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清溪到碧峰,阴崖翠壁书杉松。
故留石照邀行客,上彻青山最后重。
雨开石照正新磨,鸟度猿攀野客过。
忽见尘容应笑我,年来底事白须多。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万年欢(寄韵次膺叔),宋代,晁补之,
十里环溪,记当年并游,依旧风景。彩舫红妆,重泛九秋清镜。莫叹歌台蔓草,喜相逢、欢情犹胜。苹洲畔、横玉惊鸾,半天云愁凝。
中秋醉魂未醒。又佳辰授衣,良会堪更。早岁功名,豪气尚凌汝颍。能致黄金一井,也莫负、鸱夷高兴。别有个、潇洒田园,醉乡天地同永。
【双调】卖花声 雪儿娇小歌,元代,徐再思,
雪儿娇小歌《金缕》,老子婆娑倒玉壶,满身花影倩人扶。昨宵不记,雕鞍
归去,问今朝酒醒何处?
碧桃红杏桃源路,绿水青山水墨图,杖头挑着酒胡芦。行行觑着,山童分付,
问前村酒家何处?
红罗佩吐狮头玉,碧珥香衔凤口珠,风流相遇恨须臾。梨花淡月,楼台如故,
教吹箫玉人何处?
云深不见南来羽,水远难寻北去鱼,两年不寄半行书。危楼目断,云山无数,
望天涯故人何处?
【仙吕】赏花时 卧枕着床染,元代,未知作者,
卧枕着床染病疾,梦断魂劳怕饮食。不索请名医,沉吟了半日,这证候儿敢
跷蹊。
【幺】参的寒来恰禁起,忽的浑身如火气逼。厌的皱了双眉。豁的一会价精
细,烘的半晌又昏迷。
【煞尾】减精神,添憔悴,把我这瘦损庞儿整理。对着那镜儿里容颜不认得,
呆答孩转转猜疑。瘦腰围,宽尽罗衣,一日有两三次频将带缋儿移。觑了这淹尖
病体,比东阳无异,不似俺害相思出落与外人知。
只为多情忒俊雅,月下星前拖逗煞。掩映着牡丹花,潜潜等等,不见劣冤家。
【幺】今夜相逢打骂咱,忽见人来敢是他。只恐有争差,咨咨认了,正是那
娇娃。
【煞尾】悄悄吁,低低话,厮抽抒粘粘掐掐。终是女儿家不惯耍,庞儿不甚
挣达。透轻纱,双乳似白牙。插入胸前紧紧拿,光油油腻滑。颤巍巍拿罢,至今
犹自手儿麻。春夜深沉庭院幽,偷访吹箫鸾凤友。良月过南楼,昨宵许俺,今夜
结绸缪。
【幺】两处相思一样愁,及至相逢却害羞。则是性儿柔,百般哀告,腼腆不
抬头。
【煞尾】你温柔,咱清秀,本是一对儿风流配偶。咫尺相逢说上手,紧推辞
不肯成头。又不敢久迟留,只怕奶母追求。料想伊家不自由,空耽着闷忧。虚陪
了消瘦,不承望刚做了个口儿休。
次韵答顿起二首,宋代,苏轼,
挽袖推腰踏破绅,旧闻携手上天门。
相逢应觉声容似,欲话先惊岁月奔。
新学已皆従许子,诸生犹自畏何蕃。
殿庐直宿真如梦,犹记忧时策万言。
(顿君及第时,余为殿试编排官,见其答策语颇直。
其后与子由试举人西京,既罢,同登嵩山绝顶。
尝见其唱酬诗十余首,顿诗中及之。
)十二东秦比汉京,去年古寺共题名。
(去岁见之于青州。
)早衰怪我遽如许,苦学怜君太瘦生。
茅屋拟归田二顷,金丹终扫雪千径。
何人更似苏司业。
和遍新诗满洛城。
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宋代,苏轼,
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aa1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
分县传明诏,循山得胜游。
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
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
峥嵘依绝壁,苍茫瞰奔流。
半夜人呼急,横空火气浮。
天遥殊不辨,风急已难收。
晓入陈仓县,犹余卖酒楼。
烟煤已狼藉,吏卒尚呀咻。
(十三日宿武城镇,即俗所谓石鼻寨也,云孔明所筑。
是夜二鼓,宝鸡火作,相去三十里,而见于武城。
)鸡岭云霞古,龙宫殿宇幽。
(县有鸡爪峰、龙宫寺。
)南山连大散,归路走吾州。
欲往安能遂,将还为少留。
回趋西虢道,却渡小河洲。
闻道磻溪石,犹存渭水头。
苍崖虽有迹,大钓本无钩。
(十四日,自宝鸡行至虢。
闻太公磻溪石在县东南十八里,犹有投竿跪饵两膝所著之处。
)东去过郿坞,孤城象汉刘。
