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夜得梅花数枝灯下作

故人远客天一涯,寄我万里风前枝。方壶含澌不受污,可着玉树瑶林姿。

孤芳妙质不可说,天香肯复须人知。老人不作世间梦,但见玉友如儿时。

急张青灯当明月,要看疏影横屏帏。花寒不睡斗欲落,笑语似与人追随。

持杯未怪此宵乐,论情忍负平生期。回头却忆青山道,处处相逢花不老。

短篱飞雪山更寒,古木啼乌月催晓。清魂屡往途路遥,故人久别相知少。

只今如此邂逅何,莫厌诗成苦相恼。

45

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其他诗经

作者:卞震(宋代)

句,宋代,卞震,

双阙暂随丹诏入,三峰寻与白云归。

19

上海刘氏园见白莲孤开归而成咏 其二

作者:严复(清代)

上海刘氏园见白莲孤开归而成咏 其二,清代,严复,

脱得污泥气益振,肌肤敢道许相亲。情知水佩风裳者,不是云腮雾閤身。

53

虞美人

虞美人,宋代,许棐,

杏花窗底人中酒。花与人相守。帘衣不肯护春寒。一声娇嚏两眉攒。拥衾眠。
明朝又有秋千约。恐未堪梳掠。倩谁传语画楼风。略吹丝雨湿春红。绊游踪。

79

长寿仙促拍(太母生辰)

作者:曹勋(宋代)

长寿仙促拍(太母生辰),宋代,曹勋,

舜德日辉光,正初冬盛期。东朝喜、诞生时。向彤闱、清净均化有,自然和气。长生久视,金殿熙熙。宴瑶池。
袆衣俱侍、玳筵启。花如锦、耀朝晖。太平际天子,天下养、共瞻诚意。南山虔祝,亿万同岁。

72

次韵答荆门张都官维见和惠泉诗

作者:苏轼(宋代)

次韵答荆门张都官维见和惠泉诗,宋代,苏轼,

楚人少井饮,地气常不泄。

蓄之为惠泉,坌若有所折。

泉源本无情,岂问浊与澈。

贪愚彼二水,终古耻莫雪。

只应所处然,遂使语异别。

泉傍地平衍,泉上山嵽嵲。

君子慎所居,此义安可缺。

古人贵言赠,敢用况高节。

不为冬霜干,肯畏夏日裂。

泠泠但不已,海远要当彻。

96

六月一日晓赋

作者:陆游(宋代)

六月一日晓赋,宋代,陆游,

视夜明星高,蝉声满庭树。

残骸幸差健,散发穿两屦。

岩扉手自开,曳杖得徐步。

碧瓦浮青烟,圜荷泻残露。

草木无俗姿,鸡犬共幽趣。

儿来问晨炊,一笑挥使去。

12

送丁廓秀才归汝阴

送丁廓秀才归汝阴,宋代,王安石,

风驶柳条乾,驼裘未胜寒。

殷懃陌上日,为客暖征鞍。

41

栎口守风诗

栎口守风诗,南北朝,刘孝绰,

春心已应豫,归路复当欢。如何此日风,霾曀骇波澜。

倏见摇心惨,俄瞻乡路难。赖有同舟客,移宴息层峦。

华茵藉初卉,芳樽散绪寒。谑浪虽云善,江流苦未安。

何由入故园,讵即纫新兰。寄谢浮丘子,暂欲暇飞鸾。

70

古意赠王常侍

古意赠王常侍,唐代,杨巨源,

绣户纱窗北里深,香风暗动凤凰簪。组紃常在佳人手。
刀尺空摇寒女心。欲学齐讴逐云管,还思楚练拂霜砧。
东家少妇当机织,应念无衣雪满林。

20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作者:曹唐(唐代)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唐代,曹唐,

