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桥游记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以属和。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

32

诗文译文

出京镇守淮门,沿小秦淮折向北,陂岸起伏多姿态,竹木郁郁葱葱,清澈映衬。

人家多以水为花园树石,溪塘幽偷来照映,尽力四季的美。

拿小艇,沿着河向西北行,树林尽头,有桥仿佛,如彩虹垂挂在涧下喝;又如美人妆饰穿盛服,流照镜子中,所谓红桥的。

游人登平山堂,数到法海寺,下船,陆路,必须从红桥下。

桥四面触都人家荷塘。

六七月间,荷花做花,香飘数里,青帘白船,络绎川流不息,良对胜利游了。

我多次前往北郭,必须经过红桥,彼此望望,认为很满意。

登桥四望,忽然又徘徊在感叹。

当哀乐的交乘在中,往往不能从比喻的原因。

王谢冶城的话,景晏牛山的悲伤,现在看过去,也有抱怨吗?!壬寅夏末的希望,与壳庵、茶村、伯玑诸子,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

箨庵完成一章,我认为属和。

唉!乐器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从成为佳话,我和儿子们聚散不稳定,好机会不容易遇到,而红桥的名字,有时反而因为诸子而得以流传后世,增加怀古凭吊的徘徊感叹像我今天,不可预知的。

王士祯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其他诗经

鹧鹄天 暮春口占

鹧鹄天 暮春口占,清代,周翼椿,

仄仄轻寒褪袷衣。清和天气夏来时。雨馀新绿连云暗,风过残红满院飞。

焚百和,理金徽。新词自咏送春归。春驹不识韶华去,犹逐馀香飐粉衣。

68

答朱醉石上舍见寄次来韵

作者:谢榛(明代)

答朱醉石上舍见寄次来韵,明代,谢榛,

同怀两地旷交游,特向汾阴问去留。昭代应怜鹦鹉赋,丽情莫讶鹔鹴裘。

几经风雨人间路,独揽云霞海上楼。西隔太行书万里,杜蘅又老大江秋。

13

【双调】庆东原 次马致远先

【双调】庆东原 次马致远先,元代,张可久,

次马致远先辈韵九篇九首

烧丹灶,洗药瓢,乐清闲几个人知道。闲吹凤箫,闷拈兔毫,焉用牛刀。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门长闭,客任敲,山童不唤陈抟觉。袖中《六韬》,鬓边二毛,家里箪瓢。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杀三士,因二桃,不如五柳庄前傲。文魔贾岛,诗穷孟郊,酒困山涛。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繁华梦,贫贱交,唐尧不改巢由凋。纷纷紫袍,区区绿袍,恋恋锦绨。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诗情放,剑气豪,英雄不把穷通较。江中斩蛟,云间射雕,席上挥毫。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难开眼,懒折腰,白云不应蒲轮召。解组汉朝,寻诗灞桥,策杖临皋。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依山洞,结把茅,清风两袖长舒啸。问江边老樵,访山中故交,伴云外孤鹤。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苍头哨,骢马骄,放辔头也只到长安道。说家门尽教,守虀盐慢熬,请荆布休焦。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山容瘦,木叶凋,对的窗尽是诗材料。苍烟树杪,残雪柳条,红日花梢。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越山即事二首

庭前树,篱下菊,老渔樵相伴闲鸥鹭。听道士步虚,教稚子读书,引吟客携壶。借贺老鉴湖船,访谢傅东山去。

云轻散,月易残,女箫何成败了些风流汉。冯魁硬铲,出生紧赶,小姐先赸。今夜惜花心,明日伤春叹。

43

腊夜普明寺睡觉二首 其一

腊夜普明寺睡觉二首 其一,宋代,杨万里,

旅梦忘为客,檐声忽唤愁。亲庭未差远,佛屋不胜秋。

只么功名是,如今悟解不。十年行路饱,谁不遣吾休。

66

送归曲

送归曲,南北朝,吴均,

送子独南归,揽衣空闵默。关山昼欲暗,河冰夜向塞。

燕至他人乡,雁云还谁国。寄子两行书,分明达济北。

96

赠周兴嗣诗四首 其一

赠周兴嗣诗四首 其一,南北朝,吴均,

孺子贱而贫,且非席上珍。唯安莱芜甑,兼慕林宗巾。

百年逢缱绻,千里遇殷勤。愿持江南蕙,以赠生刍人。

43

红梅驿 其二

红梅驿 其二,清代,全祖望,

闽中艳说枫亭好,未若台关清复清。敢以风尘轻下吏,美人高士共通灵。

17

叶子诗三十六韵

叶子诗三十六韵,清代,全祖望,

叶子始何年,始自唐中叶。姓徵北里人,艺登南部笈。

器以投琼为,制与选格叶。后主暨思公,位置各妥贴。

鄱阳马竹村,著录时代接。降而至残明,新笺变摺叠。

区分署谁某,半出江湖侠。三十六英雄,曩者拟荆聂。

自经稽仲招,游魂都被摄。何人慕流风,借以资渔猎。

我生于此道,茫未窥藩堞。但从壁上观,心讶且目

51

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四首 其三

作者:汪藻(宋代)

