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麦二首

作者:苏辙(宋代)

三界人家多鲜福,一时蚕麦得难兼。

锄耰已愧非吾力,汤火尤惊取不廉。

贵客争夸火浣布,贫家粗有水精盐。

薄衫冷面消长夏,扪腹当知百不堪。

3

诗文译文

三界人家多鲜福,

一时蚕麦得难兼。

锄耰已愧非吾力,

汤火尤惊取不廉。

贵客争夸火浣布,

贫家粗有水精盐。

薄衫冷面消长夏,

扪腹当知百不堪。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宋代社会的现实困境和对比。诗中提到了三界人家,指的是世间的各种家庭,包括富贵之家和贫苦之家。这些家庭都有各自的鲜福,即各种美好的事物和享受。然而,在一时之间,蚕麦这种农作物得到的关注却很少。蚕麦是指养蚕和种植麦子,它们都是贫苦人家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来源。

诗中提到了锄耰,指的是农民的农具,意味着农民已经尽力努力,但是仍然难以同时兼顾养蚕和种植麦子。汤火代表了贵族家庭的生活,他们以高档的火浣布为自豪,火浣布是指用火烘烤后细腻柔软的织物。相比之下,贫苦人家只能使用粗糙的水精盐来维持生活,这是一种简单粗糙的食物调料。

最后两句描述了贫苦人家的困境。他们身上穿着薄衫,面对着寒冷的冬季,而且面对着长夏的酷暑也无法消解。扪腹表示深感悲苦,百不堪意味着种种无法承受之事。

诗文赏析

《蚕麦二首》通过对三界人家的描绘,展现了宋代社会阶层的不平等和贫富差距。贵族家庭享受着奢华和美好,而贫苦人家却面临着生活的艰辛和困难。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火浣布和水精盐的描述,突显了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的差异。

诗中的蚕麦象征了勤劳的农民阶级,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工作,但仍然难以获得应有的回报。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触动和对贫苦人家的同情。这首诗通过对社会阶层和贫富差距的揭示,呼吁社会关注弱势群体,反映了苏辙对社会公平的思考和关切。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其他诗经

春郊书事

作者:区越(明代)

春郊书事,明代,区越,

暮叩禅门僧落落,早行江北路漫漫。草根已茁灵坤暖,霜雪犹铺旷野寒。

年事又随忙里过,此心那得静中安。龙溪一曲春堪老,南望归心已万端。

77

冒雨过隙溪庄

冒雨过隙溪庄,清代,林占梅,

仆马行来急,冲寒过小溪。酒家茅屋里,樵径竹桥西。

冻犬倚炉卧,昏鸦绕树啼。风威狂似虎,捲起陌尘迷。

66

夜中起读书戏作

作者:陆游(宋代)

夜中起读书戏作,宋代,陆游,

灭虏区区计本疏,水边乔木拥茅庐。

九原定发韩公笑,至老依然一束书。

51

括水调歌

括水调歌,宋代,林正大,

太行有盘谷,隐者所翱翔,丈夫行世,磊磊落落信行藏。遇则声名利泽,不遇采山钓水,何似两俱忘。谁解盘中趣,与酒为歌章。
问何如,盘之乐,乐无央。远驱虎豹,蛟龙于此亦潜藏。盘土可耕可稼,盘水可沿可濯,饮食寿而康。膏车EFF7吾马,从子以徜徉。
王绩醉乡记:醉之乡,其去中国,不知其几千里也。其土旷然无涯,无邱陵阪险;其气和平一揆,无晦明寒暑;其俗大同,无邑居聚落;其人甚精,无憎爱喜怒,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其寝于于,其行徐徐,与鸟兽鱼鳖杂处,不知有舟车器械之用。昔者黄帝氏尝获游其都,归而杳然丧其天下,以为结绳之政已薄矣。降及尧舜,作为千钟百壶之献,因姑射神人以假道,盖至其边鄙,终身太平。禹、汤立法,礼烦乐杂,数十代与醉乡隔。其臣羲和,弃甲子而逃,冀臻其乡,失路而道夭,故天下遂不宁。至乎末孙E8EE纣,怒而B044其糟邱,阶级千仪,南向而望,卒不见醉乡。武王得志于世,乃命公旦立酒人氏之职,典司五齐,拓土七千里,仅与醉乡达焉,三十年刑措不用。下逮幽厉,迄秦汉,中国丧乱,遂与醉乡绝。而臣下之爱道者,往往窃至。阮嗣宗、陶渊明等十数人,并游于醉乡,没身不返,死葬其壤,中国以为酒仙云。嗟乎,醉乡氏之俗,岂古华胥氏之国乎,何其淳寂也如是。余将游焉,故为之记。

33

远游篇

作者:曹植(魏晋)

远游篇,魏晋,曹植,

远游临四海。

俯仰观洪波。

大鱼若曲陵。

承浪相经过。

灵鳌戴方丈。

神岳俨嵯峨。

仙人翔其隅。

玉女戏其阿。

琼蕋可疗饥。

仰首吸朝霞。

昆仑本吾宅。

中州非我家。

将归谒东父。

一举超流沙。

鼓翼舞时风。

长啸激清歌。

金石固易敝。

日月同光华。

齐年与天地。

万乘安足多。

85

数日前梦一僧出二镜求诗僧以镜置日中其影甚

作者:苏轼(宋代)

