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唐代,白居易,
西北油然云势浓,须臾滂沛雨飘空。
顿疏万物焦枯意,定看秋郊稼穑丰。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演武亭小酌和石阡韵二首 其二,明代,周瑛,
箫鼓声中又此年,客边情况只依前。梅癯竹瘦何曾俗,水腻山柔还自妍。
一觉未成犹是梦,万缘若了亦成禅。琵琶不识此何泪,我欲停杯问乐天。
春日杂兴十首,宋代,秦观,
潭潭故邑井,猗猗上宫兰。
不食自清渫,莫服更幽闲。
志士耻弱植,卷迹甘饥寒。
佳晨追良觌,触物悬悲端。
川途眇回远,经岁旷音翰。
岂不慕裘马,诡得非所安。
蝉冕多怵迫,绳枢尟忧患。
枉寻竟何补,方枘诚独难。
梦月夜游笔架山歌,清代,金和,
我昔初游笔架山,重岩绝巘穷跻攀。夕阳满天下山去,山灵笑我真痴顽。
梦中来呼渴睡老,汝昨看山爱山好。好山不向月中看,谁识此山天下少。
我欢跃起欢相迎,山灵挈我随之行。腾地直上一千丈,此山屹立如在不夜城。
九阍咫尺通帝京,四边寂静无人声。举头不见团团月,却是广寒旧宫阙。
万户千门无点尘,珠斗银潢共清绝。此时姮娥露真面,云锦衣裳飏红电。
须臾放出大光明,融结此山成一片。山耶月耶两不知,浩浩长空亘秋练。
山灵语我此奇景,除却此山无处见。此山南来第一真洞天,今作穷妻汤沐县。
绕县遍种丹桂花,灵根来自海市鲛人槎。云是结璘使者手赠春风芽,此山樵童渔女一一皆以花为家。
花开花落一十二万载,古树今树不断香横斜。偶然桂子月中堕,当作瑶池灵药可。
白兔谁闻天上舂,青鸾自寄山中果。人生得入此山游,仙箓何事更向佺铿求。
此山一草一木一猿一鹤俱是不凡品,而况餐烟吸露之灵修。
我心默默方然疑,忽闻侍从传语山灵知。近来吴刚老病疲,其属八万四千户,斤斧往往乖常仪。
一去蓬莱十日不复返,闻其烂醉蒲桃新酒无醒时。
顷间问游下方客,落落冰玉无俗姿。吴刚修月不称职,今后其人客代之。
山灵贺我促我顿首谢,我有我志请毕今夕语。我之学儒仅仅知讴䪩,我之学农仅仅习耕稼。
其他一切愚过移山公,而况生平懒同嵇叔夜。尘世不愿受羁勒,天府何堪任驱驾。
幸为更乞恩外恩,曲恕草茅虮虱臣。七宝楼台非我事,匠材别选宁无人。
山灵对我长太息,叱咤一声如霹雳。惊回春梦落河海,依旧青镫闪蓬壁。
东窗指顾榑桑红,照见此山最上芙蓉峰。
次韵和邓德夫再和书怀别用三十韵,宋代,韦骧,
飞文侔羽檄,执议有金科。于役同之赣,夫君仅自鄱。
相逢多所乐,末礼去其苛。鱼咏蒸然罩,材忻茂者莪。
穷奸摧狡穴,辨枉愈绵痾。日食肴几变,宵忧寐欲吪。
恤冤防夏旱,驱害逐春傩。覈实当由已,指踪奚自他。
囚衣应足虱,吏案已胜驼。居似蛇存蛰,归如茧化蛾。
险途须屡叱,行旅勿轻呵。白雪风中絮,青钱水上荷。
佳辰怜爽旷,秀句好彫瑳。束卷儒风旧,严装武貌番。
分岐兹泮涣,回首则猗那。蚁酒慵为酌,藜羹糁不鹾。
轻遗逸士帽,倒踏谪仙靴。恍忽东西驿,踌躇上下波。
嘤鸣忻得侣,妖艳况方瘥。引脰邻于鹤,离肠迥若沱。
版徒犹相武,笔吏解封酂。易失时兼势,难淹轴与薖。
莘耕方释耒,磻钓亦收蓑。勉力攀翔凤,何心跃遁骡。
养躯宜气适,乘兴且颜酡。淡泊延诗伯,伊优远舞娥。
加功草封岱,著意吊沉罗。即是金扉对,无辞墨绶拖。
仳违临晚萚,声问约新禾。何日瞻天驭,同听白玉珂。
木兰花慢 题长洲女士李佩金《生香馆遗词》,清代,顾太清,
生香孤馆在,只燕子,旧巢安。怅左华右竹,东张西角,噩梦难圆。
歌残曼声金缕,剩五更残月照啼鹃。满目幽花野草,伤心落叶哀蝉。
妒花风雨护花幡,憔悴损芳颜。有秋雁新诗,簪花法帖,种种销魂。
无端多情多病,更多愁多怨费缠绵。一笑悬崖撒手,茫茫流水空山。
读《史记》四十首 其五 撞玉斗,清代,张晋,
鸿门置酒饮未已,沛公如厕忽先起。白璧玉斗不敢献,愁彼君臣怒不止。
项王受璧置座右,亚夫见斗恨切齿。玉玦三举王默然,事已大定宁须此。
竖子不足谋,老臣空拊髀。拔剑一撞情激昂,吾属今为若卤矣。
疽发背,亚父死,垓下五人分王体。纵有奇计难瓦全,茫茫恨入乌江水。
君不见,当年望气非荒唐,沛公原是真天子。金瓯既已属他人,玉斗撞碎徒为尔。
登中山寺中元洞,清代,李中简,
山程不当游,佳处聊目送。晚憩屏山根,长啸得崖洞。
虚涧跨平桥,层岚耸高栋。嵚岑款石闺,䆗窱转云巷。
石髓流成坳,钟乳洞初冻。荒碑苔藓埋,古佛香花奉。
前荣有平台,远目豁一纵。四山皆回抱,一水可俯控。
人烟与飞鸟,远色咸自羾。天风吹危石,岌嶪皆飞动。
兹山蕴灵异,非仅耳目弄。犹嫌近市廛,未与幽人共。
石屏吐新月,夜景萦清梦。题诗付山僧,勿使俗客诵。
黄景咏七十,宋代,陈藻,
我才弱冠出乡闾,日渐回头旧迹疎。
惟有乡闾才德士,记在心胸如记书。
老来乍作龙门客,臭味讶君多似渠。
讲论前辈三数公,果然少壮皆群居。
因话隆兴乾道事,恍惚此身栖故庐。
乃知场屋非巨网,却放鲲鲸为逸鱼。
不得浮名须得寿,人爵何如天爵有。
谈禅会意一二言,遣兴成诗千百首。
气清形瘦力不羸,缓步登临快如走。
夕阳晓鸡神愈健,端坐纵谈谁解纠。
今春七十休计年,此是神仙人识否。
生平但看神仙手,何曾把钱弄升斗。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