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坐荷桥四首

晓坐荷桥四首,宋代,杨万里,

帘影窥池到藕根,水光为我弄朝暾。

鱼儿解作晴天雨,波面吹成落点痕。

38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其他诗经

老至

老至,明代,罗洪先,

少年能几许,已复迫衰期。气锐终防道,心醒每过时。

积疑忘后悟,微病静中知。一见真吾在,形骸岂足私。

45

延州柳湖 其三

作者:沈括(宋代)

延州柳湖 其三,宋代,沈括,

日暖闲园草半薰,不堪春兴蝶纷纷。山烟梦松成微雨,关月帘纤出断云。

三弄倚楼喧晚操,六花分队驻新军。终年不见江淮信,吟向胡笳永夜闻。

7

答梁子美召食

作者:吕陶(宋代)

答梁子美召食,宋代,吕陶,

湘中佳山水,使指重他部。高贤驻行节,儒雅饰治具。

虽云入郡广,曾不假多虑。一扇清微风,融和及生聚。

川原发阳和,草木均雨露。疏网悉举纲,和声已载路。

时登华远亭,每与胜景遇。秀岩及南峻,碧江争北注。

回环如户庭,彷佛若绘素。弥望快遐目,纵吟尽幽趣。

雍容接诸生,谦屈存异顾。饮食出诚眷,上下捐礼数。

贱子惭不肖,万里困飘寓。屡尝造宾除,幸此听谈绪。

斐然无所裁,安可继大句。

42

代别张宪

代别张宪,宋代,杨冠卿,

泽国春强半,余寒燕子飞。

绝知悬榻久,故作买舟归。

岁月空荒老,行藏有是非。

功名游戏尔,此意尚依稀。

15

持正率和诸太一宫诗

持正率和诸太一宫诗,宋代,彭汝砺,

上方忧乐共元元,祠宇知非泥故言。真室转临双阙近,清坛还拱五神尊。

光辉散烛光华旦,动植归藏厚载坤。旗出荆幡威震叠,马来龙种瑞便蕃。

溶溶远水浮仙岛,苒苒晴霞近紫垣。画像百灵朝閟宇,制名千福遍重门。

壶中日永春长在,洞口云深昼亦昏。但祝君王千万岁,人心无以报隆恩。

97

楼船灯火

楼船灯火,明代,张煌言,

澄江春色夜犹明,云汉微茫星斗横。银蒜万条垂甲帐,火珠千结挂霓旌。

烛龙敕水张鬐出,彩鹢凝烟衔尾行。何处香尘空杂遝,却教灯市满蓬瀛。

88

和刘竹坡自挽诗 其三

作者:钟芳(明代)

和刘竹坡自挽诗 其三,明代,钟芳,

垂白投闲学种榆,了无萦绊自冲虚。时从比舍含椒醑,更历东皋命竹舆。

架列锦函孙子业,扁题佥字丈人居。相如自负淩云气,回指昆崙作故墟。

88

寄当涂王守叔坚

寄当涂王守叔坚,宋代,张孝祥,

隔江灯火夜深明,见说江城犬不惊。黠虏头颅当献社,使君胸次有长城。

100

持课

持课,宋代,袁说友,

梦接三乘境,乘胜一炷薰。

风窗独趺坐,鸟雀听声闻。

目想金刚会,心存贝叶文。

稍蠲烦恼毒,天雨看缤纷。

85

代赵仪可挽刘叔丙

作者:蔡戡(宋代)

代赵仪可挽刘叔丙,宋代,蔡戡,

此士不可得,乡人今始思。

迎宾多事日,教子废科时。

望屋讼自止,弄丸争者谁。

京华携手处,忆著最伤悲。

7

红桥游记

红桥游记,清代,王士祯,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以属和。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

