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芷生兮芙蓉披。
兰芷生兮芙蓉披,
Fragrantorchidsandaromaticmuskrise,
芳菲冠盖盛世期。
Theirbeautycrownsaneraofprosperity.
世当百泉东流去,
Astimepasses,ahundredspringsflowtotheeast,
时复西归归故枝。
Buteventuallytheyreturntotheirrootsinthewest.
这首诗词是曹丕创作的,题为《诗》,属于魏晋时期的作品。
这首诗词描绘了兰芷和芙蓉两种花的景象,并通过花的生长与归宿的比喻,表达了时光流逝和归属的主题。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
诗词中的兰芷和芙蓉是两种美丽的花朵,它们象征着生命的繁华和短暂。兰芷和芙蓉的生长披洒着芳香,美丽如盖,象征着盛世的兴盛和繁华的景象。
然而,诗词中也提到了兰芷和芙蓉的归宿。百泉东流,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兰芷和芙蓉终究会归还到它们的故乡,西方的枝枝叶叶上。这里可以理解为生命的起点和归宿,强调了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归宿和归属。
整首诗词通过花的生长和归宿的描绘,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一切事物都有归宿的哲理。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繁华和美好,同时也告诫人们要明白一切都有生命的轮回和归宿。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花朵的形象描绘了时光的流逝和事物归宿的主题,寄托了作者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刻思考,给予人们以启示和反思。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他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去世后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
待月坛,元代,陈樵,
忆昔待月钱唐秋,眼寒桂树枝相樛。桂枝半蠹花不实,折之不得令人愁。
帝乡幽燕邈吴越,还向山中弄明月。闻道君家待月坛,坛空风露何漫漫。
便欲因之溯寥廓,倒骑玉蟾飞广寒。广寒宫殿殊清绝,素娥婵娟皎如雪。
笑指桂树对我言,留取高枝待君折。待君折,须几时。
明年八月会相见,付与天香第一枝。
采莲(衮),宋代,史浩,
有珍馔,时时馈。滑甘丰腻。紫芝荧煌,嫩菊秀媚。贮玛瑙琥珀精器。延年益寿莫DE3E。人间烹饪徒费。休说龙肝凤髓。动妙乐、仙音鼎沸。玉箫清,瑶瑟美。龙笛脆。杂还飞鸾,花裀上、趁拍红牙,余韵修扬,竟海变桑田未止。
念奴娇(再和),宋代,张孝祥,
绣衣使者,度郢中绝唱,《阳春白雪》。人物应须天上去,一日君恩三接。粉省香浓,宫床锦重,更把丝絇结。臣心如水,不教炙手成热。
还记岭海相从,长松千丈,映我秋竿节。忍冻推敲清兴满,风里乌巾猎猎。只要东归,归心入梦,梦泛寒江月。不因莼鲈,白头亲望真切。
拟今日良宴会诗,魏晋,陆机,
闲夜命欢友。置酒迎风馆。
齐僮梁甫吟。秦娥张女弹。
哀音绕栋宇。遗响入云汉。
四座咸同志。羽觞不可算。
高谈一何绮。蔚若朝霞烂。
人生无几何。为乐常苦晏。
譬彼伺晨鸟。扬声当及旦。
曷为恒忧苦。守此贫与贱。
行至严州寿昌县界得请许免入奏仍除外官感恩,宋代,陆游,
晓传尺一到江村,拜起朝衣渍泪痕。
敢恨帝城如日远,喜闻天语似春温。
翰林惟奉还山诏,湘水空招去国魂。
圣主恩深何力报,时从天末望修门。
鹎鵊词,宋代,欧阳修,
龙楼凤阙郁峥嵘,荣宫不闻更漏声。
红纱蜡烛愁夜短,绿窗鹎鵊催天明。
一声两声人渐起,金井辘轳闻汲水。
三声四声促严妆,红靴玉带奉君王。
万年枝软风露湿,上下枝间声转急。
南衙促仗三卫列,九门放钥千官入。
重城禁◇锁池台,此鸟飞从何处来。
君不见颍河东岸村陂阔,山禽野鸟常嘲◇。
田家惟听夏鸡声,夜夜◇头耕晓月。
可怜此乐独吾知,眷恋君恩今白发。
系乐府十二首。谢大龟,唐代,元结,
客来自江汉,云得双大龟。且言龟甚灵,问我君何疑。
自昔保方正,顾尝无妄私。顺和固鄙分,全守真常规。
行之恐不及,此外将何为。惠恩如可谢,占问敢终辞。
临江仙,唐代,李珣,
帘卷池心小阁虚,暂凉闲步徐徐。芰荷经雨半凋疏。
拂堤垂柳,蝉噪夕阳馀
不语低鬟幽思远,玉钗斜坠双鱼。几回偷看寄来书。
离情别恨,相隔欲何如。
莺报帘前暖日红,玉炉残麝犹浓。起来闺思尚疏慵。
别愁春梦,谁解此情悰
强整娇姿临宝镜,小池一朵芙蓉。旧欢无处再寻踪。
更堪回顾,屏画九疑峰。
感皇恩 其二 韩南涧生日,宋代,王千秋,
红消梅雨润。正榴花照眼,荷香成阵。炉薰炷芳烬。
记于门今日,长庚占庆。文摛艳锦。笑班扬、用字未稳。
果青云、快上黄扉,地□誉高英俊。
名盛。都期持橐,却借乘轺,布宣宽政。除书已进。归宠异,侍严近。
且金船满酌,云翘低祝,□此椿龄更永。任月斜、未放笙歌,翠桐转影。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