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牟监薄

作者:方岳(宋代)

秋声满院有谁来,亦欲从君话老怀。

隔竹已敲茶臼雪,不知何日又清斋。

94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天的宁静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年老时光的思考和渴望与他人分享内心的愿望。诗中的“秋声满院”描绘了宁静的院子里秋天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和静谧的氛围。作者希望能与一个知己共同度过晚年,与他人分享内心的感受,即“亦欲从君话老怀”。

接下来的两句“隔竹已敲茶臼雪,不知何日又清斋”描绘了作者思念过去的岁月和清静的生活。通过竹篱,传来敲茶臼的声音,如同飘雪一般清脆。这种声音唤起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也引发了对未来能否再次享受清净生活的疑问。

整首诗以对岁月的思考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流逝时光的感慨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诗词传递了一种淡泊宁静的哲理思考,引发读者对生活意义和内心追求的思考。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其他诗经

都益处欢宴赠同筵诸子丁卯

都益处欢宴赠同筵诸子丁卯,近现代,常燕生,

薄海惊涛播战尘,并时洗刷待何人。只今岳岳朱楼宴,尽是堂堂赤县身。

他日乾坤系诸子,古来勋伐出天民。戎贪胡诈终归败,此事关头要细论。

46

愿月得雨兼旬秋旸人望已切再和前韵

作者:陈普(宋代)

愿月得雨兼旬秋旸人望已切再和前韵,宋代,陈普,

逾浃秋旸已望云,芭蕉一夜慰愁人。

阴阳各有时中处,不可相无似两轮。

19

游山五题·游大峒山

作者:余靖(宋代)

游山五题·游大峒山,宋代,余靖,

十里松桧风,万仞斗峭壁。

阳崖雷自奔,阴壑雪犹积。

势争衡霍雄,地控楚越扼。

胡为千载间,名未光图籍。

物乃因人彰,闻人於在昔。

不逢巢许高,箕山亦顽碧。

我今共游览,逍遥非俗格。

剧论穷古今,玄谈叩虚寂。

攀萝蹑孤峰,和云坐幽石。

濯缨清泠泉,留为不朽迹。

16

咏怀 其三十八

作者:阮籍(魏晋)

咏怀 其三十八,魏晋,阮籍,

拔剑临白刃,安能相中伤。但畏工言子,称我三江旁。

飞泉流玉山,悬车栖扶桑。日月径千里,素风发微霜。

势路自穷达,咨嗟安可长。

55

次韵赵德麟西湖新成见怀绝句

作者:苏轼(宋代)

次韵赵德麟西湖新成见怀绝句,宋代,苏轼,

壶中春色(谓洞庭春色也。

)饮中仙,骑鹤东来独惘然。

犹有赵陈同李郭,不妨同泛过湖船。

16

初夏幽居偶题

作者:陆游(宋代)

初夏幽居偶题,宋代,陆游,

昔如转战堕重围,今幸骞翔脱骇机。

晓树好风莺独语,夜窗细雨燕相依。

安居不恨蜗庐迮,得食宁论鹤料微?更喜暮年强健在,又看刀尺制缣衣。

14

题胡季亨观生亭二首

题胡季亨观生亭二首,宋代,杨万里,

谁信秋霜腊雪中,雪中霜里有春风。

菊花未了梅花发,休说桃花入嫩红。

92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横枝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横枝,宋代,杨万里,

冰为仙骨水为肌,意淡香幽秪自知。

青女素娥非耐冷,一生耐冷是横枝。

16

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二首

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二首,宋代,范仲淹,

钱唐作守不为轻,况是全家住翠屏。

名品久参卿士月,部封全属斗牛星。

仁君未报头先白,故老相看眼倍青。

最爱湖山清绝处,晚来云破雨初停。

27

乱后途中

乱后途中,唐代,李山甫,

乱离寻故园,朝市不如村。恸哭翻无泪,颠狂觉少魂。
诸侯贪割据,群盗恣并吞。为问登坛者,何年答汉恩。

55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作者:曹唐(唐代)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唐代,曹唐,