32

至阳山雨不得登韩文公书院

至阳山雨不得登韩文公书院,明代,释今无,

韩公书院在三峰,斜雨濛濛坭屐踪。数簋青蔬多守阃,一江寒浪印诗筒。

湿云断绩当山缺,水碓丁咚着晚舂。作令阳山仙不及,终朝閒卧对高松。

4

寿徐直院

作者:王迈(宋代)

寿徐直院,宋代,王迈,

新春三六庆生申,曾立螭头作这臣。

论谏独先闻药石,代言何上见丝纶,

汉星今日仍和虏,蹇叔当时最虚秦。

万古波涛看砥柱,祝君不必假灵椿。

5

田司空入朝

作者:张籍(唐代)

田司空入朝,唐代,张籍,

西来将相位兼雄,不与诸君觐礼同。早变山东知顺命,

新收济上立殊功。朝官叙谒趋门外,恩使喧迎满路中。

阊阖晓开铜漏静,身当受册大明宫。

16

过王山人啜茗作

过王山人啜茗作,明代,胡应麟,

束书来蓟北,题赋遍江南。不慕千钟粟,时分一味甘。

苍筠摇午梦,黄叶坠清谈。细酌天池坐,何殊绣佛龛。

70

长恨歌

长恨歌,唐代,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花开日一作:花开夜;南内一作:南苑)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阑通:栏;飘飘一作:飘飖)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8

圈虎行

圈虎行,清代,黄景仁,

都门岁首陈百技,鱼龙怪兽罕不备;

何物市上游手儿,役使山君作儿戏。

初舁虎圈来广场,倾城观者如堵墙;

四周立栅牵虎出,毛拳耳戢气不扬。

先撩虎须虎犹帖,以棓卓地虎人立;

人呼虎吼声如雷,牙爪丛中奋身入。

虎口呀开大如牛,人转从容探以手;

更脱头颅抵虎口,以头饲虎虎不受,

虎舌舐人如舐毂。忽按虎脊叱使行,

虎便逡巡绕阑走。

翻身踞地蹴冻尘,挥身抖开花锦茵;

盘回舞势学胡旋,似张虎威实媚人;

少焉仰卧若佯死,投之以肉霍然起;

观者一笑争醵钱,人既得钱虎摇尾。

仍驱入圈负以趋,此间乐亦忘山居。

依人虎任人颐使,伴虎人皆虎唾余。

我观此状气消沮:嗟尔斑奴亦何苦!

不能决蹯尔不智,不能破槛尔不武。

此曹一生衣食汝,

彼岂有力如中黄,复似梁鸯能喜怒。

汝得残餐究奚补?伥鬼羞颜亦更主;

旧山同伴倘相逢,笑尔行藏不如鼠。

26

望远

望远,明代,许天锡,

望远春还早,思亲日较长。闭门疏世故,抱病惜流光。

买药囊将罄,呼朋酒已香。江边有草阁,结绿自垂杨。

32

送达尔玛实哩正道监州归江南三十韵

作者:乃贤(元代)

送达尔玛实哩正道监州归江南三十韵,元代,乃贤,

世祖图勋旧,先公立要途。声华台阁重,宠渥禁庭殊。

喜见传家子,真成堕地驹。春云浮玉树,秋水出冰壶。

世赏诸侯爵,平分刺史符。气吞云梦泽,思绕洞庭湖。

忧国头将白,移官绂尚朱。敬亭吴楚胜,别驾孝廉俱。

吏慑神明政,民怀抚字劬。丹衷深感格,甘雨遂沾濡。

柏府章交荐,薇垣礼独逾。甘棠歌召伯,击壤咏康衢。

铨吏持筹策,年劳限累铢。承恩迁五马,恋阙起双凫。

鼓枻辞吴会,扬舲入帝都。春风吟芍药,夜雪拥

52

感梅有作

作者:曾丰(宋代)

感梅有作,宋代,曾丰,

浪尔逢时早,终然受命孤。

性便行所独,物忌与之俱。

巢许耳难浼,夷齐肠莫污。

十分要相称,太素可为徒。

1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