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晴抱琴登马退山对酒望远醉后作

初晴抱琴登马退山对酒望远醉后作,唐代,独孤及,

年长心易感,况为忧患缠。壮图迫世故,行止两茫然。

王旅方伐叛,虎臣皆被坚。鲁人著儒服,甘就南山田。

挈榼上高磴,超遥望平川。沧江大如綖,隐映入远天。

荒服何所有,山花雪中然。寒泉得日景,吐霤鸣湔湔。

举酒劝白云,唱歌慰颓年。微风度竹来,韵我号钟弦。

一弹一引满,耳热知心宣。曲终余亦酣,起舞山水前。

人生几何时,太半百忧煎。今日羁愁破,始知浊酒贤。

21

独孤及

独孤及(725~777),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其他诗经

游浮洲寺寒林亭

作者:刘弇(宋代)

游浮洲寺寒林亭,宋代,刘弇,

吴牛喘月齿发颓,晚阴阁雨杂殷雷。一番重酿熨人暑,径欲濯涧扪崔嵬。

潭潭招提此亭在,鸥鹭惯客无惊猜。番君故国号潇洒,巨浸沃日西南来。

别为瀰茫浩汗之沼沚,中有晶荧照耀金碧之楼台。

钱塘未应邈,北顾真悠哉。饮牛之津斡星渚,一色蓝英玉奁贮。

连冈十里卧晴虹,近竹远松如抹堵。就追神观所得多,清风为我生曾波。

有生吊暑乃天性,独快疏棂亦吾病。无论承露盘,未议清凉境。

安得大地变广寒,相与一世振絺屏箑缨头冠。

25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作者:李白(唐代)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唐代,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6

观画

观画,宋代,彭汝砺,

少时驰驱走四方,马足遍踏无边疆。北踰崦嵫薄扶桑,远陟羊肠上太行。

历参涉昴扪亢房,荡舟溟渤浮河潢。五湖彭蠡窥沅湘,蛟龙出没鳞鬣苍。

大浪震叠钟鼓撞,怒蜃结搆珠瑶光。游鱼鲦鲿鳣鲔鲂,鸂鶒沉浮旅鴐鸧。

大鹏一飞凌鹔鹴,中林荃蕙杂兰菖。妖红曼绿艳靓妆,回溪曲覆秀筼筜。

老松怪柏号风霜,桂丹枫赤橘柚黄。阆风仙人醉琼浆,前旆虹蜺骑凤皇。

云台曲璧络奇璜,缥缈天乐非宫商。我欲从之匪暇遑,昨朝图画纷开张。

睥睨旧游心惚慌,南岭赤日西玄霜。愁云不开雨雪雱,变化倏忽无经常。

隆楼杰阁郁相望,远峰截嵲插雕梁。商人骑马儿牧羊,牛车鱼艇浮纤芒。

苍鹅无声浴沧浪,熟视却顾疑腾骧。骅骝奚为弃路傍,骨骼虽老终轩昂。

重阳篱菊开煌煌,怪见桃杏争芬芳。梅花一枝忽自折,半篱彷佛闻幽香。

文陛网户绿绮窗,中有美人岂媖媓。流珠蛱蝶金鸳鸯,一盼少年犹断肠。

蓬莱宫中日月长,世界凡阅几炎凉。悠悠彼乐未遽央,棋局未知谁子强。

庞眉老僧坐道场,手捉拂子据绳床。似达至理言虑亡,惟我知彼真荒唐。

乃知画工匪其良,倒置高下玩阴阳。鬼神丑怪不能藏,咫尺千里无准量。

屈折海岱留缣缃,物象涕泣愁斧戕。贵家欲得心奔忙,背锦轴玉红绨囊。

君亦爱之未能忘,苟不溺心奚所妨。我今与公陟高冈,坐视四海超八荒。

图史罗列耀文章,前有唐虞上羲皇。左右孔孟从庄扬,朝莫见之心肃庄。

议论兴废评否臧,卑陋不肯数汉唐。广莫之野无何乡,我与子乐奚其将。

89

句,唐代,杨虞卿,

河势昆仑远,山形菡萏秋。(《过华作》)