玉箫金瑟发商声,桑叶枯干海水清。
净扫蓬莱山下路,略邀王母话长生。
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
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辄形相。
骑龙重过玉溪头,红叶还春碧水流。
省得壶中见天地,壶中天地不曾秋。
真王未许久从容,立在花前别甯封。
手把玉箫头不举,自愁如醉倚黄龙。
金殿无人锁绛烟,玉郎并不赏丹田。
白龙蹀躞难回跋,争下红绡碧玉鞭。
玄洲草木不知黄,甲子初开浩劫长。
无限万年年少女,手攀红树满残阳。
宫阙重重闭玉林,昆仑高辟彩云深。
黄龙掉尾引郎去,使妾月明何处寻。
风满涂山玉蕊稀,赤龙闲卧鹤东飞。
紫梨烂尽无人吃,何事韩君去不归。
武帝徒劳厌暮年,不曾清净不精专。
上元少女绝还往,满灶丹成白玉烟。
百辟朝回闭玉除,露风清宴桂花疏。
西归使者骑金虎,亸鞚垂鞭唱步虚。
南斗阑珊北斗稀,茅君夜著紫霞衣。
朝骑白鹿趁朝去,凤押笙歌逐后飞。
焚香独自上天坛,桂树风吹玉简寒。
长怕嵇康乏仙骨,与将仙籍再寻看。
冰屋朱扉晓未开,谁将金策扣琼台。
碧花红尾小仙犬,闲吠五云嗔客来。
酒酽春浓琼草齐,真公饮散醉如泥。
朱轮轧轧入云去,行到半天闻马嘶。
白石山中自有天,竹花藤叶隔溪烟。
朝来洞口围棋了,赌得青龙直几钱。
海水西飞照柏林,青云斜倚锦云深。
水风暗入古山叶,吹断步虚清磬音。
玉诏新除沈侍郎,便分茅土镇东方。
不知今夕游何处,侍从皆骑白凤凰。
洞里烟霞无歇时,洞中天地足金芝。
月明朗朗溪头树,白发老人相对棋。
饥即餐霞闷即行,一声长啸万山青。
穿花渡水来相访,珍重多才阮步兵。
东妃闲著翠霞裙,自领笙歌出五云。
清思密谈谁第一,不过邀取小茅君。
月影悠悠秋树明,露吹犀簟象床轻。
嫔妃久立帐门外,暗笑夫人推酒声。
九天天路入云长,燕使何由到上方。
玉女暗来花下立,手挼裙带问昭王。
玉皇赐妾紫衣裳,教向桃源嫁阮郎。
烂煮琼花劝君吃,恐君毛鬓暗成霜。
花底休倾绿玉卮,云中含笑向安期。
穷阳有数不知数,大似人间年少儿。
玉色雌龙金络头,真妃骑出纵闲游。
昆仑山上桃花底,一曲商歌天地秋。
偷来洞口访刘君,缓步轻抬玉线裙。
细擘桃花逐流水,更无言语倚彤云。
西汉夫人下太虚,九霞裙幅五云舆。
欲将碧字相教示,自解盘囊出素书。
天上鸡鸣海日红,青腰侍女扫朱宫。
洗花蒸叶滤清酒,待与夫人邀五翁。
汗漫真游实可奇,人间天上几人知。
周王不信长生话,空使苌弘碧泪垂。
青锦缝裳绿玉珰,满身新带五云香。
闲依碧海攀鸾驾,笑就苏君觅橘尝。
鹤不西飞龙不行,露干云破洞箫清。
少年仙子说闲事,遥隔彩云闻笑声。
洞里烟深木叶粗,乘风使者降玄都。
隔花相见遥相贺,擎出怀中赤玉符。
芝蕙芸花烂漫春,瑞香烟露湿衣巾。
玉童私地夸书札,偷写云谣暗赠人。
天上邀来不肯来,人间双鹤又空回。
秦皇汉武死何处,海畔红桑花自开。
紫羽麾幢下玉京,却邀真母入三清。
白龙久住浑相恋,斜倚祥云不肯行。
鹤叫风悲竹叶疏,谁来五岭拜云车。
人间肉马无轻步,踏破先生一卷书。
夜降西坛宴已终,花残月榭雾朦胧。
谁游八海门前过,空洞一声风雨中。
忘却教人锁后宫,还丹失尽玉壶空。
嫦娥若不偷灵药,争得长生在月中。
旸谷先生下宴时,月光初冷紫琼枝。
凄清金石揭天地,事在世间人不知。
共爱初平住九霞,焚香不出闭金华。
白羊成队难收拾,吃尽溪头巨胜花。
酒尽香残夜欲分,青童拜问紫阳君。
月光悄悄笙歌远,马影龙声归五云。
海树灵风吹彩烟,丹陵朝客欲升天。
无央公子停鸾辔,笑泥娇妃索玉鞭。
八景风回五凤车,昆仑山上看桃花。
若教使者沽春酒,须觅馀杭阿母家。
叔卿遍览九天春,不见人间故旧人。
怪得蓬莱山下水,半成沙土半成尘。
欲饮尊中云母浆,月明花里合笙簧。
更教小奈将龙去,便向金坛取阮郎。
海上桃花千树开,麻姑一去不知来。
辽东老鹤应慵惰,教探桑田便不回。
昨夜相邀宴杏坛,等闲乘醉走青鸾。
红云塞路东风紧,吹破芙蓉碧玉冠。
云鹤冥冥去不分,落花流水恨空存。
不知玉女无期信,道与留门却闭门。