谁言董公健,竟复伍孚仇。
白刃俄生肘,黄金漫似丘。
(十五日至郿县,县有董卓城,其城象长安,俗谓之小长安。
)平生闻太白,一见驻行驺。
鼓角谁能试,风雷果致不。
岩崖已奇绝,冰雪更琱锼。
春旱忧无麦,山灵喜有湫。
蛟龙懒方睡,瓶罐小容偷。
(是日晚,自郿起至清秋镇宿。
道过太白山,相传云,军行鸣鼓角过山下,辄致雷雨。
山上有湫甚灵,以今岁旱,方议取之。
)二曲林泉胜,三川气象侔。
近山麰麦早,临水竹篁修。
(十六日至盩厔,以近山地美,气候殊早。
县有官竹园,十数里不绝。
)先帝膺符命,行宫画冕旒。
侍臣簪武弁,女乐抱箜篌。
秘殿开金锁,神人控玉虬。
黑衣横巨剑,被发凛双眸。
(十七日,寒食。
自盩厔东南行二十余里,朝谒太平宫二圣御容。
此宫乃太宗皇帝时有神降于道士张守真以告受命之符,所为立也。
神封翊圣将军,有殿。
)邂逅逢佳士,相将弄彩舟。
投篙披绿荇,濯足乱清沟。
晚宿南溪上,森如水国秋。
绕湖栽翠密,终夜响飕飕。
(是日与监宫张杲之泛舟南溪,遂留宿于溪堂。
)冒晓穷幽邃,操戈畏炳彪。
(十八日,循终南而西,县尉以甲卒见送。
或云近官竹园往往有虎。
)尹生犹有宅,老氏旧停辀。
问道遗踪在,登仙往事悠。
驭风归汗漫,阅世似蜉蝣。
羽客知人意,瑶琴系马鞦。
不辞山寺远,来作鹿鸣呦。
帝子传闻李,岩堂仿像缑。
轻风帏幔卷,落日髻鬟愁。
入谷(音浴。
)警蒙密,登坡费挽搂。
乱峰攙似槊,一水淡如油。
中使何年到,金龙自古投。
千重横翠石,百丈见游aa2。
最爱泉鸣洞,初尝雪入喉。
满瓶虽可致,洗耳叹无由。
(是日游崇圣观,俗所谓楼观也,乃尹喜旧宅,山脚有授经台尚在。
遂与张杲之同至大秦寺蚤食而别。
有太平宫道士赵宗有,抱琴见送至寺,作《鹿鸣》之引乃去。
又西至延生观,观后上小山,有唐玉真公主修道之遗迹。
下山而西行十数里,南入黑水谷,谷中有潭名仙游潭。
潭上有寺三,倚峻峰,面清溪,树林深翠,怪石不可胜数。
潭水以绳缒石数百尺,不得其底,以瓦砾投之,翔扬徐下,食顷乃不见,其清澈如此。
遂宿于中兴寺,寺中有玉女洞,洞中有飞泉甚甘,明日以泉二瓶归至郿,又明日乃至府。
)忽忆寻蟆培,方冬脱鹿裘。
山川良甚似,水石亦堪俦。
惟有泉旁饮,无人自献酬。
(昔与子由游虾蟆培,方冬,洞中温温如二三月。
)
鼓楼铺醉歌,宋代,陆游,
书生迫饥寒,一饱轻三巴。三巴未云已,北首趋褒斜。
匆匆出门去,裘马不复华。短帽障赤日,烈风吹黄沙。
俶装先晨鸡,投鞭后昏鸦。壮哉利阆间,崖谷何谽谺。
地荒多牧卒,往往闻芦笳。我行春未动,原野今无花。
稚子入旅梦,挽须劝还家。起坐不能寐,愁肠如转车。
四方丈夫事,行矣勿咨嗟。
秋日雨中与萧赞善访殷舍人于翰林座中作,唐代,徐铉,
野出西垣步步迟,秋光如水雨如丝。铜龙楼下逢闲客,
红药阶前访旧知。乱点乍滋承露处,碎声因想滴蓬时。
银台钥入须归去,不惜馀欢尽酒卮。
墙头花,宋代,赵孟坚,
墙头花,红且白。
一百五日过寒日,寒食过了好风日。
风又吹,日又炙。
枝头好花尽狼藉,人生百年罕七十。
愚者见花不知惜,我辈看花常唧唧。
有酒莫停杯,当歌莫停拍。
头上丝丝霜雪来,老大见花方叹息。
水调歌头 赵可大生日,宋代,王千秋,
披锦泛江客,横槊赋诗人。气吞宇宙,当拥千骑静胡尘。
何事折腰执版,久在泛莲幕府,深觉负平生。踉蹡众人底,欲语复吞声。
庆垂弧,期赐杖,酒深倾。愿君大耐,碧眸丹颊百千龄。
用即经纶天下,不用归谋三径,一笑友渊明。出处两俱得,
公择鄂守学士三堂请雨,宋代,郭祥正,
庙门斜开压江浦,红裳小巫未击鼓。太守焚香令致词,愿驾苍龙作霖雨。
三神鼎峙名谓何,子胥范蠡马伏波。图经莫载碑字灭,忠魂血食应不讹。
朝廷日夜传新令,辅弼贤良元首圣。阴阳调燮神相之,忍使斯民饥以病。
謹次韵和呈垂览拙诗之作,宋代,江休复,
朝跻天门路,暮宿白云杪。
超然六合作,如翼鸾风矫。
运眸极遐旷,收念息奔扰。
盘盘上绝顶,独立颢气表。
天壁涌神泉,玉龟泳灵沼。
凌奥无螫虫,集灌尽百鸟。
胜景穷赏践,陈迹嗟缅眇。
接遯终焉托,真仙事殊窅。
云露相飘飘,尘途忘湫湫。
蹑屐游已屡,操孤才患少。
思轧几沉伏,神驰空飘渺。
谢客兴不浅,尚子计未了。
何时出尘笼,重看众山小。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