54

游囊杂咏五首 其四 布裘

游囊杂咏五首 其四 布裘,明代,胡应麟,

清晨偶出山,一衲挂枯树。向晚白云深,蒙茸不知处。

67

齐天乐 其四 题薛慰农《香草闲情册子》

齐天乐 其四 题薛慰农《香草闲情册子》,清代,黄钧宰,

锦囊旧有伤春句,东风更传情语。远翠烟横,落红云衬,隐约芳魂无数。

风怀自许,怕冷艳幽香,蛾眉争妒,风讯匆匆,尘寰谁解这情绪。

枝头乍听杜宇,觅中山美酒,一醉千古。蕙质含愁,兰心郁怨,禁得几回风雨。

伊人何处,愿遥寄相思,同伤迟暮,珍惜馀芳,春来休撷取。

65

石鼎联句

作者:韩愈(唐代)

石鼎联句,唐代,韩愈,

巧匠斫山骨,刳中事煎烹。——刘师服

直柄未当权,塞口且吞声。——侯喜

龙头缩菌蠢,豕腹涨彭亨。——轩辕弥明

外苞干藓文,中有暗浪惊。——刘师服

在冷足自安,遭焚意弥贞。——侯喜

谬当鼎鼐间,妄使水火争。——轩辕弥明

大似烈士胆,圆如战马缨。——刘师服

上比香炉尖,下与镜面平。——侯喜

秋瓜未落蒂,冻芋强抽萌。——轩辕弥明

一块元气闭,细泉幽窦倾。——刘师服

不值输写处,焉知怀抱清。——侯喜

方当洪炉然,益见小器盈。——轩辕弥明

睆睆无刃迹,团团类天成。——刘师服

遥疑龟负图,出曝晓正晴。——侯喜

旁有双耳穿,上有孤髻撑。或讶短尾铫,又似无足铛。——刘师服

可惜寒食球,掷此傍路坑。——侯喜

何当出灰灺,无计离瓶罂。——轩辕弥明

陋质荷斟酌,狭中愧提擎。——刘师服

岂能煮仙药,但未污羊羹。——侯喜

形模妇女笑,度量儿童轻。——轩辕弥明

徒示坚重性,不过升合盛。——刘师服

傍似废毂仰,侧见折轴横。——侯喜

时于蚯蚓窍,微作苍蝇鸣。——轩辕弥明

以兹翻溢愆,实负任使诚。——刘师服

常居顾盼地,敢有漏泄情。——侯喜

宁依暖爇弊,不与寒凉并。——轩辕弥明

区区徒自效,琐琐不足呈。——侯喜

回旋但兀兀,开阖惟铿铿。——刘师服

全胜瑚琏贵,空有口传名。岂比俎豆古,不为手所撜。——轩辕弥明

磨砻去圭角,浸润著光精。愿君莫嘲诮,此物方施行。——轩辕弥明

26

五福降中天 正月十九薆园补寿苏公

五福降中天 正月十九薆园补寿苏公,近现代,邓潜,

化生奎宿千秋在,春长玉梅开候。腊鼓烟尘,锦城灯火,草草灵辰孤负。

传柑节后。奏一曲神弦,鹤南飞又。笠屐图开,髯仙风貌尚依旧。

熙丰幸逢治世,有联吟俊侣,秦七黄九。龙汉余生,蝎宫同命,春梦何堪回首。

心香炷久。问花散维摩,小星红否。更拜朝云,一杯长命酒。

59

东阳作

作者:吴森(清代)

