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八日新热寄仇池

作者:苏辙(宋代)

细莎为屦如编须,轻葛为服如剪莩。

寒泉洒屋朝露濡,霜簟可荐机可扶。

风鸣牖间如吹竽,此虽有暑宜亦无。

庭前峻山槎之余,盆中养鳅大如鱼。

荻生抱甲未见肤,蔓起上屋将县壼。

麦苗高齐可藏乌,此虽非野仅亦如。

兄居溪堂南山趺,渥足溪水惊雁凫。

澄潭百丈清无淤,将往思我立踟躇。

东轩鄙陋何足居,欲行不行系辕驹。

65

诗文译文

细莎编织成鞋子般柔软,

轻葛剪裁成衣服般轻薄。

清凉的泉水洒在房屋上,朝露湿润着一切。

寒霜铺在席子上,可以作为供奉的器具,也可以作为支撑的工具。

风声在窗户间响起,如同吹奏竽笙,

尽管有些炎热,但也并不算太热。

庭前高耸的山峰像槎船一样巍峨,

盆中养的鳅鱼已经长得像鱼一样大。

芦苇茂盛而抱甲如盾牌一般,

爬上屋顶将屋瓦当作城墙。

麦苗长得高齐,可以藏住乌鸦,

尽管这里并不是原野,但也有着类似的景象。

兄长居住在溪堂南山脚下,

泽地湿足,惊起鸿雁和凫鸟。

清澈的潭水有百丈之深,没有一丝淤泥,

即将前往思念我的地方,我犹豫不决。

东面的小轩简陋不堪,怎么能够居住?

想要离开却束缚于马车的缰绳。

诗文赏析

《四月二十八日新热寄仇池》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所处环境和内心的情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示了苏辙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诗的前半部分描写了夏日的炎热,但苏辙通过细莎为屦、轻葛为服等细节,表达了对适应夏季酷暑的生活智慧和对清凉的渴望。他用寒泉洒屋、霜簟可荐机可扶等意象,展示了生活的朴素和自足。

诗的后半部分以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归乡的思念。荻生抱甲、蔓起上屋等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庭前峻山槎之余、盆中养鳅大如鱼等描写,展现了山水环境和家居生活的平淡而富有的景象。麦苗高齐可藏乌、此虽非野仅亦如等描写,则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在诗的结尾,作者提及兄居溪堂南山趺,渥足溪水惊雁凫。这里暗示了作者与兄弟的分离和思念之情。澄潭百丈清无淤,将往思我立踟躇一句,则表达了作者站在潭边思念亲人、犹豫不决的心境。

最后两句东轩鄙陋何足居,欲行不行系辕驹,则反映了作者对于现状的不满和对于离开的渴望,却又受到种种束缚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作为符号和意象,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对家乡乡土的眷恋以及对亲情、离愁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对个人处境的抒发,诗中也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追求。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展现了苏辙细腻的观察力和深情厚意的写作风格,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感哲理和生活态度。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其他诗经

句 其二

作者:张载(魏晋)

句 其二,魏晋,张载,

若要居二宅,先须入礼门。

42

寄题几仲所居二诗次定国王父旧韵 其二

作者:苏过(宋代)

寄题几仲所居二诗次定国王父旧韵 其二,宋代,苏过,

涉世谁如子,凛然霜中筠。独能退藏密,恐污元规尘。

阮籍废臧否,曹参惟饮醇。谁为晤语者,黄卷对古人。

53

朝阳

作者:蔡羽(明代)

朝阳,明代,蔡羽,

夜户集虫声,朝曦布林影。

登高伐丛漆,乘凉出墟井。

云端开丹笈,松下幂金鼎。

寒士无相猜,热客不吾省。

遐宇流绝辉,千岩结昼暝。

缓颊松绮闲,无心念朝请。

6

武林书事九首 其八

作者:方回(宋代)

武林书事九首 其八,宋代,方回,

兰阇兰阇一弹指,高鼻人人俱喜欢。北客近知郎罢语,南人许拜乞银官。

31

松竹篇

松竹篇,明代,郑文康,

徂徕之山山有灵,四时秀气阴冥冥。中产古松高百尺,头角怪异非凡形。

逢时开花吐香雪,一寸坚心一方铁。严霜烈日不改颜,风雨惟闻声激切。

梦中肯上丁公腹,浪游之封徒自辱。养成良药在深根,要与苍生济茕独。

平生知己独此君,此君乃是虚心人。直节略施何晏粉,清标不污元规尘。

般倕伶伦俱未来,相逢尽说非良材。谁知老天有深意,暗施雨露加滋培。

一朝使者轺车动,有司取赴明廷贡。自缘生长草莱中,不是朝家迟尔用。

71

樾庭弟至京夜话 其二

樾庭弟至京夜话 其二,清代,钱仪吉,

元年忆尔赴官初,金盛门风逝不居。白首朝饥兄弟散,秋镫忍泪读家书。

91

同外孙文九新春五绝句

作者:苏辙(宋代)