玉箫金瑟发商声,桑叶枯干海水清。
净扫蓬莱山下路,略邀王母话长生。
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
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辄形相。
骑龙重过玉溪头,红叶还春碧水流。
省得壶中见天地,壶中天地不曾秋。
真王未许久从容,立在花前别甯封。
手把玉箫头不举,自愁如醉倚黄龙。
金殿无人锁绛烟,玉郎并不赏丹田。
白龙蹀躞难回跋,争下红绡碧玉鞭。
玄洲草木不知黄,甲子初开浩劫长。
无限万年年少女,手攀红树满残阳。
宫阙重重闭玉林,昆仑高辟彩云深。
黄龙掉尾引郎去,使妾月明何处寻。
风满涂山玉蕊稀,赤龙闲卧鹤东飞。
紫梨烂尽无人吃,何事韩君去不归。
武帝徒劳厌暮年,不曾清净不精专。
上元少女绝还往,满灶丹成白玉烟。
百辟朝回闭玉除,露风清宴桂花疏。
西归使者骑金虎,亸鞚垂鞭唱步虚。
南斗阑珊北斗稀,茅君夜著紫霞衣。
朝骑白鹿趁朝去,凤押笙歌逐后飞。
焚香独自上天坛,桂树风吹玉简寒。
长怕嵇康乏仙骨,与将仙籍再寻看。
冰屋朱扉晓未开,谁将金策扣琼台。
碧花红尾小仙犬,闲吠五云嗔客来。
酒酽春浓琼草齐,真公饮散醉如泥。
朱轮轧轧入云去,行到半天闻马嘶。
白石山中自有天,竹花藤叶隔溪烟。
朝来洞口围棋了,赌得青龙直几钱。
海水西飞照柏林,青云斜倚锦云深。
水风暗入古山叶,吹断步虚清磬音。
玉诏新除沈侍郎,便分茅土镇东方。
不知今夕游何处,侍从皆骑白凤凰。
洞里烟霞无歇时,洞中天地足金芝。
月明朗朗溪头树,白发老人相对棋。
饥即餐霞闷即行,一声长啸万山青。
穿花渡水来相访,珍重多才阮步兵。
东妃闲著翠霞裙,自领笙歌出五云。
清思密谈谁第一,不过邀取小茅君。
月影悠悠秋树明,露吹犀簟象床轻。
嫔妃久立帐门外,暗笑夫人推酒声。
九天天路入云长,燕使何由到上方。
玉女暗来花下立,手挼裙带问昭王。
玉皇赐妾紫衣裳,教向桃源嫁阮郎。
烂煮琼花劝君吃,恐君毛鬓暗成霜。
花底休倾绿玉卮,云中含笑向安期。
穷阳有数不知数,大似人间年少儿。
玉色雌龙金络头,真妃骑出纵闲游。
昆仑山上桃花底,一曲商歌天地秋。
偷来洞口访刘君,缓步轻抬玉线裙。
细擘桃花逐流水,更无言语倚彤云。
西汉夫人下太虚,九霞裙幅五云舆。
欲将碧字相教示,自解盘囊出素书。
天上鸡鸣海日红,青腰侍女扫朱宫。
洗花蒸叶滤清酒,待与夫人邀五翁。
汗漫真游实可奇,人间天上几人知。
周王不信长生话,空使苌弘碧泪垂。
青锦缝裳绿玉珰,满身新带五云香。
闲依碧海攀鸾驾,笑就苏君觅橘尝。
鹤不西飞龙不行,露干云破洞箫清。
少年仙子说闲事,遥隔彩云闻笑声。