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四首 其三,宋代,汪藻,

身老今何向,兵拿未肯休。经旬甘半菽,尽室委扁舟。

台拆星犹熭,农饥麦未秋。日边无一使,儿女讵知愁。

72

答徐无逸秀才寄示新文

作者:刘敞(宋代)

答徐无逸秀才寄示新文,宋代,刘敞,

金华神仙境,山川天下无。之子复清发,自与常人殊。

问学当世贤,不违智如愚。归来守桑梓,寂寞安故庐。

此风足蛎俗,有以光吾儒。如何卧空谷,自乐诗与书。

我辱廷中臣,一麾寄江湖。荐贤力不足,相望空长吁。

68

雁山

雁山,宋代,赵汝回,

木叶新时雨亦晴,山中少驻不妨程。

童嫌路峻频痴坐,僧喜岩幽每促行。

草荡春深无雁到,松林月上有猿声。

石屏一带三千丈,可惜题诗又不成。

70

过南豅有怀成季之亡 其二

作者:韩淲(宋代)

过南豅有怀成季之亡 其二,宋代,韩淲,

纷纷人物古犹今,夭寿衰荣共此生。秋冷南豅半沟水,翛然唯见二难兄。

86

依韵和查朝散赠新恩先辈

作者:陆佃(宋代)

依韵和查朝散赠新恩先辈,宋代,陆佃,

收得宫花上带春,绿袍仍共草争新。发扬杜老诗无敌,盖覆吴侯政不神。

平地彩云看接武,一天明月负垂纶。怪来濒海多儒士,龙阁从来是里人。

72

和江平叔游无为山诗韵

和江平叔游无为山诗韵,宋代,程公许,

夙嗜一丘壑,誓言苦难践。梦踏西山云,陟降原复巘。

世纷不可耐,道根日以浅。永愧龛中定,三叹涕如霰。

君从柯山来,行尽蜀山险。不惮屐齿蜡,恣襞兰亭茧。

毫端花五色,优昙时一现。翛翛尘外趣,历历眼中见。

人生欢会少,抟沙随手散。何以慰瞻思,英词展黄绢。

53

上宪使张郎中寿借西山集中甲申秋所赋雨荷诗韵

上宪使张郎中寿借西山集中甲申秋所赋雨荷诗韵,宋代,程公许,

荣途惊一世,志士独苦心。君看曲江公,中宵梁父吟。

岂无平反笑,可使贯索沉。独醒睨众醉,枉尺那直寻。

世事本前期,朱明多盛阴。气运有伸屈,扶持要贤能。

金瓯一掷误,天步深渊临。琼圃撷众芳,愿以遗美人。

绣斧岷雪外,阊阖云海深。请弹薰风弦,再拜寿斝斟。

功名傥来耳,一念君与亲。

89

溪亭夜宿

溪亭夜宿,元代,吴师道,

閒亭来伴野云栖,剪剪东风冷客衣。孤鹤有声溪上啄,落花无影月中飞。

愁销绿发三春过,梦拂青山半夜归。混迹渔樵莫惆怅,得时奴隶总轻肥。

68

九锁山十咏 其二 栖真洞

作者:邓牧(宋代)

九锁山十咏 其二 栖真洞,宋代,邓牧,

何年采真游,遗此栖遁迹。流泉金石奏,伏鼠霜雪色。

浮世几兴亡,残棋耿苔石。

28

双行缠

双行缠,明代,李攀龙,

朱丝葳蕤绳,是侬双行缠。绕腕结同心,傍人那得见。

96

秋晓步月

秋晓步月,明代,卢龙云,

落落寒衣恨转蓬,五更人在月明中。庭前昨夜秋声急,梦里单衾客思丛。

叶下井梧随堕露,声闻城柝送长风。更听嘹喨层云外,或有音书付塞鸿。

81

老人星

老人星,明代,卢龙云,

天上年何极,长瞻寿有星。五云连碧落,万里映珠庭。

处士潜光久,贤人聚德馨。由来俱借耀,千仞烛高冥。

59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