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地容锥卓,年来转觉贫。
偶知珠在手,一任甑生尘。
窜逐非关性,颠狂却甚真。
此心谁复识,试语洞山人。
无地容锥卓,
年来转觉贫。
偶知珠在手,
一任甑生尘。
窜逐非关性,
颠狂却甚真。
此心谁复识,
试语洞山人。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苏辙的心境和处境。他感叹说,没有地方可以容纳他的才华和志向,多年来却感到自己的贫穷。尽管他偶尔知道自己内心拥有宝贵的才华,但却无法将其发挥出来,就像一个美玉埋藏在尘土之中。他被迫流离失所,并不是因为他的品性有问题,而是因为他对现实的批判和坚持。尽管他被视为疯狂,但他的疯狂却是真实的。他希望能够与洞山长老交流,看看他是否能够理解他内心的真实。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苏辙内心的困扰和无奈。诗人通过对自己处境的描述,展示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和对世俗境况的反思。诗中描述了他的才华被埋没、贫穷和被流放的经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真实性的坚持。尽管他的疯狂被外界嘲笑,但他坚信自己的内心是真实的。诗人渴望能够找到一个理解他的人,与洞山长老交流,寻求心灵的共鸣。
这首诗反映了苏辙在宋代时期的处境和心境,同时也抒发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己内心真实性的坚持。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表达,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他内心的挣扎和追求,唤起人们对真实与自由的思考。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后从军诗五章 其五,清代,姚燮,
分营互犄角,声势何其雄。撄山但坚守,不偾即大功。
奈何举动轻,忍视流血红。费縻千辆银,散漫难诘穷。
特编奖赏书,奏报相弥缝。遂使市侩名,滥隶官籍中。
群公面目存,清夜试扪衷。
念奴娇(木犀),宋代,刘克庄,
绕篱寻菊,菊犹迟、舍北芙蓉浑未。却是小山丛桂里,一夜天香飘坠。约束奴兵,丁宁稚子,莫扫青苔砌。风高露冷,倚栏疑匪人世。
客有载酒过余,郎吟招隐,洗尽悲秋意。白发长宫穷似虱,刚被天公调戏。遍地堆金,满空雨粟,不济渊明事。残英剩馥,明朝犹可同醉。
【般涉调】耍孩儿 借马近来时,元代,马致远,
借马
近来时买得匹蒲梢骑,气命儿般看承爱惜。逐宵上草料数十番,喂饲得漂息胖肥。但有些秽污却早忙刷洗,微有些辛勤便下骑。有那等无知辈,出言要借,对面难推。
【七煞】懒设设牵下槽,意迟迟背后随,气忿忿懒把鞍来鞴。我沉吟了半晌语不语,不晓事颓人知不知?他又不是不精细,道不是"他人弓莫挽,他人
马休骑。"
【六】不骑呵西棚下凉处拴,骑时节拣地皮平处骑。将青青嫩草频频的喂。歇时节肚带松松放,怕坐的困尻包儿款款移。勤觑着鞍和辔,牢踏着宝镫,前口儿休提。
【五】饥时节喂些草,渴时节饮些水。着皮肤休使麄毡屈,三山骨休使鞭来打,砖瓦上休教稳着蹄。有口话你明明的记:饱时休走,饮了休驰。
【四】抛粪时教干处抛,尿绰时教净处尿,拴时节拣个牢固桩橛上系。路途上休要踏砖块,过水处不教溅起泥。这马知人文,似云长赤兔,如益德乌骓。
【三】有汗时休去檐下拴,渲时休教侵着颓,软煮料草铡底细。上坡时款把身来耸,下坡时休教走得疾。休道人忒寒碎,休教鞭飏着马眼,休教鞭擦损毛衣。
【二】不借时恶了弟兄,不借时反了面皮。马儿行嘱咐叮咛记:鞍心马户将伊打,刷子去刀莫作疑。则叹的一声长吁气,哀哀怨怨,切切悲悲。
【一】早晨间借与他,日平西盼望你,倚门专等家内。柔肠寸寸因他断,侧耳频频听你嘶。道一声"好去",早两泪双垂。
【尾】没道理没道理,忒下的忒下的。恰才说来的话君专记,一口气不违借与了你。
买菊,宋代,杨万里,
老夫山居花绕屋,南齐杏花北齐菊。
青春二月杏花开,抱瓶醉卧锦绣堆。
凉秋九月菊花发,自折寒枝插华发。
湘累落英曾几何,陶令东篱未是多。
吾家满山种秋色,黄金为地香为国。
