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其五

作者:蓝仁(元代)

有感 其五,元代,蓝仁,

鳏独须仁政,承宣待上官。更饶多病苦,那解百忧宽。

边郡书稀到,衣襟泪不乾。南人西北老,天远问应难。

46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其他诗经

昆丘

作者:杨备(宋代)

昆丘,宋代,杨备,

云里山花翠欲浮,当时片玉转难求。

卞和死后无人识,石腹包藏不采收。

25

送米与百丈颂

送米与百丈颂,宋代,释印肃,

百丈孤支入道林,真如不动意难寻。

道人相见非来往,语默全彰亘古今。

近日庐陵亲得价,一时分付老婆心。

60

赠萧宗兼以留别

作者:解缙(明代)

赠萧宗兼以留别,明代,解缙,

乡里相逢簇绣鞍,客中重见别离难。新诗为写齐纨扇,一度相思一检看。

75

城中别徐山玉先生归归后奉寄

城中别徐山玉先生归归后奉寄,宋代,黎廷瑞,

北风走平湖,枯荷鸣索索。

握手出城东,归鸟日欲落。

人事当语离,抱怀宁不恶。

孤帆烟雨舟,恨不同李郭。

吾尝评此子,宜置在丘壑。

可怜西极马,俯首受羁络。

何当税彼驾,与子翔寥郭。

结庐溪上水,日夕对郭璞。

清晓林霏开,碧玉峭如削。

青鞋动高兴,安得践斯约。

尊酒不复攜,岩泉清可酌。

42

作者:释清(宋代)

颂,宋代,释清,

诸佛出身处,东山水上行。

石压笋斜出,岸悬花倒生。

50

武夷万年宫

作者:林弼(明代)

武夷万年宫,明代,林弼,

十年三过武夷山,翠壁丹崖叹莫攀。药灶烟消天地老,棹歌声断水云閒。

虹桥未许秦皇识,鹤驭空随汉使还。曾是隐屏峰下客,谩教啼鸟笑诗悭。

59

鹧鸪天•癸未元巳,风雨中卧病花岩僧舍

鹧鸪天•癸未元巳,风雨中卧病花岩僧舍,清代,陈匪石,

曲水无觞堞隐笳。鸣禽高树恋春华。一周甲子闲中过,两戒河山梦里赊。

笺墨燥,篆香斜。枕囊药裹在天涯。闭门风雨余寒峭,生意墙阴荠菜花。

53

西塔寺陆羽茶泉

作者:裴迪(唐代)

西塔寺陆羽茶泉,唐代,裴迪,

竟陵西塔寺,踪迹尚空虚。不独支公住,曾经陆羽居。

草堂荒产蛤,茶井冷生鱼。一汲清泠水,高风味有馀。

92

李,宋代,陶梦桂,

仙李栽培旧满门,归来仅有一株存。

年年碧实和烟摘,老子未尝先乞孙。

23

送峡州陈廉秘丞三首

送峡州陈廉秘丞三首,宋代,司马光,

地险三巴口,江流百折蟠。

驺珂通峡响,门戟照秋寒。

翠壁虎牙石,素花狼尾滩。

孙刘置栅处,细为写图看。

7

初传有麓阳陈山人道易非常者忽见访小饮且谈卜筑汝宁之乐歌此赠之

初传有麓阳陈山人道易非常者忽见访小饮且谈卜筑汝宁之乐歌此赠之,明代,王世贞,

六年不睹陈季方,数有消息传非常。总未骑鲸吸江汉,岂能乘月照屋梁。

天水尚书数行至,似云买田栖汝阳。使余忧结顿已解,毋那巷语仍蜩螗。

今年六月大剧热,支头白石弇山堂。松阴漏日时到地,忽有剥啄惊羲皇。

长须孟浪挟刺入,一老褦襶随踉跄。宛然河北病伧父,渐看渐识喜欲狂。

中厨已办暖竹叶,稚子尚欲施桃汤。寒暄咄咄仅数语,但道身在百不妨。

嗫嚅盘躄态如故,齧决卷波差更强。阿奴生计夸较可,低畴种秫陂鱼防。

深秋枳道梨枣柿,薄暮喧食鸡猪羊。方朔怕饥汝怕饱,何必揶揄燕市傍。

为汝屈指仍商量,无家莫问樊寿张。有社莫傍许子将,尚书大树足荫汝,岁寒秀色能青苍。

吴门处士多失职,鹢首如蚁趋钱唐。安能局蹐守一方,壶中酒尽长揖去,男儿得意即故乡。

呜呼,男儿得意即故乡。

21

和蒋枢密送侍者归

作者:黄裳(宋代)

和蒋枢密送侍者归,宋代,黄裳,

谩来非为利名场,随侍还寻野径香。静极恐生天上梦,不妨吟入帝云乡。

3

秧畴

秧畴,宋代,杨万里,

田底泥中迹尚深,折花和叶插畦心。

晚秧初捻金绒线,先种输他绿玉针。

云垄雾畴俱水响,丝风毛雨政春阴。

莫听布谷相煎急,且为提壶强满斟。

40

寄席上诸友

作者:郭廑(明代)

寄席上诸友,明代,郭廑,

一病那堪两鬓衰,春风休负我连枝。几回搔首南窗下,花落花开总不知。

72

朝中措(失题)

朝中措(失题),宋代,李流谦,

相思两地费三年。明月几回圆。鸥鸟不知许事,清江仍绕青山。
尊前歌板,未终金缕,已到阳关。趁取腊前归去,梅花不奈春寒。

77

相和歌辞。襄阳曲二首

相和歌辞。襄阳曲二首,唐代,崔国辅,

蕙草娇红萼,时光舞碧鸡。城中美年少,相见白铜鞮。
少年襄阳地,来往襄阳城。城中轻薄子,知妾解秦筝。

55

又和会月波楼与范德镇赓唱之什

作者:韦骧(宋代)

又和会月波楼与范德镇赓唱之什,宋代,韦骧,

屹屹楼依槜李城,月波标榜映双楹。未逢秋夕披襟坐,且向春风曳履行。

诗伯高篇先独唱,使君健笔许谁争。还朝滞客方无赖,对此飘然思亦生。

8

煎罂粟汤二首 其一

作者:谢薖(宋代)

煎罂粟汤二首 其一,宋代,谢薖,

万粒匀圆剖罂子,作汤和蜜味尤宜。中年强饭却丹石,安用咄嗟成淖糜。

66

水调歌头(寿吴尚书)

作者:方岳(宋代)

水调歌头(寿吴尚书),宋代,方岳,

明日又重午,搀借玉蒲香。劝君且尽杯酒,听我试平章。时事艰难甚矣,人物眇然如此,骚意满潇湘。醉问屈原子,烟水正微茫。

溯层峦,浮叠嶂,碧云乡。眼中犹有公在,吾意亦差强。胸次甲兵百万,笔底天人三策,堪补舜衣裳。要及黑头耳,霖雨趁梅黄。

7

用与可韵为湖亭杂兴十首 其八

作者:吕陶(宋代)

用与可韵为湖亭杂兴十首 其八,宋代,吕陶,

有著在人为累,无营与物何功。祇此也该至理,懒能更说真空。

6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