东阳作,清代,吴森,

列巘层层拱四维,雪消斜日透林霏。寒潮夜向钱塘落,估舶春从海峤归。

沈氏楼边新燕入,罗家宅里旧人稀。惟余一片都梁草,怀抱馨香斗菊妃。

37

王谨常再和前诗复次其韵 其二

作者:苏过(宋代)

王谨常再和前诗复次其韵 其二,宋代,苏过,

王子可人处,壁间留短槎。自虽疑刻鹄,初不得黔鸦。

世味真嚼蜡,尘心不染花。相逢定相契,一笑共生涯。

40

虞美人

作者:谢薖(宋代)

虞美人,宋代,谢薖,

人间离合常相半。璧月宁长满。九秋风露又方阑。何日小窗相对、话悲欢。
月华临夜宜人醉。老去嗟颜悴。君如玉树照清空。况有凝之道蕴、一尊同。

6

赛汉高庙诗

赛汉高庙诗,南北朝,庾肩吾,

昔在唐山曲,今承紫贝坛。宁知临楚岸,非复望长安。

野旷秋先动,林高叶早残。尘飞远骑没,日徙半峰寒。

徒然仰成诵,终用试才难。

81

初秋游西园庵四首 其三

初秋游西园庵四首 其三,明代,曾受益,

不谓人烟境,莲花涌陆离。香风传径竹,落景碍修枝。

酒肆从他市,僧茶屡有施。回心观净理,坐久不知疲。

89

避贼书事十三首 其三

作者:左纬(宋代)

避贼书事十三首 其三,宋代,左纬,

怀宝恐吾累,蔽形何可遗。囊衣入山谷,势急还弃之。

及至出山日,秋风吹树枝。免为刀兵鬼,冻死宜无辞。

75

同阮时中秀才食笋二首 其一

同阮时中秀才食笋二首 其一,宋代,郭祥正,

苍崖长龙孙,头角露已甚。呼丁恣庖割,移榻就浓荫。

恍疑羽林枪,罗列在紫禁。馀鞭横瘦蛇,密箨若纫纴。

亭亭风势匀,节节泉脉沁。藩垣谨藏护,宁使暴客闯。

烹调众云美,剪伐吾亦任。绕齿嚼冰澌,毛发寒以澿。

閒心本猿鸟,世咏嗟毒鸩。野逸谁所怜,愁思肠胃渗。

诗才君独勇,辨舌予久噤。酒行且莫辞,醉胆沧溟浸。

况逢尧舜治,面内来左衽。熙熙冠盖游,落落饱食饮。

鸾凤自横飞,燕雀蒙广荫。徘徊食笋谣,明发扁舟赁。

7

用前韵论王荆公

作者:吴琏(明代)

用前韵论王荆公,明代,吴琏,

倾国荆公法屡更,民愁何处有坚城。阴阳交处世常泰,律吕调时音自鸣。

积货共知为毒手,伐辽谁识是深情。庸医错用乌头药,万死无能见一生。

85

行香子

作者:诸枚(清代)

行香子,清代,诸枚,

人在梁溪,家在西溪,绿荫浓、紫燕黄鹂。宜晴宜雨,楼阁参差。

有静时琴,闲时史,闷时棋。

城与山齐,树与楼齐。喜春来,花影迷离。夕阳人语,难画难题。

正鸟声和,茶声沸,笑声低。

35

送归高士之淮上

送归高士之淮上,清代,顾炎武,

送君孤棹上长淮,千里谈经意不乖。卜宅巳安王考兆,携书还就故人斋。

檐前映雪吟偏苦,窗下听鸡舞亦佳。此日邴原能断酒,不烦良友数萦怀。

39

塘上行

作者:甄宓(两汉)

塘上行,两汉,甄宓,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56

次宋省斋菊花五绝

次宋省斋菊花五绝,宋代,杨公远,

东篱粲处正秋高,气骨清寒等孟郊。

试问群芳谁是侣,梅花差可作平交。

6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