洞里烟深木叶粗,乘风使者降玄都。
隔花相见遥相贺,擎出怀中赤玉符。
芝蕙芸花烂漫春,瑞香烟露湿衣巾。
玉童私地夸书札,偷写云谣暗赠人。
天上邀来不肯来,人间双鹤又空回。
秦皇汉武死何处,海畔红桑花自开。
紫羽麾幢下玉京,却邀真母入三清。
白龙久住浑相恋,斜倚祥云不肯行。
鹤叫风悲竹叶疏,谁来五岭拜云车。
人间肉马无轻步,踏破先生一卷书。
夜降西坛宴已终,花残月榭雾朦胧。
谁游八海门前过,空洞一声风雨中。
忘却教人锁后宫,还丹失尽玉壶空。
嫦娥若不偷灵药,争得长生在月中。
旸谷先生下宴时,月光初冷紫琼枝。
凄清金石揭天地,事在世间人不知。
共爱初平住九霞,焚香不出闭金华。
白羊成队难收拾,吃尽溪头巨胜花。
酒尽香残夜欲分,青童拜问紫阳君。
月光悄悄笙歌远,马影龙声归五云。
海树灵风吹彩烟,丹陵朝客欲升天。
无央公子停鸾辔,笑泥娇妃索玉鞭。
八景风回五凤车,昆仑山上看桃花。
若教使者沽春酒,须觅馀杭阿母家。
叔卿遍览九天春,不见人间故旧人。
怪得蓬莱山下水,半成沙土半成尘。
欲饮尊中云母浆,月明花里合笙簧。
更教小奈将龙去,便向金坛取阮郎。
海上桃花千树开,麻姑一去不知来。
辽东老鹤应慵惰,教探桑田便不回。
昨夜相邀宴杏坛,等闲乘醉走青鸾。
红云塞路东风紧,吹破芙蓉碧玉冠。
云鹤冥冥去不分,落花流水恨空存。
不知玉女无期信,道与留门却闭门。
采女平明受事回,暗交丹契锦囊开。
欲书密诏防人见,佯喝青虬使莫来。
太一元君昨夜过,碧云高髻绾婆娑。
手抬玉策红于火,敲断金鸾使唱歌。
碧瓦彤轩月殿开,九天花落瑞风来。
玉皇欲著红龙衮,亲唤金妃下手裁。
长房自贵解飞翻,五色云中独闭门。
看却桑田欲成海,不知还往几人存。
赤龙停步彩云飞,共道真王海上归。
千岁红桃香破鼻,玉盘盛出与金妃。
碧海灵童夜到时,徒劳相唤上琼池。
因循天子能闲事,纵与青龙不解骑。
且欲留君饮桂浆,九天无事莫推忙。
青龙举步行千里,休道蓬莱归路长。
侍女亲擎玉酒卮,满卮倾酒劝安期。
等闲相别三千岁,长忆水边分枣时。
万岁蛾眉不解愁,旋弹清瑟旋闲游。
忽闻下界笙箫曲,斜倚红鸾笑不休。
去住楼台一任风,十三天洞暗相通。
行厨侍女炊何物,满灶无烟玉炭红。
风动闲天清桂阴,水精帘箔冷沉沉。
西妃少女多春思,斜倚彤云尽日吟。
王母相留不放回,偶然沉醉卧瑶台。
凭君与向萧郎道,教著青龙取妾来。
绛节笙歌绕殿飞,紫皇欲到五云归。
细腰侍女瑶花外,争向红房报玉妃。
闻君新领八霞司,此别相逢是几时。
妾有一觥云母酒,请君终宴莫推辞。
方士飞轩驻碧霞,酒寒风冷月初斜。
不知谁唱归春曲,落尽溪头白葛花。
方朔朝来到我家,欲将灵树出丹霞。
三千年后知谁在,拟种红桃待放花。
水满桑田白日沈,冻云干霰湿重阴。
