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山堂牡丹

作者:李锴(清代)

咏山堂牡丹,清代,李锴,

宝栏倦矜春,素景回青芜。金缕错纤葇,水碧承轻拊。

玉立初亭亭,□态纷自如。縠云曳春江,窅渺一何疏。

湘灵尚皖洁,洛女流丰腴。庄色洗妖淫,芳香烂吹嘘。

流光既云暮,孤趣宁自殊。沃若桃李花,先春遂荣敷。

53

李锴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其他诗经

隆祐太后挽词二首 其二

作者:汪藻(宋代)

隆祐太后挽词二首 其二,宋代,汪藻,

朔漠遐征后,南州俶扰时。人心忧社稷,天意属帘帷。

拥佑千龄主,图回万世基。中兴能事毕,倏与帝乡期。

74

檀香山竹枝词十首 其一

檀香山竹枝词十首 其一,近现代,罗锦堂,

地处东西扼要渠,人民各异乐同居。由来种族多歧视,到此相安亦太奇。

65

舆中口占

舆中口占,清代,徐宗干,

远山皆为云,近山只见石。山前石头青,山后云头白。

叠絮堆奇峰,飞练挂空壁。时来襟袖间,相去不盈尺。

罡风忽吹去,山天同一碧。

4

遣兴和马公振韵

遣兴和马公振韵,元代,谢应芳,

马图莫怪出河迟,世事方如理乱丝。莲叶有巢龟已老,竹花无实凤仍饥。

篱边艇子供垂钓,林下樵童许看棋。苜蓿一盘三丈日,老妻晨起案齐眉。

81

奉题恩赠中宪大夫前崇庆州牧常理斋爱吟草 其二

作者:孟邵(清代)

奉题恩赠中宪大夫前崇庆州牧常理斋爱吟草 其二,清代,孟邵,

岂惟鸿业在文章,大节昭然纪太常。我是蜀人知最悉,至今立像仿桐乡。

7

赏梅偶成

作者:吴芾(宋代)

赏梅偶成,宋代,吴芾,

一冬准拟赏江梅,直至如今始见开。

已怪轻寒勒春住,更忧横雨把花摧。

相携且看枝头雪,共坐聊倾树不杯。

况是公庭无个事,何妨一醉习池回。

48

孟津诗

作者:曹丕(魏晋)

孟津诗,魏晋,曹丕,

良辰启初节。

高会构欢娱。

通天拂景云。

俯临四达衢。

羽爵浮象樽。

珍膳盈豆区。

清歌发妙曲。

乐正奏笙竽。

曜灵忽西迈。

炎烛继望舒。

翊日浮黄河。

长驱旋邺都。

55

新莽之篡孔光逢之诗以诛首恶非以责贤者

新莽之篡孔光逢之诗以诛首恶非以责贤者,明代,郭之奇,

噫吁嘻,奸与佞之相蒙。假周礼而盗国,以居摄为周公。

白雉初从塞外,黄龙复上江中。九锡旋如安汉日,四十八万尽趋风。

独疑梅福依吴市,谁向逢萌问海东。吾历数西京之人物,曰汉骸骨唯龚唯邴,曰新大夫为歆为雄。

嗟汝师光,实同马宫。承家不孝,事汉不忠。篡舌既切,佞首全躬。

吾将正春秋之首恶,又何诛于盛陈莽德之群工。

96

有感

有感,宋代,林希逸,

少日因贫强觅官,于今悔掷钓鱼竿。宫袍岂似陀尼暖,厩马何如款段安。

准易莫教玄尚白,奏篇还要炳于丹。得归须谒严陵去,梦已先经七里滩。

24

题胡逸老致虚庵

题胡逸老致虚庵,宋代,黄庭坚,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常作灾。

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

山随宴坐图画出,水作夜窗风雨来。

观水观山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

45

句 其三十五

句 其三十五,宋代,张舜民,

午食易愁藜藿粥,夜堂无睡数灯花。

11

送蛤蜊与李明叔诸公

送蛤蜊与李明叔诸公,宋代,黄庭坚,

雪屋吹灯然豆萁,古来壮士亦长饥。

广文不得载酒去,且咏太玄庖蛤蜊。

60

即事 其六

即事 其六,清代,孙原湘,

泪珠和墨写成书,词令风华绰有馀。但使玉台司笔札,也应唤作女相如。

80

高适故里

高适故里,清代,王初桐,

高三十五悠悠者,半世渔樵孟诸野。健笔题诗寄草堂,才名不在岑参下。

故里依然草泽滨,数家老屋自为邻。可怜我是风尘吏,兼作东西南北人。

98

三十自述 其一

三十自述 其一,清代,许传霈,

重桂堂前桂荫连,孰经趋对溯髫年。此身赖得之无识,累世犹赢清白传。

讵料箕裘湮手泽,况经乡里扰烽烟。频年骨肉流离际,怅望家山泪潜然。

25

火神庙道士

火神庙道士,明代,袁宗道,

事火道人事,翻来水上居。鹤窥烹石处,鱼呷洗丹馀。

世业五禽戏,家藏八叠书。南陵虽有命,噀酒自能除。

59

送华山隐之宗阳宫

送华山隐之宗阳宫,元代,马祖常,

江阁鱼龙近,山房雾雨多。

地清天不暑,池曲水无波。

笋箨迎书带,樱桃送锦窠。

呦呦呼伴鹿,唼唼换经鹅。

养素行编屦,乘闲坐织蓑。

几篇餐玉法,一帙醮星科。

香灺沉银叶,衣裾佩紫荷。

丹光留海月,绛景出松萝。

醉忆泉浮乳,幽怜石烂柯。

神君攀绿桂,天女踏青莎。

邀客登山顶,寻真入涧阿。

洞箫吹道曲,云纸写鱼歌。

予发今如此,君心可奈何?高谈见明月,为我问娑罗。

65

入山后览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吴讲师次予发成都绝句韵因复次韵述事言怀 其二

入山后览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吴讲师次予发成都绝句韵因复次韵述事言怀 其二,明代,方孝孺,

羽客禅僧也好奇,对人觅句几攒眉。林端新月初高夜,叶底残红落尽时。

39

闺中词写寄三首 其三

闺中词写寄三首 其三,元代,柯九思,

四月新笋长,五月萱草开。日长深院静,独自步苍苔。

78

江上别友人

江上别友人,宋代,薛师传,

秋江涓涓帆乱飞,秋山皎皎含斜晖。

君趁江流去已远,立对青山不认归。

知君不惜南来信,只恐衡阳雁足稀。

4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