同外孙文九新春五绝句,宋代,苏辙,

佳人旋贴钗头胜,园父初挑雪底芹。

欲得春来怕春晚,春来会似出山云。

71

前有猛虎行

作者:孙绪(明代)

前有猛虎行,明代,孙绪,

前有猛虎后有蛇,血吻怒目声呀呀。狂飙落木山欲裂,山中白骨纷如麻。

宁使蛇有足,莫使虎有翼。蛇虽添足竟何为,虎如有翼谁堪敌。

山林虎猛亦怕死,终岁不敢入城市。君不见城中猛虎垂饥涎,吮民膏血不怕天。

58

虞美人(怀金华九日寄叶丞相)

虞美人(怀金华九日寄叶丞相),宋代,韩元吉,

登临自古骚人事。惨忄栗天涯意。金华峰顶做重阳。月地千寻风里、万枝香。
相君携客相应记。几处容狂醉。双溪明月乱山青。飞梦时时犹在、最高亭。

91

生查子(宜春记宾亭别王希白庚)

生查子(宜春记宾亭别王希白庚),宋代,赵师侠,

梅从陇首传,柳向邮亭折。鸳瓦晓霜浓,掠面凝寒色。
相逢意便亲,欲去如何说。我亦是行人,更与行人别。

89

恒山道中寄惟重

恒山道中寄惟重,明代,林大春,

百里恒山道,寒光一驻骖。苍茫过燕赵,迢递望肴函。

天远君应念,月明谁与谈。谓予比庾信,未敢赋江南。

84

太常引 七夕早起,偶与女媛围棋

作者:徐淑(清代)

太常引 七夕早起,偶与女媛围棋,清代,徐淑,

朝来倦绣且围棋。姑妇固相宜,母女亦何奇。但瓜葛、休生诳欺。

卢胡一笑,楸枰白黑,转眼总忘机。空自论高低,还与汝、商量晒衣。

95

满江红(病中俞山甫教授访别,病起寄之)

满江红(病中俞山甫教授访别,病起寄之),宋代,辛弃疾,

曲几蒲团,方丈里、君来问疾。更夜雨、匆匆别去,一杯南北。万事莫侵闲鬓发,百年正要佳眠食。最难忘、此语重殷勤,千金直。
西崦路,东岩石。携手处,今陈迹。望重来犹有,旧盟如日。莫信蓬莱风浪隔,垂天自有扶摇力。对梅花、一夜苦相思,无消息。

54

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五首 其四

作者:陆游(宋代)

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五首 其四,宋代,陆游,

旧弼初收召,惟公力赞扬。都亭移供帐,全魏彻封疆。

大度宁猜阻,群言自中伤。拳拳虚左意,犹可质穹苍。

53

病猿

作者:李洞(唐代)

病猿,唐代,李洞,

瘦缠金锁惹朱楼,一别巫山树几秋。寒想蜀门清露滴,
暖怀湘岸白云流。罢抛檐果沉僧井,休拗崖冰溅客舟。
啼过三声应有泪,画堂深不彻王侯。

27

桃花

作者:薛能(唐代)

桃花,唐代,薛能,

香色自天种,千年岂易逢。开齐全未落,繁极欲相重。
冷湿朝如淡,晴干午更浓。风光新社燕,时节旧春农。
篱落欹临竹,亭台盛间松。乱缘堪羡蚁,深入不如蜂。
有影宜暄煦,无言自冶容。洞连非俗世,溪静接仙踪。
子熟河应变,根盘土已封。西王潜爱惜,东朔盗过从。
醉席眠英好,题诗恋景慵。芳菲聊一望,何必在临邛。

80

过蛮溪渡

作者:崔橹(唐代)

过蛮溪渡,唐代,崔橹,

绿杨如发雨如烟,立马危桥独唤船。山口断云迷旧路,
渡头芳草忆前年。身随远道徒悲梗,诗卖明时不直钱。
归去楚台还有计,钓船春雨日高眠。

87

王昭君三首 其三

作者:郭震(唐代)

王昭君三首 其三,唐代,郭震,

闻有南河信,传言杀画师。始知君念重,更肯惜蛾眉。

47

中秋月

作者:裴说(唐代)

中秋月,唐代,裴说,

一岁几盈亏,当轩重此期。幸无偏照处,刚有不明时。
色静云归早,光寒鹤睡迟。相看吟未足,皎皎下疏篱。

70

邓艾庙

邓艾庙,唐代,唐彦谦,

昭烈遗黎死尚羞,挥刀斫石恨谯周。
如何千载留遗庙,血食巴山伴武侯。

8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