辽东归客闲相过,因话尧年雪更深。
朝回相引看红鸾,不觉风吹鹤氅偏。
好是兴来骑白鹤,文妃为伴上重天。
公子闲吟八景文,花南拜别上阳君。
金鞭遥指玉清路,龙影马嘶归五云。
一百年中是一春,不教日月辄移轮。
金鳌头上蓬莱殿,唯有人间炼骨人。
笑擎云液紫瑶觥,共请云和碧玉笙。
花下偶然吹一曲,人间因识董双成。
东皇长女没多年,从洗金芝到水边。
无事伴他棋一局,等闲输却卖花钱。
红草青林日半斜,闲乘小凤出彤霞。
略寻旧路过西国,因得冰园一尺瓜。
树下星沉月欲高,前溪水影湿龙毛。
洞天云冷玉花发,公子尽披双锦袍。
紫水风吹剑树寒,水边年少下红鸾。
未知百一穷阳数,略请先生止的看。
武皇含笑把金觥,更请霓裳一两声。
护帐宫人最年少,舞腰时挈绣裙轻。
琼树扶疏压瑞烟,玉皇朝客满花前。
东风小饮人皆醉,短尾青龙枕水眠。
彤阁钟鸣碧鹭飞,皇君催熨紫霞衣。
丹房玉女心慵甚,贪看投壶不肯归。
昆仑山上自鸡啼,羽客争升碧玉梯。
因驾五龙看较艺,白鸾功用不如妻。
沙野先生闭玉虚,焚香夜写紫微书。
供承童子闲无事,教剉琼花喂白驴。
云陇琼花满地香,碧沙红水遍朱堂。
外人欲压长生籍,拜请飞琼报玉皇。
玉洞长春风景鲜,丈人私宴就芝田。
笙歌暂向花间尽,便是人间一万年。
青童传语便须回,报道麻姑玉蕊开。
沧海成尘等闲事,且乘龙鹤看花来。
绛树彤云户半开,守花童子怪人来。
青牛卧地吃琼草,知道先生朝未回。
石洞沙溪二十年,向明杭日夜朝天。
白矾烟尽水银冷,不觉小龙床下眠。
紫微深锁敞丹轩,太帝亲谈不死门。
从此百寮俱拜后,走龙鞭虎下昆仑。
云衫玉带好威仪,三洞真人入奏时。
频着金鞭打龙角,为嗔西去上天迟。
太子真娥相领行,当天合曲玉箫清。
梨花新折东风软,犹在缑山乐笑声。
洞里月明琼树风,画帘青室影朦胧。
香残酒冷玉妃睡,不觉七真归海中。
青苑红堂压瑞云,月明闲宴九阳君。
不知昨夜谁先醉,书破明霞八幅裙。
东溟两度作尘飞,一万年来会面稀。
千树梨花百壶酒,共君论饮莫论诗。
沧海令抛即未能,且缘鸾鹤立相仍。
蔡家新妇莫嫌少,领取真珠三五升。
溪影沉沙树影清,人家皆踏五音行。
可怜三十六天路,星月满空琼草青。
北斗西风吹白榆,穆公相笑夜投壶。
花前玉女来相问,赌得青龙许赎无。
九天王母皱蛾眉,惆怅无言倚桂枝。
悔不长留穆天子,任将妻妾住瑶池。
暂随凫伯纵闲游,饮鹿因过翠水头。
宫殿寂寥人不见,碧花菱角满潭秋。
新授金书八素章,玉皇教妾主扶桑。
与君一别三千岁,却厌仙家日月长。
八海风凉水影高,上卿教制赤霜袍。
蛟丝玉线难裁割,须借玉妃金剪刀。
海上风来吹杏枝,昆仑山上看花时。
红龙锦襜黄金勒,不是元君不得骑。
绛阙夫人下北方,细环清佩响丁当。
攀花笑入春风里,偷折红桃寄阮郎。

