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慧上人,唐代,戴叔伦,
仙槎江口槎溪寺,几度停舟访未能。自恨频年为远客,
喜从异郡识高僧。云霞色酽禅房衲,星月光涵古殿灯。
何日却飞真锡返,故人丘木翳寒藤。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奉送白翁老堂翁老先生荣归,明代,张可大,
经纶妙手壮王猷,保障江南最上游。蒿目军储抒石画,劳心国计抱深忧。
圣明暂许归香社,寮寀争夸向十洲。盻望锦帆移别浦,不胜云树思悠悠。
山北佥宪黑思仲义以宗正郎中召还予时在会州以诗送之甲辰岁暮云,元代,李延兴,
千里关河积雪深,星轺西发马骎骎。黑山雾雨连穷海,紫塞风云接上林。
到阙应持御史节,上堂先慰老亲心。边城日晚多豺虎,送别那堪泪满襟。
奉和幸大荐福寺应制,唐代,李峤,
雁沼开香域,鹦林降綵旃。还窥图凤宇,更坐跃龙川。
桂舆朝群辟,兰宫列四禅。半空银阁断,分砌宝绳连。
甘雨苏燋泽,慈云动沛篇。独惭贤作砺,空喜福成田。
小重山·堪叹环中这只牛,元代,王哲,
堪叹环中这只牛。龙门角子稳,骋风流。身如泼墨润如油。贪斗壮,牵拽不回头。苦苦几时休。力筋都使尽,卧犁沟。被人嫌恶没来由。闲水草,难免一刀忧。
寿李秋谷,元代,程钜夫,
微省星辰近,銮坡日月迟。上公开瑞旦,旧学蔚明时。
玉琯微阳动,宫壶喜气随。已应萧应昴,复说傅骑箕。
琥珀苍松液,珊瑚碧树枝。茂生豪杰士,来作太平基。
忆昔公初起,方时事已隳。艰虞身保障,谋议国蓍龟。
赤手除蛟虎,丹心见藿葵。一朝周典礼,万世汉官仪。
宗庙重钟簴,乾坤再柱维。秦阶寒耿耿,遐壤日熙熙。
大小陈纲纪,神奸铸鼎彝。桂枝增秀发,蔓草极芟夷。
乡校惟闻颂,朝廷总得宜。端由天子圣,亦在哲人推。
昭代才何盛,斯文柄独持。立言成准范,析理贯书诗。
馀事归青史,新篇蔼素期。朝趋双阙内,夕梦北山陲。
顾问常前席,论思每执规。力援寒畯溺,已视庶民饥。
姓字喧童稚,仁恩被等衰。功高门似水,心静爵空縻。
报主期尧舜,为臣志吕伊。山河分陕地,勋业太常旂。
早达谦盈理,居多宠禄辞。战兢存夙夜,赑屃负安危。
即此观天道,宜能永福绥。直为天下祝,不是老夫私。
寿萱堂为城东顾彦真知事题,明代,柯潜,
庭前不肯种凡草,种得萱花长自好。欲教慈母百忧忘,期与萱花同不老。
画堂沈沈春昼长,母有欢颜花有香。山中风味亦不恶,频羞鱼笋侑霞觞。
今年暂与萱花别,起应天书向金阙。得官便尔买舟归,为念倚门鬓如雪。
鬓虽如雪未足惊,喜见儿归衣锦荣。从今百岁永相保,日日花前笑语声。
呜呼人生老大儿可托,不种萱花心亦乐。
早春书事奉寄中书李舍人,唐代,张南史,
儒服山东士,衡门洛下居。风尘游上路,简册委空庐。
戎马生郊日,贤人避地初。窜身初浩荡,投迹岂踌躇。
翠羽怜穷鸟,琼枝顾散樗。还令亲道术,倒欲混樵渔。
敝缊袍多补,飞蓬鬓少梳。诵诗陪贾谊,酌酒伴应璩。
鹤膝兵家备,凫茨俭岁储。泊舟依野水,开径接园蔬。
暂阅新山泽,长怀故里闾。思贤乘朗月,览古到荒墟。
在竹惭充箭,为兰幸免锄。那堪闻相府,更遣诣公车。
蹇足终难进,颦眉竟未舒。事从因病止,生寄负恩馀。
不见神仙久,无由鄙吝祛。帝庭张礼乐,天阁绣簪裾。
日色浮青琐,香烟近玉除。神清王子敬,气逐马相如。
铜漏时常静,金门步转徐。唯看五字表,不记八行书。
宿昔投知己,周旋谢起予。只应高位隔,讵是故情疏。
为报周多士,须怜楚子虚。一身从弃置,四节苦居诸。
柳发三条陌,花飞六辅渠。灵盘浸沆瀣,龙首映储胥。
北海樽留客,西江水救鱼。长安同日远,不敢咏归欤。
知足吟(和崔十八未贫作),唐代,白居易,
不种一陇田,仓中有馀粟。不采一株桑,箱中有馀服。
官闲离忧责,身泰无羁束。中人百户税,宾客一年禄。
樽中不乏酒,篱下仍多菊。是物皆有馀,非心无所欲。
吟君未贫作,同歌知足曲。自问此时心,不足何时足。
送楼伴张吏部还朝一首,宋代,刘一止,
中台缥缈神仙居,退朝往往联飙舆。追随五城十二楼,鞭鸾笞凤相嬉娱。
一一气貌清而腴,下哂山泽皆臞儒。虚堂夜直冷不寐,博极天上人间书。
去取小雅大雅诗,赓续二典窜禹谟。
尘凡岂得追步趋,梦境欲到犹趑趄。望郎何事飞轺车,东浮江淮绝句吴。
天令贱子得所图,邂逅实始迎郊墟。公不鄙我置坐隅,假以色笑安且舒。
乃知仙风自恢廓,不邀我敬怜其愚。从容自喜吐杰句,屏息侧听仍嗟吁。
朱弦疏越清庙奏,一唱三叹音有馀。何刘沈谢气力短,郊岛辈行不足奴。
惟公妙年擅场屋,一日声价腾八区。诸公贵人交荐达,帝以见晚惊严徐。
要津已复更步武,簪笔会直承明庐。颇闻细书问良苦,便觉风信催旋舻。
公归傥辨报明主,物色士类供时须。班公驺仆我不如,山林钟鼎端异途。
何王之门曳长裾,半生鼓瑟从吹竽。逝将争席朋樵渔,正恐不免饥见驱。
间关老矣尚耿耿,所觊肝胆从公输。他时门下有此客,中夜弹剑非无鱼。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