数日前梦一僧出二镜求诗僧以镜置日中其影甚,宋代,苏轼,

君家有二镜,光景如湛卢。

或长如芭蕉,或圆如芙蕖。

飞电着子壁,明月入我庐。

月下合三壁,日月跳明珠。

问子是非我,我是非文殊。

52

望永阜陵

作者:陆游(宋代)

望永阜陵,宋代,陆游,

圣主乘乾临斧扆,小臣承诏上丹墀。

宁知齿豁头童後,更遇天崩地陷时!泣至眼枯无血续,梦随魂断独心知。

白头才尽空濡笔,宁继生民生武诗。

77

白鸥

白鸥,宋代,王安石,

江鸥好羽毛,玉雪无尘垢。

灭没波浪间,生涯亦何有。

雄雌屡惊矫,机弋常纷纠。

顾我独无心,相随如得友。

飘然纷华地,此物乖隔久。

白发望东南,春江绿如酒。

27

竹间亭

竹间亭,宋代,欧阳修,

啾啾竹间鸟,日夕相嘤鸣。

悠悠水中鱼,出入藻与萍。

水竹鱼鸟家,伊谁作斯亭。

翁来无车马,非与弹戈并。

潜者入深渊,飞者散纵横。

奈何翁屡来,浪使飞走惊。

忘尔荣与利,脱尔冠与缨。

还来寻鱼鸟,傍此水竹行。

鸟语弄苍翠,鱼游翫清澄。

而翁乃何为,独醉还自醒。

三者各自适,要归亦同情。

翁乎知此乐,无厌日来登。

91

答圣俞莫饮酒

答圣俞莫饮酒,宋代,欧阳修,

子谓莫饮酒,我谓莫作诗。

花开木落虫鸟悲,四时百物乱我思。

朝吟摇头暮蹙眉,雕肝琢肾闻退之。

此翁此语还自违,岂如饮酒无所知。

自古不饮无不死,惟有为善不可迟。

功施当世圣贤事,不然文章千载垂。

其余酩酊一◇酒,万事峥嵘皆可齐。

腐肠糟肉两家说,计较屑屑何其卑。

死生寿夭无足道,百年长短才几时。

但饮酒,莫作诗,

子其听我言非痴。

83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代,杨万里,

日高谷底始微暄,岚翠依然透骨寒。

说与行人忙底事,金鸡声里促银鞍。

6

晓登小楼雾失南高峰塔

晓登小楼雾失南高峰塔,宋代,杨万里,

日日南高峰,知我登小楼。

笑回紫翠面,擎献新鲜秋。

独将诗魂去,恣绕月胁游。

得句寄与渠,月姊不敢搜。

绝顶珥琼笔,仰空书银钩。

今晨招不来,开窗得孤愁。

折简呼屏翳,能为追亡不。

91

尤延之检正直庐窗前红木犀一小株盛开,戏呈

尤延之检正直庐窗前红木犀一小株盛开,戏呈,宋代,杨万里,

水沉国里御风归,栗玉肌虏不肯肥。

元是金华学仙子,新将柿叶染秋衣。

不应装束追时好,无乃清癯悔昨非。

为妒尤郎得尤物,故将七字恼芳菲。

91

十里塘观鱼

十里塘观鱼,宋代,杨万里,

银塘打尽万银梭,岸上笭箵来正多。

船载月明犹有月,无船无月欲如何。

9

南斋前梅花二首其一`

南斋前梅花二首其一`,宋代,杨万里,

山园腊里日蔬芜,只有南斋最起予。

竹映梅花花映竹,翠毛障子玉妃图。

17

寄题保静庵

寄题保静庵,宋代,杨万里,

洙泗九渊閟去珠,没人下取龙怒须。

迂叟勃兴章甫徒,剌手一探珠炯如。

正心保躬四颗余,一颗光照千乘车。

艮斋竖起尘拂子,保静居士一笑喜。

试著此珠狂波底,波自拍天珠在水。江南江北起秋风,庵前庵後吹霜松。

居士焚香於其中,手挥五弦送归鸿。

74

郗公墓诗

作者:曹毗(魏晋)

郗公墓诗,魏晋,曹毗,

青松罗前隧,翠碑表高坟。玉颜无馀映,蕙风有馀薰。

36

秋闺诗

秋闺诗,南北朝,刘邈,

萤飞绮窗外,妾思霍将军。灯前量兽锦,檐下织花纹。

坠露如轻雨,长河似薄云。秋还百种事,衣成未暇薰。

24

惜花

作者:于鹄(唐代)

惜花,唐代,于鹄,

夜来花欲尽,始惜两三枝。早起寻稀处,闲眠记落时。
蕊焦蜂自散,蒂折蝶还移。攀著殷勤别,明年更有期。

28

御试二首

作者:黄滔(唐代)

御试二首,唐代,黄滔,

已表隋珠各自携,更从琼殿立丹梯。九华灯作三条烛,
万乘君悬四首题。灵凤敢期翻雪羽,洞箫应或讽金闺。
明朝莫惜场场醉,青桂新香有紫泥。
六曹三省列簪裾,丹诏宣来试士初。不是玉皇疑羽客,
要教金榜带天书。词臣假寐题黄绢,宫女敲铜奏子虚。
御目四篇酬九百,敢从灯下略踌躇。

1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