就中更有一丈黄,霜葩月蕊耿出墙。
饮徒亡酒寻不得,寻得一身花露香。
如今小寓咸阳市,有口何曾问花事。
百钱檐上买一株,聊伴诗人发幽意。
续古二十九首,唐代,陈陶,
大尧登宝位,麟凤焕宸居。海曲沾恩泽,还生比目鱼。
生值揖逊历,长歌东南春。钓鳌年三十,未见天子巡。
轩辕承化日,群凤戏池台。大朴衰丧后,仲尼生不来。
大道归孟门,萧兰日争长。想得巢居时,碧江应无浪。
矻矻蓬舍下,慕君麒麟阁。笑杀王子乔,寥天乘白鹤。
杳杳巫峡云,悠悠汉江水。愁杀几少年,春风相忆地。
吴洲采芳客,桂棹木兰船。日晚欲有寄,裴回春风前。
仙家风景晏,浮世年华速。邂逅汉武时,蟠桃海东熟。
南国珊瑚树,好裁天马鞭。鱼龙不解语,海曲空蝉娟。
周穆恣游幸,横天驱八龙。宁知泰山下,日日望登封。
秦国饶罗网,中原绝麟凤。万乘巡海回,鲍鱼空相送。
秦家无庙略,遮虏续长城。万姓陇头死,中原荆棘生。
秦作东海桥,中州鬼辛苦。纵得跨蓬莱,群仙亦飞去。
隋炀弃中国,龙舟巡海涯。春风广陵苑,不见秦宫花。
范子相句践,灭吴成大勋。虽然五湖去,终愧磻溪云。
麟凤识翔蛰,圣贤明卷舒。哀哉嵇叔夜,智不及鶢鶋。
战地三尺骨,将军一身贵。自古若吊冤,落花少于泪。
楚国千里旱,土龙日已多。九谷竟枯死,好云闲嵯峨。
汉家三殿色,恩泽若飘风。今日黄金屋,明朝长信宫。
南园杏花发,北渚梅花落。吴女妒西施,容华日消铄。
山鸡理毛羽,自言胜乌鸢。一朝逢鸑鷟,羞死南海边。
秦家卷衣贵,本是倡家子。金殿一承恩,貂蝉满乡里。
魏宫薛家女,秀色倾三殿。武帝鼎湖归,一身似秋扇。
婵娟越机里,织得双栖凤。慰此殊世花,金梭忽停弄。
学古三十载,犹依白云居。每览班超传,令人慵读书。
雄剑久濩落,夜吟秋风起。不是懒为龙,此非延平水。
朝为杨柳色,暮作芙蓉好。春风若有情,江山相逐老。
景龙临太极,五凤当庭舞。谁信壁间梭,升天作云雨。
曾梦诸侯笑,康囚议脱枷。千根池底藕,一朵火中花。
呈寿冈先生,宋代,赵蕃,
我行上萧滩,惨澹无与适。
肩舆问何诣,扬雄一区宅。
地虽占城隅,野澹绕修碧。
主人谁何辈。盖代文章伯。
喜我过其庐,倒屣相应接。
似闻杜陵翁,一饭无俗客。
如何重留我,更道鸡黍窄。
谈间虽文字,往往先名节。
我语固多狂,公亦不我折。
为言古今人,耽诗信痴绝。
身名两弃置,死若堕霜叶。
公言盖有激,我亦因启发。
莫将梦中事,重对痴人说。
此语竟云何,梵志翻著袜。
元衡过邢园同广声终日坐于习堂梅树之下得长句,宋代,赵蕃,
一间茅屋数株梅,三径频成为我开。剩有游蜂能掠蕊,寂无饥雀下行苔。
长吟共惜频惊落,久坐何妨晚始回。为语清风莫轻扫,明朝更欲杖藜来。
野人致枸杞青蒿,宋代,刘敞,
味薄时共笑,野人犹相高。春田有馀暇,馈我杞与蒿。
酌酒谢其意,采之亦诚劳。城中多好事,过半称贤豪。
杯肴具五鼎,珠玉轻一毫。将之献门下,皆有千金褒。
何故背此计,而反从吾曹。淡泊徒自乐,膏芗未能叨。
信知老农美,颇欲耕东皋。因閒有馀力,从尔观芟薅。
范正献奏议帖赞,宋代,岳珂,
思魏徵之棠,不如列疏屏之十渐。
爱卫公之柏,不如存舟扆之五箴。
谏说岂腾口,格君当以心。
想引笔而行墨,方危冠而正襟。
追古事以比迹,见忠臣之虑深。
是虽不足契当时之感悟,不犹可以镜方来之佞壬。
此左氏所以愤乾溪之痛,而三叹于祈招之德音。
重修朝宗门楼集句呈王宰,宋代,余壹,
兹城实佳丽,上与浮云齐。
加望川之阴,津途去不迷。
一旦起楼高百尺,城高跨楼满金碧。
朱门峨临九衢,一片彩霞迎晓日。
好奇赏俊实难逢,看此宁避雨与风。
仍夸县尹风骚客,与人一心成大功。
应喜中原正无事,出为苍生作仙吏。
大贤为政即多闻,不独文章推国器。
立驱巘崿压波澜,千古烟霞一望间。
江上晚来堪画处,丹青画出是君山。
况乃烹鲜会嘉客,楼上重重歌吹发。
艳歌一曲酒一杯,华筵有戏呈初彻。
楼中美人夺神仙,轻身起舞红烛前。
须臾宴罢日将夕,断烬遗香袅翠烟。
四座少年君听取,太平时节难身遇。
先生中业不可量,此中岂是久留处。
且饮美酒登高楼,高视乾坤又何愁。
早晚北门下徵诏,佩声归去凤池头。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二十六,宋代,释普度,
玉鉴光中,波澄月现。展屠龙手,提金刚剑。栗棘金圈一拶开,从君细嚼浑崙咽。
有照有用,有舒有卷。杨岐消息未全灰,优昙华笑春风面。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