86

苍梧云气

作者:项斯(唐代)

苍梧云气,唐代,项斯,

何年化作愁,漠漠便难收。数点山能远,平铺水不流。
湿连湘竹暮,浓盖舜坟秋。亦有思归客,看来尽白头。

39

读陶公饮酒诗六首 其六

读陶公饮酒诗六首 其六,清代,全祖望,

壮节思长公,高风爱仲理。古人岂可希,窃向往之耳。

是谁纷狐疑,诮我空冻馁。晨鸡未肯鸣,尚亦守所耻。

78

雪堂

作者:高翥(宋代)

雪堂,宋代,高翥,

胜地从来迹易陈,东坡日月久尤新。

小桥曾压归时雪,老柳长摇别后春。

城郭寥寥怀旬鹤,江山历历见斯人。

客生较晚空惆怅,梦想陈潘结旧邻。

94

白鹭洲词寄曾裘甫

作者:赵蕃(宋代)

白鹭洲词寄曾裘甫,宋代,赵蕃,

白鹭洲前烟草微,黄鹤楼外烟云飞。缥缥黄鹤政高举,漾漾白鹭孤无依。

鹤举直上登寥廓,鹭立汀洲方俯啄。卒然惊堕野人罝,岂不欲飞遭急缚。

45

首夏即事与丘与权同韵作

作者:苏颂(宋代)

首夏即事与丘与权同韵作,宋代,苏颂,

朱曦渐永烦暑添,薰风当昼飘前檐。

庭幽门邃搴帷帘,景物轩豁欣窥觇。

方池绿莹波文恬,两傍森森生苇蒹。

新荷未展排青尖,上下交映开鉴奁。

园林果实繁李棎,原野麦秀胜稻稴。

群飞众走羽毛彡,求阴息影愁烹焰。

江南郁蒸非类痁,时虽早热人心恹。

忻忻笑语喧闾阎,言此丰岁将饫餍。

正阳用事何太廉,乃使阴沴相陵詹。

正当汗浃絺衣粘,凄风忽生增纩缣。

淫霖旬日横流沾,市井郊郭皆渰淹。

林实坠落谁撦挦,麻麦散乱如删鎌。

斯民愁嗟言成谵,我时忧思坐间檐。

方食不知味苦甜,整齐几案抽书签。

发策一以天人占,少阴乘阳时最嫌。

小人当此多欺憸,君子遇之难怀谦。

天道虽远诚可瞻,上曰高明下沈潜。

四时中分寒与炎,一气不可相并兼。

推本事理知悉纤,灾害所起由渍渐。

岂非奸孽当除歼,又非直道伤诐譣。

孰居鼎鼐调梅盐,孰任阃闑怀韬吟。

圣皇言动谋於佥,布为利泽濡苍黔。

将消祲沴频深砭,感召冲气安危阽。

嗟嗟直口不可钳,谁当一探龙颔髯。

50

春日会饮怀丘思同林成之作四首·又次林韵

作者:苏颂(宋代)

春日会饮怀丘思同林成之作四首·又次林韵,宋代,苏颂,

右持卮酒左持螯,慷慨酣歌忆藉糟。

因想良交成不寐,清谈终夕未为高。

79

挽赵秋晓

挽赵秋晓,宋代,张震龙,

蚤岁看花遍上都,谓宜东序著河图。

亭亭玉树风前皎,浩浩璇源夜半枯。

自是死生存定数,绝怜神骏蹶长途。

此行不返神清洞,应抗龙髯去鼎湖。

7

石楼

石楼,宋代,赵汝驭,

历井扪参跬步行,直排阊阖叫云扃。着身高处不知险,回首看时方始惊。

世界三千藏粒粟,江湖万里付浮萍。何须更跨扬州鹤,稳御仙軿朝帝京。

26

题毕文简公撰李太白碑阴

题毕文简公撰李太白碑阴,宋代,郭祥正,

清风无根长不死,太白高名亦如此。何人谓是王佐才,文简雄词泻秋水。

贤孙出守镌长碑,碑成字字生光辉。宠胡妃子已萌乱,翩然凤鸟来非时。

出林秀木众欲杀,纳官赎命何其危。画船载酒酌明月,不著渔蓑披锦衣。

醉眼天地即衾枕,至今荒冢人疑之。丈夫阖棺事未定,后三百岁方逢知。

知太白,文简公。不誇能诗与饮酒,惜其浩气突兀藏心胸。

青山老碧洗秋色,姑溪濯绿涵春容。太白不见碑可见,螭盘鼍载传无穷。

8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