陆游,

一日篮舆十过溪,丹萸黄菊及佳时。

端居恐作他年恨,联辔聊成此段奇。

侧磴下临重涧黑,乱云高出一峰危。

何时关辅胡尘静,大华山头更卜期。

53

焚香作墨渖决讼吏皆退立一丈外戏作此诗

作者:陆游(宋代)

焚香作墨渖决讼吏皆退立一丈外戏作此诗,宋代,陆游,

客鬓新添几缕丝,山城且付一官痴。

空蒙碧霭笼香岫,霮*玄云起墨池。

判牒不妨闲作草,坐衙聊得细哦诗。

吏民莫怪秋来健,渐近南山射虎时。

19

夜登山亭

作者:陆游(宋代)

夜登山亭,宋代,陆游,

飞观峥嵘天宇宽,幽人半醉凭阑干。

三山渺渺鸾鹤远,七泽茫茫蓑笠寒。

清吹拂林横玉笛,紫云覆鼎熟金丹。

童颜绿鬓无人识,回首尘寰一梦残。

66

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和国庠勤讲之什

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和国庠勤讲之什,宋代,欧阳修,

春尽沂风暖,芹生泮水清。

双旌荣照路,博带俨盈庭。

函丈师临席,锵金壁有经。

诸生拜玉衮,欣识象丘形。

9

解舟铜陵,望淮山白云二首

解舟铜陵,望淮山白云二首,宋代,杨万里,

银城遮不尽淮山,许事何缘便达天。

谁遣诗人强饶舌,和山失却忽苍然。

72

初七日雨殊未沾足作四十字

作者:赵蕃(宋代)

初七日雨殊未沾足作四十字,宋代,赵蕃,

上天怜久旱,赫日变浓阴。

要使今年熟,须成三日霖。

萧疏财却暑,点滴谩过林。

问我无田客,那怀闵雨心。

53

八月初四夜池上

作者:张埴(宋代)

八月初四夜池上,宋代,张埴,

池南夜观天,斗柄长离离。其间第四星,此点光犹痴。

流空万萤火,照我双鬓丝。相待沧海月,坐到三更时。

须臾众色尽,造化一事奇。手中公瑾扇,皎然相发挥。

风翻头上巾,舞过池影西。惟有鸡冠两树花,一笑如受缠头归。

95

次龙吟寺壁间韵

次龙吟寺壁间韵,宋代,赵汝育,

解鞍游古寺,夕照满疎林。

雨过山如画,风生竹解吟。

龙眠秋水静,豹隐暮云深。

唤醒游仙梦,数声何处碪。

30

西天目

作者:施枢(宋代)

西天目,宋代,施枢,

苕水之源出此山,地如邾鲁始跻攀。

三池浚泽高冈上,一勺为霖反掌间。

着脚不知苍汉近,无心直共白云闲。

何进结屋枕泉玉,涤尽尘根学大还。

67

上田待制

作者:苏洵(宋代)

上田待制,宋代,苏洵,

日落长安道,大野渺荒荒。

吁嗟秦皇帝,安得不富强。

山大地脉厚,小民十尺长。

耕田破万顷,一稔粟柱梁。

少年事游侠,皆可荷弩枪。

勇力不自骄,颇能啖干粮。

天意此有谓,故使连西羌。

古人遭边患,累累斗两刚。

方今正似此,猛士强如狼。

跨马负弓矢,走不择涧冈。

脱甲森不顾,袒裼搏敌场。

嗟彼谁治此,踧踧不敢当。

当之负重责,无成不朝王。

田侯本儒生,武略今洸洸。

右手握麈尾,指挥据胡床。

郡国远浩浩,边鄙有积仓。

秦境古何在,秦人多战伤。

此事久不报,此时将何偿。

得此报天子,为侯歌之章。

2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