采女平明受事回,暗交丹契锦囊开。
欲书密诏防人见,佯喝青虬使莫来。
太一元君昨夜过,碧云高髻绾婆娑。
手抬玉策红于火,敲断金鸾使唱歌。
碧瓦彤轩月殿开,九天花落瑞风来。
玉皇欲著红龙衮,亲唤金妃下手裁。
长房自贵解飞翻,五色云中独闭门。
看却桑田欲成海,不知还往几人存。
赤龙停步彩云飞,共道真王海上归。
千岁红桃香破鼻,玉盘盛出与金妃。
碧海灵童夜到时,徒劳相唤上琼池。
因循天子能闲事,纵与青龙不解骑。
且欲留君饮桂浆,九天无事莫推忙。
青龙举步行千里,休道蓬莱归路长。
侍女亲擎玉酒卮,满卮倾酒劝安期。
等闲相别三千岁,长忆水边分枣时。
万岁蛾眉不解愁,旋弹清瑟旋闲游。
忽闻下界笙箫曲,斜倚红鸾笑不休。
去住楼台一任风,十三天洞暗相通。
行厨侍女炊何物,满灶无烟玉炭红。
风动闲天清桂阴,水精帘箔冷沉沉。
西妃少女多春思,斜倚彤云尽日吟。
王母相留不放回,偶然沉醉卧瑶台。
凭君与向萧郎道,教著青龙取妾来。
绛节笙歌绕殿飞,紫皇欲到五云归。
细腰侍女瑶花外,争向红房报玉妃。
闻君新领八霞司,此别相逢是几时。
妾有一觥云母酒,请君终宴莫推辞。
方士飞轩驻碧霞,酒寒风冷月初斜。
不知谁唱归春曲,落尽溪头白葛花。
方朔朝来到我家,欲将灵树出丹霞。
三千年后知谁在,拟种红桃待放花。
水满桑田白日沈,冻云干霰湿重阴。
辽东归客闲相过,因话尧年雪更深。
朝回相引看红鸾,不觉风吹鹤氅偏。
好是兴来骑白鹤,文妃为伴上重天。
公子闲吟八景文,花南拜别上阳君。
金鞭遥指玉清路,龙影马嘶归五云。
一百年中是一春,不教日月辄移轮。
金鳌头上蓬莱殿,唯有人间炼骨人。
笑擎云液紫瑶觥,共请云和碧玉笙。
花下偶然吹一曲,人间因识董双成。
东皇长女没多年,从洗金芝到水边。
无事伴他棋一局,等闲输却卖花钱。
红草青林日半斜,闲乘小凤出彤霞。
略寻旧路过西国,因得冰园一尺瓜。
树下星沉月欲高,前溪水影湿龙毛。
洞天云冷玉花发,公子尽披双锦袍。
紫水风吹剑树寒,水边年少下红鸾。
未知百一穷阳数,略请先生止的看。
武皇含笑把金觥,更请霓裳一两声。
护帐宫人最年少,舞腰时挈绣裙轻。
琼树扶疏压瑞烟,玉皇朝客满花前。
东风小饮人皆醉,短尾青龙枕水眠。
彤阁钟鸣碧鹭飞,皇君催熨紫霞衣。
丹房玉女心慵甚,贪看投壶不肯归。
昆仑山上自鸡啼,羽客争升碧玉梯。
因驾五龙看较艺,白鸾功用不如妻。
沙野先生闭玉虚,焚香夜写紫微书。
供承童子闲无事,教剉琼花喂白驴。
云陇琼花满地香,碧沙红水遍朱堂。
外人欲压长生籍,拜请飞琼报玉皇。
玉洞长春风景鲜,丈人私宴就芝田。
笙歌暂向花间尽,便是人间一万年。
青童传语便须回,报道麻姑玉蕊开。
沧海成尘等闲事,且乘龙鹤看花来。
绛树彤云户半开,守花童子怪人来。
青牛卧地吃琼草,知道先生朝未回。
石洞沙溪二十年,向明杭日夜朝天。
白矾烟尽水银冷,不觉小龙床下眠。
紫微深锁敞丹轩,太帝亲谈不死门。
从此百寮俱拜后,走龙鞭虎下昆仑。
云衫玉带好威仪,三洞真人入奏时。
频着金鞭打龙角,为嗔西去上天迟。
太子真娥相领行,当天合曲玉箫清。
梨花新折东风软,犹在缑山乐笑声。
洞里月明琼树风,画帘青室影朦胧。
香残酒冷玉妃睡,不觉七真归海中。
青苑红堂压瑞云,月明闲宴九阳君。
不知昨夜谁先醉,书破明霞八幅裙。
东溟两度作尘飞,一万年来会面稀。
千树梨花百壶酒,共君论饮莫论诗。
沧海令抛即未能,且缘鸾鹤立相仍。
蔡家新妇莫嫌少,领取真珠三五升。
溪影沉沙树影清,人家皆踏五音行。
可怜三十六天路,星月满空琼草青。
北斗西风吹白榆,穆公相笑夜投壶。
花前玉女来相问,赌得青龙许赎无。
九天王母皱蛾眉,惆怅无言倚桂枝。
悔不长留穆天子,任将妻妾住瑶池。
暂随凫伯纵闲游,饮鹿因过翠水头。
宫殿寂寥人不见,碧花菱角满潭秋。
新授金书八素章,玉皇教妾主扶桑。
与君一别三千岁,却厌仙家日月长。
八海风凉水影高,上卿教制赤霜袍。
蛟丝玉线难裁割,须借玉妃金剪刀。
海上风来吹杏枝,昆仑山上看花时。
红龙锦襜黄金勒,不是元君不得骑。
绛阙夫人下北方,细环清佩响丁当。
攀花笑入春风里,偷折红桃寄阮郎。

86

山中夜坐寄故里友生

山中夜坐寄故里友生,唐代,李咸用,

展转檐前睡不成,一床山月竹风清。虫声促促催乡梦,
桂影高高挂旅情。祸福既能知倚伏,行藏争不要分明。
可怜任永真坚白,净洗双眸看太平。

91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作者:黄颇(唐代)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唐代,黄颇,

二十二年文教主,三千上士满皇州。独陪宣父蓬瀛奏,
方接颜生鲁卫游。多羡龙门齐变化,屡看鸡树第名流。
千堂何处最荣美,朱紫环尊几处酬。

44

和束熙之论旧

作者:王令(宋代)

和束熙之论旧,宋代,王令,

当年龆龀偶同门,餬口重来已十春。

仰叹早成浑属子,始知老拙尽输人。

火烟论友劳薰灼,桂蘖为生合苦辛。

待看圣贤堂奥去,愿持箕帚扫遗尘。

48

西湖独行

作者:刘攽(宋代)

西湖独行,宋代,刘攽,

画桥朱阁水东西,柳带花梢耸复低。欲上扁舟还借问,此中时有晋人迷。

10

常熟县破山寺

作者:高翥(宋代)

常熟县破山寺,宋代,高翥,

古县沧浪外,精蓝缥缈间。

木枯曾阅世,龙老解分山。

鸟道秋迷迹,禅房昼掩关。

诗成游子去,流水自潺潺。

51

某敬采民言成六韵为安抚阁老尚书寿伏幸过目

作者:张栻(宋代)

某敬采民言成六韵为安抚阁老尚书寿伏幸过目,宋代,张栻,

前时劝君出东郊,父老欢呼望羽旄。

甘雨便随车马到,眼看沾足遍蓬蒿。

23

题杏山阮氏高居

题杏山阮氏高居,宋代,郭祥正,

仙翁得仙朝玉皇,当时种杏盈山冈。传闻落英堰流水,每到三月溪泉香。

白云霏霏出幽谷,独鹤沉沉唳乔木。寒潭深处睡蟠龙,灵草芳时跃青鹿。

丈人何年居此间,诜诜孙子如芝兰。抱才求进十五六,亦有随计乡书还。

步兵傲世逸千载,谁道风流至今在。软炊玉粒烹黄鸡,客子虽多竟相待。

我爱长吟登好山,到此便欲辞尘寰。可能筑室辄延我,为君鍊熟黄金丹。

丹成大笑分一粒,坐令绿发回朱颜。浮生百岁不早悟,日月扰扰空循环。

79

水仙花二首

水仙花二首,宋代,徐似道,

天然初不事铅华,此是无尘有韵花。

翠带讵容萦俗客,金杯祗合劝诗家。

62

宿育王河头庵

作者:戴栩(宋代)

宿育王河头庵,宋代,戴栩,

晚霭图成绀碧天,鹭鸶无数起平田。

渡船委岸人家闭,却向僧床听雨眠。

72

琼林苑御筵奉诏送文太师致政归西都四首 其三

作者:陆佃(宋代)

琼林苑御筵奉诏送文太师致政归西都四首 其三,宋代,陆佃,

太师勋业在丹书,乞得身归主眷殊。五色诏容瞻凤阙,白云篇不换蛇珠。

閒应物外神仙有,健复人间将相无。明夜画船回首处,汴堤烟月柳千株。

7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